1、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股骨颈的长轴线与股骨干纵轴线之间形成颈干角,平均127°。
儿童的颈干角大于成年人。在重力传导时,力线并不沿股骨颈中心线传导,而是沿股骨小转子、股骨颈下沿传导,因此形成骨皮质增厚部分。若颈干角大于127°为髋外翻,小于127°为髋内翻。从矢状面上观察,股骨颈的长轴线与股骨干的纵轴线也不在同一平面上,股骨颈有向前的12°~ 15°角,称为前倾角。髋关节的关节囊较大,从各个方向包绕髋臼、股骨头和股骨颈。在关节囊包绕的部分没有骨膜;在髋关节的后、外、下方则没有关节囊包绕。关节囊的前上方有髂股韧带,在后、上、内方有坐股韧带,是髋关节的稳定结构。成人股骨头的血运来源:股骨头圆韧带内的小凹动脉,提供股骨头凹部的血液循环;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沿股骨颈进入股骨头;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是股骨头、颈的重要营养动脉。旋股内侧动脉发自股深动脉,在股骨颈基底部关节囊滑膜反折处,分为骺外侧动脉、干骺端上侧动脉和干骺端下侧动脉进入股骨头。骺外侧动脉供应股骨头2/3 ~ 4/5 区域的血液循环,是股骨头最主要的供血来源。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主要原因。
股骨颈骨折分类如下。
(1)按股骨颈骨折线部位分类,头下骨折、经颈骨折和基底骨折。
(2)按X 线表现分类,内收骨折(Pauwells 角>50°)和外展骨折(Pauwells 角
2、骨股经骨折三型属严重的吗
指导意见:
你好,你的情况需要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 ,明确诊断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即可恢复健康。
3、股骨颈骨折
一、头下型,股骨头坏死的概率比基底型大些。
二、患者才26岁,那么年轻造成股骨颈骨折,说明外部暴力很大。
三、年纪太小,只能做内固定手术。术后,要想尽一切办法保守治疗,防止坏死。主要是想办法促进、改善股骨血液循环。
四、去年七月手术至今已有半年多,请到医院骨关节科检查骨折愈合情况,如果股骨愈合良好,要抓紧取出钛钉。取钉钻孔减压,也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
五、如果持续疼痛、不能下蹲、患肢不能写“4”字动作,应该拍摄核磁共振确诊。早发现,早治疗(主要是一、二期),还是能够治好股骨头坏死的。
(补肾活血治疗股骨颈骨折)
1、补肾活血汤:血竭15g、骨碎补15g、土鳖虫15g、补骨脂30g、巴戟天15g、自然铜30g、红花9g配方制成,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3月为一个疗程。
2、活血健骨片,口服,每次6粒,每日3次;3月为一个疗程。
4、骨股经骨折怎样治疗
.
5、股骨颈骨折的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
1.症状老年人跌倒后诉髋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走路,应想到股骨颈骨折的可能。
2.体征
(1)畸形: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
(2)疼痛:髋部除有自发疼痛外,移动患肢时疼痛更为明显。在患肢足跟部或大粗隆部叩打时,髋部也感疼痛,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常有压痛。
(3)肿胀:股骨颈骨折多系囊内骨折,骨折后出血不多,又有关节外丰厚肌群的包围,因此,外观上局部不易看到肿胀。
(4)功能障碍:移位骨折病人在伤后就不能坐起或站立,但也有一些无移位的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病例,在伤后仍能走路或骑自行车。对这些病人要特别注意。不要因遗漏诊断使无移位稳定骨折变成移位的不稳定骨折。患肢短缩,在移位骨折,远端受肌群牵引而向上移位,因而患肢变短。
(5)患侧大粗隆升高,表现在:①大粗隆在髂-坐骨结节联线(Nelaton线)之上②大粗隆与髂前上棘间的水平距离缩短,短于健侧。
股骨颈骨折分类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为3类:①根据骨折的解剖部位。②骨折线的方向。③骨折移位程度。
①按解剖部位分型:许多作者曾根据骨折的解剖部位将股骨颈骨折分为3型:头下型、经颈型和基底型。其中头下型和经颈型属于关节囊内骨折,而基底型则属于关节囊外骨折。头下型是指位于股骨颈中部的骨折,基底型是指位于股骨颈基底部与粗隆间的骨折。Klenerman、Garden等人认为在X线片上由于投照角度不同,很难区分头下型与经颈型。Klenerman、Marcuson及Banks均认为单纯的经颈型骨折极为罕见。由于经颈型骨折发生率很低,各型X线表现受投照角度影响很大,目前此类分型已很少应用。
