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怀素的苦荀帖是怎样的
唐代著名书法家,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人。其传世书法杰作《苦荀帖》卷,是笔墨飞舞的狂草书,绢本,草书,凡两行14字,纵25. 1厘米,横12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2、南朝智永唐代怀素明代文征明分别擅长哪种书法他们书写的千字文各有何特点?
智永写楷书和草书的千字文,怀素是狂草的千字文,文征明是写了行书的千字文。
3、唐代草书书法家怀素和尚书法特点有哪些
怀素《草书千字文》纸本真迹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该怀素纸本《千字文》笔锋潇洒利落,比《论书帖》还要劲健自然。旧装裱,为唐代经折本,纸张泛黄、有虫蛀。外折封套,内存经贴9页,每页纵26.8厘米,横13.5厘米,现为书画学者黄锦祥所藏。分四或五行书写于玉笺纸上。前页和中页计有藏印五枚,后页散失未果。。。字如指甲般大小,笔墨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贯之蔚为壮观。在唐朝,草书名冠三甲的只有怀素、张旭和孙过庭,他们的传世作品非常稀少珍贵!岳飞之孙岳珂称其草书“笔劲墨妙,传付甚真,尝动天鉴”,是继张旭之后的精品杰作。此作极为珍贵,古有“一字值千金”之说,故又称为《千金帖》,历来为书林所重。现时除了黄锦祥发现的纸本《小草千文》之外,他的传世真迹还有上博珍藏的怀素《苦笋帖》、辽宁博物馆所藏的《论书帖》等。
明代著名鉴赏家、收藏家项元汴说:“论书一帖,出规入矩,绝狂怪之形,要其合作处,若契“二王”,无一笔无来源,不知其肘下有神,皆以狂称之,殆亦非心会者。”这里,已清楚地道出怀素笔法有“二王”特征,说明了他还是一位出规入矩的书法大家。唐代时评怀素草书有“惊蛇走虺、骤雨狂风”之势,陆羽也称赞他“草书古势多矣”。从笔迹学的角度看,怀素的书法线条在质地上倾向于瘦细劲健,和他禅修苦寒的美学有很大关系。从这件纸本怀素《草书千字文》墨迹来看,不仅能使我们观赏到他娴熟的笔法和行云施雨、旋笔藏锋的线条之美,同时还能直接感受到作者书写时的内在气质,可谓超神入妙!
只有真正见过怀素真迹的人才论之有据,如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在《续书断》中称怀素之书为妙品。评其书迹:“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岳珂又以诗贴赞:“鹍鹏徙海,龙蛇起陆,思妙天随,神钟鬼哭,垂露在手,非烟眩目,锦绂琼机,光我韫椟。”怀素生平交游甚广,与盛唐、中唐诸多文化名人都有过不寻常的交往,如李白、戴叔伦、颜真卿、韦陟、钱起、陆羽、窦冀,这些名人对怀素的书法创作都有过诗文赞咏。由于怀素草书精妙绝伦,出神入化,所以历来为收藏家所珍重。仅宋朝御府所收藏的怀素草书就多达百件,只可惜大都已毁于兵灾。据悉,近百年来发现其手迹的更是凤毛麟角!2017年3月,学者黄锦祥发现了怀素《草书千字文》纸本真迹,赞曰:“素僧独步,草圣千秋。神品再现,国之福矣!”因他的书法处处不离魏晋法度,用笔结体总是出规入矩,颇受后世书家瞩目。元代著名书家鲜于枢也指出:“怀素守法,特多古意。”大诗人李白有《草书歌行》赞其“草书天下称独步”;颜真卿有《怀素上人草书歌序》咏其为“僧中之英”!
4、何传馨在《唐怀素自叙帖》中对《自叙帖》有什么样的评价?
何传馨撰写的《唐怀素自叙帖》一文,对《自叙帖》评价: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遒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所谓‘铁画银钩’也。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其中有疾有速,有轻有重,像是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极富动感。
此外也有点画分散者,则强调笔断意连,生生不息的笔势,笔锋回护钩挑,一字、一行,以至数行之间,点画互相呼应。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书法理论家沈乐平在《新编草书入门五十讲》评价:《自叙帖》前半段叙述怀素本人的学书经历以及受到的评价,舒缓飘逸,从容不迫;写到后半段他人的赞词时则狂态毕具,进入高潮——且看圆势飞动的笔迹,真如疾风骤雨,有若千钧之力,而无丝毫涩滞;线条之凝练精准,体势之宽博开张,决非常人可以企及。
5、唐代怀素的《自叙帖》是楷书的佳作。
不是楷书的佳作,是草书的典范之作。
《自叙帖》为怀素自述其生平大略,兼录颜真卿、张谓、戴叔伦等人对其的赠诗成文。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有疾有速,有轻有重,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6、唐朝怀素论书帖原文?
