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骨折骨痂

骨折骨痂

发布时间:2020-08-04 17:31:00

1、骨折后长骨痂是什么感觉

长骨痂应该没什么感觉吧。骨折愈合一般至少要90天,血肿机化期15天,原始骨痂形成30天,塑形期45天,由于不同的骨折愈合时间不同,而且很多因素也可影响骨折的愈合,所以拆石膏的时间也不相同。拆石膏前后必须照X线片检查,若骨折尚未结痂愈合,还需继续固定。因此石膏固定时间因病人的年龄、骨折的部位而有所不同。大腿或小腿骨折一般需10-12周;有时由于种种原因,需延长石膏固定时间,而关节固定时间又不可能再延长时,也需拆除石膏,重新固定。此时关节不要固定,以便可以适当作关节活动度的功能锻炼。总之,不管是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时间既要足够,也不能过长。必须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能擅自拆除,以免使骨折愈合的努力前功尽弃。
麻烦采纳,谢谢!

2、骨折长骨痂有什么感觉

长骨痂应该没什么感觉吧。骨折愈合一般至少要90天,血肿机知化期15天,原始骨痂形成30天,塑形期45天,由于不同的骨折愈合时间不同,而且很多因素也可影响骨折的愈合,所以拆石膏的时间也不相同。拆石膏前后必须照X线片检查,若骨折尚未结痂愈合,还需继续固定。因此石膏固定时间因病人的年龄、骨折的部位而有所不同道。大腿或小腿骨折一般需10-12周;有时由于种种原因,需延长石膏固定时间,而关节内固定时间又不可能再延长时,也需拆除石膏,重新固定。此时关节不要固定,以便可以适当作关节活动容度的功能锻炼。总之,不管是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时间既要足够,也不能过长。必须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能擅自拆除,以免使骨折愈合的努力前功尽弃。

3、骨折都会长骨痂吗

骨折愈合有,直接愈合、二期愈合。直接愈合要求条件高,我们大多是后者。
骨折治疗分期:
1,外伤性炎症吸收期(1-2周);
2,骨痂形成期(3-4周);
3,骨痂成熟期(5-7周);
4,临床愈合期(7-10)。
泛泛而言,骨痂是骨折愈合膜下生骨的过程,骨痂多少、质量、有无,由诸多因素影响。
1,部位骨干部骨痂明显,干骺端和松质骨;
2,早期骨痂量少、不明显;
3,质量,骨痂多不等于愈合好,板状骨痂好,絮状骨痂是固定不牢固。
骨痂不是确定骨折愈合的唯一标准,要参考骨折线模糊、骨小梁通过骨折线等再根据临床表现而定。
你的骨折在松质骨,拍片看不到骨痂,是骨折线模糊程度和骨小梁结合临床。即使骨干,内固定破坏一部分血运,骨痂出现和成熟较晚,内固定损失了原始骨血肿,原始骨血肿中干细胞能促进骨愈合。故此,手法复位、外固定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4、骨折一般多长时间骨痂开始长?

你好,骨折的愈合分为三个期:一,血肿机化期(约1周时间);二,骨痂形成期(2周后开始);三,塑形期(约3个月后)。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骨折后的骨痂形成是在骨折后2周开始形成,三个月就可以基本康复。

5、骨折患者长骨痂后怎么食疗?

当骨折患者已经开始长骨痂的时候,食疗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6、骨折后多久长骨痂

骨折愈合分3阶段:血肿炎症机化期2-4周,原始骨痂形成期4-8周,骨板形成塑形期8-12周。好的话大约2周就可以长骨痂.

7、怎样自我判断骨折后骨痂是否有愈合

骨折四十天骨痂能否愈合,这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年龄大小或选择的治疗方法有很大关系,骨折后仅是靠静养的话,成年人一般是难以在这么短时间内愈合的,小孩就不同了,骨折后如能选用民间中草药对症治疗,一般30至40天左右时间可基本愈合了。
静养与治疗完全是两码事,骨折后仅靠静养时间相对长,骨折后如能用药对症治疗断骨愈合时间就相对短了。
同样部位的骨折选择的治疗方法方式不同,得到的结果快慢就大不相同了。

8、骨痂是什么意思?

骨痂是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在骨折断端所形成的一种痂。

在骨折以后恢复阶段主要分血肿激化期,纤维连接期和原始骨痂期,一般原始骨痂期,也就是在骨折部位有骨痂生长。一般在骨折以后四周左右,骨折断端就会有明显的骨痂生长,从而使骨折线模糊,并且骨折断端在骨痂生长以后就会相对的稳定,就可以逐渐的恢复肢体部位的屈伸功能锻炼和肌肉的功能锻炼。

一般在骨痂成熟稳定以后,病人就可以逐渐的进行肢体部位轻负重的活动。

9、骨折了吃什么骨痂长得快

骨折了吃什么骨痂长得快?首先是优质蛋白、维生素D及钙质,还要在骨折周边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10、什么是骨痂?

