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发现骨髓里有癌细胞怎么治疗,能治愈
这个要看病情的,一般放化疗,手术,还有中医之类的,不管那种治疗手段,花钱都挺多的,家里有困难的,可以在轻松筹上发起请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嘛。
2、人体骨髓造血功能是怎样被发现的?
尽管显微镜是研究血液的重要工具,但标志着现代血液学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是骨髓造血功能的发现和血细胞染色方法的建立。
几千年来,无论是诗人、哲学家,还是医生都将血液与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推测血液或是由于呼吸了大自然中的灵气形成,或是由食物中的精华转变而来,然而,他们并没有弄清楚血液的真正来源。
应当说人类在很久以前就认识到骨髓的重要性。在古代,人们吃动物的骨髓,认为它含有丰富的营养。中医认为骨髓是由饮食水谷的精液与肾气和合,渗入骨空后转化而成,骨髓充足可以上升补益脑髓。在西方,骨髓被认为是产生人体天然热和能量的源泉。莎士比亚说:“你的骨无髓,所以你的血是冷的。”
人们似乎意识到骨髓与血液之间有某种联系。在19世纪初,已有医生要患血液病的病人吃骨髓补血,但收效不大。直到19世纪中叶,骨髓产生血液的奥秘才分别由德国医学家纽曼和意大利医学家比佐泽罗揭开。
纽曼曾在1868年10月10日出版的《医学科学通报》上发表题为《关于骨髓在血液形成中的作用》的论文中,报道了骨髓中有大量的有核红细胞,而有核红细胞是血液中红细胞,的前身,因此他推断骨髓是红细胞的生产基地。几乎与此同时,意大利医学家比佐泽罗也证实了有核红细胞是无核红细胞的前身,此外他还指出白细胞也是由骨髓细胞生成的。纽曼和比佐泽罗的发现立即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兴趣,许多医学家开始进一步深入研究血液细胞的起源问题,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例如有人认为红细胞是白细胞核瓦解的产物,也有人提出红细胞是由原始细胞吞噬了血红蛋白后形成的,还有人坚持红细胞是在肝脏中形成的观点。尽管这些认识现在看来都是不正确的,但是,在当时正是这些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有力地推动了血液学研究的深入。
既然成熟的无核红细胞是由幼稚的有核红细胞转变而来,那么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也就是说有核红细胞是怎样变成无核红细胞的呢?有人认为,实际上核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变换了形式,而不再可见。而支持核消失的学者又分成两派:以纽曼为代表的一派认为,红细胞在成长过程中核被细胞自己再吸收;比佐泽罗支持的一派则主张,核是在成熟过程中被逐出细胞。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当时两派都很难拿出足够的证据驳倒对方,加之他们各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去做,不久这个争论便不了了之。直到20世纪中期,随着显微照相技术的发展以及后来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人们才对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现在的研究结果支持比佐泽罗等人核在成熟过程中被逐出细胞的观点。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骨髓是制造血液细胞的大本营。骨髓每天可产生2000亿个红细胞;100亿个白细胞和4000亿个血小板。如同深藏在地下岩层中的石油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保证一样,骨髓是人体一系列重要的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
3、骨髓移植什么时候发明的
1895年国外已经发现骨髓输注用于晚期肿瘤治疗。1957年Dr. Edward Donnall Thomas等采用骨髓进行骨髓移植,治疗难治性白血病。近十几年来,人们发现粒细胞集落细胞因子能将骨髓中的干细胞动员至外周血中,20世纪80年代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同样能获得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来,又发现脐带血含有造血干细胞,1988年Dr. Elaine Gluckmen采用脐血移植治疗Fanconi贫血获得成功,脐血移植近年来倍受重视。经过一百多年来实践和探索,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临床治疗恶性血液病、敏感实体瘤、免疫功能异常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的有效方法。1990年美国医学家E.D.托马斯(Edward Donnall Thomas) 在骨髓移植技术的研究及美国医学家J.E.默里(Joseph Edward Murray) 在人类肾器官移植的贡献,获20世纪医学诺贝尔奖。这是迄今为止临床上获得的唯一诺贝尔奖。1962年我国同基因骨髓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成功。1981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在全省首批开展了骨髓移植;1998年在全国率先开展脐血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并获得成功,填补国内空白;2004年脐血移植治疗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再次获得成功,又一次填补国内空白。已采用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急性和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00余例,居国内先进水平,省内领先水平。
4、骨髓是如何形成
骨髓分红黄,红的是含有丰富造血干细胞,红骨髓会分化为黄骨髓,黄骨髓是大部分人印象里的可食用的骨髓......