唐朝是由唐高祖李渊建立的朝代,怀素和尚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最早著录于《宣和书谱》
7、唐代怀素的《自叙帖》写的什么内容?
自叙帖 《自叙帖》唐书法僧怀素草书。中华第一草书。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698字。书於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首六行早损,为宋苏舜钦补书。帖前有明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邵周、王囗囗重装题记。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
内容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和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即当时的著名人物如颜真卿、戴叙伦等对他的草书的赞颂。《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明文徵明题:“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自叙帖》 曾经南唐内府、宋苏舜钦、邵叶、吕辩、明徐谦斋、吴宽、文徵明、项元汴、清徐玉峰、安岐、清内府等收藏。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据曾行公题,旧有米元章、薛道祖及刘巨济诸名家题识,今佚。宋米芾《宝章待访录》、黄伯思《东观馀论》、清安岐《墨缘汇观》等著录。上海延光室、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自叙帖释文
怀素《自叙帖》释文及译文
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然恨未能远覩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错综其事。遗编绝简,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无疑滞。鱼牋绢素,多所尘点,士大夫不以为恠焉。
怀素家住长沙,幼年就笃信佛教,念经参禅之馀暇,颇好书法。然而遗憾未能亲眼目覩古人奇妙的书迹,所见甚浅。于是担负书箱拄着锡杖,西去游览京师。进见当代名公,综合各种见闻之事,散佚的典籍,卓绝的书简,皆能时时见到,以致开阔心胸,略无粘滞。鱼子牋和白绢,多有墨迹污点,士大夫不以为奇恠了。
颜刑部,书家者流,精极笔法,水镜之辨,许在末行。
颜刑部乃是书家之辈,笔法精练,明察辨识,在我的墨迹文后题词称许。
又以尚书司勋郎卢象、小宗伯张正言,曾为歌诗,故叙之曰:
又因尚书司勋郎卢象、小宗伯张正言曾为歌诗,因此记述他们的话道:
“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槩通疎,性灵豁畅。精心草圣,积有岁时,江岭之间,其名大着。
“菩萨怀素,僧侣中的英杰,气概爽朗洒脱,性灵宽畅;精心追求草圣,积累了岁月;从长江到五岭之间,他的名声大着。
故吏部侍郎韦公陟,覩其笔力,勗以有成。
过去吏部侍郎韦公陟看到我的书迹笔力勉励我有所成就;
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赏其不羁,引以游处。
现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说,他赏识我才行高远,不可拘限,导引以游憩;
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賛之,动盈卷轴。
加上爱好书法的同伴作歌以赞之,不觉盈满卷轴。
夫草稾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
这草稿书体的写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开始以美妙闻名;到了伯英,尤其独揽它的美好。羲、献父子以下,虞世南、陆柬之相继承,口诀亲手相传授。
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楷精法详,特为真正。
直到吴郡张旭长史。他虽纵情任性、颠狂放逸,超绝古今,而书迹楷模周详最为纯正。
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
真卿早年常交往游览居留、屡蒙振奋激励,教以笔法。
资质劣弱,又婴物务,不能恳习,迄以无成。
我因禀性不佳,又羁绊事务,未能认真学习,因此终至无成。
追思一言,何可复得。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若还旧观。
回想过去一言,怎可再得!忽见到尊师的书作,纵横不凡,笔势迅疾骇人,若恢复原来的印象观感。
向使师得亲承善诱,函挹规模,则入室之宾,舍子奚适。嗟叹不足,聊书此以冠诸篇首。”
假使师法得以亲近接受善诱,快速挹取典范,则入室之宾客,除你之外,何人适合!感叹不足,聊写此冠之于篇首。”
其后继作不绝,溢乎箱箧。
这以后继续作歌诗赞词的,不断的充塞着大小箱箧。
