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肱骨骨折手法复位

肱骨骨折手法复位

发布时间:2020-03-11 17:00:36

1、肱骨干骨折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肱骨干有较多肌肉包绕,骨折轻度的成角或短缩畸形不影响外观及功能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1)上臂悬垂石膏 依靠石膏的重量牵引达到骨折复位并维持对位。
采用悬垂石膏,应每周摄X线片,以便及时矫正骨折端分离或成角畸形。2~3周后应改用其他外固定治疗。
(2)U型接骨夹板 适用于横断形骨折及无明显移位的斜型螺旋形骨折,起维持骨折对位对线的作用以利于骨折愈合。
(3)维耳波上肢支持带制动 适用于儿童及老年人很少移位的肱骨干骨折。用以维持骨折对位,病人感觉舒适,无需行骨折手法复位。
(4)小夹板固定 适用于移位、成角畸形不大、对线较好的肱骨干中部骨折。夹板置于患肢后,用3~4根布带分别绑扎,并应随时调节绑扎带的松紧,避免影响伤肢血循环及发生压疮。
(5)肩人字石膏 骨折复位后,为了维持复位后的位置,需要将上肢制动于外展外旋位时,需用肩人字石膏。但石膏较重,影响呼吸、热天易出汗等,病人都感很不舒适,故现已少用或以肩外展支架来替代。
(6)尺骨鹰嘴骨牵引 适用于长时间卧床的病人和开放粉碎性肱骨干骨折,或短期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
(7)功能支架 是一种通过软组织的牵拉使骨折复位的装置。但功能支架不宜用于有广泛软组织损伤、骨缺损、骨折端对线不良及不合作的病人。功能支架可应用于骨折早期或伤后1~2周。急性期使用时应注意肢体的肿胀程度,神经血管的状况。应保持上臂悬垂于胸前,防止骨折端成角畸形。功能支架在4周内应每周随诊。支架至少应维持8周。
2.手术治疗
(1)开放骨折 应早期行软组织及骨的清创及骨折内固定。
(2)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 应用骨折内固定及神经血管的修复。
(3)漂浮肘 肱骨干中下1/3骨折伴有肘关节内骨折时,手法复位及维持复位均比较困难,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4)双侧肱骨干骨折 非手术治疗可造成病人生活上不便及护理上的困难。应行内固定术。
(5)手法复位不满意的骨折 如螺旋形骨折,骨折端间嵌入软组织,即使骨折对线满意,也会导致不愈合,应行内固定术。
(6)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满意 如横断骨折应用悬垂石膏治疗,因过度牵引致骨折不愈合;短斜形骨折用非手术治疗骨折端有明显移位者,也应行手术内固定。
(7)多发伤合并肱骨干骨折 非手术治疗很难维持骨折端满意的对位对线。一旦病情稳定,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8)病理性骨折 手术治疗可使病人感到舒适及增加上肢的功能。
手术治疗方法有多种。临床医师应根据自身的经验,器械设备,骨折类型,软组织条件及全身状况,选择对病人最有利的方法:
1.Rush针固定
适用于肱骨中,下段骨折。目前已较少适用。
2.Kuntscher固定针
属髓内针的一种,适用于肱骨中上1/3骨折。留于骨外的针尾,可影响肩或肘关节的活动,故临床上使用不普遍。
3.外固定架固定
适用于开放骨折伴有广泛的软组织挫伤或烧伤的病例。也适用于无法进行坚强内固定及骨折部已发生感染的病人。使用外固定架后应定期行X线检查,及时调整骨折端的对位对线,早期行功能练习,以期获得满意的效果。
4.带锁髓内钉固定
髓内钉术后应早期行肩关节功能练习。
5.AO动力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
根据肱骨干骨折部位的不同,使用不同形状、不同宽度及厚度的钢板。

