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疼是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吗?股骨头坏死的症状都有什么啊
你好,腰疼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可见於现代医学所称之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外伤、妇科等疾患。
股骨头坏死症状:
1、以腹股沟和臀部、大腿部位为主关节痛,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有髋部外伤史、皮质类固醇应用史、酗酒史。
2、X线片改变:股骨头塌陷,不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分界的硬化带;软骨下骨有透X线带(新月征,软骨下骨折)。
3、核素扫描示股骨头内热区中有冷区。
4、股骨头MRI的T1加权相呈带状低信号(带状类型)或T2加权相有双线征。
5、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有骨髓坏死。
2、白血病的早期征兆有哪些?有哪些症状呢!
1)贫血 可为首发症状,随病情进展而加重。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急、多汗等。
2)出血 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牙龈、口腔及鼻黏膜出血最常见,其次为消化道、尿道、子宫和呼吸道出血。
3)肝脾肿大 尤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显著。
4)淋巴结肿大 多局限于颈、腋下及腹股沟等处,全身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
5)骨关节痛 多见于急性白血病。常表现为胸骨下端压痛。可出现关节、骨骼疼痛,尤以儿童多见。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
参考资料:武汉天安血液病医院
3、脾稍大,白细胞在2.9X109/L,会不会是白血病早期症状?
不是.可能是肝功能有问题
4、慢粒的白血病临床症状
白血病起病急缓不一,但各类性白血病其发病原因及病理改变相类似,因而临床均有贫血出血感染及侵润的表现。
发热:约百分之五十的病人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其热型不规则,体温可在37.5-38度之间,亦可高达39度-40度,伴有畏寒,出汗等症状。发热的原因与成熟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继发感染及白血病细胞的过渡增生。侵润有关。一般来说,高热,体温达到39-40度以上,多由继发感染引起的。特别是当中性粒细胞<1.0×10(9)/L时更易发生。感染的部位以口腔、咽部、肺部、肛周、。泌尿系、及胃肠道为常见,有时查不到明显的感染灶而出现严重的败血症。致病菌多为病毒。格兰阴性杆菌,如绿脓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产期杆菌等。其他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时刻出现霉菌感染,以至高热持续不退。
贫血 :可能为病人的首发症状,贫血呈渐进性的,早期不易发现,大部分病人就诊时已有中至重度贫血。贫血的原因是白血病细胞的无线增殖,干扰了正常红细胞的生长、发育。及无效性红细胞生成。失血。或因应用化疗药物(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干扰了细胞的核算代谢而使贫血加重。
浸润:1.肝脾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淋巴结呈轻度或中度肿大,大融合,无触痛,纵膈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淋巴细胞白细胞白血病。大多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极少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有轻质中度的肝脾肿大。
2.骨髓和关节: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病人常有胸骨下端压痛,骨髓和关节疼痛多见于儿童,易误诊为风湿。
3.眼部表现: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细胞可浸润眼眶部鼓膜,形成绿色瘤(因细胞内还有大量的过氧化酶),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也可直接浸润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等引起相应症状。
4.口腔及皮肤: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多见口腔黏膜及皮肤浸润,如齿龈肿胀、增生或巨舌变等。皮肤浸润表现为淡紫色小丘疹,结节,斑块和溃疡等。非浸润性皮肤病变如感染、单纯疱疹及带状疱疹等,皮肤活检或皮损印片可帮助诊断。
5.心肺:据报导严重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心脏的表现多见于心包的浸润,偶有心肌炎及心力衰竭。
