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妈患了急性白血病,属M2型,已经做了化疗,但化疗后出现了感染,是肺部感染,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啊
急性白血病
【概述】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类型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的发生恶性增生,并浸润体内各脏器、组织,导致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产生各种症状,临床表现以发热、出血、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点。白血病一般按自然病程和细胞幼稚程度分为急性和慢性,按细胞类型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类型,临床表现各有异同之处。可经中药及化疗,大部分可达缓解,也可骨髓移植治疗,一部分可长期存活甚至治愈。
我国白血病患者约为3~4人/10万人口,小儿的恶性肿瘤中以白血病的发病率最高。据调查,我国<10岁小儿白血病的发病率为2.28/10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农村多于城市。近十余年来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白血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也有上升趋势,全世界约有24万急性白血病患者。
急性白血病属于中医学的“虚痨”、“血证”、“瘟病”等范畴。
【病因】
人类白血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许多因素被认为和白血病发生有关。病毒可能是主要因素,此外尚有电离辐射、化学毒物或药物、遗传因素等。
1、病毒 人类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肯定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他类白血病尚无法证实其病毒因素,并不具有传染性。
2、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和照射部位有关,一次大剂量或多次小剂量照射均有致白血病作用。
3、化学物质 苯致白血病作用比较肯定。苯致急性白血病以急粒和红白血病为住。
4、遗传因素 某些白血病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分型】
急性白血病在临床上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 AM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
【临床表现】
1、 起病 白血病起病急骤或缓慢,儿童及青少年病人多起病急骤。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起病缓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逐渐进展。此类病人多以进行性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劳累后心慌气短,食欲缺乏,体重减轻或不明原因发热等为首发症状。此外,少数患者可以抽搐、失明、牙痛、齿龈肿胀、心包积液、双下肢截瘫等为首发症状起病。
2、 发热和感染
A、 发热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再疾病的不同阶段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热型。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其中以咽峡炎、口腔炎、肛周炎最常见,肺炎、扁桃体炎、齿龈炎、肛周脓肿等也较常见。耳部发炎、肠炎、痈、肾盂肾炎等也可见到,感染严重者还可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B、 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多见,在发病初期,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病毒感染虽较少见但常较凶险,巨细胞病毒、麻疹或水痘病毒感染易并发肺炎,须注意。
3、 出血 出血亦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牙龈、鼻腔出血最常见,也可有视网膜、耳内出血和颅内、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脏大出血。女性月经过多也较常见并可是首发症状。AML的M3和M5亚型出血更严重,尤其是M3病人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颅内出血而死亡。
4、 贫血 早期即可出现,少数病例可在确诊前数月或数年先出现难治性贫血,以后在发展成白血病。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等症状。贫血可见于各类型的白血病,但更多见老年AML病人,不少病人常以贫血为首发症状。
5、 白血病细胞浸润体征
A、 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B、 神经系统:主要病变为出血和白血病浸润
C、 骨与关节:骨与关节疼痛是白血病的重要症状之一,ALL多见。
D、 皮肤;可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皮肤损害二种,前者表现为斑丘疹、脓疱、肿块、结节、红皮病、剥脱性皮炎等,多见于成人单核细胞白血病,后者则多表现为皮肤瘀斑、斑点等。
E、 口腔:齿龈肿胀、出血、白血病浸润多见于AML-M5,严重者整个齿龈可极度增生,肿胀如海绵样、表面破溃易出血。
F、 心脏:大多数表现为心肌白血病浸润,出血及心外膜出血,心包积液等。
G、 肾脏:白血病有肾脏病变者高达40%以上。
H、 胃肠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胀、腹泻等。
I、 肺及胸膜:主要浸润肺泡壁和肺间隙,也可浸润支气管、胸膜、血管壁等。
J、 其他:子宫、卵巢、睾丸、前列腺等皆可被白细胞浸润。女性病人常有阴道出血和月经周期紊乱。男性病人可有性欲减退。
【诊断标准】
1、 临床症状 急骤高热,进行性贫血或显著出血,周身酸痛乏力。
2、 体征 皮肤出血斑点,胸骨压痛,淋巴结、肝脾肿大。
3、 实验室:
A、血象 白细胞总是明显增多(或减少),可出现原始或幼稚细胞。
B、骨髓象 骨髓有核红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50%以下,原始细胞≥30%,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如骨髓有核红细胞≥50%,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比例≥30%,可诊断为急性红白血病。
鉴别诊断: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恶性组织细胞病;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常规治疗】
西医治疗主要是化疗,在使用化疗药物的同时,必须加强支持治疗,减少并发症,才能使病情好转至缓解,
治疗分为三期
1、诱导缓解期治疗
2、巩固期治疗
3、维持期治疗
难治性AML的定义为
1、初治病例对一线诱导治疗无效;
2、在首次缓解6个月内的早期复发;
3、采用与常用药物作用机理不同的抗白血病新药。对ALL可选用其他方案。
【预后与转归】
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70%~90%经治疗,可达缓解,经巩固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达长期无病生存甚至治愈。急性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病中的急危重症,一部分病例因化疗耐药,效果不佳,并发症多者预后较差。应积极预防治疗并发症,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挽救患者生命。
2、做完骨髓移植手术后,在无菌室要多久的时间?
