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右侧肱骨髁上骨折做了手术有硬块

右侧肱骨髁上骨折做了手术有硬块

发布时间:2020-03-11 17:55:36

1、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本病的治疗需根据病情的不同给于相应的治疗:
1.青枝骨折
骨折端无移位,若前倾角消失,不需复位;前倾角增大,在臂丛麻醉或全麻下,轻柔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于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骨折
在臂丛或全麻下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4~6周。
3.牵引治疗
适用于骨折超过24~48小时,软组织严重肿胀,已有水疱形成,不能手法复位,或复位后骨折不稳定者。
4.手术治疗
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者;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骨不连;骨折畸形连接或肘内、外翻畸形严重者,可行截骨术矫正。
5.缺血性挛缩
关键是早期诊断和预防。对出现5“P”征者,首先复位骨折、解除压迫因素。仍无改善者,即应早期探查、修复血管,必要时行筋膜间室切开减压。

2、如何科学地进行右肱骨髁上骨折康复锻炼

首先和你说一下,肱骨髁上骨折很容易将来造成内外翻畸形。如果是我的老师对待这个病症,是不建议作手术治疗的。用复位是最好的,虽然时间长且疼痛厉害,但对将来的发育有很大的好处。毕竟你孩子才6岁。现在既然已经作了手术只能在后期加强锻炼。
儿童的骨头愈合很快,现在后期锻炼应该循序渐进,切忌粗暴的被动活动,屈曲性骨折不要做过多的屈曲活动,伸直型骨折不要做过多的伸展活动。多做握拳,腕关节伸屈等活动。
对于中药在骨折的早期可以服用一些活血祛瘀的,对于现在后期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营养就多吃些高蛋白食品就可以了。多晒太阳。

3、左肱骨髁上骨折穿针手术多少钱

应该还好,没多少的。如果是已经四个月余,手指发凉感,需要考虑是否神经挫伤,可以后期注意保暖,自己可以多按摩,外擦药酒,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口服,你诉说的药物可以继续使用,再者后期循序渐进加大运动负荷,综合起来看有无改善

4、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发生的骨折。肱骨干轴线与肱骨髁轴线之间有30°~ 50°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在肱骨髁内、前方有肱动脉、正中神经经过。在神经血管束的浅面有坚韧的肱二头肌腱膜,后方为肱骨,一旦发生骨折,神经血管容易受到损伤。在肱骨髁的内侧有尺神经,外侧有桡神经,均可因肱骨髁上骨折的侧方移位而受到损伤。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10 岁以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时,桡侧或尺侧移位未得到纠正,或合并了骨骺损伤,骨折愈合后,可出现肘内外翻畸形。

5、肱骨内上髁骨折和肱骨髁上骨折有什么区别?

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内上髁骨折,两者断的地方不一样;前者在内外髁的近端,后者只限于内上髁;

6、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上移位,但肘后三角关系正常。此骨折容易造成肱动脉损伤,出现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受伤时间短,局部肿胀轻,没有血循环障碍者,可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包括:手法复位失败;小的开放伤口,污染不重;有神经血管损伤。

无论手法复位外固定,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应严密观察肢体血循环及手的感觉、运动功能。抬高患肢,早期进行手指及腕关节屈伸活动,有利于减轻水肿。4 ~ 6 周后即可开始肘关节屈伸活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稳定的患者,术后2 周即可开始肘关节活动。

(2)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近折端向后下移位,远折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呈前上斜向后下的斜形骨折。可刺破皮肤形成开放骨折,少有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7、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好还是手术复位好。

小儿骨骼生长旺盛,骨痂生长极快,应及早做恢复训练:
一周以内,轻度伸曲手指.一周以后,逐渐加强手指伸屈活动,并开始做腕关节伸屈和肩关节功能锻炼,禁止做握拳和前臂旋转活动,防止屈肌强力收缩造成移位.2周后逐渐做肘关节伸屈活动.。
常见的后遗症有:缺血性肌挛缩,骨化性肌炎,及肘内翻。而规范的诊断治疗,医患合作,及时合理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不会产生后遗症的。

8、右肱骨髁上骨折

石膏固定的目的就是固定和制动,从而起到保护复位的骨折端,石膏固定后注意的就是看看 上肢远端有没有憋胀、麻木、或是发黑发紫情况,如有尽快复诊,可能是石膏太紧或是 其他原因,尽量不要再撞击或是磕碰·避免上肢下垂,最好是有东西拖着吧· 恢复期主要是锻炼经常做握拳动作·
这个不太严重,就怕孩子吃不得苦,不敢锻炼就麻烦了·
一般不会,注意一定坚持功能锻炼,孩子小多叮嘱·

9、小孩右肱骨髁上骨折,断端成角,

还可以吧,这个移位不是很厉害,需要规范和全程的骨科治疗。打一个外固定,一般是固定四周左右,期间还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调整外固定的松紧度,以确保顺利愈合。
不需要做手术,土大夫就算了,还是找规范一点的中医骨科吧。

与右侧肱骨髁上骨折做了手术有硬块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