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骨折的处理

骨折的处理

发布时间:2020-08-04 14:19:13

1、骨折的应急处理是怎样的?

如果有人摔倒或受其他外伤,身体的某个部位疼痛剧烈、发生畸型或活动受限,就要想到可能是发生了骨折。特别是老年人受外伤更容易发生骨折。家里一旦发现骨折病人应做紧急处理,然后送医院救治。紧急处理方法是:病人疼痛剧烈的可服一些止痛药,帮助止痛;如有开放伤口,应注意保护,防止污染。有出血者应先设法止血。千万不要让已经骨折的肢体活动,以防骨折断刺刺破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把受伤肢体固定起来,是防止损伤周围组织和止痛的好办法。固定的方法可用木板附于患肢一侧,在木板与肢体间垫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松紧要适度。木板要求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做超关节固定,这样才能彻底固定患肢。如果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2、骨折怎么办?

骨折是较为严重的骨损伤,发生骨折之后,不能随意移动患者,如果有出血的情况,首先要及时止血,并处理伤口表面,有条件的话应先对伤口表面进行消毒,之后再用木棍等物体对伤处进行固定,并及时就医。

当身体受到冲撞、从高处跌下等情况时,由于骨骼受到冲击,很容易出现骨折的现象。由于许多人对于骨折后的处理措施并不了解,导致使用了一些错误的处理方式,比如习惯性的按摩伤处或者随意搬运伤者,导致患者遭受到二次伤害。那骨折怎么办呢?
一、骨折怎么办
1、快速止血:骨折之后,如果同时伴随肌肉组织的损伤,会有出血的情况,此时一定要及时止血,止血量大的话可以使用止血带,尽量30分钟左右换一次。
2、处理伤口:除了止血外,还应处理伤口表面,首先要将伤口表面的异物去除,但不要试图将骨头往里面推,避免感染。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液对伤口表面进行消毒。
3、固定:骨折之后应在附近找找有没有木棍、树枝等,帮助患者原位固定,避免损伤到其他部位,并减轻疼痛感。如果有止痛药物可以给患者服用,帮助减轻患者的痛苦。
完成以上基本的步骤之后,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后续的治疗。
二、骨折正常愈合时间
骨折是较为严重的骨骼创伤,骨折不但是骨骼受到损伤,而且周围软组织还可能受到损伤,因此,骨折之后只有骨愈合,才代表了骨折已经恢复,同时骨折周围的软组织也要恢复其原有的功能。而骨折之后多久能好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比如骨折是否严重、骨折的具体部位以及患者的年龄、后续的营养状况以及患者在骨折之后的固定情况等等。骨折的愈合要经历几个时期,包括血肿激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塑形期,一般来说,正常人骨折之后大约需要3个月才能完全恢复,也有一些情况较为特殊的患者,可能需要半年左右

3、发生骨折时应当怎样进行应急处理?

使伤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动伤者,更不能对受伤部位进行拉拽、按摩。

伤者剧烈疼痛时,可服止痛药。

如果是外伤,首先要止血。

检查受伤部位,及时就地取材选用树枝、木板、木棍等,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防止伤情加重。

没有用于固定的物品时,对受伤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条等悬吊并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与未受伤的另一下肢捆绑固定在一起。

抬担架时,伤者应头部在后,足部在前。

开放性骨折(即骨折处皮肢或粘膜破裂,骨头外露),要注意保持伤处清洁,防止感染。   

4、骨折怎么治

5、骨折的处理....

少年时期骨的有机质含量较多,骨比较软,不容易骨折。老年人骨有机质含量少,钙质比较多,骨硬但脆,因此容易骨折。骨折后,一般表现为疼痛、肿胀,畸形、异常活动等。一旦发生骨折,建议就近到正规医院治疗。转运过程中用木板、长棍等将伤肢固定。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争取解剖复位,至少功能复位,固定要牢靠。

6、发生骨折时应当怎样进行应急处理

你好,上海天佑医院提醒你,骨折,指人体的骨骼部分或者完全断裂,大多数骨折是因受到强力的冲击造成的。发生骨折后,骨折部位有疼痛感,并伴有肿胀、瘀血和变形,人的活动受到限制,无法负重,严重的还会出现出血、休克、感染、内脏损伤等。