5、骨髓的原始细胞包括哪些细胞
骨髓的原始细胞包括粒系细胞、红系细胞、单核系、淋巴系及巨核系,是由造血干细胞向各系祖细胞分化增殖而来。
粒系及红系细胞都依次经过原始细胞阶段,早幼阶段、中幼阶段、晚幼阶段和成熟阶段。淋巴系、巨核系和单核系细胞依次经过原始阶段、幼稚阶段和成熟阶段。
正常骨髓象实际含义是正常范围骨髓象,下降数据可做为骨髓涂片中各种血细胞正常值的参考: 粒细胞系统占比例最大,约占1/2。一般原始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5,以中性杆状核最多,其比值大于分叶核细胞,也多于晚幼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0.05,嗜碱性粒细胞<0.01。
(5)骨髓里面发现原有扩展资料
骨髓分布于骨髓腔内,哈佛氏管内也含有少量,它主要是由血窦和造血组织构成。血窦是进入红骨髓的动脉毛细血管分支后形成的窦状腔隙,形状不规则,管径大小不一。窦壁衬着内皮细胞,外面有基膜和周细胞附着。
造血组织位于血窦之间,它的基质是网状纤维和网状细胞,它们构成网架,网孔中充满各种游离细胞,如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类血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等。
初生时期,骨内充满的全部是红骨髓,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成年后,红骨髓主要存在于一些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的骨骺内,以椎骨、胸骨和髂骨处最为丰富,造血功能也最为活跃。
除造血功能之外,红骨髓还有防御、免疫和创伤修复等多种功能。其创伤修复功能主要缘于其中的幼稚间充质细胞,它们保留着向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
一些学者利用红骨髓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植入骨折及骨缺损处,证实它们可促进骨组织形成,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缺损的修复。
6、骨髓是怎么采集的
骨髓造血干细胞是直接从红骨髓中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方法。红骨髓是造血干细胞存在的主要场所。由于抽取骨髓时骨髓腔内的血液亦会同时被抽取出来,为预防捐赠者损失过多红细胞造成贫血或血压过低。在捐献骨髓前需要捐赠者做自体备血:即在捐献前几周逐步采集自身血液共600毫升,存储在体外在手术时输入。骨髓造血干细胞采集需要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行外科手术进行。手术时,在麻醉后穿刺针插入臀部两侧的髂骨内抽取骨髓细胞。随抽取骨髓细胞需要可能在髂骨的多点穿刺。抽取骨髓的量依患者体重而定,约须抽出500~1000毫升骨髓液。手术同时向体内回输原自备血,以免贫血发生。骨髓造血干细胞采集不会切开皮肤,只是在皮肤表面留下数个穿刺针孔。术后,需防止伤口部位出血。伤口部位可能感觉疼痛,可对症处理。大多数捐赠者还会感到腰部有酸痛感。另外,由于麻醉剂的作用,有的捐赠者会有恶心呕吐感觉。由于体内白细胞计数暂时底下,可能会有轻度发烧的现象。出现这些情况也可由医生对症进行处理。
虽然是复制的,但......我也用心了。
7、提问:请问骨髓的原始细胞包括哪些细胞?
骨髓有核细胞值得是骨髓细胞中含有细胞核的细胞,骨髓细胞中除了成熟红细胞和血小板其余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包括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单核细胞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