2、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好还是手术复位好。

小儿骨骼生长旺盛,骨痂生长极快,应及早做恢复训练:
一周以内,轻度伸曲手指.一周以后,逐渐加强手指伸屈活动,并开始做腕关节伸屈和肩关节功能锻炼,禁止做握拳和前臂旋转活动,防止屈肌强力收缩造成移位.2周后逐渐做肘关节伸屈活动.。
常见的后遗症有:缺血性肌挛缩,骨化性肌炎,及肘内翻。而规范的诊断治疗,医患合作,及时合理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不会产生后遗症的。

3、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

1.无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
不需特殊处理,三角巾悬吊伤肢2周即可,并尽早加强伤肢功能锻炼。如合并肩关节前脱位者,肩关节整复后,大结节骨折亦复位者,可按肩关节前脱位治疗。
2.有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
如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可按肱骨外科颈骨折复位固定处理。如肱骨大结节骨折块向上移位至肱骨头以上,影响肩关节外展功能者,必须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治疗。
如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手法复位失败,或大结节骨折被拉至肱骨头的上方时,均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用外展架固定,并加强伤肢功能锻炼。

4、右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可以吗?

肱骨近端骨折视损伤机转及骨折移位情况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无移位的骨折可以通过高分子绷带外固定上肢悬吊制动3~4周,有移位可手法复位的可以复位后高分子绷带保守固定。粉碎性骨折性骨折或手法复位保守固定不能保持复位稳定的,要通过手术复位施以内固定。具体的治疗方法建议还是遵照医生的建议选择。

5、6岁小孩右肱骨颗上骨折手法复位,2周后复查骨折对位对线尚可,骨折线稍模糊,4周复查骨折对位对线尚可

不要紧的,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小孩子慢慢锻炼锻炼就逐渐恢复正常了。不必担心。

6、肱骨干骨折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大多数肱骨干横行或短斜形骨折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

切开复位的手术指征:反复手法复位失败,骨折端对位对线不良,估计愈合后影响功能;骨折有分离移位或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陈旧骨折不愈合;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同一肢体有多发骨折;8 ~ 12 小时以内的污染不重的开放骨折。

7、狗狗肱骨骨折如何固定?

肱骨骨折这种情况会发生各种家畜以及宠物身上,但是据调查研究统计,犬的肱骨骨折发生的概率最高。显然,这种骨折肯定是依靠外力造成的,比如车祸,从高处掉下来,还有被利器打击等。成年的动物经常发生肱骨体的螺旋骨折或者纵骨折,而且是粉碎性的骨折,大多数伴有骨折端的重叠。因为四头肌的附着,肱骨骨折经常损害到膝盖骨和膝关节的功能。而幼犬则是发生肱骨颈或者远端的骨骺的骨折,这和成年的犬发生的具体部位和症状不是很相同。


X光片见骨折处

最近来了又来了一只出车祸的狗狗,X片拍出来是肱骨骨折,下面我们来普及一下肱骨的解剖学知识。肱骨又称为臂骨,由前上方斜向后下方,位于胸廓两侧的前下部,由两端和骨体组成的。近端有圆而光滑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成关节。在头的掌侧面的细部,称为肱骨颈。头的前部两侧各有一个突起,外侧的称为外侧结节,大且高于肱骨头,又称为大结节;内侧的称为内侧结节,又称为小结节。两个结节之间有深凹的结节间沟,沟内有臂二头肌通过,也称为臂二头肌沟。骨体略呈扭曲的圆柱状,外侧有由后上方向外下方呈螺旋状的臂肌沟,供臂肌附着。远端叫做肱骨踝,有内外侧两个滑车状关节面,分别称为内侧踝和外侧踝。内外侧踝的上方各有内外侧上踝。两踝的后面形成宽深的鹰嘴窝,尺骨鹰嘴的肘突伸入其中。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肱骨明显的骨折现象,这个骨折导致狗狗出现重度的跛行,股部肿胀,而且不能屈伸。由于骨折断端重叠,肢体明显缩短,但是肱骨远端骨骺骨折的时候,病肢伸直。被动运步的时候,大腿部出现异常活动,有骨摩擦音以及剧痛。局部会肿胀,如果是大转子骨折的话,骨折的部分会有疼痛性肿胀,出现悬跛,走路缓慢,站立的时候很困难也很痛苦挣扎纠结。