我男友术后在净化舱住了一个月
已经快7个月了
现在身体康复很好
不会有什么遗传的
但我个人觉得,还是不要小孩的好吧
祝早日康复!
根据调查,白血病一般是不会遗传的,但也不能排除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在一家人中可出现两名以上的白血病病人,也有报道在单卵双生子中两人都患白血病的机会是20%,较双卵双生子的发病率高出12倍,但这种现象也不是普遍现象,并没有一定规律,故很难说白血病一定有遗传性。
应该说并非所有的白血病都有遗传倾向性,但临床上确见到某些白血病在某一人种(如白种人)、某些遗传性缺陷(如Down氏综合征)和某些家族性疾病(如Fancon山贫血)中较容易发生。同卵双生中,若一人患急性白血病,则另一人患急性白血病的机率(25%)显著高于普通人(5/10万)。以上均提示某些遗传因素可能会对白血病发病产生影响
3、肺炎刚好,应该注意什么
预防:
急性肺炎病理的恢复比临床恢复晚。因此,在重症肺炎的恢复期应进行理疗和回体操,积极治疗并发的佝偻病答和营养不良,并于出院后随访和继续治疗,直至彻底痊愈为止。此外,婴幼儿时期应设法预防麻疹、百口咳、流感和腺病毒感染。对漫性鼻窦炎及反复发生的支气管炎,也应积极防治。有免疫缺陷的患儿可采用免疫促进疗法,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 用人血丙种球蛋白、转移因子、胸腺素或中药治疗,必要时可采用骨髓移植以重建免疫功能,防治反复感染及慢性肺炎的发生。
4、骨髓移植后肺炎症能治好吗
已经有好转了,脱掉呼吸机了,还是有希望的,好好鼓励病人坚持下去。治疗好转了,方法不用变
5、成人急性白血病骨髓移植后的存活年数
要是治愈就是绝对的恢复,就会成为完全的正常人。
但是实际上---第3阶段“移植后照顾期“,此阶段亦为最重要时期,因为在新骨髓长出之前,病人最容易发生感染与其他并发症,此时期的预防处理对於骨髓移植的成功与否,可说是最重要的一环。 骨髓移植最大的并发症为感染(Infection)与植体对抗宿主反应疾病(GVHD),由於病人在接受骨髓移植前,必须先接受超大量的化学药物或合并全身性放射线电疗,因此病人在新骨髓长出来以前,几乎处於无免疫力状态,随时都可能招致细菌或是病毒的感染,然而目前由於无菌室之使用或应用反隔离措施,以及新抗生素之发明与抗病毒药物Acyclovir之使用,在感染方面,已使大部分细菌或滤过性病毒的感染得到预防与控制,然而对於巨细胞病毒(CMV)所引起间质性肺炎以及霉菌感染的治疗仍有待进一步之研究发展,至於植体对抗宿主反应疾病,主要发生於异体骨髓移植,而自体骨髓移植因使用自己的骨髓,发生植体对抗宿主反应疾病的机会可说是微乎其微,对於异体移植所发生的植体对抗宿主反应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目前已有环孢子素(Cyclosporin)、类固醇(Methylprednisolone)及一些免疫抑制剂可作有效的预防与控制;近年来一些免疫抗体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的使用,对於顽固性植体宿主对抗反应疾病也有一些疗效,虽然新药物的发展使得感染与植体对抗宿主反应疾病的控制有长足的进步,然而这两种并发症仍是目前骨髓移植失败最大的原因,有待进一步之研究。
总之,骨髓移植已成为许多血液疾病与血液肿瘤救命不可或缺的治疗方式,传统的化学疗法虽然可以使得不少病人达到缓解的地步,可是大部份的病人仍走向复发的途境,所以存活年数要看病人自己的造化了。
6、骨髓移植的过程是怎样的
