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治疗骨折?
骨折,是外伤及暴力造成的骨骼断裂。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局部有疼痛、压痛和肿胀;
受伤部位有外形改变,如短缩、弯曲或形成不正常的角度(即变形);
不是关节的部位,表现异常活动和骨摩擦的声音;
多发性骨折或特殊部位的骨折,可造成大出血、休克,并危及生命。骨断端可损伤而残废。
外伤以及暴力击打骨骼;从高处跌落或重物挤压身体;老年人骨质疏松导致骨头不结实,用力过猛,或下楼提物,或跌倒,均可造成骨折。
发生骨折后,应立即进行家庭急救,然后送往医院。家庭急救方法有以下几种:
(1)止血和包扎伤口,注意骨折伤口,无论大小都不宜使用外用药物(如止血粉等药)和未经消毒的水冲洗。妥当的处理是把伤口周围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加压包扎止血。没有大血管损伤时,不要使用止血带止血。
(2)任何骨折都要给予临时性固定,其目的是不让骨折部位活动,以免加重损伤。
骨折固定要点是:固定范围一定要超过受伤部位上、下的关节;固定时要添加坚硬不易弯曲的支撑物才有效,比如木棍、木板、树枝、雨伞等物。
(3)骨折端如有畸形、弯曲等情况而皮肤又无伤口时,应使用手法牵引(一般是向两侧牵拉)后,进行骨折复位,再用夹板固定;如骨折断端已穿破皮肤,应只行包扎而不要复位,以免将污物带入伤口深处,导致感染。
(4)骨折病人必须固定后才能够搬动和运送,尤其是脊柱骨折时更应注意,防止不正确的运送方法而加重损伤。
骨折固定如没有现成的夹板,可就地取材,用木棒、竹板、手杖、伞以及树枝等。常见中老年骨折固定方法如下:
①大腿骨折:将伤腿拉直,夹板长度上至腋窝,下过脚跟。两块夹板放于大腿内、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缠绕固定。
②小腿骨折:将伤肢拉直,夹板长度上至膝关节、下过脚跟。两块夹板放于小腿内、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缠绕固定。
③前臂骨折:上肢呈屈肘状,夹板长度上至肘关节,下过手心。两块夹板放于前臂内、外侧,用绷带缠绕固定,然后用三角巾悬吊伤肢。
④上臂骨折:上肢呈屈肘状,夹板长度上稍高于肩,下过肘关节。如有两块夹板,则一块夹板放在臂内侧,另一块放在臂外侧;如一块夹板固定,则夹板放在臂外侧,用绷带来回缠绕固定,用三角巾悬吊伤肢。
⑤脊柱骨折:严禁乱加搬动,应在保持脊柱安定的状况下,轻巧平稳地移至硬板担架上,用三角巾固定,转至医院。如扶持伤员走动,或躺在软担架上,脊柱骨折会加重并引起神经损伤,发生截瘫。
2、如何治疗骨折
骨折是运动创伤中较为严重的伤害事故,它是指由暴力引起的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被破坏所致,通常多发部位为四肢长骨。骨折按其伤口有无和外界相通,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按照骨折部位有无完全断裂,又可分为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
3、有治疗骨折的吗?如何治疗比较好?
采用石膏固定的患者应警惕出现手指麻木、疼痛的情况,一旦出现应立即告知医生拆除石膏,若拆除石膏后仍未缓解,考虑已经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此时医生会尽快切开减压。
康复治疗使骨折治疗中的重要部分,配合医生进行康复训练,主动积极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及早恢复患肢功能。
4、骨折怎么治
5、如何有效治疗骨折?可以吃药吗?
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现是局部变形,肢体出现异常的运动,可以听到骨擦音。所以说,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
因此,在骨折的治疗中复位、固定、功能锻炼是十分重要的。
复位,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者接近原有的解剖关系,有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
固定,我们可以采取外固定夹板或者是内固定上钢板等等。
功能锻炼,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防止关节粘连。
6、大家骨折后一般都怎样治疗?
"骨折治疗原则:牵引、复位、固定等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治疗方针:
保持脊柱稳定,避免骨折移位或损伤加重。不稳定骨折,尤其伴有脊髓或神经损伤者,应尽早手术。术后配合服用一些药物,比如恒古骨伤愈合剂,能够更快一些。"
7、怎么治疗骨折?
您好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轻度骨折可保守治疗,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有些更轻微的骨折只需日常注意即可;骨折出现移位,可手法复位后固定,部分移位明显的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如钢板螺钉固定、长钢钉固定等;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则需要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来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一般移位明显,但可通过手法复位后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需注意的是:某些部位骨折移位较明显时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膝关节骨折,不手术治疗可能导致骨折对位不良,引起严重的关节磨损。复位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固定方法有内固定和外固定。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复位 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关系,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 固定 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固定方法称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用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固定,则称内固定。 功能锻炼 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患者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骨折
8、发生骨折后应该如何治疗
在发生骨折后应该如何治疗呢?现在就让我们了解一下骨折应该如何治疗。一旦发生骨折宜就地检查,紧急处理。根据受伤的形式判断骨折发生的可能性,骨折呈开放性外露或形成假关节诊断较容易。就地检查处理时,动作要快、准、稳、轻,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检查。若有休克或脏器损伤者,应先予抗休克治疗及脏器的修复处理。在送医院时宜临时固定骨折部位,可防止骨折端再次损伤软组织,利于抗感染、止痛和抗休克的治疗。可就地选用棍棒木板等材料临时固定,范围一般包括骨折的上下两个关节,开放性骨折的伤口可采用加压包扎法。对离断肢体可用洁净的布包好,外面可加冰袋以降温,但不能直接接触,以防断肢冻伤,为断肢再植创造条件。若为闭合性骨折,畸形较明显,游离骨折端有穿破皮肤、损伤血管和神经可能时,宜牵引伤肢远端纠正畸形,然后用夹板固定。经初步固定后疼痛可减轻,可适当给予镇痛剂。
闭合性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开放性骨折在全身情况改善、纠正休克后尽早进行清洁创面,用手法使之成为闭合性骨折。复位的方法一般多常用手法复位、牵引复位及手术切开复位加用内固定等方法。同时,在固定后尚可辅以中药外敷、内服或熏洗,有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凡疑有骨折者皆可按骨折处理,在临时固定后方可移动。X线检查为骨折的特异性诊断,骨折的愈合期依据个体体质差异、年龄大小、骨折部位、受损程度等不同而各异,一般以X线片骨愈合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