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造血的时间

骨髓造血的时间

发布时间:2020-04-06 17:55:27

1、造血系统的定义

造血系统是指机体内制造血液的整个系统,由造血器官和造血细胞组成。 正常人体血细胞是在骨髓及淋巴组织内生成。 造血细胞均发生于胚胎的中胚层,随胚胎发育过程,造血中心转移,出生前的造血分为三个阶段:
①卵黄囊造血期始于人胚第3周,停止于第9周。卵黄囊壁上的血岛是最初的造血中心。
②肝造血期肝脏造血始于人胚第6周,至第4-5个月达高峰,以红、粒细胞造血为主,不生成淋巴细胞。此阶段还有脾、肾、胸腺和淋巴结等参与造血。脾脏自第5个月有淋巴细胞形成,至出生时成为淋巴细胞的器官。6-7周的人胚已有胸腺,并开始有淋巴细胞形成,胸腺中的淋巴干细胞也来源于卵黄囊和骨髓。
③骨髓造血期开始于人胚第4个月,第5个月以后始成为造血中心,从此肝脾造血渐减退,骨髓造血功能迅速增加,成为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的主要生成器官,同时也生成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淋巴结参与红细胞生成时间很短,从人胚第4个月以后成为终生造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器官,其多能干细胞来自胚胎肝脏和骨髓,淋巴干细胞还来自于胸腺。
刚出生时全身骨髓普遍造血,5岁以后由四肢远侧呈向心性退缩,正常成人红骨髓主要见于全身扁平骨,肱骨及股骨近端骨髓中尚残留有红骨髓组织,其余为黄骨髓。黄骨髓平时无造血功能,但在生理需要时,黄骨髓、肝、脾、甚至淋巴结可恢复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extramellary hemopoiesis)。 通过脾集落的研究方法证实,现已公认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共同的骨髓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是造血干细胞的两大特征。血细胞的发育共分为5个阶段:
①初级多能干细胞(plu ripotent stem cell),为最原始未分化干细胞;
②次级多能干细胞(mu ltipotent stem cell),部分分化,如CFU-S,淋巴性干细胞;
③定向祖细胞(commited progenitor cell),自我复制能力有限或消失,仅具有一系或2系分化潜能;
④前体细胞(prec u rsor cell),如骨髓中形态已可辨认的各系幼稚细胞;
⑤各系血细胞,成熟血细胞。
血细胞生成除需要造血干细胞外,尚需有正常造血微环境及正、负造血调控因子的存在。造血组织中的非造血细胞成分,包括微血管系统、神经成分、网状细胞、基质及其他结缔组织,统称为造血微环境。造血微环境可直接与造血细胞接触或释放某些因子,影响或诱导造血细胞的生成。
调控造血功能的体液因子,包括刺激各种祖细胞增殖的正调控因子,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集落形成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CSF)及白细胞介素3(IL-3)等,同时亦有各系的负调控因子,二者互相制约,维持体内造血功能的恒定,血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红细胞的生存时间为100-120天,因此体内每天约有1/120红细胞被破坏,6.25g血红蛋白分解,同时又有相应量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生成,以保持动态平衡。红细胞的生理性破坏主要是由于衰老所致。红细胞衰老时,细胞内已糖激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等逐渐失去活力,ATP酶含量亦渐降低,因而导致依赖于能量代谢的过程产生障碍,此外磷酸已糖旁路的衰竭也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衰老的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可变形性减小,变成球形。衰老的红细胞10%在血管内破坏,但绝大部分在血管外破坏,其中脾脏起重要作用,衰老而变形性小的红细胞在脾循环中被阻留并被单核巨噬细胞所吞噬。肝脏也是破坏衰老红细胞的重要场所之一。其它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也有清除异常红细胞的能力,但效率较小。
由于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为正常造血的6-8倍,当红细胞的生存时间短至10天(正常的1/12),每天约有75g血红蛋白破坏,此时红细胞破坏超过了骨髓的代偿程度,而出现贫血。由于脾脏是识别、破坏异常红细胞主要器官,因此临床上采用脾切除治疗某些溶血性贫血。
粒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后即进入血液中,在循环中停留时间短,半存留期为6-7小时,然后进入组织内再重往血管内,成熟中性粒细胞存活期为9天。主要被单核-巨噬细胞破坏,亦可随各器官的分泌物排出体外。
单核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后立即进入循环,其半衰期为71小时,以后进入组织成为组织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可分为短寿及长寿两群,前者存活4-5天,后者经数月或数年未分裂而存活。二者功能上的意义还不清楚。淋巴细胞可在静脉-淋巴间进行循环,在其寿期内可往返循环达数百次之多。
血小板的寿命为7-10天,衰老的血小板为单核巨噬系统所清除。血小板与粒细胞不同,在骨髓中并无储备,如血小板被大量破坏,则恢复较慢,至少3-5天始能恢复正常,这正是巨核细胞成熟至产生血小板所需要的时间。
因此,当骨髓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时,首先出现的症状为粒细胞缺乏所致的感染,随之为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倾向,最后出现贫血,而淋巴细胞减少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则十分隐袭而且迟缓。