其述形似,则有张礼部云:“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卢员外云:“初疑轻烟澹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王永州邕曰:“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朱处士遥云:“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
其中述形似的,就有张礼部说:“行笔有如虺蛇奔走势就座,旋风骤雨声响满屋堂。”卢员外说:“起初疑似轻烟动摇古松,随后又像山开现出万仞峰。”王永州邕说:“那笔画像是寒猿饮水摇动的枯籐,像是壮士拔山伸出的劲铁。”朱处士遥道:“笔下唯看到激电流逝,字写成只吓得蟠龙走动。”
叙机格,则有李御史舟云:“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以狂继颠,谁曰不可?”张公又云:“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张颠曾不面。”许御史瑶云:“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戴御史叔伦云:“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恠状飜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述天机风格的,就有李御史舟说:“过去张旭作书,当时的人称他‘张颠’;今日怀素作书,我实在要称他‘狂僧’。用狂来继承颠,有谁说不可!”张公又说:“稽山贺老〈即贺知章〉只是略知名,吴郡张颠曾北面称臣。”许御史瑶说:“志趣在新奇无一定准则,古瘦的字体似水势流尽一半无墨。醉来信手书写两三行,醒后再书写却不能获得。”戴御史叔伦说:“手以心为师,笔势转新奇,诡形恠状反而合宜。人人欲问此中的奥妙,怀素自己也说全不知。”
语疾速,则有窦御史冀云:“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戴公又云:“驰豪骤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
说快速的,就有窦御史冀说:“白壁长廊数十间,兴致来了稍稍发泄胸中气。然后大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戴公又说:“挥毫行墨有若列入的奔马,满座的人失声说眼睛跟不上笔。”
目愚劣,则有从父司勋员外郎吴兴钱起诗云:“远鹤(锡)无前侣,孤云寄太虚。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称愚蠢拙劣的,就有叔父司勋员外郎吴兴钱起的诗云:“远飞的鹤,没有前行的伴侣。单独漂浮的云片托付给太虚。发起狂来看轻世界,酒醉里得到真知。”
皆辞旨激切,理识玄奥,固非虚荡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时大历丁巳冬十月廿有八日。
这些都是话语含着激励,见识玄虚奥妙,固然不是漂浮不实之辈之所敢当,只增加我的惭愧畏惧罢了。时大历丁巳冬十月廿八日。
8、唐怀素自叙帖的作者
本卷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遒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所谓“铁画银钩”也。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其中有疾有缓,有轻有重,像是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极富动感。此外也有点画分散者,则强调笔断意连,生生不息的笔势,笔锋回护钩挑,一字、一行,以至数行之间,点画互相呼应。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共126行,698字。书于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首六行早损,为宋苏舜钦补书。帖前有明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邵周、王囗囗重装题记。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
内容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和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即当时的著名人物如颜真卿、戴叙伦等对他的草书的赞颂。《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明文征明题:“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历史辗转
《自叙帖》,曾经南唐内府、宋苏舜钦、邵叶、吕辩、明徐谦斋、吴宽、文征明、项元汴、清徐玉峰、安岐、清内府等收藏。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据曾行公题,旧有米元章、薛道祖及刘巨济诸名家题识,今佚。宋米芾《宝章待访录》、黄伯思《东观馀论》、清安岐《墨缘汇观》等著录。上海延光室、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9、唐怀素苦笋帖的简介
【简介】