6.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化疗治疗,使病人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由于化疗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不能有效被杀灭,因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白血病细胞浸润致脑膜或脑实质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口眼歪斜、晕眩或大小便失禁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CNS-L)多见于儿童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率可达36%~38%,也是化疗缓解后复发的根源。
7.睾丸浸润: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是第二个髓外复发的部位。临床上常承担侧或双侧弥漫性肿大,质稍硬,有轻压痛。个别白血病患者有阴茎异常勃起,可能与海绵体内白血病栓子有关。此外白血病细胞还可浸润其他器官,如消化道,泌尿道,甲状腺,胰腺等,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该病各年龄均可发生,但以中年最为常见。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偶然因发现粒细胞增多或脾肿大而被确诊。患者除有低热、消瘦及乏力症状外,可因脾肿大压迫胃肠而引起食欲减退、左上腹坠痛等消化道症状。晚期病例几乎都有脾肿大,甚至可占满全腹而入盆腔,质地坚硬而表面光滑。脾栓塞或脾周围炎并发症较其他白血病为多见。约40%的病人有肝肿大,约75%的病人有胸骨压痛,但淋巴结肿大以及皮肤、眼眶及骨组织浸润很少见,除非患者有急变倾向。当外周血白细胞>60×10'/L时可有视网膜静脉扩张、增粗或出血,伴渗出物及结节等;当白细胞基数>200×10'/L时可发生白细胞淤滞症,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出血、阴茎异常勃起,甚至骨髓坏死。
血细胞的成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原始阶段、幼稚阶段和成熟阶段。只有成熟的细胞才能发挥它的正常功能,白血病就是我们血液中的原始细胞或者幼稚细胞太多了,这时候血细胞就不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就会感觉到生病了。一般来说,原始细胞或者幼稚细胞越多,疾病就越严重。 1.临床表现症状:起病缓慢,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最早出现的自觉症状往往是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表现。脾肿大可引起左季肋部或左上腹沉重不适、食后饱胀的感觉。由于症状进展缓慢,就医时往往离起病已有数月之久。较少见的症状有背痛或四肢痛,因脾脏梗塞而觉左上腹或左下胸剧痛。晚期当血小板减少时皮肤、齿龈易出血,女性可有月经过多。白细胞过多的病人,有时可发现由于白细胞在血管内“阻滞”或栓塞而诱发的症状,如视力模糊、呼吸窘迫以及阴茎异常勃起等。在这些病例中,其白细胞计数常远远高于500×109/L。体征,最突出的体征是脾肿大,一般病人初次就诊时常常已达脐平面以下,坚实、无压痛,但如有新近发生的脾梗塞则有明显的局部压痛,并可以听到摩擦音。慢粒有贫血和脾肿大时,须与肝硬化、血吸虫病、何杰金氏病相鉴别。肝脏亦常有中度肿大,但不如脾肿大显著。皮肤及粘膜中度苍白。浅表淋巴结多不肿大。胸骨下部常有轻至中度压痛。晚期可出现皮肤和粘膜瘀点。眼底可出现静脉充血和白心的疲点。眼眶、头颅以及乳房和其他软组织可出现无痛性肿块(绿色瘤)。
2.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计数高在100×109/L以上,血片中大多为中性杆状核和晚幼粒细胞,其余为分叶核、中幼粒、早幼粒和少数原始粒细胞。嗜酸性及嗜碱性粒细胞亦增多。早期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轻度减少,血小板正常或增加,晚期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在血象方面须与类白血病反应相鉴别。
骨髓象:骨髓呈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细胞分类与周围血相似,骨髓片中,可见到各期粒细胞,其中以中、晚幼粒为主,原粒细胞及早幼粒较正常增多,但一般不超过5%~10%,嗜酸和(或)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系相对减少,粒:红约10~50:1,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早期常增多,晚期减少。90%患者成熟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
染色体检查:Ph’染色体见于90%以上慢粒病人。Ph’染色体被认为是慢粒多能干细胞的肿瘤性标志,少数慢粒病人Ph’染色体为阴性,根据有无Ph’染色体可将慢粒为Ph’阳性和Ph’阴性两大类,前者预后优于后者。
5、股骨头坏死早期有哪些症状?
