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骨折原则

骨折原则

发布时间:2020-08-04 03:28:51

1、骨折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骨折是运动创伤中较为严重的伤害事故,它是指由暴力引起的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被破坏所致,通常多发部位为四肢长骨。骨折按其伤口有无和外界相通,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按照骨折部位有无完全断裂,又可分为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

2、骨折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3、妥善固定:此为
骨折
急救处理时员重要的一项。妥善固定后可避免骨折端在搬运时移动而更多地损伤
血管
、神经等;可止痛,防止
休克
;便于运输。

3、骨折固定的原则是什么

(1)凡疑有骨折的伤员,都应按骨折处理。(2)除有生命危险,如面临爆炸、起火、有毒气体、淹溺等,均应就地抢救。(3)有大出血时,应先止血、包扎,然后固定骨折部位。(4)发现伤员休克或昏迷时,应先抢救生命,然后再处理骨折。(5)骨折固定时,不要盲目复位,以免加重损伤程度。(6)严禁将露在伤口外面的骨折断端送回到伤口内。(7)包扎松紧要适当,以不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又能起到固定作用为宜。四肢骨折固定时,要露出手指或脚趾,以便于观察伤肢血液循环情况。(8)用来固定骨折的夹板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纱布、棉花等柔软物品垫在夹板与皮肤之间,在夹板两端及骨骼突起部位也应加软垫。(9)固定骨折所需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适合。其长度一般需超过上下两个关节。

4、骨折治疗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骨折治疗应遵循以下3个原则:①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至少不能低于功能复位;②合适的固定,以维持已经整复的位置;③早期康复,恢复功能

骨折治疗原则也是骨折康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骨折功能锻炼的基本原则

骨折后功能锻炼以防肌腱、肌肉粘连、关节僵硬为目的,应循序渐进,从轻量开始,逐渐增加活动范围,甚至被动活动,以能恢复正常活动为准,功能锻炼期间应注意开始时间(应尽早,跟骨折固定方式有关)和方式

6、什么是骨折的AO原则

7、.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是()(

骨折 搬运的前提 必须固定,
固定前 必须 止血或者包扎,
所以只在 包扎和止血中 选择一个,
包扎是 止血的一种方法,
止血的方法有好几种,
我认为 止血是重要的 包括包扎。

8、简述骨折治疗原则及其常用方法。

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复位: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外固定架复位。
固定:骨折复位后,因为其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上,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叫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就叫内固定。
功能锻炼: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

与骨折原则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