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脉肾盂造影的禁忌证是什么?
(1)肾功复能衰竭。由于尿制液内造影剂浓度低、显影差,以及可能对肾脏产生毒性,导致肾功能恶化,故肾衰患者不宜做此项检查。
(2)碘过敏。对碘过敏的患者,造影前应用脱敏药物。若碘过敏试验为阴性,仍有过敏反应的可能,在造影过程中需密切观察。
(3)怀孕妇女。为了避免X线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故孕妇需严格控制。对生育期妇女的造影检查,应在月经后10天内进行。
(4)多发性骨髓瘤。本病患者做静脉尿路造影时,可能发生尿闭,特别在少尿患者中易并发尿闭,故不宜进行此项检查。
2、静脉尿路造影的禁忌证
1.肾衰竭的患者由于尿液内造影剂浓度低、显影差,以及可能对肾脏产生毒性,导致肾功能恶化回,故肾衰患答者不宜作此项检查。2.碘过敏阳性的患者对碘过敏阳性或既往有碘过敏史的患者,不宜做此检查。即使碘过敏试验为阴性,仍有过敏反应的可能,在造影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变化。3.怀孕妇女为了避免X线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故孕妇需严格控制。对生育期妇女的造影检查,应在月经后10天内进行。4.多发性骨髓瘤本病患者做静脉尿路造影时,可能发生尿闭,特别在少尿患者中易并发尿闭,故不宜进行此项检查。5.发热及患有严重的肝脏、心脑血管疾病患以上情况均禁忌施行此项检查。
3、我们在照CT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
ct损害主要是指射线杀伤正常人体白细胞,有可能出现白细胞降低情况,但相对来说,ct杀伤作用不很大,单纯做一次不会导致症状。最好是间隔越久越好,但有时往往因为疾病特殊,需要短时间内大量射线照射,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有些人千万不要做ct
1、碘造影剂过敏。
2、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3、重症甲状腺疾患(甲亢)。
4、肾功能不全。
5、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失水状态、重度脑动脉硬化及脑血管痉挛、急性胰腺炎、急性血栓性静脉炎、严重的恶病质以及其它严重病变。
6、哮喘、枯草热、荨麻疹、湿疹及其他过敏性病变。
7、心脏病变:如充血性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8、既往有造影剂过敏及其他药物过敏的病人。
9、1岁以下的小儿及60岁以上老人。
密度分辨力高,可直接显示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克服了传统X线平片影像重叠,相邻器官组织密度差异不大而不能形成对比图像,软组织构成器官不能显影或显影不佳等缺点。和核素扫描及超声图像相比,CT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明确,病变显示好,因此,病变的检查率和诊断准确率高。
可获得各种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X线吸收系数(或衰减系数),以行定量分析,即不仅显示出不同密度的器官、组织或病变的影像,且直接得到各自对X线吸收多少的数值即吸收系数。
由于图像是来自吸收系数的转换,因此,可进行图像处理,使图像的密度或灰度调节到适合观察某种组织或病变,而X线照片各部影像密度是不能调节的。
必要时还可以加做增强扫描,使图像更为清晰,并对某些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提高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及显示率。目前我院使用的造影剂为非离子造影剂,安全性高。
4、造影剂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结果有影响吗?
?
5、尿路造影怎么做
静脉尿路造影(IVP)
在进行IVP检查前,要详细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过敏史以及肾脏回功能情况。对答造影剂过敏、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禁用IVP检查。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糖尿病患者除非已存在肾功能不全,一般不是IVP检查的绝对禁忌证。轻度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进行IVU检查前后静脉补液治疗或补液后应用速尿或甘露醇刊尿可减轻肾脏损伤。有心力衰竭的病人,IVP检查应在病情稳定条件下进行,并减少造影剂容量以减轻对心脏的负荷。检查当天早餐禁食水,肠道准备同尿路平片检查。造影剂注射前必须先行尿路平片检查,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根据病人的情况及医生的需要选择不同造影剂用量(单剂量、双剂量或大剂量)、不同给予方式(静脉慢速滴注及快速注射)以及不同的摄片间隔(常规摄片及延迟摄片)等。
6、多发性骨髓瘤在辅助检查中尿和肾功能检查的特点是什么
尿液
常规检查常发现有蛋白尿、镜下血尿,但管型少见,有时可见到浆(瘤)细胞。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尿中出现本周蛋白,又称凝溶蛋白,该蛋白在酸化的尿液中加热至50~60℃时发生凝固,但进一步加热则又溶解。本-周蛋白就是自肾脏排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在多发性骨髓瘤,瘤细胞不仅合成和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而且重链与轻链的合成比例失调,往往有过多轻链生成,故血中轻链浓度明显升高。轻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仅23000,可通过肾小球基底膜而排出,故出现本-周蛋白尿。由于单克隆浆(瘤)细胞仪能合成一种轻链(κ或λ链),故本-周蛋白仅为一种轻链。应用免疫电泳可确定本-周蛋白为何种轻链。近年来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尿中轻链含量,显著提高了尿液轻链检测的敏感度和精确度。既往用酸加热法检测本-周蛋白的阳性率为30%~60%,且有假阳性。而采用尿液轻链定量法的阳性率几近100%,且不出现假阳性。正常人尿中有κ和λ两种轻链,含量均低。尿中出现大量单一轻链,而另一种轻链含量减低甚至检测不出,是MM的特征之一。
肾功能
肾功能常受损,尤多见于病程中期、晚期。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酚红排泄试排泄试验、放射性核素肾图等检查可确定肾功能是否受损及受损程度。晚期可发生尿毒症,成为死因之一。当患者有大量本-周蛋白尿时,应避免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因造影剂可能与本-周蛋白发生反应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生化异常
血钙常升高,国外报告高钙血症在MM的发生率为30%~60%,国内报告发生率为15%~20%。血磷一般正常,肾功能不全时磷排出减少可引起血磷升高。胆固醇可正常、升高或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多见于IgA型骨髓瘤,低胆固醇血症多见于IgG型骨髓瘤。碱性磷酸酶可正常、降低或升高,既往曾认为本病有骨质破坏而无成骨过程,故碱性磷酸酶不升高,并以此作为本病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转移癌的鉴别点之一,但近年来国内外均有研究证明并非所有MM患者均无成骨活动,部分患者的碱性磷酸酶水平可高于正常,故不可凭借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排除本病。高尿酸血症在本病常见,可并发泌尿道结石。
7、骨髓瘤患者血糖高会致死吗?
