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词解释:什么叫粒红比值
粒红比值指在显微镜下计数骨髓涂片中,粒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的总和与红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的总和之比,又称粒红比例。习惯上以有核红细胞数为1,用粒细胞数除以红细胞数的值来表示。粒红比值反映了粒细胞与红细胞的相对增生程度,有利于粒细胞、红细胞两系统疾病的分析。
检查时以抗EHF病毒单克隆抗体与载体结合成固相化,用以捕获特异性抗原,加待测血清反应后,继加酶标记抗人μ链识别,并使底物显色。需要抽取一定的骨髓,在显微镜下计数骨髓涂片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的比值。
(1)骨髓粒细胞系统扩展资料
比值正常时,除正常人外,还可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以及非原发于造血系统的其他恶性及非恶性疾病;
比值升高时,表示粒细胞系统细胞增多或红细胞系统细胞减少。见于各类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和单纯红细胞性生成障碍性贫血、化脓性感染、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比值降低时,表示粒细胞系统细胞减少或红细胞系统细胞增多。见于粒细胞缺乏症、增生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2、原始粒细胞是0早幼粒细胞0是啥意思学细胞形态报告中性中幼粒细胞是3,中性晚幼粒细胞是1,网织是0
原粒,早幼粒细胞,原红,原始单核细胞,原淋,浆细胞的形态特征。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正常工作吗?
你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点是粒细胞过度生成,主要部位是在骨髓,但也在髓外部位(例如脾和肝).虽然粒细胞的生成占优势,但恶性克隆也包括红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甚至某些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正常的干细胞系依然保持,在化疗抑制了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克隆后仍可能出现.骨髓细胞高度增生,但20%~30%的病人常在几年后出现骨髓纤维化.多数病人白血病克隆进展至加速期,最终发生原始细胞危象(急变期).此时原始粒细胞肿瘤可发生在髓外其他部位(如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结和皮肤)。慢粒患者及时治疗,病情得到控制是可以正常工作的。
4、骨髓里全片原始十早幼粒细胞9.5%是什么意思
你好 依据现在的骨髓检验,未见明显异常,白细胞轻度减少,主要考虑为感染所致。目前不考虑为血液系统疾玻 发热、肚子舒服,肝区疼痛,考虑为消化系统或肝胆问题,建议到消化内科就诊。
5、帮我写一份正常的骨髓报告。有原始血细胞、粒细胞系统等等之类的。
网上搜一份完整的骨髓细胞心态学报告很容易;
6、骨穿化验都化验什么指标
1、粒细胞系统 比例增高(大于65%)伴随骨髓增生程度呈明显或极度活跃则提示粒细胞增生增加或受药物生物制剂的刺激或细菌毒素的刺激或骨髓造血细胞中粒细胞增生失控而导致的药物反应感染病变骨髓增生性疾病甚至是粒细胞白血病
2、红细胞系统 比例增高(大于20%)往往是红细胞增生的信号可能是增生性贫血和脾功能亢进而原始红细胞或早幼红细胞的增高往往是红细胞本身造血调控病变引起的可能是红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淋巴细胞系统 比例增高(大于15%)除淋巴细胞本身病变(即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浆细胞病等恶性病变或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淋巴细胞反应性增多)外主要是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再生障碍导致的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巨核细胞系统 巨核细胞计数增高(一张标准骨髓涂片有100个以上)伴有其他血细胞数量的增多往往是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5、其他细胞 当发现较多分类不明的细胞时可能各种造血系统以外的肿瘤细胞浸润
7、中性粒细胞从哪个阶段开始不再具有分裂能力
中性粒细胞从哪个阶段开始不再具有分裂能力
什么是白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在骨髓中生长,来自粒-单细胞祖细胞(CFU-GM)。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及中幼粒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属骨髓分裂池。晚幼粒细胞不再分裂,发育成熟至分叶核后,积存于骨髓贮备池,等待释放。血中粒细胞一半在循环池,另一半聚集在血管壁边缘池。外周血粒细胞主要来自循环池。因此,循环池粒细胞的数量取决于:干细胞分化增殖能力,有效贮备量,释放速度,血中破坏程度,流动细胞与血管壁聚集细胞比例,以及组织中所需细胞量。
什么原因引起白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减少可有遗传性、家族性、获得性等。其中获得性占多数。药物、放射线、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细胞减少,药物引起者最常见。
白细胞减少症有什么症状
病人可无症状或有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纳差、体力减退,并有易感染倾向。是否合并感染视粒细胞减少程度。感染部位以肺、尿路、皮肤等多见。
白细胞减少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血象:白细胞计数多在2-4×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正常。
二、骨髓象:一般正常,典型患者呈粒系增生不良或成熟障碍。有的粒细胞有空泡、中毒颗粒及核固缩等退行性变。骨髓象除了解粒细胞增殖分化情况外,还可明确有无肿瘤细胞转移。
三、粒细胞边缘池的检查:方法有几种,如用同位素DF32P标记自身中性粒细胞进行检查,结果确切。
四、粒细胞储备的检查:方法是通过注射或口服促骨髓释放粒细胞的制品,如内毒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五、白细胞凝集试验和血溶菌霉及溶菌酶指数:是检测是否有粒细胞破坏过多的方法,但有假阳性出现。
