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实验室检查有何特点?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辅助检查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血象(一)血象确诊时红细胞可能正常,少数甚至增多。随病情进展呈现轻度贫血,属正常细胞正常色素型,可出现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偶见异形红细胞。血片分类中发现少量中及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多。白细胞极大多数都增多,一般在3万/mm3以上,个别超过100万/mm3。未予治疗的患者白细胞总数上升很快,分类中多为以中性杆状核和晚幼粒细胞占优势,余为中幼粒和分叶核细胞,原和早幼粒细胞很少。嗜酸及嗜碱粒细胞绝对值均可增多。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但绝对值也多增高。血小板计数早期正常或中度增高,疾病进展过程中可逐渐增加达100万/mm3,而晚期血小板则减少。
(二)骨髓象有核细胞极度增生,以粒细胞占优势。各期粒细胞均有,分类与外周血中相似,原粒和早幼粒细胞一般不超过5%~10%,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在早期可呈增生活跃象,但在晚期则生成受抑制。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象
(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测慢粒患者活性显著降低,常常完全缺失;约15%患者在进入急变期时可正常或稍增高,进入缓解期后又可恢复正常。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测有助于与类白血病反应及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相区别,也可作为预后指标。
(四)细胞遗传学检测Ph"染色体为慢粒的标记染色体,存在于所有血细胞包括粒细胞、幼红细胞、单核细胞和巨核细胞中,但不存在于大多数T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此染色体异常是后天获得的,在慢粒缓解期一般仍存在。另有约20%患者,了Ph"染色体外,还可存在Y染色体缺失或十8。当进入加速期或急变期时,约75%患者出现Ph"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核型异常,主要有额外的22号长臂缺失、-17、+8及+19等。
(五)分子遗传学检测包括Southern杂交分子探针检测技术分析bcr基因重组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abl/bcr融合基因mRNA,对于Ph染色体阴性的慢粒有进一步确诊的价值。此外PCR技术可从-105~107正常细胞中检测出一个融合基因阳性的肿瘤细胞,因此对于经α-干扰素治疗或骨髓移植后Ph染色体转阴患者的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也有很大价值。
(六)血清生化测定血清维生素B12和B12结合力均显著增高,前者未经治疗可超过正常的15倍;治疗缓解后血清维生素B12仍可高出正常4倍。由于粒细胞能产生维生素B12结合蛋白,慢粒细胞破裂分解释放大量维生素B12结合蛋白。慢粒缓解时血清维生素B12浓度仍高,说明粒细胞有无效生成。血清尿酸,乳酸脱氢酶浓度也均增高,化疗后因粒细胞破坏而更为明显。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什么症状
慢粒没有特异的表现,主要是脾脏增大,白细胞增高,有一部分病人可以出现消瘦,盗汗,乏力等表现。这个病可以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慢性期控制的好的话病人没有任何症状,加速或者急变时往往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脾脏突然增大,白细胞增高,用药物控制不住,血小板降低或者增高等,部分病人急变后可以出现骨骼的疼痛等。治疗的话应抓紧时间在慢性期的时候控制更好一些。
3、慢粒白血病的诊断要点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在临床分为3期:
1、 慢性期:
① 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② 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和杆状粒细胞,原始细胞(Ⅰ型+Ⅱ型)≤5--10%,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红细胞。
③ 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
④ 染色体:有Ph(费城)染色体。
⑤ CFU-GM培养: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
2、加速期:具下列之二者,可考虑为本期。
① 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和或骨骼疼痛。
② 脾脏进行性肿大。
③ 不是因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④ 原始细胞(Ⅰ型+Ⅱ型)在血中及/或骨髓中>10%。
⑤ 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⑥ 骨髓中有显着的胶原纤维增生。
⑦ 出现费城染色体以外的其它染色体异常。
⑧ 对传统的抗慢粒药物治疗无效。
⑨ CFU-GM增殖和分化缺陷,集簇增多,集簇和集落的比值增高。
3、急变期:具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本期。
① 原始细胞(Ⅰ型+Ⅱ型)或原淋+幼淋,或原单+幼单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② 外周血中原始粒+早幼粒细胞>=30%。
③ 骨髓中原始粒+早幼粒细胞>=50%。
④ 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⑤ CFU-GM培养呈小簇生长或不生长。
4、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象是什么?
z
5、急性白血病的血象及骨髓象特征是什么?
你好。
血象: 白细胞数可高可低,分类可见到数量不等的原始及幼稚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可不同程度的减少。
骨髓象: 增生Ⅰ~Ⅱ级,分类中原始细胞明显增多,至少>30%。
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
第一次不见好第二次应该停啊,不知经济状况如何,好的话可以介绍一个能医好的大夫给你,是医不好不会要钱的,
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什么特点?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白血病,且发病率呈增长势头。慢粒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低热、肝脾肿大,以及骨髓粒细胞恶性增殖。各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5~50岁发病率最高。
慢粒起病缓慢,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最早出现的自觉症状往往是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脾肿大可引起左上腹沉重不适、食后饱胀或腹泻,这使得患者常常在消化科就诊。该病进展缓慢,就医时往往起病已数月或年余之久。该病主要导致外周血中白细胞增多,如增高明显>100~500109/L时,可在血管内“阻滞”或栓塞引起诸如头痛、视物模糊、胸闷、男性阴茎勃起等症,严重时可致呼吸急促并可导致脑梗死、肺梗死或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急症。当然,一般情况下其最突出的体征是脾肿大,病程长者脾已肿大至脐下,肝脏亦常有中度肿大,但不如脾肿大显著。
慢粒的病程主要分3期:①慢性期,平均病程约2~5年,部分仅1年左右,少数可达7~10年,该期症状轻,95%的患者有脾肿大;②加速期,病程约半年左右,患者表现为脾脏进行性肿大,贫血进行性加重及明显的出血症状,可伴发热、骨骼疼痛等症状;③急变期,即转化为急性白血病,60%以上转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40%左右转化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表现为贫血、出血症状加重,以及不明原因的高热,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病程约3月~半年。Ph’染色体阴性的患者预后特别差。急变一旦发生后,患者大多于几周至几月内死亡。年龄在45~50岁,处于慢性期的患者,以亲兄弟姐妹HLA相同的异基因骨髓做移植。移植成功者,一般能获得长期的生存或治愈。
1.5.15Ph’染色体是什么?为什么Ph’染色体对慢性粒细胞白
血病患者而言那么重要
Ph’染色体见于90%以上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这是发生于慢粒的一种较特殊的异常染色体,表现为患者的第9号染色体和第22号染色体的部分发生了彼此易位:t(9;22)(q34;q11)。Ph’染色体被认为是慢粒多能干细胞的肿瘤性标志,少数(8%)慢粒患者Ph’染色体为阴性。根据有无Ph’染色体可将慢粒分为Ph’阳性和Ph’阴性两大类,前者的预后优于后者。此外,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亦可表现出Ph’染色体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