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功能骨折后

功能骨折后

发布时间:2020-08-04 20:33:54

1、骨折术后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临床上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骨折,同样的医生做手术,恢复的效果却千差万别。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没有跟上。功能锻炼对于术后恢复起着重要作用。常可分为以下几阶段进行锻炼,对于孩子骨折宜在家长监督和指导下进行。

第一阶段:骨折炎症消退期功能锻炼。

患处局部肿胀、疼痛、大都术后辅以石膏或其他外固定,软组织正处于修复阶段,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使肿胀早日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患处肌肉做舒缩活动。上肢骨折患者可作握拳、提肩活动,握拳时使整个上肢肌肉用力,而后放松,活动肩关节时要用另一只手托住患肢的前臂作肩关节的环行活动。下肢骨折患者可做股四头肌收缩动作,使整个下肢肌肉用力后再放松,但不一定使膝关节屈曲。踝关节骨折患者可作一些足趾背屈动作。

第二阶段:骨痂形成期功能锻炼。

患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步消失,软组织损伤已渐修复,部分患者己拆除外固定,骨折断端部分纤维连接并在逐渐形成骨痂,骨折的部位日趋稳定。此期锻炼的形式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收缩活动外,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进行骨折附近的关节功能锻炼;上肢骨折患者除做握拳、活动肩关节动作外,还可作一些主动性的关节伸屈活动,如活动腕关节、肘关节,整个上肢的伸屈、外展、内收,先由简单动;作开始,逐渐增加,动作须柔和缓慢,随着骨折的愈合,活动次数可适当增加。下肢骨折患者可进行抬腿和髋关节伸屈活动,并可上下肢结合,进行攀扶站立,逐步开始轻度负重活动。下肢股骨骨折患者,在第4 周后,可用双手撑床,作抬臀,伸屈髋、膝关节等动作。到4 ~ 6 周后,可遵医嘱起床扶拐活动,但不能负重。

第三阶段:骨痂成熟期功能锻炼。

这时患处软组织已恢复正常,肌肉有力,已有足够的骨痂,外固定一般已拆除,一般接近临床愈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某一方面的关节活动仍需限制外,其他的活动都可以进行,活动的次数及范围可扩大。

第四阶段:临床愈合期功能锻炼。

此期患者的骨折已达临床愈合,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运动,使各共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上肢骨折患者可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工作。下肢骨折患者可作上下坡、上下楼活动,在拐杖或手杖保护下,做一些负重的活动。

2、骨折恢复好后能功能能恢复到原来一样吗?

您好!骨折后经复位对位对线的。愈合后-般都能恢复功能的。骨化完后骨小梁通过后就能恢复到原来一样的。

3、骨折后为什么要进行功能锻炼

治疗骨折的最终日的是恢复正常功能。但骨折在治疗中常常需要较长时间的固定伤肢或伤部,这样会使肢体因长期固定不动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内粘连或韧带退变失去弹性,结果虽然骨折已愈合,但肢体仍不能恢复正常功能,甚至造成残疾。为了预防这种不良后果的发生,就要进行功能锻炼。

4、骨折固定后为什么要进行功能锻炼?

(1) 促进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骨折后,骨折处的软组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肿,使得静脉和淋巴都回流受阻,因而会出现伤肢肿胀,该肿胀若不及时消除,可导致相应软组织粘连,甚至变硬。这种粘连可发生在肌肉与肌腱内,肌腱与滑膜间以及关节内,从而影响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造成关节僵硬粘连,活动障碍。通过肌肉主动收缩的功能练习,可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促进血肿吸收,肿胀消退、减少关节液渗出。从而防止了因关节本身及软组织粘连所造成的关节僵硬。(2) 促进骨折愈合:伤肢肌肉的反复舒缩活动,可使骨折纵向挤压力加强,骨折缝隙变小,骨折部更为稳定,可以改善骨折部的营养,骨折端骨能力的增强促进了骨折的愈合。功能练习还可以矫正微小的骨折错位,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3) 促进血液循环: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长期卧床病人,肌肉由于没有舒缩活动,血循环会变慢,使组织的新陈代谢降低,伤病的愈合过程延长,由于创伤血管壁本身的损害,血液在受损的血管内缓慢流动时容易形成血凝块,称为血栓。小的血栓可自行溶解,如果血栓较大,从血管壁脱落下来,随血液进入全身循环,可引起心、脑、肺重要器官梗塞,严重的可能造成病人猝死。(4) 减少并发症:经常活动锻炼,可以预防骨、关节、肌肉等并发症,如骨质疏松,骨折迟缓愈合,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等多种并发症。为了使病人战胜伤病,最大范围的恢复机体功能,只有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坚持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5、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对病人的康复有何重要意义?

答:骨折固定的病人因肢体活动减少,易产生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或因静脉回流缓慢而造成肢体远端肿胀,故应鼓励病人作肢体功能锻炼,以达到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

6、骨折后功能锻炼要注意什么

 骨折后功能锻炼是患者康复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骨折后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鼓励骨折患者活动,又要循序渐进。随着骨折稳定程度的增加和患者全身情况的改善,功能锻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内少到多。
其次,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瑞稳定的活动。例如外展型肪骨外科颈骨折的肩关节外展活动,伸直型肢骨骸上骨折的伸肘活动,前臂骨折的前臂旋转活动,挠骨远端骨折的腕背伸和挠骨侧偏活动,股骨下l/3骨折的下肢内收活动,胚肋骨骨折的小腿内外旋活动以及踩部骨折的足战屈活动等都小利于骨折的稳定,应加以控制。
第三,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生理功能为主。例如上肢的各种活动,以增强手的功能为主,下肢以增加其负重,步行能力为主。
第四,锻炼不应引起剧痛。进行功能锻炼时,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按摩,任何练习都不应引起剧痛。有时练习可产生轻微疼痛,但在停止活动后,疼痛应消失。锻炼不应让患者感到疲劳,不府在骨折部伦发生疼痛。如运动后疼痛剧烈,甚至出现水肿,表示运动过量。
第五,有以下情况者不宜到体疗室进行功能锻炼:骨折延期愈合,关节内有骨折片及损伤性关节炎
第六,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积极性。医务人员应细心负责地把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重要性等向患者详细介绍清楚,使患者可以有信心地、主动地进行功能锻炼。

以上只是个人建议,由于不了解你的具体情况,最好是听取你的治疗医师意见,进行锻炼!!只有你的主治医师才是最了解你的。祝你早日康复!!

与功能骨折后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