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reactive protein,CRP),1930年Tillet和Francis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血清中发现能在钙离子存在时与肺炎球菌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是人类重要的急性期反应蛋白,急性期浓度可升高上千倍,循环中的CRP半衰期为19小时。人类CRP是由肝脏产生,由五个相同的亚基依靠非共价键形成的环状五聚体,这一特征性结构使其归类于五聚素(一组具有免疫防御特性的钙结合蛋白)家族。低等动物同样存在CRP,如在鲎、河蚌等中也发现过,但并不一定起急性期反应蛋白的作用。CRP特征反应是能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特异性结合磷酸胆碱基团。
人CRP主要生物学功能:通过与配体(凋亡与坏死的细胞,或入侵的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的磷酰胆碱)结合,激活补体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将载有配体的病理物质或病原体清除。
识别外来物质,激活补体系统。
增强条理作用,增强吞噬细胞吞噬作用
与血小板激活因子(RAF)结合,降低炎症反应。
与染色体结合,消除坏死组织里的细胞DNA。
人类CRP与低等动物区别:目前关于低等动物CRP作用研究很少。无脊椎动物没有急性蛋白作用,鱼类的CRP在急性状态下一般只升高2~5倍,而人类是上千倍。鉴于低等动物免疫球蛋白功能不完全,所以可能部分执行免疫球蛋白作用。
CRP在医学疾病中的应用:CRP是人类急性反应蛋白,没有特异性,目前已经作为医院常规检测项目,可以在很多疾病诊断上作为辅助判断依据。另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RP不仅是炎症标志物,本身直接参与炎症过程。最近(2006)有研究发现CRP是糖尿病人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006 《Nature》报道英国Mark B.Pepys领导的小组设计新药1,6-双磷酸胆碱-乙烷可抑制CRP对人体损伤,降低心脏病风险。
丙种反应性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期)蛋白,亦称C反应蛋白(CRP)。
正常参考值≤10mg/L
类风湿早期和急性风湿时,血清中可达50mg/L,其阳性率为80%~90%。
CRP的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但不受红细胞、HB、脂质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是反应炎症感染和疗效的良好指标。类风湿活动期明显增多,与血沉增快相平行,但比血沉增快出现的早、消失也快。CRP含量愈多,表明病变活动度愈高。炎症恢复过程中,若CRP阳性,预示仍有突然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性;停用激素后已转阴的CRP又阳性时,表明病变活动在继续。炎症缓解期和用抗风湿药后,转阴或消失比血沉快,且在贫血和心力衰竭时不象血沉那样易受影响。
CRP亦于r球蛋白和RF呈平行关系。CRP和后二者都是阴性而ASO升高时,表明机体免疫功能良好;三者都是阳性且含量高,而ASO降低时,表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CRP阳性,亦可见于肺炎、肾炎、恶性肿瘤及急性感染、外伤和组织坏死、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胆石症、肝炎、痢疾、风湿热、 PM、PSS、结节性多动脉炎、SLE、结核和菌苗接种等。但病毒感染时通常为阴性或弱阳性,故可作为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指标。
2、你好,我得了骨髓炎手术三个月现在c反应蛋白有点高吃什么药好?血沉还可以。
?
3、免疫球蛋白M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数比标准值高有什么临床意义
免疫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检测
(正常正 常 值各个实验室均不同,请参照检验医院提供的正常值)
补体C3
【正 常 值】
1.12 ±0.55mg/L(1.01-1.86)
【临床意义】
C3是补体系统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一个组分,它是补体两条主要激活途径的中心环节,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对C3的研究日趋重视。
降低:主要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性感染、皮疹、肝炎、肝硬化、关节疼痛等。
增高:见于各种传染病及组织损伤和急性炎症,肝癌等。
补体C4
【正 常 值】
0.553±0.109mg/L(0.16-0.47)
【临床意义】
C4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一个重要组分,它的测定有助于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治疗和病因探讨。
降低: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感染、狼疮性症侯群、肝硬化、肝炎等。
增高:见于各种传染病、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多发性骨髓瘤等。
C4含量升高常见于风湿热的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eiter综合征和各种类型的多关节炎等;降低则常见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SLE、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IgA肾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在SLE,C4的降低常早于其他补体成分,且缓解时较其他成分回升迟。狼疮性肾炎较非狼疮性肾炎C4值显著低下。
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
【正 常 值】
50~100kU/L(CH50)
【临床意义】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新鲜血清中的一组不耐热、具有酶活性的、比较复杂的血清蛋白。补体是一个多种血清蛋白组成的复杂系统。它除了具有溶血作用和一定的杀菌作用外,还可以促进炎症反应,参与一些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补体并不随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加而升高,只有在疾病情况下才出现波动。
要机体发生炎症时,补体值可以增高,但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患和变态反应性疾患,补体值往往下降。因此,临床上动态观察补体值的变化,以这一类疾病的诊断、病因研究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血清补体值增高:可见于许多炎症疾患以及阻塞性黄疸、糖尿病、急性风湿热、皮肌炎、甲状腺炎、结节性结肠炎、菌血症、急性心肌梗塞、各种传染病、肺炎、肿瘤等。
补体减低: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休克、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痢疾的反复发作、桥本氏甲状腺炎等。