6、白血病有什么症状
1.病毒因素
RNA病毒在鼠、猫、鸡和牛等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这类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
2.化学因素
一些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的作用。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亦有亚硝胺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诱发白血病的报道。某些抗肿瘤细胞毒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甲基苄肼、VP16、VM26等都有致白血病作用。
3.放射因素
有证据显示,各种电离辐射可以引起人类白血病。白血病的发生取决于人体吸收辐射的剂量,整个身体或部分躯体受到中等剂量或大剂量辐射后都可诱发白血病。小剂量辐射能否引起白血病仍不确定。经常接触放射线物质(如钴-60)者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大剂量放射线诊断和治疗可使白血病发生率增高。
4.遗传因素
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三分类
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早期阶段,以原始及早幼细胞为主,疾病发展迅速,病程数月。慢性白血病细胞分化较好,以幼稚或成熟细胞为主,发展缓慢,病程数年。按病变细胞系列分类,包括髓系的粒、单、红、巨核系和淋巴系的T和B细胞系。临床上常将白血病分为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细胞白血病、混合细胞白血病等。
四临床表现
儿童及青少年急性白血病多起病急骤。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起病缓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逐渐进展。此外,少数患者可以抽搐、失明、牙痛、牙龈肿胀、心包积液、双下肢截瘫等为首发症状。
1.发热
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热型。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其中以咽峡炎、口腔炎、肛周感染最常见,肺炎、扁桃体炎、齿龈炎、肛周脓肿等也较常见。耳部发炎、肠炎、痈、肾盂肾炎等也可见到,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发热也可以是急性白血病本身的症状,而不伴有任何感染迹象。
2.感染
病原体以细菌多见,疾病后期,由于长期粒细胞低于正常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逐渐增加。病毒感染虽少见但凶险,须加以注意。
3.出血
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牙龈、鼻腔出血最常见,也可有视网膜、耳内出血和颅内、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脏大出血。女性月经过多也较常见,可以是首发症状。
4.贫血
早期即可出现,少数病例可在确诊前数月或数年先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以后再发展成白血病。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等症状。贫血可见于各类型的白血病,老年病人更多见。
5.骨和关节疼痛
骨和骨膜的白血病浸润引起骨痛,可为肢体或背部弥漫性疼痛,亦可局限于关节痛,常导致行动困难。逾1/3患者有胸骨压痛,此征有助于本病诊断。
6.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以轻、中度肝脾肿大为多见。ALL比AML肝脾肿大的发生率高,慢性比急性白血病脾脏肿大更为常见,程度也更明显。淋巴结肿大ALL也比AML多见,可累及浅表或深部如纵隔、肠系膜、腹膜后等淋巴结。
7.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
CNSL系急性白血病严重并发症,常见于ALL和AML中的M4和M5,但其他类型也可见到。由于常用化疗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因此成为现代急性白血病治疗的盲点和难点。浸润部位多发生在蛛网膜、硬脑膜,其次为脑实质、脉络膜或颅神经。重症者有头痛、呕吐、项强、视乳头水肿,甚至抽搐、昏迷等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可类似颅内出血,轻者仅诉轻微头痛、头晕。颅神经(第VI、Ⅶ对颅神经为主)受累可出现视力障碍和面瘫等。
8.其他组织和器官浸润
ALL皮肤浸润比AML少见,但睾丸浸润较多见。睾丸白血病也常出现在缓解期ALL,表现为单或双侧睾丸的无痛性肿大,质地坚硬无触痛,是仅次于CNSL的白血病髓外复发根源。白血病浸润还可累及肺、胸膜、肾、消化道、心、脑、子宫、卵巢、乳房、腮腺和眼部等各种组织和器官,并表现相应脏器的功能障碍。
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
