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胫骨折

胫骨折

发布时间:2020-07-29 21:09:14

1、胫骨骨折恢复需要多久

骨折愈合过程分三个阶段,1 血肿机化期,这一阶段纤维连接生长需约2周。2 骨痂形成期,即骨折已达临床愈合阶段,此期约需2个月。3 骨痂塑形期,骨髓腔再通,恢复原形过程需约2年。

2、左胫骨骨折

如果明确的在X线片上可以看到有3-5mm的间隙,那么基本上很困难长了,如果是胫骨中下段骨折,那么更加困难,因为这个地方血供很不好,胫骨愈合的时间一般为8周,建议换个好一点的医院,找个专家看看X线片。

3、右腿胫骨骨折能评几级伤残

要看你的部位,如果是膝关节或踝关节有伤,可以评到9级,如果只是单纯的胫骨骨折,只能评到10级啦
满意请采纳

4、胫骨骨折多久能走路

骨折的愈合过程分三期;-1 血肿机化期,2 原始骨痂期 3 骨痂改造期。
你说的应该是原始骨痂期,这期内服药以接骨续损为主,以活血祛瘀为佐。当内外骨痂和中间骨痂会合后,又经过不断钙化,其强度足以抵抗肌肉的收缩.成角.剪力和旋转力时,则骨痂已达临床愈合。(4至8周)。此时,骨折处无压疼,沿患肢纵轴叩击时也无疼痛,自动或被动活动患肢时,骨折处也无异常活动。如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周围有嗦型的连续性骨痂(内骨痂往往较薄,而且被骨皮质和外骨痂覆盖,常常不易显影),则可解除外固定,加强患肢的锻炼。
3期,骨痂改造期,骨折部的原始骨痂进一步改造,成骨细胞增加,新生骨小梁也逐渐增加,且逐渐排列规则和致密而骨折端无菌坏死部分经过血管和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侵入,进行坏死骨的清除和形成新骨的爬行替代过程,骨折部分形成了骨性连接,一般需要8-12周才能完成。此时,内服药物应该补肝肾.养气血.坚骨壮筋为主。

5、右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1.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适用于移位小,单纯胫骨干骨折稳定性骨折
2.跟骨牵引:适用于累及关节的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合并皮肤挫伤不宜手术时,以4-6kg维持四周,待骨折稳定后解除牵引,改用石膏固定。
手术治疗
1.开放复位内固定:适用于不稳定型和开放的胫骨骨折。
2.外固定支架固定:适用于开放性骨折,尤其是皮肤、软组织损伤严重,伤口污染,骨缺损、粉碎性骨折的固定。

