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鸟类的长骨中空胸骨突出具有什么
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内中空,且直肠极短,粪便很快版进入泄殖腔而被排出体外,这些都权有助于减轻体重,便于飞行;胸骨发达便于附着胸肌助于飞行,但不能减轻体重,所以胸骨突出与飞行时减轻体重无关.
故选:B.
2、骨骼的内部是中空的内有肌肉的吗内有骨髓的吗?
人的骨头不是中空的。有骨髓、骨膜、其中有骨小梁结构充满。人的骨头会不一样重,就是一定数量的骨头也不会一样重。因为骨头与人体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为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一样,所以,一定数量的骨头也不会一样重。例如,一个青少年的骨头,含有机物多一些,而一个老人的骨头则含无机物则相对要多一些,所以老年人容易骨折,而青少年的骨头则容易做各种柔软动作。如果得了骨质疏松症,则骨头会更轻。骨骼,骨连结,骨骼肌一起占体重的60%。全身共有206块骨,但是骨骼单独占体重量百分比就不太清楚了。
3、鸟类有没有骨髓
鸟类同其他的大多数脊椎动物一样都有骨骼,骨的结构包括外面的骨膜,中间的骨质,以及内部的骨髓。因此鸟类也含骨髓。
4、鸟类与人类骨头有哪些差异?为何那么轻?
鸟类骨骼中空。鸟类的胸骨上有发达的龙骨突,骨骼中空充气,这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骨骼结构特征,可减轻体重。这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
好像鸟的骨中穿插有气囊~~
5、鸟类的骨骼中空,那是为了减轻体重,适合飞翔。那么不会飞的鸟类,如鸵鸟、鸸鹋等,它们的骨骼不中空吧。
那可不一定,可能也是中空的。
因为不会飞的鸟类可能有会飞的祖先,它们为了飞内行已容经演化出了中空的骨骼。后来它们不需要飞行了,但是骨骼中空的特征未必会退化掉。
就好比人类如今有阑尾,几乎每个人都有,虽然挺小。它曾经有作用,人类的祖先物种食用纤维素的时候,阑尾中的一些菌类起到很强的促进消化作用。如今人类不需要消化纤维素了,但是阑尾也并未因此退化了一样。
当然具体鸵鸟的骨骼是不是中空,我不知道。我只是强调这个思考方式。
供参考。
6、鸟类有骨髓吗?是怎样造血的?
鸟虽然小巧玲珑,但是她们都还是有骨头的,不然它们如何能够在天空中飞翔呢?既然鸟有骨头是否也有骨髓呢?毫无疑问是有的。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骨髓,骨髓分为两种,一种是红骨髓,里面含有造血干细胞;另一种是黄骨髓,主要由脂肪构成。身为人类的我们的身体中的骨髓是这两种,而且人的骨头中间充满了骨髓,其中只有红骨髓有造血功能,但是当贫血的时候黄骨髓也会转化成红骨髓,提供血细胞。
然后再说一说鸟,由于鸟的骨头是中间网状的结构,鸟骨这样的结构是为了减轻身体的重量,让鸟能够更好的飞翔。人类的红细胞是由骨髓中的原始红细胞经过四次细胞有丝分裂发展成的,而鸟类没有骨髓,也没有造血干细胞。
当寒冬到来时,我们就见不到青蛙、蟾蜍、蜥蜴及蛇类了!可是麻雀仍旧在雪地里蹦跳觅食;鸽群仍旧在高空中盘旋高飞;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各种企鹅都能很好地生活。
原来,蛙、蟾蜍、蜥蜴和蛇类是变温动物。它们的血液循环系统构造比鸟类简单,如拿心脏的构造来说罢,虽然它们都有两个心房,但蛙类只有一个心室,蜥蜴和蛇的心室里虽有一个不完全的隔膜将心室分为两腔,但中间还有一个小孔可以相通。因此,这些动物的动脉血与静脉血不能完全分开,输氧能力不强,再加上没有羽毛等保温构造,所以体温低,而且还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象这样的动物,我们就称它为变温动物,或冷血动物。变温动物到了冬季,就要躲起来进行冬眠。
鸟类就不同了。鸟类的心脏较大,其相对大小在脊椎动物中是第一位,心室已经完全分隔开成为左心室和右心室,因此动脉血和静脉血也就完全分开了。
鸟类血液中的红细胞也比较多,每立方毫米的血液中可以达到2,000,000个一7,645,000个,而青蛙只有400,000个。马的红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因此能很好执行输送氧气及二氧化碳的机能。
心脏发达,心脏的跳动就跳得快而有力,根据研究,鸽子每分钟的心搏为135—244次,金丝雀每分钟的心搏为514次,蜂鸟每分钟的心搏竟高达615次,而青蛙每分钟的心搏仅为22次。
心脏跳动快了,血液循环就比较迅速。又由于动、静脉血完全分开及红细胞含量较高,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就强。这样,各器官就能得到充足的氧,产生较多的热量。再由于有羽毛的保温作用,鸟类的体温就比爬行动物高得多,平均温度约达42℃,而且能够恒定,所以鸟类就成为恒温动物,也叫温血动物了。
体温比较高,体温能恒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变化。这是鸟类在亿万年的发展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因为鸟类的飞行是一种极为激烈的运动,要比任何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要化费更大的力气,所以鸟在飞行时心脏、呼吸以及其他有关的生理功能都相应加强了。
恒温也使鸟类能很好适应多种多样的环境条件,使鸟类能广泛的分布在世界各地。
7、鸟类的骨头为什么是中空的?
鸟类的翅膀是它们拥有飞行绝技的首要条件。在同样拥有翅膀的条件下,有的鸟能飞得很高,很快,很远;有的鸟却只能作盘旋,滑翔,甚至根本不能飞。由此可见,仅仅是翅膀,学问就不少。 鸟类翅膀结构的复杂性,决不亚于鸟类本身的复杂性。如果鸟翅的羽毛构造,能巧妙地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当它们作上下扇动或上下举压时,能推动空气,利用反作用原理向前飞行;羽毛构造合理,能有效的减少飞行时遇到的空气阻力,有的还能起到除震颤消噪音的作用。各种不同种类的鸟在各自翅膀上有较大的区别,这样一来,仅仅是翅膀的差异,就造就了许多优秀与一般的“飞行员”。 国家的一些二级保护动物,雄性体重超过14千克,身长达120厘米,翼展长度达240厘米。 再比如说,翼展为2.3米的军舰鸟,通常在海岸160公里的海上飞行,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看了前面的内容,也许有人会问,仅仅是翅膀就可以飞行了吗?不,把鸟类送上蓝天的还有它们特殊的骨骼。鸟骨是优良的“轻质材料”,中空,质轻。据分析,鸟骨只占鸟体重的5%~6%;而人类骨头占体重的18%。由于骨头轻,翅膀极容易带动起来,加上鸟体内还有很多气囊与肺相连,这对减轻体重,增加浮力非常有利。 这些优越的条件毫无疑问让鸟类拥有飞行绝技,使它们在另一个生存空间施展本领。但是,我认为,鸟类能飞上蓝天,可能还有别的原因,只是人类到现在还没有发现。 从对鸟类能力的认识中,我们可以看到,探索鸟类的能力,将会有助于人类拓开更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