松题记”款,疑为《兰亭续考》编者俞松所书。钤有“宣和”“政和”“绍兴”“内府图书之印”“欧阳玄印”“项子京家珍藏”“正谊书屋珍藏首书”“乾隆御览之宝”“永瑆之印”“恭亲王”等鉴藏印。
《苦笋帖》两行十四字, 字虽不多,但技巧娴熟,精练流逸。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虽变化无常,但法度具备。黄庭坚《山谷题跋》:“张妙于肥,藏真妙于瘦”。从此帖看亦是多用枯墨瘦笔。尽管笔画粗细变化不多,但有单纯明朗的特色,增强了结体疏放的感觉,与其奔流直下、一气呵成的狂草书势相得益彰,《苦笋帖》是怀素传世书迹中的代表作。
此帖书法极为精彩,瘦肥相宜,流畅生动,中锋用笔,轻重合度。文曰“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安岐评此帖道:“墨气精彩,草书十四字超妙入神”。“苦笋帖”现藏上海博物馆。
此帖宋时曾入绍兴内府收藏,后历经元欧阳玄,明项元汴,清安岐、乾隆内府、永瑢、永瑆、奕欣、戴滢等收藏。《妮古录》《书画记》《平生壮观》《墨缘汇观》《书画鉴影》等书著录。曾刻入《大观帖》《三希堂续帖》《诒晋斋帖》等汇帖。现藏上海博物馆。 这件苦笋帖是唐代草书大家怀素的传世亲笔墨迹之一.文字不多,总共才l4字,不仅能使我们观赏到那娴熟的笔法和行云施雨、走蛇舞龙般的线条之美,同时还能直接感受到作者书写时的内在气质。
10、唐怀素苦笋帖的苦笋帖三个特点
《苦笋帖》,传为怀素书。该帖写于24.8cm×12cm的绢上,2行14字,文为“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因是短札,故未有狂态,且中规入矩,用笔精到,所以历来评价甚高。细品此帖,甚有所得,略述如下,以祈方家教正。
“势”,是书法之要素,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几乎无所不在的制约作用,并通过作品的许多方面表现出来。不同的作者和作品,“势”的表现特征便不同,故“势”的特征可以看作是书者独特的艺术语言。
以此来观《苦笋帖》之“字势”,会看到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几乎每个字行笔都能放得开,唯独在写末笔时无论是否与下一字相牵连,决不尽兴而止,而总是有节制地结束,并很快转入下一笔的起笔,又开放纵横了,就这样以字为节奏始放末收地循环着。从第一字“苦”字看,第一笔及第二笔的大弧放得开,而近结束时的小弧却收紧了;当写第二字“笋”时又放开了,至“笋”中之“日”时却收紧了;“乃”虽两笔,却极尽放纵,但行笔即将结束时象突然勒住一般,并很快接入下一字“可”字的起笔。《苦笋帖》的这个特点,既未见于怀素的其他作品,也未见于他人的作品,确实是非常特殊的。如果说像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一类是纵势的话,那么,《苦笋帖》这种有节律、有节制的特点,正可称作“节势”。
这种“节势”的特点,如同呼吸开合相间,使欣赏者产生一种特殊的奇妙的感觉。这又颇似音乐中的切分音效果,从而改变了章法及书势的节奏和强弱变化,节奏感和跳跃感加强了。无疑,其节奏是以字为节拍的,但又不同于秦篆、汉隶、唐楷那样“时值”相等,缺乏变化,而是有“时值”长短和“高低音”的变化,因而使作品具有无尽的韵味和魅力。何以如此?是由于“节势”的原因,就不能依靠末笔来实现对书势的表现和调节作用(这又似音乐中的延时作用),因而字的丰富变化,情感的表露等,也只有在末笔结束之前来完成了。如“乃”字的大力夸张,“常”字的粗壮劲健,“笋”字的瘦劲婉转,“迳”字的快速回绕等等。这种由“节势”所造成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虽不同于“纵势”者的一泻千里、豪情奔放等,却也别具有一番风姿趣味。尤其是当你与书者那闲适悠然的心境相近或共鸣时,体会将更深刻。
此帖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每行字自上而下用笔渐重,笔画渐粗,同时字形也由长变短,由放而略收。再从整体上看,上轻下重,上疏下密,上虚下实,呈现出矛盾的对比与统一。虽矛盾而并不冲突,诚“违而不犯”也。正因此,整个布局显得沉稳,而且还形成一种由远及近,或是由山下仰望高山的视觉效果。这个特点也仅见于此帖。我们很难说清怀素是否有意追求这种效果,或许是由于书写时由远而近引起手的姿势的改变而形成的,或许是书写时笔的变化(如舔墨后由每行首字写起,中间不舔墨)所形成的,也或许是书写时心理的微妙变化所形成的。但不管怎样,这个特点和效果却是非常值得玩味、思索和借鉴的。
第三个特点是“迳”字的运笔法。此字写法在此帖中最为特殊,其第四笔竖画如疾电般掠过,倏忽向左转折再回绕写出“走之”。这里关键在于竖折一段,这种写法运笔速度及快,笔或略有偃仰,同时在突然勒住转折时才可能出现。这类用笔特点在张旭《古诗四帖》中出现较多。史传怀素受过张旭弟子邬彤的指点并悟得“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的用笔之法。同时,苏涣的《怀素上人草书歌》中也有“孤根自振唯有君”之句。我所理解和体会的所谓“孤蓬(根)自振”正是“迳”字的运笔法。这种笔法,虽能出现些意外的特殊效果,但却极难控制,极难预料,故非得有相当高超的功力不可。
总之,《苦笋帖》虽篇幅极小,字也少,但其艺术含量极丰富,艺术价值极高。如果我们能对其特征思深悟透,探得三昧,进而运用于书法的学习和创作中,将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