起病缓慢,早期常无自觉症状,多因健康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发现血象异常或脾肿大而确诊。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陈代谢亢进的表现。由于脾肿大而感左上腹坠胀、食后饱胀等症状。检查时最为突出的是脾肿大,往往就医时已达脐平面。病情可稳定1~4年,之后进入加速期,迅速出现贫血及更多症状,然后很快进入急变期,可以急变为AML或者ALL,临床表现与急性白血病完全一样,治疗效果和预后则比原发性急性白血病更差,通常迅速死亡。
五检查
1.急性白血病
(1)血象:血红蛋白、血小板进行性减少,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或减少,分类可见原始或幼稚细胞。
(2)骨髓象: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可伴骨髓纤维化或骨髓坏死。按增生细胞的系列不同,分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其骨髓特点如下:
1)ANLL:①M1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粒细胞≥90%(非红系细胞),早幼粒细胞少见,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可见Auer小体。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②M2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粒系明显增生,可见Auer小体;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根据粒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又分为:M2a型:原粒细胞30%~90%(非红系细胞),单核细胞<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M2b型: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但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核浆发育明显不平衡,此类细胞>30%。③M3型(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此类细胞>30%(非红系细胞);易见Auer小体;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根据粒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又分为:M3a型(粗颗粒型):嗜苯胺蓝颗粒粗大,密集或融合。M3b型(细颗粒型):嗜苯胺蓝颗粒密集而细小。④M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系、单核细胞系增生,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根据粒系、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又分四种类型:M4a: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单核细胞系≥20%(非红系细胞)。M4b: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粒和早幼粒细胞>20%(非红系细胞)。M4c:原始细胞即具粒细胞系,又具单核细胞系形态特征者>30%(非红系细胞)。M4Eo:除具上述特点外,还有粗大而圆的嗜酸颗粒及着色较深的嗜碱颗粒,占5%~30%(非红系细胞)。⑤M5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系增生,可见细小Auer小体;红系、粒系及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根据单核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又分为:M5a型(未分化型):原始单核细胞≥80%(非红系细胞)。M5b型(部分分化型):原始、幼稚>30%,原始单核细胞<80%(非红系细胞)。
⑥M6型(红白血病):红细胞系>50%,且有形态学异常,非红细胞系原粒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30%(非红系细胞);若血片中原粒细胞或原单核细胞>5%,骨髓非红系细胞中原粒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20%。巨核细胞减少。⑦M7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原巨核细胞>30%。红系、粒系增生相对抑制。
2)ALL:①L1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明显增生,比例增高,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核圆形,偶有凹陷与折叠,染色质较粗,结构较一致核仁少,不清楚;胞浆少,轻或中度嗜碱。②L2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明显增生,比例增高,淋巴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核形不规则,凹陷与折叠易见,染色质较疏松,结构不一致,核仁较清楚,一个或多个;胞浆量较多,轻或中度嗜碱。③L3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明显增生,比例增高,但细胞大小较一致,以大细胞为主;核形较规则,染色质呈均匀细点状,核仁一个或多个,较明显,呈小泡状;胞浆量多,深蓝色,空泡常明显,呈蜂窝状。