2、骨髓造血功能的逐渐减退是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衰退甚至崩溃的根本原因吗?

成人的造血功能主要由红骨髓负责。人体各种功能细胞、组织都是分化后的生物单元,生命进程单向性。只能随着时间而逐渐衰退。只有骨髓母卵细胞才能保持胚性。成人后,人体大骨逐渐失去造血功能而变成黄骨髄。仅剩下扁骨维持红骨髓满足人体造血功能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部分大骨黄骨髓可据人体需要而恢复正常的红骨髓而再度造血。所有的免疫因子都是来自血周干细胞。三栖特性的植物生理活性成分是改善骨生境的重要作用因子。中草药治疗疾病多与此有关。

3、造血干细胞和骨髓有什么联系吗?

医生:抽骨髓不影响健康

所谓骨髓移植,是从捐髓者的骨骼(通常是盘骨)抽取健康的骨髓细胞,过程约需半小时,然后以输血形式注入病人体内;病人亦可与医生商量,选择于手部抽取血液,透过分离机收集当中的血干细胞,但过程较从盘骨抽取骨髓细胞长,至少需时三小时。

抽取骨髓造血干细胞有两种方法:一是医生在供者的髂骨部位穿刺采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术后一两天内有些疼痛,一周内就可完全恢复。二是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动员骨髓和其他部位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外周血液中去,从供者的手臂静脉中采集,并通过机器将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剩余的血液回输到供者体内。

一 疼 二 不疼(跟献血一样)

看了8楼的发言我又去网上搜了一下,得到这个:

如何捐献骨髓
1.骨髓库会安排您在恰当的时间验血(5毫升),并将化验后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储存在电脑资料库中,供患者寻找配对。
2.初步配型,即供者和受者的HLA—AB相同后,骨髓库将通知您作进一步的验血检测,即HLA—DR的分析检测。
3.如果供者、受者的HLA配型完全相同,工作人员会向您详细介绍捐献过程,并安排作全身检查,供者健康检查合格者,将进行捐献。
4.捐献前每日注射一次生长因子,连续4-5天。由于注射了生长因子,造血干细胞将大量繁殖,生长因子使骨髓释放出大量造血干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中;
5.造血干细胞通过血细胞单采技术获得,这与从血液中采集血小板的方法完全相同。血液从一个手臂静脉中流出,通过导管流入单采机中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其它血液成分将通过导管和采血针流回另一手臂静脉,整个采集过程在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时间约3-4小时。
捐献时,您完全处于清醒状态,从您的手臂静脉中采集造血干细胞(总量为50毫升),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将其余的血细胞回输体内。
6.您将很快恢复正常,由于不使用麻醉,您无需住院,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后1-2天,副作用(如:发热、过敏反应、骨骼轻度疼痛)将完全消失。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功能,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人体将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所以,人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对供者很安全。造血干细胞的供给者通常只要请半天假就能完成整个手术,不用作任何额外的休息和调养。
捐献骨髓=献血!

4、哪个器官具备造血功能?

造血器官:骨髓、胸腺、淋巴结、肝脏以及脾脏。

骨髓造血:出生后在正常情况下,骨髓是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是有活跃造血功能的骨髓。从出生至4岁,全身骨髓的髓腔内均为红骨髓。5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脂肪化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发展。至18岁时,红骨髓仅存在于扁平骨、短骨及长管状骨的近心端,如颅骨、胸骨、脊椎骨、肋骨、髂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的近心端。

(4)骨髓造血的时间扩展资料;

出生前的造血分为三个阶段:

1、卵黄囊造血期始于人胚第3周,停止于第9周。卵黄囊壁上的血岛是最初的造血中心。

2、肝造血期肝脏造血始于人胚第6周,至第4-5个月达高峰,以红、粒细胞造血为主,不生成淋巴细胞。

此阶段还有脾、肾、胸腺和淋巴结等参与造血。脾脏自第5个月有淋巴细胞形成,至出生时成为淋巴细胞的器官。6-7周的人胚已有胸腺,并开始有淋巴细胞形成,胸腺中的淋巴干细胞也来源于卵黄囊和骨髓。

