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长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骨膜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有关B.幼年时骨髓腔内的为红骨髓,有造
A、骨表面的骨膜中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A正确;
B、长骨,呈长管状,骨干内有空腔,容纳骨髓,幼年时骨髓腔内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B正确;
C、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C错误;
D、骨松质内终身保持者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D错误.
故选:A、B.
2、描述: 骨髓象 取材欠佳.涂片.染色良好. 有骨髓小粒少,有核细胞量减少,可见脂肪滴. 白细胞:有核红细胞=72:1
您好。从这个结果来看,初步怀疑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但是如果要完全确诊的话,还得依靠骨髓活检。
3、下面关于骨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骨髓都具有造血功能B.骨松质内,始终存在着红色骨髓
A、黄骨髓没有造血功能.A叙述错误;
B、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B叙述正确;
C、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C叙述正确;
D、幼年时骨髓腔内是红骨髓,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D叙述正确.
故选:A.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骨松质中始终存在着红骨髓 B.骨髓腔中的骨髓都有造血功能 C.红
AD
5、求会看骨髓穿刺结果 ...
髓片可见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成熟血小板少见,提示可能存在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结合外周血血小板水平低下,确诊为ITP。髓片见到未成熟幼稚细胞很正常,是正在分化的血细胞。外周血没有发现就没问题。
西医没有更多治疗手段,可以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
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RCMD
目前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客观的说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在临床上采取的中西医结合调控生血的治疗方法,疗效还是比较理想的。生血调控疗法是一种综合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足浴生血疗法、中药离子透入生血疗法等方法。生血调控疗法治疗目标就是促进正常造血控制异常造血。央视曾经报道过一期“造血疑团”的节目,介绍的是一个MDS-RCMD的康复病例,可以参考。
7、问题描述:骨髓炎做手术后刀口流黄水应该吃什么药
你可以去百找专业医生进行治疗,不然的话会形成伤口不愈合,需要进行创面修复,要找专业度的造口师,进行彻底清创、对创面进行营养神经和血管再生的药物促进创回面快速愈合,形成难愈合创面找不到答专业的医生和专业的治疗方案,花钱也治不好
8、请描述破坏蛙骨髓的方法(至少两种)
蛙骨髓细胞染色体玻片标本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动物细胞染色体制片的原理。 2、学习蛙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的方法。 3、观察蛙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二、实验原理小型动物染色体制片最好、最有效的材料就是骨髓组织。在骨髓细胞中,有丝分裂指数相当高,可直接得到中期细胞。为提高有丝分裂指数,实验前,于动物腹腔内注射一定量的秋水仙素溶液,取骨髓后,经低渗处理、固定、滴片、空气干燥后即可获得良好的中期分裂相。三、实验材料、蛙类四、器具及药品注射器,离心管、解剖器、离心机,冰箱、电子天平,显微镜,搪瓷缸,载玻片,烧杯,滴管,秋水仙素,KCl,甲醇、冰乙酸,乙醇。五、实验步骤一离心法(适合于个体大的蛙) 1、前处理目的:改变细胞质的粘度,抑制或破坏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缩短和分散,获得较多中期分裂相。实验前8-20小时,将蛙称重,按每克体重10-40ug的剂量(无尾类10-20ug,有尾类30-40ug)经腹腔注射秋水仙素溶液,秋水仙素溶液浓度100-1000ug/ml,按蛙大小来配。 2、取骨髓细胞将蛙麻醉,用手术剪剥开腹腔,取下四肢骨,剔净肌肉,放到盛有0.046mol/l的KCl的小烧杯中洗一下,用镊子夹出来,剪掉两端关节,将装有0.046mol/l的KCl的注射器从骨一头插入,冲骨髓细胞于干净的离心管内,反复冲洗几次,直到骨变白为止。注意这一过程不要让组织块掉入离心管。 3、低渗处理目的:使细胞吸水膨胀,细胞膜易破裂,有助于染色体的分散。当骨髓细胞全部冲入离心管后,开始计时,即低渗开始。室温下低渗处理30-40分钟,在此过程中,要用吸管反复吹打。另外取预先洗净的载玻片放入盛有蒸馏水的搪瓷缸中,置冰箱中冰冻。 4、固定目的:尽快杀死细胞,使细胞尽可能保持原有的状况,并且还可以去掉细胞质。将离心管两两平衡后,对称放入离心机内,以1000转/分离心10分钟,轻轻取出,弃上清液,沿管壁缓慢加入现配卡诺氏固定液6ml左右,并用吸管吹散细胞团,固定30分钟,平衡后再离心,弃上清液,加卡诺氏固定液进行第二次固定。注意,固定液要现配,每次离心前都要平衡,离心的时间、速度均同第一次。由于每离心一次,细胞要损失30%左右,因此对个体小的蛙第二次固定也可省去,但固定次数少,细胞质不易去掉,影响效果,固定次数多,离心后细胞损失多。这一茅盾的解决有待多次实验的摸索,原则上大型蛙可固定2-3次,小型蛙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