(3)细胞化学染色
1)过氧化物酶及苏丹黑染色:急淋细胞呈阴性(阳性<3%);急粒细胞呈强阳性;急单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
2)糖原染色:急淋细胞呈阳性(粗颗粒或粗块状,常集于胞浆一侧);急粒、急单细胞呈弱阳性(弥散性细颗粒状);红白血病:幼红细胞呈强阳性。
3)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急单细胞呈强阳性,能被氟化钠明显抑制(>50%);急粒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氟化钠轻度抑制(<50%);急淋细胞一般呈阴性。
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急淋白血病积分增高或正常;急粒白血病明显减低;急单白血病可增高或减低。
有条件应做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基因分型。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1)病史;
(2)体格检查:特别是淋巴结包括咽淋巴环和肝脾的大小;
(3)体能状态:ECOG及疾病累积评分表(CIRS)评分;
(4)症状:盗汗、发热、体重减轻;
(5)血常规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等;
(6)血清生化检测,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等;
(7)骨髓活检±涂片:治疗前、疗效评估及鉴别血细胞减少原因。
六诊断
CLL的诊断
1.外周血B淋巴细胞
计数≥5x109/L,且≥3个月。B细胞<5x109/L,存在CLL细胞骨髓浸润所致血细胞减少,也可诊断CLL;
2.血涂片
其中白血病细胞特征性的表现为小的、成熟淋巴细胞,胞质少、核致密、核仁不明显、染色质部分聚集。涂抹细胞也是CLL的特征。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幼稚淋巴细胞<55%;
3.典型的免疫表型
CD5+、CD10-、CD19+、FMC7-、CD23+、CD43+/-、CCND1-。表面免疫球蛋白(sIg)、CD20、CD22及CD79b弱表达(dim)。白血病细胞限制性表达κ或λ轻链。
7、白血病引起哪些身体不舒服
白血病症状有哪些呢?白血病患者往往以感染发热为主要症状,绝大多数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数是很高的,虽然白细胞数量很多,但它们都是些不成熟的幼稚的细胞,犹如一些"娃娃兵"根本没有抵抗敌人的能力,故白血病人很容易被感染,如口腔、咽喉、耳鼻、肛门,皮肤等处受到侵犯可出现一些炎症变化,细菌毒力强的,进入血液还可成为"败血症"危及生命。
由于白血病人骨髓中制造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而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就明显减少了,故白血病人可出现皮肤粘膜,多个组织器官的出血,严重的可发生颅内出血。
白血病细胞侵犯到其他组织可表现为骨痛、骨膜上长瘤(绦色瘤)、皮肤结节、齿龈肿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还可表现为脑膜白血病,睾丸白血病等,白血病人多伴有贫血、又因出血而导致贫血加重。
贫血也是白血病症状之一:白血病早期症状包括可为首发症状,随病情进展而加重。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急、多汗等。
出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牙龈、口腔及鼻黏膜出血最常见,其次为消化道、尿道、子宫和呼吸道出血。
肝脾肿大:尤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显著也是白血病早期症状。
淋巴结肿大:多局限于颈、腋下及腹股沟等处,全身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都是白血病早期症状。
骨关节痛:多见于急性白血病。常表现为胸骨下端压痛。可出现关节、骨骼疼痛,尤以儿童多见。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均是白血病早期症状。
专家强调:化疗期采用中医自然换髓疗法可防止白血病多耐药。白血病细胞对化疗是有耐受性的,细胞本身对毒物的排异机制一旦启动将会影响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研究中发现,采用中医自然换髓疗法可以恢复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缓解期时,中医自然换髓疗法使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延缓或阻止复发也有效。
8、骨髓坏死是一种什么病
骨髓坏死是指骨髓中造血细胞发生原位死亡和基质的大面积坏死 。引起骨髓坏死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主要症状有骨痛、发热、骨髓抽吸及活检有特征性改变。该症主要治疗是对原发病的治疗。
9、哪六大症状教你诊断白血病?