3、骨髓造血期开始于人胚第4个月,第5个月以后始成为造血中心,从此肝脾造血渐减退,骨髓造血功能迅速增加,成为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的主要生成器官,

同时也生成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淋巴结参与红细胞生成时间很短,从人胚第4个月以后成为终生造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器官,其多能干细胞来自胚胎肝脏和骨髓,淋巴干细胞还来自于胸腺。

5、造血干细胞的手术时间从开始到结束需要多少时间

你是作为捐献者去的?
骨髓造血干细胞采集?
大致流程:
1体检

2抽血400ML
过几天再抽800ML同时将前一次400ML回输

3注射刺激药剂

4抽取骨髓造血干细胞悬浊液并将800ML回输(这个操作可能分2天)

具体时间就不清楚了

6、造血干细胞捐献完了以后多长时间会恢复。

有二种主要方法:
1、抽取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作全麻或局麻,从捐献者髂骨中抽取骨髓。
2、外周血中采集干细胞:给捐献者注射动员剂,进行血液成分单采术,从捐献者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
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7、一天人体造血是什么时间

造血的时间是持续的并且由身体的多重机制调节,例如血球衰亡和老化的数量和速率、激素分泌、人体的总体健康等等。只要骨髓内的杆细胞完好,造血就是持续不断的。
但是早睡早起有助于身体组织的修复,这才是有科学根据的说法。

8、人体造血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1、晚上9点钟至11点是淋巴排毒 人体内除了动脉、静脉外,第三大循环系统就是淋巴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细胞营养及清除废料。人体共有300至450个淋巴结,沿淋巴管分布于颈布、腋窝、腹股沟、盆腔、纵隔及肠系膜腹后壁等处,承担着过滤病源原体、清除异物、参与免役反应的作用。晚9点至11点是人体淋巴的排毒时间,人体淋巴循环系统需要保持畅通,否则就会导致器官疾病发生。所以,在此时,应使自己尽量保持安静,或听听轻音乐,既为睡眠酝造好的氛围,又为器官排毒奠定良好基础。 2、晚11点至凌晨3点肾、肝排毒 肾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内分泌器官,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血液流经肾脏时,代谢废物、部份水、无机盐在肾脏形成尿排出体外。肾脏受损,有毒代谢物便随血液侵溢全身,犹如人体浸泡在大毒缸内,最终导致全身器官病变。肝脏是人体内脏中最大的器官。它能控制和调解体内各种物质,使所有器官都能顺利地操作,肝脏具有化解细菌、酒精、和其他毒素的功能,是人体解毒的“掌门人”。日常生活中那些半熟食物(如海鲜)所含之毒素需要肝脏来分解,其他食物在消化后腐败、发酵而产生的毒素,无法被小肠多吸收,毒素就会被送往肝脏。人的肝脏变弱或排毒不畅,就会引发人体百病了。 所以,在晚上11点至零晨3点,人体必须处于熟睡状态,使人体的肾脏顺利排毒、肝脏完全解毒排毒,同时,为零晨3点至清晨5点肺的排毒创造良好的条件。 3、零晨3点至清晨5点肺的排毒 肺是人体内外气体交换主要的场所,人体通过肺,吸入清气,呼出浊气。一呼一吸,调结升降。所以此时人体应该处于熟睡之中,以利于肺部有效的排毒。那些平时咳嗽的人,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如果在此时还没入睡,则咳嗽就会更加严重。 4、夜晚至凌晨4点骨髓造血 成年人的造血器官就是骨髓,而正常的睡眠会提供人体足够的造血时间。所以,在此时段,人体必须熟睡,不宜熬夜,失眠状胎之下,身体的排毒、造血、吸收营养功能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使人未老先衰。 5、清晨5点至七点大肠排毒 良好的睡眠能让人早起,清晨5点至七点,大肠开始排毒,是最佳的入厕时间,需要处于清星状态。此时段内,小肠接收由胃初步消化的的饮食物,并对其作进一步消化后,分别形成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份。小肠将水谷精微吸收,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也吸受大量水液,而无用的水液则渗入于膀胱排出体外。 早上7点到9点,是小肠大量吸收营养时段,应该早餐。在7点半左右,早餐为好。即使拖到9、10点吃,也比不吃早餐好,因为早餐关系到一天的营养吸收。

与骨髓造血的时间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