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骨折的预防

骨折的预防

发布时间:2020-08-12 09:47:44

1、预防骨折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2、骨折之后怎样预防创伤性关节炎

1、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做好运动的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休息,此外就是合理饮食,减轻体重对自己身体的负担。
2、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高负荷工作的人群来说,应该积极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否则长时间对身体负荷过大,肯定会患有创伤性关节炎疾病。
3、临床上想要改变关节活动范围,也需要做好一定的运动,这样可以增加肌力,减轻关节负担,从而增加运动能力,还可以减轻疼痛,比如说等长练习以及伸展运动等。
4、对于关节的保护也是疾病预防的关键,日常生活中不要做剧烈的运动,避免关节出现不可逆的损害,从而造成生活压力增加。
5、日常生活黄总可以进食一些含有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从而减轻滑膜炎的症状,改变患者的病情。
6、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吸烟酗酒,因为烟酒中含有对骨骼有损害的物质,应该积极对待发病因素。
7、创伤性关节炎疾病出现之后需要积极采用药物进行控制,减轻患者的症状,对患者疾病严重性的增加也有一定预防性作用,可以配合物理治疗,从而缓解肌肉痉挛的症状。
同时,也需要患者戒烟戒酒,平常多注意休息,做一些医疗体操之类的,有助于关节的恢复和康复。更需要患者的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对其进行照顾。防止患者产生流域焦虑的情绪,这样对病情的发展很不好。

3、怎样预防骨折事件的发生?

这种情况不一定非要请律师,按照程序规定发生交通事故以后首先由交警队出具事故责任认定,然后交警队组织调解赔偿,如果不服调解赔偿再向法院起诉索赔

4、哪些运动能预防骨折?

经常进行慢跑和步行的交替运动可有效地防止骨折。如果男子每星期平均行知走距离多于慢跑距离,那么他的骨质密度就会增高。而对于女子来道说,通常其慢跑距离多于行走距离时版,骨质密度才能相应提高。据此,老年人运动应掌握交替方式的适度,权各取其相应的交替运动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骨质密度,预防骨折的发生。

5、运动要怎样能预防骨折?

经常进行慢跑和步行的交替运动可有效地防止骨折。如果男子每星期平均行走距离多于慢跑距离,那么他的骨质密度就会增高。而对于女子来说,通常其慢跑距离多于行走距离时,骨质密度才能相应提高。据此,老年人运动应掌握交替方式的适度,各取其相应的交替运动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骨质密度,预防骨折的发生。