骨折处固定

治疗的话,一般是采用髓内针,不锈钢丝或者接骨板做内固定,配合支架绷带等外固定的辅助治疗方法,恢复效果会更加好。肱骨骨折和其他骨折有不同的地方,它自愈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可以不用固定而是采用悬吊或者自由活动的方法,这样子有助于自愈。自愈的快慢和动物的年龄,身体状况,营养状态,受伤程度有关系,幼龄动物,即使骨折端错位,也有恢复的可能,到成年的时候常见不到畸形和跛行。肱骨头骨折,其他的治疗方法没有效果的时候,可以采用肱骨头摘除术,促进形成假的关节,虽然会造成永久性的跛行,但是可以解除疼痛,还可以保持动物的经济价值,可以生产生育。


骨折治疗

骨折的恢复期要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如果在恢复的过程中恢复不好或者发生细菌感染,就有发生疼痛,感染,延迟愈合,不愈合等各种各样的现象。比较严重的后果是引起了细菌感染,内固定的手术严格要按照无菌手术操作,局部和全身应该要用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发生感染化脓,用抗生素容易及时冲洗。宠物如果固定的时间过长,或者固定的过紧,不注意走动锻炼,会导致肌肉萎缩,发生骨质疏松症,就算骨头恢复了也很难进行正常活动。对于躺卧不能进行走动的宠物,要防止褥疮的发生,还要主一定患部的地方是否发生肿胀,血液循环不良等现象。如果发生这些状况,要及时做好处理,否则后果很严重,影响愈合。

8、右手肱骨骨折手法复位后四天了一直在痛正常吗?

骨折愈合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俗话说“伤筋动骨100天”,而且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骨折部位、以前的健康状况、治疗方法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过程。
期间可以坚持用“正骨活血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减少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272元一个周期。81味中药,组方经典,具有舒筋活血、消肿止痛、软坚散结、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接骨续筋、强筋壮骨、补肾添精等强大功效,为清康熙年间宫廷御医生作梅老先生首创,疗效显著,自古誉满京津鲁冀、东北、江苏等地区。
饮食方面注意以下几点:1、均衡饮食很重要,创伤后消耗多,需要营养支持,骨折的愈合和组织修复需要均衡饮食;人体所需的五类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都要保证摄入。2、补充矿物质:多食富含铜、锌、铁元素的食物。海产品、黄豆等含锌比较多;麦片、蛋黄等含锰较多。3、另外尽量少吃糖和盐,因为会阻碍骨折愈合过程。同时吸烟明显抑制骨折愈合。

9、左肱骨骨折后手法复位后一个月后有骨架形成怎么骨折线

肱骨骨折一月后有骨痂说明已经有愈合,有骨折线说明还没有完全愈合。
肱骨骨折一个月有骨痂已经是很快了。说明体质还比较好。

10、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上移位,但肘后三角关系正常。此骨折容易造成肱动脉损伤,出现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受伤时间短,局部肿胀轻,没有血循环障碍者,可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包括:手法复位失败;小的开放伤口,污染不重;有神经血管损伤。

无论手法复位外固定,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应严密观察肢体血循环及手的感觉、运动功能。抬高患肢,早期进行手指及腕关节屈伸活动,有利于减轻水肿。4 ~ 6 周后即可开始肘关节屈伸活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稳定的患者,术后2 周即可开始肘关节活动。

(2)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近折端向后下移位,远折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呈前上斜向后下的斜形骨折。可刺破皮肤形成开放骨折,少有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与肱骨骨折手法复位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