②按骨折线方向分型(Pauwels分型):1935年,Pauwels根据股骨颈骨折线的方向将股骨颈骨折分为3型:Ⅰ型骨折线与水平线夹角为30°;Ⅱ型骨折线与水平线夹角为50°;Ⅲ型骨折线与水平线夹角为70°。Pauwels认为,夹角越大,即骨折线越垂直,骨折端受到剪式应力,骨折越不稳定,不愈合率随之增加。该分型存在2个问题,第一,投照X线片时股骨颈与X线片必须平行,这在临床上难以做到。病人由于疼痛等原因,在摄X线片时骨盆常发生倾斜,而骨折线方向便会改变。同一股骨颈骨折,由于骨盆倾斜程度的不同,在X线片上可以表现出自PauwelsⅠ型至PauwelsⅢ型的不同结果。第二,Pauwels分型与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无明显对应关系。Boyd、George、Salvatore等人发现在140例PauwelsⅠ型病人中不愈合率为0,股骨头缺血坏死率为13%。295例PauwelsⅡ型的病人中不愈合率为12%,股骨头缺血坏死率为33%。在92例PauwelsⅢ型的病人中,不愈合率仅为8%,股骨头缺血坏死率为30%。由于Pauwels分型受X线投照影响较大,与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率缺乏对应关系,目前较少应用。
③骨折移位程度分型(Garden分型):Garden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将股骨颈骨折分为4型(1961)。Ⅰ型不全骨折,股骨颈下方骨小梁完整,该型包括所谓“外展嵌插型骨折;Ⅱ型完全骨折,但无移位;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该型骨折X线片上可以看到骨折远端上移、外旋,股骨头常后倾,骨折端尚有部分接触;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该型骨折X线片上表现为骨折端完全无接触,而股骨头与髋臼相对关系正常。Garden分型中自Ⅰ型至Ⅳ型,股骨颈骨折严重程度递增,而不愈合率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也随之增加。Garden分型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Frandsen等人对100例股骨颈骨折分别请8位医生进行Garden分型,结果发现,8位医生分型后的相互符合率只有22%。对于移位与否的争议占33%。由此可见,Garden分型中移位的判断与主观因素有密切关系。Eliasson等人(1988)建议将股骨颈骨折简单地分为无移位型(GardenⅠ、Ⅱ型)及移位型(GardenⅢ、Ⅳ型)。
④AO分型:AO将股骨颈骨折归类为股骨近端骨折中的B型。
B1型:头上型,轻度移位。①嵌插,外翻15°②嵌插,外翻<15°。③无嵌插。
B2型:经颈型,①经颈部基底。②颈中部,内收。③颈中部,剪切。
B3型:头下型,移位。①中度移位,内收外旋。②中度移位,垂直外旋。③明显移位。
【诊断】
外伤史,髋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患肢典型的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患侧大粗隆在Nelaton线之上,大粗隆与髂前上棘间的水平距离较健侧缩短,X线片及CT检查,能确立诊断。
6、股骨颈骨折怎么治疗?
(1)非手术疗法。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外展型或嵌入型等稳定骨折,年龄过大,全身情况差,或合并严重心、肺、肾、肝等功能障碍者,选择非手术疗法。
采用穿防脱位鞋,下肢皮肤牵引,卧床6 ~ 8 周,同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和踝、足趾的屈伸活动,避免静脉回流障碍或静脉血栓形成。卧床期间应避免卧床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和褥疮等的发生。一般8 周后在床上逐渐坐起,但不能盘腿而坐,3 个月后,扶双拐下地,不负重,6 个月后,逐渐弃拐行走。
(2)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内收型骨折和有移位的骨折;65 岁以上老年人的股骨头下骨折;青少年的股骨颈骨折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股骨颈陈旧骨折不愈合;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或合并髋关节骨关节炎。
(3)手术方法。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
7、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
首先,所有股骨颈骨折都应该手术,有一定的不愈合率(约5%)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约15-30%),应该空心螺钉坚强固定,并且什么时候骨愈合什么时候负重行走,否则尽管现在移位不多,也可能出copy现再移位,如果再移位,后果很严重,移位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率30%以上,希望您尽快手术
(余方圆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09医院余方圆 http://yufy.haodf.com/
