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骨折时

骨折时

发布时间:2020-08-01 10:00:27

1、发生骨折时应当怎样进行应急处理

你好,上海天佑医院提醒你,骨折,指人体的骨骼部分或者完全断裂,大多数骨折是因受到强力的冲击造成的。发生骨折后,骨折部位有疼痛感,并伴有肿胀、瘀血和变形,人的活动受到限制,无法负重,严重的还会出现出血、休克、感染、内脏损伤等。

1、使患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动患者,更不能对受伤部位进行拉拽、按摩。

2、检查受伤部位,及时就地取材选用树枝、木板、木棍等,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防止伤情加重。

3、没有用于固定的物品时,对受伤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条等悬吊并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与未受伤的另一下肢捆绑固定在一起。

4、开放性骨折(即骨折处皮肢或粘膜破裂,骨头外露),要注意保持伤处清洁,防止感染。

5、做完应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要注意运送途中不可碰撞受伤部位。避免人为加重伤情

2、骨折时伴随休克发生,应先治:

休克休克(shock)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流灌注广泛、持续、显著减少,致全身微循环功能不良,生命重要器官严重障碍的综合症候群。此时机体功能失去代偿,组织缺血缺氧,神经-体液因子失调。其主要特点是:重要脏器组织中的微循环灌流不足,代谢紊乱和全身各系统的机能障碍。简言之,休克就是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反应,是组织灌流不足引起的代谢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多种神经-体液因子参与休克的发生和发展。

3、骨折时,吃饭应该注意些什么!

骨折早期,在断骨没有接上生长相连前,忌吃高钙食物,如虾、牛奶、钙片、骨头汤,骨头生长相连在一起时才能服用。饮食还要忌吃公鸡肉、鲤鱼、酸笋和酒等,不过骨折后注意饮食是次要的,让断骨快速生长才是最重要的,建议选用中医治疗,因为只有中药才能帮助断骨快速生长,一般早期一个月内的普通骨折用药5至7天疼痛就可基本消除,全程治疗在25至30天可基本痊愈。骨折时间过长的治疗则需要延长一些时间。
胡氏骨科祝你早日康复!

4、骨折当时是什么反应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部分断裂,症状是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所以骨折时首先会有疼痛,之后会立即感到患处剧烈疼痛并伴有肿胀、淤血和变形,甚至呼吸的时候疼痛会加重,并且不敢活动。
在发生骨折时要做的是:
1、要使患者平躺,不能盲目搬动患者,更不能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拉拽、按摩等。
2、检查受伤部位,可以先用树枝、木棍、木板等对受伤部位固定,预防伤情加重,注意保持患处的清洁防止感染。
3、应急处理完后,立即将患者送至医院

5、骨折时到底是什么在疼?

刚骨折做了手术的见到这个题目内牛满面啊……骨是有神经的,主要分布在骨表面那层骨膜上。不过骨折的时候那种疼痛按我骨折的经验更多的是关节的错位、周围组织受到牵拉以及水肿的形成等等造成的,反而骨折那一下“啪”一声就过去了,没感觉到多少疼痛。骨头复位之后,周围组织的“内伤”还没好,于是还是有疼的感觉。等水肿消了,周围组织的“内伤”好了,疼痛感也就渐渐消失了。
记得采纳啊

6、发生骨折时应当怎样进行应急处理?

使伤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动伤者,更不能对受伤部位进行拉拽、按摩。

伤者剧烈疼痛时,可服止痛药。

如果是外伤,首先要止血。

检查受伤部位,及时就地取材选用树枝、木板、木棍等,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防止伤情加重。

没有用于固定的物品时,对受伤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条等悬吊并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与未受伤的另一下肢捆绑固定在一起。

抬担架时,伤者应头部在后,足部在前。

开放性骨折(即骨折处皮肢或粘膜破裂,骨头外露),要注意保持伤处清洁,防止感染。   

7、当确定受伤者为骨折时,并准备为其固定事,应当怎么做?

具体做法如下:

1.肱骨骨折固定法:患者手臂呈屈肘状,用两块夹板固定,一块放于上臂内侧,另一块放  在外侧,用绷带固定。如只有一块夹板,则夹板放在外侧加以固定,用三角巾悬吊伤肢;

2.大腿骨折固定法:将伤腿拉直,夹板长度上至腋窝,下过脚跟。两块夹板放于大腿内、外侧;有绷带或三角巾缠绕固定。

3.脊柱骨折固定法:病情多较严重。严禁乱加搬动,应轻巧平稳地在保持脊柱安定状况下,移至硬板担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后,及早转运。切勿扶持患者走动,或躺在软担架要上,这样会使脊柱骨折加重对神经操作,引起终生截瘫。

注意事项:

有出血时应先止血和消毒包扎伤口,然后固定骨折;

2.对于大腿、小腿和脊椎骨折,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患者;

3.固定力求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

4.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弯着绑屈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

8、骨折时需要做怎么样的措施?

创口包扎:若骨折端已戳出创口,并已污染,但未压迫血管神经时,不应立即复位,以免将污物带进创口深处。若在包扎创口时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创口内,须向负责医师说明,促其注意。
妥善固定:骨折急救处理时最重要的一项。急救固定的目的有三:(1)避免骨折端在搬运时移动而更多地损伤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2)骨折固定后即可止痛,有利于防止休克

9、骨折时会出现哪些症状?

骨折处表现有红、肿、痛、热及功能障碍,用手轻轻按压疼痛加剧,有时可摸到骨折断端,稍微移动可以听到或感觉到骨磨擦音,可见伤肢缩短、弯曲或折成一定的角度(称之伤肢畸形),伤肢可见明显肿胀,不能活动。严重骨折伤儿常出现休克。

骨折局部有伤日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要保持伤口清洁,不能用手触及,更不能用水冲洗,也不必上药,只用碘酒和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表面覆盖消毒纱布。

骨折后要立即进行临时固定,以防骨折断端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利用随手可找到的物件,如木板、木棍、竹片、竹竿、树枝、扁担,甚至伤儿的对侧健肢将骨折上、下两个关节一起夹住固定,然后迅速送医院治疗。

若怀疑有椎骨骨折,那就要十分谨慎而轻柔地将伤儿作俯卧放于硬板上,头和肩下垫一个枕头,抬上救护车,不要自作主张进行急救,以避免造成脊髓意外伤害。

与骨折时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