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桡骨下端骨折

桡骨下端骨折

发布时间:2020-08-02 13:44:29

1、桡骨下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无移位的骨折
用石膏四头带或小夹板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伸直型骨折或屈曲型骨折
多可手法复位成功。伸直型骨折,非粉碎性未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牵抖复位法;老年患者、粉碎骨折、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提按复位法。复位后,保持腕关节掌屈及尺偏位,石膏或外固定架固定4周。屈曲型骨折纵向牵引后复位方向相反,复位后,腕关节背屈和旋前位固定4周。固定后即拍X线片检查对位情况外,1周左右消肿后需拍片复查,如发生再移位应及时处理。
3、粉碎性骨折
复位困难或复位后不易维持者(如巴尔通骨折),常需手术复位,克氏针、螺丝钉或T型钢板内固定。术后石膏固定6周。
4、合并症的处理
骨折畸形连接,凡导致功能障碍者,应手术纠正畸形及内固定。下尺桡关节脱位影响前臂旋转者,可切除尺骨小头。合并正中神经损伤,观察3个月不恢复者,应探查松解神经,并修平突出的骨端。迟发性伸拇肌腱断裂者,应去除骨赘、修复肌腱。骨质疏松者应给于相应治疗,以防止其它严重骨折(如股骨颈骨折)合并症的发生。
5、功能锻炼
骨折固定期间要注意肩、肘及手指的活动锻炼。尤其老年人,要防止肩关节僵硬。

2、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案有哪些?

桡骨下端骨折是指距桡骨下端关节面3cm 以内的骨折。桡骨下端关节面呈由背侧向掌侧、由桡侧向尺侧的凹面,分别形成掌倾角和尺倾角。

多为间接暴力引起。根据受伤机制不同,可发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1)伸直型骨折(Colles 骨折)。多为腕关节处于背伸位、手掌着地、前臂旋前时受伤。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可出现典型畸形姿势,即侧面看呈“银叉”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检查局部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受限。X 线片可见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端向掌侧移位。可同时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治疗以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极少需要手术治疗。

(2)屈曲型骨折(Smith 骨折或反Colles 骨折)。少见,常由于跌倒时,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引起。近折端向背侧移位,远折端向掌侧、桡侧移位,与伸直型骨折移位相反。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伸展型相反。

(3)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Barton 骨折)。这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X 线片可与上述两种骨折区别,以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

3、左桡骨远端骨折属几级伤残

根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左桡骨远端骨折,如果做了内固定术为九级,没有做内固定术为十级。

4、桡骨远端骨折,属于轻伤还是轻微伤?

十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c.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所以可以认为属十级伤残

伤残评定和伤情判断不一样

轻微伤是指造成人体局部组织器官结构的轻微损伤或短暂的功能障碍。
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 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

对四肢而言, 四肢长骨骨折(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胫腓骨)又没有影响功能、无其他并发症的属于轻伤

所以可以认为是轻伤

5、左手桡骨远端骨折大概要多长时间可恢复

左手桡骨远端骨折一般来说骨折完全愈合需要3个月的。一般情况下4-6周可以去除外固定进行功能锻炼,但需要复查片子,确定长骨头了,才可以锻炼。
饮食方面:
骨折愈合一般按初,中好,后三期划分,饮食也要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骨折初期,受伤部位淤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淤,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淤不去则骨不能生,淤去新骨生。
可见,消肿散淤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原则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

与桡骨下端骨折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