骨痂 骨痂可以理解为骨头受伤后的伤痂(皮肤愈合初的血痂),下面骨折的愈合过程 第二条即是。骨折的愈合过程骨折愈合的过程就是“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是一面清除坏死组织,一面新生修复的过程 ( 由膜内化骨与软骨内化骨共同完成 ) ,整个过程是持续的和渐进的。骨折愈合的过程也是暂时性紧急连接到永久性坚固连接的过程。一般将骨折愈合分为 3个阶段,即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也有根据骨折愈合过程的组织学和生理学特征分为撞击期、诱导期、炎症期、软骨痂期、硬骨痂期和改建期 6 个不同的阶段。1 .血肿机化期骨折后,因骨折本身及邻近软组织的血管断裂出血,在骨折部形成了血肿,血肿于伤后 6 ~ 8 小时即开始凝结成血块,与局部坏死组织引起无菌性炎性反应。骨折断端因血循环中断,逐渐发生坏死,约有数毫米长。随着纤维蛋白的渗出,毛细血管的增生,成纤维细胞、吞噬细胞的侵入,血肿逐渐机化,形成肉芽组织,并进而演变成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断端初步连接在一起,这就叫纤维连接,约在骨折后 2 ~ 3 周内完成。同时,骨折端附近骨外膜的成骨细胞伤后不久即活跃增生, l 周后即开始形成与骨干平行的骨样组织,并逐渐向骨折处延伸增厚。骨内膜亦发生同样改变,只是为时稍晚。2 .原始骨痂形成期原始骨痂形成或骨内膜和骨外膜的成骨细胞增生,在骨折端内、外形成的骨组织逐渐骨化,形成新骨,称为膜内化骨。随新骨的不断增多,紧贴骨皮质内在治疗骨折时,对这些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如果已经出现则应及时诊断和妥善治疗,这样,大多数并发症都是可以避免或治愈的。外面逐渐向骨折端生长,彼此会合形成梭形,称为内骨痂和外骨痂。骨折断端及髓腔内的纤维组织亦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并随软骨细胞的增生、钙化而骨化,称为软骨内化骨,而在骨折处形成环状骨痂和髓腔内骨痂。两部分骨痂会合后,这些原始骨痂不断钙化而逐渐加强,当其达到足以抵抗肌收缩及成角、剪力和旋转力时,则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一般约需 4 ~ 8 周。此时 x 线片上可见骨折处四周有梭形骨痂阴影,但骨折线仍隐约可见。对骨外膜的损伤均对骨折愈合不利。3 .骨痂改造塑形期原始骨痂中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加,且排列逐渐规则和致密,骨折断端经死骨清除和新骨形成的爬行代替而复活,骨折部位形成骨性连接。这一过程一般约需 8 ~ 12 周。随着肢体活动和负重,应力轴线上的骨痂不断得到加强,应力轴线以外的骨痂逐渐被清除,并且骨髓腔重新沟通,恢复骨的正常结构 ( 图 9 — 12) ,最终骨折的痕迹从组织学和放射学上完全消失。近年来研究表明,多种骨生长因子与骨折愈合有关,它们共同作用可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调节局部成骨。如胰岛素生长因子 I 、Ⅱ (IGF — I 、 IGF 一Ⅱ )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bFGF) 、 B 转化生长因子 (TGF — B) 等在炎性阶段可进一步刺激间充质细胞聚集、增殖及血管形成。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 有较强的跨种诱导成骨活性( 即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软骨或骨 ) 和骨损伤修复作用,其作用无种属特异性。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掌握骨折的临床愈合和骨性愈合的标准,才有利于确定外固定的时间、练功计划和辨证用药。( 一 )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1 .局部无压痛,无纵轴叩击痛。 2 .局部无异常活动。 3 . x 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4 .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肢能平举 lkg 达 1 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徒手步行 3 分钟,并不少于 30 步。5 .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 1 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 第 2 、 4 两项的测定必须慎重,以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为原则。( 二 ) 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1 .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2 . X 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伤筋动骨一百天。听医生的话,多养。【诊断要点】一旦发生骨折,在骨折部位可产生疼痛、肿胀、瘀斑和功能障碍,检查时还可听到骨断端相互磨擦的声音(即骨擦音),同时可能伴有血管和神经的损伤,使肢体远端产生缺血或感觉麻木、运动障碍的现象,或引起内脏损伤。骨折后因剧烈疼痛,出血过多或并发头、胸、腹部脏器损伤而产生休克。骨折的诊断除病史和症状外,须结合X线摄片检查,以便确诊。

与骨折骨痂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