8、股骨颈骨折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按骨折部位分为:①头下型,全部骨折面均位于头颈交界处,骨折近端不带颈部,此型较少见。②头颈型,骨折面的外上部分通过头下,而内下方带有部分颈内侧皮质,呈鸟嘴状,此型最多见。③经颈型,骨折面完全通过颈部,此型甚为少见,有人认为在老年病人中几乎不存在这种类型。④基底型,骨折面接近转子间线。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均系囊内骨折;基氏型系囊外骨折,因其血运好,愈合佳,与囊内骨折性质不同,故应列入股骨粗隆部骨折。
9、股骨颈骨折如何分型
股骨颈骨折的分类方法很,搞清楚了股骨颈骨折的类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判断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1、按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骨折:骨折面完全在股骨头下,整个股骨颈都在骨折远段。些型骨折对血运的操作较严重,极易发生股骨头坏死,预后差。头颈型骨折:骨折面的一部分在股骨头下,另一部分则经过股骨颈,故称为头颈型骨折。此型骨折最常见。由于剪应力大而稳定性最差,骨折复位后容易再移位,骨折不易愈合和易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颈型骨折:全部骨折面均通过股骨颈,实际上此型很少见,通常为头颈型骨折在X线片上的假象。基底部骨折:骨折面在股骨颈基底部,有部分在关节囊外。此型股骨颈的营养血管损伤较轻,骨折较易愈合,预后较好。2、按骨折线方向分型主要依据是用骨折线的倾斜度来反映所遭受剪切应力的大小。依远端骨折线与股骨干的垂直线所成的角度(Linton角)可分为:外展型:Linton角<30º。此型剪式伤力小,骨折端常嵌顿稳定,易愈合。内收型:Linton角50º。此型剪式伤力大,不稳定,不易愈合。3、按骨折错位程度分型(即Garden分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分型)GardenⅠ型:不完全性骨折,无移位,这种骨折易愈合。GardenⅡ型:完全性骨折但骨折端无移位。股骨颈虽然完全断裂,但对位良好。如系股骨头下骨折,仍有可能愈合,但股骨头坏死变形常有发生;如为股骨颈中部或基底部骨折,骨折容易愈合,股骨头血运良好,不易发生坏死。GardenⅢ型:完全性骨折伴骨折端部分移位。GardenⅣ型:完全性骨折伴骨折端完全移位。关节囊及滑膜有严重损伤,因此经关节囊和滑膜供给股骨头的血管也容易损伤,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0、股骨颈骨折如何治疗?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损伤,但也见于中年人和儿童。老年病人以女性较多。损伤原因主要是在绊倒时,扭转伤肢,暴力传导至股骨颈,引起断裂。老年人的骨骼多骨质疏松,所以只需很小的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须特别注意。
发生股骨颈骨折如何治疗呢?
(一)外展骨折而无明显移位的“嵌插”型骨折
可用持续皮牵引6~8周。老年病人应鼓励取半卧位,做股四头肌舒缩运动,踝关节和足趾做屈伸运动。3个月后可考虑扶腋杖下地行走。骨折愈合后,一般在六个月可脱离腋杖行走。
(二)内收骨折或有移位的骨折
先做皮牵引或胫骨结节处骨牵引,或暂时固定患肢于外展内旋位。7~10日内进行内固定。内固定的方法很多,较常用的是在X线控制下,在股骨颈内用三根或四根带螺纹的钢针做低角插入固定。或用滑槽加压拧紧螺钉,加接骨板固定。三刃钉目前很少使用,因为钉击入股骨颈中央,将破坏髓腔内的唯一血供应,造成术后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此外,它没有加压作用,击入后反会造成骨折线分离,容易引起骨不连接。如果固定确实,术后应鼓励病人早期进行股四头肌舒缩活动和踝、足活动,病人取半卧位。2个月后,可扶腋杖下地行走,5个月后可脱离腋杖行走。
(三)65岁以上病人的股骨头下骨折
有明显移位或旋转者,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会较多,容易引起骨折不愈合,也不能耐受长期的卧床治疗。如全身情况许可,可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周后即可扶腋杖下地部分负重,但易发生假体松动或股骨头陷入髋臼,故应慎重使用。对年龄过大、体力较差、不宜做手术内固定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者,可做皮牵引,保持下肢于中和位,病人取半卧位。3个月后,骨折虽未愈合,但仍能扶腋杖下地活动。
(四)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
可做转子间截骨术,以改变负重线,增宽负重面。对65岁以上老年病人,可考虑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龄病人也可简单地卧床疗养,然后再扶拐下地行走。
参考资料:http://www.wl120.com/jiuyinan/Print.asp?ArticleID=295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