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穿刺对身体有害吗
骨髓穿刺一般对身体没有危害。一般来讲,骨髓穿刺对人体健康并无影响。但骨髓穿刺同静脉取血毕竟有所不同,广义上讲骨穿也属于创伤性检查之一。加之目前我国所用骨穿针均非一次性耗用品,故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穿刺意外情况。在选择某些特殊部位进行骨穿时,如胸骨穿刺等,应请有经验的医师操作。
2、骨髓穿刺手术会有后遗症么
一般来讲,骨髓穿刺对人体健康并无影响。但骨髓穿刺同时静脉取血毕竟有所不同,广义上讲骨穿也属于创伤性检查之一。加之目前我国所用骨穿针均非一次性耗用品,故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穿刺意外情况。在选择某些特殊部位进行骨穿时,如胸骨穿刺等,应请有经验的医师操作。
3、医生让我做骨髓穿刺疼不疼啊?做哪个部位啊?
按你说出的口气!你抄是袭心理恐惧!摆好心态就没有什么了,首先医生先是在臀部骨盆上打了一针麻醉,等过一会麻醉起效时,再用骨穿针取骨髓,整个过程很快,一会就结束了,打麻醉时有点疼,麻醉起效后骨穿时稍微有一点感觉,但疼痛值在可以忍受程度内。三天后就拿到化验结果了,骨穿化验比抽静脉血化验准确,所以你不必要首先给自己吓到!加油别人可以的你也能做到!
4、做骨髓穿刺对人体有多大伤害
骨髓穿刺是一种采取骨髓液常用的一种诊断技术,一般情况下像一些血液病的话,需要做骨髓穿刺来确诊。像骨髓穿刺对被检查者带来的创伤是非常小的,对身体不会有很大的伤,像一些血液病的诊断治疗,还有就是不明原因的一些血小板减少疾病需要通过骨髓穿刺来确诊。
5、什么是骨通道?
骨髓丰富血窦中的静脉血通过髓静脉系统、营养静脉与穿支静脉而进入全身循环。因此液体活药物注射入骨髓腔后会很迅速吸百收入体循环,骨髓内输液利用这一途径达到输液目的。由于随年龄增长小儿长骨中红骨髓逐渐被血管少的黄骨髓代替,度所以骨髓内输液仅可能适合于仍有红骨髓的小儿(小于6岁)。
指征问:骨髓内输液用于患儿紧急用药,又缺乏静脉通道时。常用于心跳骤停、严重烧伤、休克、危及生命的癫痫状态。
禁忌:较少,骨折或骨髓穿刺失败后再穿刺可能会造成液体渗漏,必须选取健侧穿刺。骨质疏松或骨发育不良禁忌。穿刺部位有蜂答窝组织炎、皮肤感染者禁忌。因为可能存在脂肪栓塞风险,右向左分流的小儿应谨慎使用。
并发症:由液体渗漏形成的一些并发症,严重的如筋膜室版综合症。
骨髓内输液装置:有正规产品。本文只分析原理。
部位:最常用部位为胫骨近端。
在患儿权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撤出骨髓内输液。
6、骨髓穿刺对人体有危害吗?