有统计显示,在儿童及35 岁以下青壮年人群的恶性肿瘤中,白血病死亡率高居首位。白血病现已成为青年人群的重要死因。
根据病情快慢,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前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后者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青壮年人群以急性白血病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多见,老人则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
青壮年人出现以下六种白血病症状时,应及早就医。
(1)发热。约50% ~ 84% 的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发热有两种:
一种是由白血病本身引起,一般不超过38℃,抗生素治疗无效;另一种是因身体免疫力降低,导致感染引起,往往高烧39℃~ 41℃,常见感染有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口腔炎最多见。
(2)骨关节痛。多见于急性白血病。常表现为胸骨下端压痛。
可出现关节、骨骼疼痛,尤以儿童多见。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
(3)贫血。可为首发症状,随病情进展而加重。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急、多汗等。
(4)出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牙龈、口腔及鼻黏膜出血最常见,其次为消化道、尿道、子宫和呼吸道出血。
(5)肝脾肿大。尤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显著。
(6)淋巴结肿大。多局限于颈、腋下及腹股沟等处,全身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
10、白血病症的症状
病史及症状
⑴病史提问:注意:①起病情况②是否接触放射线化学物质:如苯及其衍生物③是否应用过瘤可宁马法兰氮芥等烷化剂④是否患有Bloom综合征Fanconi贫血及Down综合征等疾病
⑵临床症状:般贫血症状鼻衄牙龈出血或消化道出血发热骨痛关节痛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头疼恶心呕吐抽搐大小便失尽甚至昏迷
体检发现
贫血外貌皮肤可见瘀点瘀斑牙龈渗血或伴牙龈增生淋巴结肿大胸骨中下段压痛肝脾轻中度肿大
辅助检查
血象:血红蛋白血小板进行性减少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或减少分类可见原始或幼稚细胞
骨髓象: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可伴骨髓纤维化或骨髓坏死按增生细胞的系列不同分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其骨髓特点如下:
⑴ ANLL : ① M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粒细胞≥%(非红系细胞)早幼粒细胞少见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可见Auer小体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
② M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粒系明显增生可见Auer小体;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根据粒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又分为:Ma型:原粒细胞%~%(非红系细胞)单核细胞<%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 Mb型: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但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核浆发育明显不平衡此类细胞>%
③ M型(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此类细胞>%(非红系细胞);易见Auer小体;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根据粒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又分为:Ma型(粗颗粒型):嗜苯胺蓝颗粒粗大密集或融合Mb型(细颗粒型):嗜苯胺蓝颗粒密集而细小
④ M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系单核细胞系增生红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根据粒系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又分种类型:Ma: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单核细胞系≥%(非红系细胞)Mb: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粒和早幼粒细胞>%(非红系细胞)Mc:原始细胞即具粒细胞系又具单核细胞系形态特征者>%(非红系细胞)MEo:除具上述特点外还有粗大而圆的嗜酸颗粒及着色较深的嗜碱颗粒占%~%(非红系细胞)
⑤M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系增生可见细小Auer小体;红系粒系及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根据单核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又分为:Ma型(未分化型):原始单核细胞≥%(非红系细胞)Mb型(部分分化型):原始幼稚>%原始单核细胞<%(非红系细胞)
⑥M型(红白血病):红细胞系>%且有形态学异常非红细胞系原粒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非红系细胞);若血片中原粒细胞或原单核细胞>%骨髓非红系细胞中原粒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巨核细胞减少
⑦M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原巨核细胞>%红系粒系增生相对抑制
⑵ALL : ① L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明显增生比例增高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核圆形偶有凹陷与折叠染色质较粗结构较致核仁少不清楚;胞浆少轻或中度嗜碱
②L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明显增生比例增高淋巴细胞大小不以大细胞为主;核形不规则凹陷与折叠易见染色质较疏松结构不致核仁较清楚个或多个;胞浆量较多轻或中度嗜碱
③L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明显增生比例增高但细胞大小较致以大细胞为主;核形较规则染色质呈均匀细点状核仁个或多个较明显呈小泡状;胞浆量多深蓝色空泡常明显呈蜂窝状
细胞化学染色:
⑴过氧化物酶及苏丹黑染色:急淋细胞呈阴性(阳性<%);急粒细胞呈强阳性;急单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
⑵糖原染色:急淋细胞呈阳性(粗颗粒或粗块状常集于胞浆侧);急粒急单细胞呈弱阳性(弥散性细颗粒状);红白血病:幼红细胞呈强阳性
⑶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急单细胞呈强阳性能被氟化钠明显抑制(>%);急粒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氟化钠轻度抑制(<%);急淋细胞般呈阴性
⑷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急淋白血病积分增高或正常;急粒白血病明显减低;急单白血病可增高或减低
有条件应做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基因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