6、右小腿胫腓骨骨折。

这个不需要手术
1. 腓骨并非承重骨
2. 腓骨上段供血充分,骨折容易愈合
3. 腓骨上段附近有重要腓总神经,手术极易伤害到腓总神经,影响脚踝活动功能。

大多数腓骨上段不需要手术,只需要打个石膏即可。你的骨折错位并不严重,而且已经过了45天,有骨痂形成,不需手术,也不需石膏固定,只需要注意别撞到即可。

7、腓骨和胫骨骨折多长时间能好

你好!20周以上未见临床愈合为延迟愈合,6个月以上不愈合者为骨不连.你还是暂时不要勉强走路为好.胫、腓骨骨折具有如下特点:(一)胫骨内侧紧贴皮下,直接外伤常引起开放性骨折,并易合并感染.(2)胫骨营养血管在骨干后上,胫骨下1/3无肌肉附着,而该处骨折最多见,因骨折部供血不足,常发生骨折延迟连接或不连接.(3)腓骨承重少,周围有较多肌肉附着,骨折较少,一般较易愈合.一、致伤原因及骨折类型胫腓骨骨折是4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10~15%.直接暴力多见为压砸、冲撞、打击致伤,骨折线为横断或粉碎型;有时两小腿在同一平面折断,软组织损伤常较严重,易造成开放性骨折.有时皮肤虽未破,但挫伤严重,血循不良而发生继发性坏死,致骨外露,感染而成骨髓炎.间接暴力多见为高处跌下,跑跳的扭伤或滑倒所致的骨折;骨折线常为斜型或螺旋型,胫骨与腓骨多不在同一平面骨折.儿童有时也可见胫腓骨的“青枝骨折”.长跑运动员也可见到腓骨的“疲劳性骨折”.骨折移位的方向取决于外力作用的方向、腓肠肌的收缩和伤肢远段的重力而定.骨折后常有错位、重叠和成角畸形;远侧段常向后外方移位有外旋、近侧段向前移位,有时骨折断端可刺破皮肤哆出伤口外,形成开放骨折.由于胫腓骨之间骨间膜存在,单一骨折时,常有限制移位的作用;但也可于胫骨骨折时,暴力沿骨间膜传至腓骨而引起腓骨骨折.2、临床表现与诊断由于胫腓骨位置表浅,一般诊断都不困难,常可在疼痛、肿胀的局部扪出移位的骨断端.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骨折合并的胫前后动静脉和腓总神经的损伤.检查时应将足背动脉的搏动、足部感觉、踝关节及拇趾能否背屈活动作为常规记录.对局部损伤比较严重的挤压伤、开放性骨折以及曾有较长时间扎止血带及包扎过紧的伤员,特别要注意观察伤肢有无进行性的肿胀,尤以肌肉丰富处为然,如已发生皮肤紧张、发亮、发凉、起水泡、肌肉发硬、足背动脉扪不出、肢体颜色发绀或苍白等,即是筋膜间隙综合症的表现.应及时是紧急处理.X线检查可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在摄片的同时应注意膝、踝关节有否骨折的体征,不要遗漏.3、治疗闭合性骨折:如有显著移位,原则上应采取(一)手法复位和外固定:麻醉成功后,两个助手分别在膝部和踝部作牵引与反牵引,术者两手在骨折端根据透视下移位的方向,推压挤捏骨断端整复,复位后可用小夹板或长腿石膏固定.(2)骨牵引:如斜形、螺旋、粉碎型等胫腓骨折,因骨断端很不稳定,复位后不易维持良好对位,以及肌折部有伤口,皮肤擦伤和肢体严重肿胀,必须密切观察肢体的病例,不能立即以小夹板或石膏夹板固定,最好用跟骨持续牵引.成人牵引4~6公斤,共牵引3周左右,换长腿无垫石膏继续固定8周.胫骨骨折的牵引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重,因胫骨中下1/3部供血较差,稍牵拉过度即易发生延迟愈合.固定力求确实可靠,如果固定已经3个月尚未多量骨痂连接,应继续坚持固定,每6~8周照片检查一次,至达坚实愈合为止.如石膏固定中发现有成角畸形,可在无骨痂出现前,环形切开石膏管型周径3/4,在透视控制下,用手法矫正,然后在石膏裂开处填塞少许棉花及石膏绷带,外面再用石膏绷带包缠修补矫正.(3)骨外固定器这种外固定器特别对伴有广泛软组织损伤的开放骨折,甚至战伤骨折,清创后不能行早期闭合者,以及不稳定型骨折比较适用.(4)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整复不良,成角畸形以致膝、踝关节面不平行,肢体负重线不正,以及多次整复失败,畸形愈合,骨不连者,均应切开复位,酌情采用加压钢板,钢板螺丝钉,单螺丝钉,髓内针等内固定.术后再用长腿石膏外固定10~12周.开放骨折:应早期彻底清创,争取一期缝合伤口;如有皮肤缺损,应设法旋行减张切口,植皮等闭合伤口.如系伤后时间不太长,伤口污染不太重,清创比较彻底,手术同时可行内固定.术后应加强抗感染措施.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治疗:无论小腿的闭合骨折还是开放骨折,若有筋膜间隙综合征的现象都应作为紧急情况对待,骨折复位后密切观察,抬高伤肢,如不缓解应速施行彻底的筋膜长轴向切开(包括深层筋膜)缓解内压改善血循.如发现已有肌肉广泛坏死、感染、血循环不见恢复好转,必要时应施行截肢,密切注意肾功能状态,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钻头折断一般发生在进行锁定时,往往是由于钻头在运行时未在锁定孔中央而被别断.我们改进了锁定技术,使用直径3.5mm斯氏针,将其尖端磨成尖锐3棱型,一方面在确定锁定孔时在骨面上不易滑动,且尖细的针头容易进入锁定孔,此外斯氏针较坚韧,不易折断,可以在干骺端钻入或直接打入锁定孔.本组术中发生1例腓总神经损伤,我们考虑系由于术中牵引时间过长或?窝部衬垫软敷料不够所致.当髓内针通过骨折端后,在不影响复位的情况下应及时放松牵引.术中出现成角畸形常发生在位于远端1/3处骨折者,此处髓腔较宽,以通过髓内针插入远骨折端髓腔来达到复位较困难.此时应先取得满意的闭合复位后再打入髓内针.

8、胫骨骨折病例怎样写

主诉:摔伤左小腿1小时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1小时前摔伤左小腿,当即感左小腿疼痛,患肢不能活动,未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和骨质外露,被急送我院急诊科,行X线检查后见“左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未行特殊处理,夹板后来骨科诊。
伤后患者未食未眠,未解大小便。
既往身体健康,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类似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体 格 检 查
T :37.1℃, R :22次/分, P:88次/分 ,BP:120/70mmHg。
神志清楚,平车推入,查体合作;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专科情况:左小腿中下段可见轻度肿胀,未见皮肤破损,无活动性出血;触之有疼痛,骨擦为阳性,局部有叩痛,纵叩痛亦为阳性,足背皮温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患肢血运、感觉正常;脊柱余肢正常,余无特殊。
门诊资料:2009-*-*我院X线示:左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骨折端未见明显移位。
初步诊断:左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
鉴别诊断:无需鉴别。
处理:1、建议住院治疗完善(患者拒绝)。
2、石膏固定,给予脱水、消肿、止血治疗。
3、全休两月来复查X线片。
4、不适随诊。
*****(指签名)

9、小腿胫骨骨折多久可以脱离拐杖正常行走?

伤筋动骨100天。

与胫骨折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