意见建议:一般来讲,骨髓穿刺对人体健康并无影响。但骨髓穿刺同静脉取血毕竟有所不同,广义上讲骨穿也属于创伤性检查之一。加之目前我国所用骨穿针均非一次性耗用品,故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穿刺意外情况。在选择某些特殊部位进行骨穿时,如胸骨穿刺等,应请有经验的医师操作。
7、骨内注射技术的发展历史
尽管在成年急诊个体中通过骨髓腔内(intraosseous,IO)途径给药或补液在现代急诊医疗设备系统中仍是一种新的技术,但是IO输注却有过一段长期的丰富的历史。未经证实的观点认为IO技术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晚期,但是第一次科学地研究并记录IO技术却是在1922年,当时哈佛大学的Drinker博士在研究胸骨板循环时发现并提出骨内腔隙充满一种非萎缩性静脉,他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灌注到骨髓腔中的物质能够很快被中枢循环系统所吸收。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关于IO技术的研究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
1940年,费城的Tocantins医生和他的同事O’Neill通过临床实验一同证实了长骨和胸骨的骨髓腔也可以被用来作为血管输注的通路,他们还证实了注射到兔胫骨腔内的红色染料在注射后10秒钟就出现在心脏中。此外,Tocantins还发表了一些研究IO输注的案例报告,开发了一些用于临床IO输注的实用技术并设计了一些IO输注专用的特殊针头。1942年Papper博士证实了通过IO或静脉通路给予输液基本具有完全相似的循环时间,1944年,英国内科医生Hamilton Bailey博士评论在战时的伦敦使用IO输注时提到IO针头具有意外刺穿胸骨从而损伤心脏的潜在风险,为此Bailey设计了一种特殊的IO套管针用以保护心脏。
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IO输注技术已成为一种用于成年或儿童给予药物或输血的流行方案,这种技术也因此经常出现在医学期刊中,这段时期主要使用的是手动穿刺针用于进行IO输注操作。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IO输注技术被战地医疗救治机构广泛使用,并挽救了4000余名身受重伤的士兵性命,而在没有使用IO输注技术之前,许多失血性休克的士兵因不能建立静脉输液循环而导致死亡,因此,美国军方认为IO输注技术是一种救治严重受伤士兵的标准措施。遗憾的是,二战以后至1968年由David Boyd博士等在芝加哥创建第一家EMS机构期间,IO输注技术的成功经验并未能从部队转移到地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静脉输液用塑料导管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以及EMS是由地方的创伤中心发展而来而不是诞生于军队之中。因此,很多创伤外科医生并不了解IO技术,只要那些医护人员能够开展静脉输注他们就很满足了。直至1984年,James Orlowski博士在参观霍乱流行的印度时发现,IO输注技术被用来输液和给药并挽救了许多可能死于霍乱的患者的生命,在他回国后发表了一篇名为“我的静脉路线王国”的社论,其中他倡导在小儿科中使用IO技术。这篇社论重新唤起了对IO输注技术的关注和兴趣,并很快被儿科治疗机构采纳并被列入PALS(Pediatric Advanced Life Support儿童生命支持)准则之中,198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正式批准将IO输注技术列入儿科的急救复苏程序当中。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开展了许多关于在不同动物模型中通过IO输注方式给予药物并进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其中,在1990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关于IO输注的文献综述指出,任何可以利用静脉进行给药的操作也都可以通过IO途径进行给药,并且能够被中枢循环系统快速吸收利用。2003年ACLS(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心脏生命支持)准则中推荐IO作为成年个体有价值的选择方案,2005年美国FDA批准了三种用于成人IO输液的新设备,分别为F.A.S.T.1;B.I.G.和EZ-IO。伴随着IO技术的复兴和流行,理应进一步深入观察IO技术在成人个体输注中的应用,以及它是如何改变医护人员、护士和医生在静脉输液困难情况下解决问题方案的。
8、骨穿针操作有哪些技巧?
◆ 疾病知识,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健康科普知识,为您疾病康复提供帮助 骨穿针操作的基本顺序是“复位。穿针、固定*调整”。 ( l )首先复位,至关重要:未经复位盲目地进行骨穿针术,肢体在牵拉旋转下软组织易造成钝性割裂伤,甚至血管神经被骨针刺伤。甚至在穿针后矫正会出现针周皮肤、肌肉牵拉紧张,剧痛,更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坏死,还增加了安装框架固定器的难度。骨折复位顺序是“缩短移位*旋转移位。侧方移位。分离移位。成角移位”。 ( 2 )骨穿针技巧:① 钻人法;② 锤人法仅适合于骨松质骨区,而不适用于骨密质骨区。 ( 3 )安装框架固定器:连接杆尽量靠近肢体,这样可使骨骼至连接杆的固定针体缩短,增强了固定针固定的刚度。但连接杆贴近皮肤容易影响针眼引流,导致针眼感染,压迫皮肤还会致使受压皮肤坏死。因此,胫骨前内侧、尺骨蜻侧的连接杆以距离体表1 . 5 cm 为佳;前臂挠骨背侧的连接杆距体表的距离可稍放宽至2 . 0 Cm ;大腿内外侧的连接杆距离体表的距离可放宽至3 . 0 cm 。 来源:浙江省医学会资料提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