6、骨折了需要注意什么

【饮食疗法】
方1 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方2 猪骨头1000克,黄豆250克,加水小火烧烂,加盐姜调味分饮食之。
方3 猪脊骨一具,洗净,红枣120克,莲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烧烂,加姜盐调味分多次饮之。
方4 鲜湖蟹2只,取肉(带黄),待粳米粥熟时,入蟹肉,再加以适量生姜、醋和酱油服食,常服。
方5 乌雄鸡1只(约500克),去皮毛内脏,洗净,“三七”5克切片,纳入鸡肚中,加少量黄酒,隔水清炖,熟后用酱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黄芪30~60克,浓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当归20克,黄芪100克,嫩母鸡1只,加水同煮汤食用。
方8 紫丹参50克,洗净,加水煮,取汁,其汁与猪长骨1000克、黄豆250克同煮,待烂熟,加入少量桂皮、盐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捣烂,热黄酒冲服250克,余渣敷患处,约半日“各各”有声即好。用于骨折接骨。
【禁忌食品】
(1)忌盲目补充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头 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无妨。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
(4)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夹板而活动限制,加上伤处肿痛,精神忧虑,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时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如此虽小便次数减少,但更大的麻烦也产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长期卧床,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顾虑重重。
(6)忌过食白糖 大量摄取白糖后,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机体呈酸性中毒状态。这时,碱性的钙、镁、钠等离子,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如此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同时,过多的白糖亦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这是因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需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亦影响功能的恢复。所以,骨折病人忌摄食过多的白糖。
(7)忌长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发生内出血,积血瘀滞,出现肿胀、疼痛,此时服用三七片能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增加凝血酶,非常恰当。但骨折整复一周以后,出血已停,被损组织开始修复,而修复必须有大量的血液供应,若继续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运行就不畅,对骨折愈合不利。
(8)骨折禁饮果子露。
(1)预防褥疮
石膏固定的病人,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需要平整无皱折。
截瘫的病人应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用50%的酒精或滑石粉按摩受压部位,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2)预防防坠积性肺炎
长期卧床肺活量减小,容易合并感染引起坠积性肺炎。因此,在帮助病人翻身的同时还要帮助捶背,并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增加肺活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炎发生。
(3)预防便秘
病人一定要注意饮食调节,保持每1-2天排便一次;如果3-4天未解大便,可给予缓泻药如润肠丸等。建议有便秘习惯者,每日清晨空腹喝一小杯淡盐水,每日睡前喝一杯蜂蜜麻油水。
(4)预防泌尿道感染
家人要鼓励病人多喝水,每日应摄入2000毫升以上水分,增加排尿量,清洁尿道,预防感染。
(5)预防关节挛缩
卧床期间要保持适当的床上运动锻炼,预防肢体废用性萎缩及关节挛缩。此外,要注意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特别是患肢应始终处在功能状态下,这样方不至于骨折愈后站立不起来。
功能锻炼是骨折愈合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为防止肢体肌肉萎缩、关节强直、骨质疏松等后遗症,应从骨折整复,固定及牵引后即开始锻炼,并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
早期应保持功能位置,以患肢筋肉的主动舒缩活动为主
中期主要进行关节活动,多作自主性关节伸屈活动,锻炼筋肉的舒缩能力和关节活动能力,以增强肌力,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后期应加强活动强度,进行全身锻炼,如属四肢骨折,应锻炼肢体的持重能力。总之,功能锻炼应掌握由轻到重,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促进骨骼愈合及功能的恢复。
要想使骨折早些愈合除了及时就医,采取适当固定、合理用药、早期功能锻炼以外,还应食一些能够转化为骨胶原的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
骨折后的饮食调理
早期骨断筋伤,气滞血瘀,淤血内停,肿胀疼痛,体温偏高,此时不可急于服用营养品,应食蔬菜、水果、牛奶、米粥、面食等,忌食酸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待病情稳定,二便通畅、舌苔脉象正常后,在适当给予补养之品。
中期骨细胞占据血肿位置,形成骨痂,这时应给予持续接骨,调和营养的食物,如鸡蛋、排骨汤、鱼类、动物肝肾、胡萝卜、瘦肉、豆制品等,同时加服中药,从而壮骨益髓,促进骨折愈合。
后期久病必虚,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原则,病人应适当多吃点胡萝卜、芹菜等粗纤维蔬菜及禽、蛋、瘦肉、水果之类以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忌食辛、辣之品。
骨折养护期九大禁忌:
<一忌>
盲目补充钙质: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
<二忌>
多吃肉骨头: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反而会推迟骨折愈合。
<三忌>
偏食: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等机体修复组织需要各种营养素。
<四忌>
不消化之物:骨折病人食欲往往不振,时有便秘。所以要多食易消化及有助于通便的食物,忌食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五忌>
少喝水:长期卧床患者若少喝水导致排尿次数减少,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
<六忌>
长期服三七片:骨折初期服用三七片能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增加凝血酶。但骨折整复一周以后,若继续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运行就不畅,对骨折愈合不利。
<七忌>
随意搬运:对于怀疑骨折的人,不可随意搬运。否则,容易造成骨折骨错位,或使骨折部位周围组织严重挫伤,并会使骨折病人因剧烈疼痛而引起晕厥。
<八忌>
包扎止血时间过长:为了防止开放性骨折病人创口出血过多,危及生命,立即止血包扎是必要的。
<九忌>
石膏固定过紧或过松:对骨折病人进行石膏固定时,应注意石膏固定要松紧适度,不可过紧或过松。

7、骨折后要怎样预防后遗症

一、骨折后遗症的预防包括,忌偏食: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二、忌多吃肉骨头是骨折后遗症的预防措施之一: 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三、忌少喝水: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减少骨折后遗症。详情可登录骨折疾病专题

8、老年人要如何预防骨折?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问题,会比年轻人更加容易发生骨折的现象,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的密度和质量都在整体的下降,从而使得骨头变得特别的脆弱,因此也不需要太大的外力就容易造成骨折,主要的原因在于骨质疏松。那么,正所谓预防大于治疗,老年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预防骨折,行动中要稳,不要跌倒了,适当的进行锻炼,补充身体所需的钙物质,定期的进行体检等等。

1、预防摔倒。

老年人发生骨折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行动或者起身的时候摔倒,然后就特别容易引发骨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的活动空间一定要宽敞,避免那些一些阻碍物的放置,另外保证光线一定要足够的亮,老年人实力也不是特别好,容易磕磕碰碰的。必要的时候,作为子女要给老人准备扶手或者手杖,辅助行走。

2、适当的运动、晒太阳等。

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是需要一定的运动的,但是在运动的选择上要尽可能的选择温和运动、到人少的地方运动等,比如说瑜伽、太极、散步等等,然后要适当的晒晒太阳,促进身体内钙物质的合成和吸收,对于防止骨质疏松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3、避免不良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有很多的不良习惯会造成对身体内钙物质含量的流失的,比如说抽烟、喝酒、滥用药物等等。

4、定期的体检。

对于老年人,总是会有一个心理,就是怕花钱,然后把小病慢慢的拖大了,这是绝对不可取的一种心理。定期的体检,测骨密度等等,是对自己身体的负责。

目前在市面上,也是有很多的针对老年人的保护仪器,可以减少意外的跌倒,非常有帮助。另外就是在老年人发生骨折之后,一定要进行专业的治疗,正确的固定,不可盲目,否则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哦。

与骨折的预防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