所谓白血病的骨髓移植,就是病人在接受大剂量化疗或放疗彻底摧毁病人原有的造血系统,彻底清除白血病细胞后,植入健康的骨髓细胞,这些骨髓细胞在病人体内重新繁殖,达到重建病人造血系统的目的,以期彻底治愈白血病。 骨髓移植的过程较为复杂,但基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受者、供者的选择:受者须有合适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进行异体移植者须卢人类组织相关性抗原(HLA)相配。 2.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与保存:若为异体移植须为患者找出组织相容性抗原(HLA)配型一致的供者进行干细胞采集;若为自体移植须在患者预处理前采集自身缓解期的干细胞并进行适当的体外保存。 3.移植前的预处理:患者移植前经各项检查后在全环境保护下行预处理[大剂量化疗和(或)放疗],目的是为清除体内恶性细胞或骨髓中的异常细胞群,同时为正常干细胞的植入准备环境。 4.造血干细胞的回输:由静脉输注供者(异体或自体)造血干细胞悬液。 5.移植后并发症的防治:骨髓移植后须进行移植物抗宿主病c异体)、感染、出血、间质性肺炎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支持治疗。
7、骨髓移植真的能治好白血病吗?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还是只能等死
要是治愈就是绝对的恢复,就会成为完全的正常人。
但是实际上---第3阶段“移植后照顾期“,此阶段亦为最重要时期,因为在新骨髓长出之前,病人最容易发生感染与其他并发症,此时期的预防处理对於骨髓移植的成功与否,可说是最重要的一环。 骨髓移植最大的并发症为感染(Infection)与植体对抗宿主反应疾病(GVHD),由於病人在接受骨髓移植前,必须先接受超大量的化学药物或合并全身性放射线电疗,因此病人在新骨髓长出来以前,几乎处於无免疫力状态,随时都可能招致细菌或是病毒的感染,然而目前由於无菌室之使用或应用反隔离措施,以及新抗生素之发明与抗病毒药物Acyclovir之使用,在感染方面,已使大部分细菌或滤过性病毒的感染得到预防与控制,然而对於巨细胞病毒(CMV)所引起间质性肺炎以及霉菌感染的治疗仍有待进一步之研究发展,至於植体对抗宿主反应疾病,主要发生於异体骨髓移植,而自体骨髓移植因使用自己的骨髓,发生植体对抗宿主反应疾病的机会可说是微乎其微,对於异体移植所发生的植体对抗宿主反应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目前已有环孢子素(Cyclosporin)、类固醇(Methylprednisolone)及一些免疫抑制剂可作有效的预防与控制;近年来一些免疫抗体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的使用,对於顽固性植体宿主对抗反应疾病也有一些疗效,虽然新药物的发展使得感染与植体对抗宿主反应疾病的控制有长足的进步,然而这两种并发症仍是目前骨髓移植失败最大的原因,有待进一步之研究。
总之,骨髓移植已成为许多血液疾病与血液肿瘤救命不可或缺的治疗方式,传统的化学疗法虽然可以使得不少病人达到缓解的地步,可是大部份的病人仍走向复发的途境,所以存活年数要看病人自己的造化了。
8、骨髓移植的并发症
1.早期并发症
①预处理相关的急性毒副作用如口腔溃疡、急性胃肠道反应等;②出血回性答膀胱炎;③肝静脉闭塞病;④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⑤植入综合征;⑥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⑦血栓性微血管病;⑧特发性肺炎综合征;⑨感染;⑩移植物抗宿主病
2.晚期并发症
①皮肤黏膜的色素脱失及沉着;②腺体分泌功能减退;③白内障;④白质脑病;⑤生长发育障碍及内分泌障碍;⑥继发恶性肿瘤。
9、骨髓移植手术,是不是两个人都要做骨髓穿刺手术?
骨髓移植手术,是要将两个人都做骨髓穿刺手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