如何治疗
1、首先应仔细查找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因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
2、促白细胞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同时使用数种药物。
3、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骨髓释放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当粒细胞减少是因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时,有较好且持久的疗效。
8、粒细胞减少的原因都有哪些
1.药物引起的损伤: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都可直接杀伤增殖细胞群,药物抑制或干扰粒细胞核酸合成,影响细胞代谢,阻碍细胞分裂。药物直接的毒性作用造成粒细胞减少与药物剂量相关。其它多类药物亦可有直接的细胞毒性或通过免疫机制使粒细胞生成减少。
2.化学毒物及放射线:化学物苯及其衍生物、二硝基酚、砷等对造血干细胞有毒性作用,X线和中子能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造成急性或慢性放射损害,出现粒细胞减少。
3.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是自身抗体、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作用于粒系分化的不同阶段,致骨髓损伤,粒细胞生成障碍。常见于风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时。
4.全身感染:细菌感染如分支杆菌(特别是结核杆菌)及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等。
5.异常细胞浸润骨髓:癌肿骨髓转移、造血系统恶性病及骨髓纤维化等造成骨髓造血功能的衰竭。
6.细胞成熟障碍――无效造血:如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影响DNA合成,骨髓造血活跃,但细胞成熟停滞而破坏于骨髓内。某些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也存在着成熟障碍,而致粒细胞减少。
9、骨髓检查粒:红=0.77:1全片共见8个巨核细胞是啥意思?
粒红比值是指在显微镜下计数骨髓涂片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的比值。粒红比例正常值:(3~4):1。你因该是粒细胞减少!
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根据各种原因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归纳为如下3个方面:
1.作用于骨髓(1)骨髓损伤:①药物:包括细胞毒和非细胞毒药物;②放射线;③化学物质:如苯、DDT、二硝基苯酚、砷酸、铋、一氧化氮等;④某些先天性和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如Kostmann综合征、伴先天性白细胞缺乏的网状发育不全、伴粒细胞生成异常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等;⑤免疫性疾患: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⑥感染:细菌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鲁菌病、粟粒性结核;病毒感染,如肝炎、艾滋病等;⑦血液病:如骨髓转移瘤、骨髓纤维化、淋巴瘤、白细胞减少的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2)成熟障碍:①获得性:如叶酸缺乏、维生素B12缺乏、恶性贫血、严重的缺铁性贫血等;②恶性和其他克隆性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2.作用于外周血(1)中性粒细胞外循环池转换至边缘池(即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①遗传性良性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②获得性:如严重的细菌感染,恶性营养不良病,疟疾等。
(2)血管内扣留:如由补体介导的白细胞凝集素所致的肺内扣留、脾功能亢进所致的脾内扣留等。
3.作用于血管外(1)利用增多:如严重的细菌、真菌、病毒或立克次体感染、过敏性疾患等。
(2)破坏增多:如脾功能亢进等。
10、骨穿原始粒细胞87.6 早幼粒细胞3.2 中幼7.2晚幼0.4 巨核细胞0个1片未见
骨髓的原始细胞包括哪些细胞
由于生理变异和不同的调查资料,正常骨髓象各系统各阶段细胞比值变动范围较大,所以正常骨髓象实际含义是正常范围骨髓象,下降数据可做为骨髓涂片中各种血细胞正常值的参考:
粒细胞系统占比例最大,约1/2强。一般原始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5,以中性杆状核最多,其比值大于分叶核细胞,也多于晚幼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0.05,嗜碱性粒细胞<0.01。
红细胞系统占骨髓第二位(有核红细胞),约占1/5左右,以晚幼红细胞居多,中幼红细胞次之,原始红细胞<0.01,早幼红细胞一般<0.05,无巨幼红细胞。
淋巴细胞约占1/5左右,小儿偏高,有时可达0.4,单核细胞一般<0.04,浆细胞一般小于0.015。
非造血细胞,如网状细胞、吞噬细胞、组织嗜碱性细胞等可少量存在,它们的比值虽然很低,但却骨髓有成份的标志。
巨核细胞计数尚没有统一方法,一般全片巨核细胞数7-35个,其中原始巨核细胞占0~0.01,幼稚巨核细胞0~0.05,颗粒性巨核细胞0.1~0.3,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0.44~0.60,裸核巨核细胞0.08~0.3。由于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在骨髓中停留时间很短,一旦有血小板产生,立即将血小板释放出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正常骨髓中往往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裸核巨核细胞次之。
附骨髓检查报告(血细胞检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