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骨折治疗原则及其常用方法。
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复位: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外固定架复位。
固定:骨折复位后,因为其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上,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叫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就叫内固定。
功能锻炼: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
2、中医骨科中对骨折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中医治疗骨折主要还是靠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皮牵引、骨牵引、石膏固定等。具体要看是什么部位的骨折。当然中医也有手术,如治疗跟骨骨折就有撬拔术,不用开口子的那种。在就是养。骨折后期可以喝些骨头汤以促进钙质的吸收还可以口服药物。中药西药皆可。
3、骨折患者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整复固定功能训练作业治疗的作用,主要在于加速骨与软组织的愈合,缩短疗程,并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4、骨折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骨折是运动创伤中较为严重的伤害事故,它是指由暴力引起的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被破坏所致,通常多发部位为四肢长骨。骨折按其伤口有无和外界相通,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按照骨折部位有无完全断裂,又可分为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
5、骨折治疗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骨折治疗应遵循以下3个原则:①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至少不能低于功能复位;②合适的固定,以维持已经整复的位置;③早期康复,恢复功能
骨折治疗原则也是骨折康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6、外科,骨折治疗的原则?
开放骨折急救处理:
(1)
除非病患有生命危险或出事地点很危险,否则不应搬动患者,应按最初的姿势处理骨折。
(2)
若是复杂骨折或有开放性伤口的骨折,应先止血并处理伤口与包扎。
(3)
运用夹板固定骨折处。紧急的处理方式,可先用木板、书报、树枝等权充临时夹板,务必先将受伤处的上、下关节固定。
(4)
伤肢固定后应抬高,以减少肿胀与不适,并小心而平稳的搬运伤者,不可任意将移位骨骼推回,以减少肌肉、神经、血管等进一步软组织的伤害。
(5)
初步处理后迅速送医治疗,骨科医生会详细检查受伤情形及X光片检查,医师通常会以密闭性或开放性复位手术,将骨折的断端接合在一起,视情况再以夹板或石膏固定,在复原的过程中,通常患肢不能负重,下床活动时需要借助柺杖或助行器走路,直至医师告知不需使用柺杖为止。在医院中,医疗小组人员会教导正确而安全的使用柺杖方法。受伤肢体可能会因一段时间未使用而使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钙流失,所以当骨折复位后仍使用夹板、石膏、或牵引固定时,复健运动就可以开始,有静态的肌肉收缩运动,脚趾、手指的摇动,及卧床时身体的移动等以利骨骼关节功能之早日恢复。
切开手术复位的指征:是骨折端有肌肉,骨膜或肌腱等软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
二是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好,将影响关节功能者。
三是手法复位与外固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而将严重影响功能者;
四是骨折并发主要血管损伤,在处理血管时,宜同时地作切开复位与内固定术。
五是:多处骨折为了便于护理及治疗,防止发生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施行切开复位与内固定术。
7、.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是()(
骨折 搬运的前提 必须固定,
固定前 必须 止血或者包扎,
所以只在 包扎和止血中 选择一个,
包扎是 止血的一种方法,
止血的方法有好几种,
我认为 止血是重要的 包括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