在繁忙的糖尿病诊所中,糖尿病医师常常将肾病和糖尿病等同于“糖尿病肾病”。在某些特定临床线索下,糖尿病医师应该想到非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可能,因这在患者的治疗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们报道了一例糖尿病合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表现为“糖尿病肾病”。
患者老年女性,65 岁,因“持续乏力原因待查“入院。既往有 2 型糖尿病病史 10 年,血糖控制欠佳。近期于外院检查提示肾功能受损,尿素氮 53mg/dl(10-50), 血清肌酐 2.3mg/dl(0.4-1.3)。肾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尿液分析提示微量白蛋白尿。考虑到患者糖尿病病程长,结合肾功能参数升高,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给予保肾对症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随后自动出院。
详细询问病史显示患者有间歇性发热病史,并且入院前后一个月期间体重显著下降。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结膜苍白,伴有恶病质。裂隙灯下眼底检查没有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证据。
血液检查提示正常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 8.9g/dl。糖化血红蛋白 9.6%。血培养和尿培养均为阴性。患者伴有轻度高钙血症,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为 102mm/h。结合患者有贫血,ESR 升高,轻度高钙血症,并且无明显蛋白尿和视网膜病变,其“糖尿病肾病”诊断应重新考虑。
外周血涂片未见异常。尿本周蛋白阴性。进一步行骨髓检查提示浆细胞占 15%,符合“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图 1)。优化患者血糖控制,并推荐其到血液肿瘤科进一步治疗。
讨论
据统计,8-18% 恶性肿瘤患者患有糖尿病,而且,大约 10%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时患有 2 型糖尿病。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恶性肿瘤诊断时伴有糖尿病的几率也在增加。在此,我们报道一例患者,表面上看似“糖尿病肾病”,但其隐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才是肾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而延迟诊断可能对这例患者有深远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可能被远远低估,临床医师常倾向于将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任何肾脏疾病都归咎为糖尿病肾病,而不做进一步的检查分析。
某些特定的临床线索可能提示患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特别是肾脏病急性起病,出现细胞管型,无视网膜病变,伴有其他全身性疾病症状,而且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短时间内显著下降时,更应想到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的可能。
上述的各条线索也有他们的局限性,例如糖尿病肾病中也可能出现细胞管型,而且,相当大比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没有视网膜病变。在我们的这个病例中,患者出现体重下降,伴随全身症状,而且无明显蛋白尿或视网膜病变,使我们考虑到可能是非糖尿病原因导致其肾功能受损。
大约 22%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肾衰竭。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这些患者病情更重,而且对化疗反应较差。同时,肾功能受损也是病程长、糖尿病控制差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骨髓瘤与糖尿病相结合导致肾功能损伤可能在两种疾病的治疗中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骨髓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使用造影剂及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可能导致肾衰竭,因此,临床医师对这两类药物在此类患者中使用必须非常谨慎。此外,应避免使用脱水剂,积极治疗高血糖,并优化血糖控制,以减缓肾病进展。
同时,骨髓瘤和糖尿病结合对外周神经病变和血糖控制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众所周知,糖尿病可导致外周神经病变,而新诊断骨髓瘤患者中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可能高达 15%。这可能是由于骨髓瘤治疗药物引起,例如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和长春新碱,所有这些药物都可加重患者周围神经病变。
最后,类固醇药物作为骨髓瘤治疗的一部分,可使血糖控制恶化。沙利度胺也可通过增加胰岛素抵抗,减少糖原合成,使血糖控制恶化。
总而言之,临床医师在适当的临床背影下,应该高度警惕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糖尿病与多发性骨髓瘤结合给临床医师带来极大的挑战,这两种疾病可出现相似的并发症,特别是肾病和神经病变,导致混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