1、使患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动患者,更不能对受伤部位进行拉拽、按摩。

2、检查受伤部位,及时就地取材选用树枝、木板、木棍等,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防止伤情加重。

3、没有用于固定的物品时,对受伤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条等悬吊并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与未受伤的另一下肢捆绑固定在一起。

4、开放性骨折(即骨折处皮肢或粘膜破裂,骨头外露),要注意保持伤处清洁,防止感染。

5、做完应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要注意运送途中不可碰撞受伤部位。避免人为加重伤情

7、说说看当遇到骨折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

骨折了,复位后,内服外敷,行气,活血,散瘀。内经云:肢体伤于外,则气血伤于内。瘀不散则新不生,新不生则骨不能接。

8、怎么处理骨折?

骨折,是外伤及暴力造成的骨骼断裂。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有疼痛、压痛和肿胀;受伤部位有外形改变,如短缩、弯曲或形成不正常的角度(即变形);不是关节的部位,表现异常活动和骨摩擦的声音;多发性骨折或特殊部位的骨折,可造成大出血、休克,并危及生命。骨断端可损伤而残废。

外伤以及暴力击打骨骼;从高处跌落或重物挤压身体;老年人骨质疏松导致骨头不结实,用力过猛,或下楼提物,或跌倒,均可造成骨折。

发生骨折后,应立即进行家庭急救,然后送往医院。家庭急救方法有以下几种:

(1)止血和包扎伤口,注意骨折伤口,无论大小都不宜使用外用药物(如止血粉等药)和未经消毒的水冲洗。妥当的处理是把伤口周围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加压包扎止血。没有大血管损伤时,不要使用止血带止血。

(2)任何骨折都要给予临时性固定,其目的是不让骨折部位活动,以免加重损伤。

骨折固定要点是:固定范围一定要超过受伤部位上、下的关节;固定时要添加坚硬不易弯曲的支撑物才有效,比如木棍、木板、树枝、雨伞等物。

(3)骨折端如有畸形、弯曲等情况而皮肤又无伤口时,应使用手法牵引(一般是向两侧牵拉)后,进行骨折复位,再用夹板固定;如骨折断端已穿破皮肤,应只行包扎而不要复位,以免将污物带入伤口深处,导致感染。

(4)骨折病人必须固定后才能够搬动和运送,尤其是脊柱骨折时更应注意,防止不正确的运送方法而加重损伤。

骨折固定如没有现成的夹板,可就地取材,用木棒、竹板、手杖、伞以及树枝等。常见中老年骨折固定方法如下:

①大腿骨折:将伤腿拉直,夹板长度上至腋窝,下过脚跟。两块夹板放于大腿内、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缠绕固定。

②小腿骨折:将伤肢拉直,夹板长度上至膝关节、下过脚跟。两块夹板放于小腿内、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缠绕固定。

③前臂骨折:上肢呈屈肘状,夹板长度上至肘关节,下过手心。两块夹板放于前臂内、外侧,用绷带缠绕固定,然后用三角巾悬吊伤肢。

④上臂骨折:上肢呈屈肘状,夹板长度上稍高于肩,下过肘关节。如有两块夹板,则一块夹板放在臂内侧,另一块放在臂外侧;如一块夹板固定,则夹板放在臂外侧,用绷带来回缠绕固定,用三角巾悬吊伤肢。

⑤脊柱骨折:严禁乱加搬动,应在保持脊柱安定的状况下,轻巧平稳地移至硬板担架上,用三角巾固定,转至医院。如扶持伤员走动,或躺在软担架上,脊柱骨折会加重并引起神经损伤,发生截瘫。

9、骨折后应进行哪些应急处理?

1.骨折发生后,应当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如果不固定,让骨折部位乱动,有可能操作神经血管,造成麻痹。但是,骨折时,由于局部有内出血而不断肿胀,所以不应固定过紧,不然会压迫血管引起淤血。

2.固定方法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侧,在木板和肢体之间垫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松紧要适度。木板要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做超过关节固定,这样才能彻底固定患肢。如果家中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3.皮肤有破口的开放性骨折,由于出血严重,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在纱布外面再用夹板。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并在止血带上标明止血的时间。

4.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铸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当用夹板、绷带固定后,每隔30分钟用手指插进去查看一下,以确认是否松紧适当。

与骨折的处理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