非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免疫复合物即是抗原-抗体复合物。机体内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即是机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也是免疫复合物形成的基础。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主要是指血液中免疫复合物,对循环免疫复合的检测、近年来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和实验室工作者的重视。检测循环中免疫复合物的存在及其含量变化,对免疫复合物的诊断,病程的动态观察,以及对预后的判断都有其重要意义。
根据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抗原-抗体的已知或未知的将CIC分为两大类,前者为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如乙型肝炎的HBsAg-抗-HBs,甲状腺蛋白抗原-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后者为非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如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非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应用较广泛,方法也较多。
【正 常 值】
聚乙二醇沉淀试验:阴性
聚乙二醇-酚显色法:4.60±8.20mg/L
固相CIq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36mg/L
PEG沉淀—紫外分光比色法:吸光度≤0.12
单株类风湿因子沉淀试验:阴性(正常血清与mRF不形成沉淀线)
【临床意义】
免疫复合物增高的疾病有:血清病、药物热、肾小球肾炎、脉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慢性活动性肝炎、硬皮病、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G
【正 常 值】
IgG 8.44-19.12g/L
【临床意义】
1.年龄与血中Ig含量有一定关系。
2.免疫球蛋白异常
(1)低Ig血症: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二类。 先天性低Ig血症,主要见于体液免疫缺损和联合免疫缺陷病。一种情况是Ig全缺,如 Bruton 型无Ig血症,血中IgG<1g/L,IgA与IgM 含量也明显降低。另一种情况是三种Ig 中缺一或二种。最多见的是缺乏IgA,患者易患呼吸道反复感染;缺乏IgG 易患化脓性感染; 缺乏IgM 易患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 获得性低Ig血症,血清中IgG<5g/L,引起的原因较多,如有大量蛋白丢失的疾病(剥 脱性皮炎、肠淋巴管扩张症、肾病综合征);淋巴网状系统肿瘤(淋巴肉瘤、何杰金病);中毒 性骨髓疾病等。
(2) 高Ig血症 感染:各种感染,特别是慢性细菌感染可使Ig升高。如慢性骨髓炎、慢性肺脓肿,血IgG 可升高。子宫内感染时脐血或生后两日的新生儿清中IgM含量可>0.2g/L或>0.3g/L。 自身免疫病、肝脏疾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汗肝硬变、隐匿性肝硬变)患者可有 3种Ig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IgG和IgM升高明显。各种结缔组织病中常见Ig升高。SLE以 IgG 、IgA 或IgG 、IgM升高较多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IgM增高为主。
M蛋白血症:主要见于浆细胞恶性病变,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免疫球蛋白A
【正 常 值】
0.6~3.4g/L (浊度计法)。
【分析变异】
浊度计法分析变异系数CV=8%。
【生物学变异】
1.升高 社会—经济学因素(黑色人种)约可升高20%~75%,60~80岁老人约升高15%~60%,雨季较旱季约高20%。锻炼约升高14%,冬季较夏季约高10%~14%。肥胖女性约升高30%,男性约升高4%~30%。
2.降低 新生儿显著减低达98%~100%,3~5岁儿童约低50%,口服避孕药约降低11%~40%,妊娠约升高20%
【药物影响】
L-门冬酰受酶通过增加肝脏合成IgA的作用约升高30%~60%,嗜酒者如继续饮酒可导致IgA 升高。
甲基强的松龙致43%病例的IgA明显降低。甲苯、二甲苯和苯的职业接触者其IgA明显降低,嗜酒者戒酒一年以后可降低。右旋糖苷导致IgA降低。
【病理学变异】
1.升高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α-重链病、良性低蛋白血症、酒精性肝硬化、活动性慢性肝炎、多发性硬化、风湿病、感染性疾病和接种。
2、降低 见于小肠病、肾脏病、癌、夸希奥科营养不良、医源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无γ-球蛋白血症。
免疫球蛋白M
【正 常 值】
IgM 0.5-1.96 g/L
免疫球蛋白D
【正 常 值】
IgD xx g/L
IgD的生物学功能未完全阐明。妊娠末期、大量吸烟者、IgD型骨髓瘤患者血清中IgD含量升高。
免疫球蛋白E
【正 常 值】
IgE xx g/L
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感染、急性或慢性肝炎、IgE骨髓瘤、SLE、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gE含量升高。
C反应蛋白
[英文缩写]CRP
[参考值]速率比浊法:<8mg/L
[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是细菌感染和严重组织损伤的一项诊断指标。其升高可见于:
1.组织损伤、感染、肿瘤、心肌梗塞及一系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血管炎、多肌痛风湿病等。
2.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指标:手术后病人CRP升高,术后7—10天CRP水平应下降,如CRP不降低或再次升高,提示可能并发感染或血栓栓塞。
3.可作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大多数细菌性感染会引起患者血清CRP升高,而病毒性感染则多数不升高。
4.近年来有研究指出用超敏乳胶增强法测CRP,提高测定的敏感性,可用于冠心病和心梗危险性的预测。
4、全程c反应蛋白反应了什么问题
c反应蛋抄白是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极灵敏的指标,可以在很多疾病诊断上作为辅助判断依据。
5、c反应蛋白是什么
一种在Ca2+存在情况下可与菌体多糖C反应而产生沉淀的蛋白质。呈酸性,对热敏感,由肝细胞合成,出现于各类感染初期及炎症反应患者血清中。
c反应蛋白升高一般是提示有炎症
正常参考值≤10mg/L 类风湿早期和急性风湿时,血清中可达50mg/L,其阳性率为80%~90%。 CRP的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但不受红细胞、HB、脂质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是反应炎症感染和疗效的良好指标。类风湿活动期明显增多,与血沉增快相平行,但比血沉增快出现的早、消失也快。CRP含量愈多,表明病变活动度愈高。炎症恢复过程中,若CRP阳性,预示仍有突然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性;停用激素后已转阴的CRP又阳性时,表明病变活动在继续。炎症缓解期和用抗风湿药后,转阴或消失比血沉快,且在贫血和心力衰竭时不象血沉那样易受影响。 CRP亦于r球蛋白和RF呈平行关系。CRP和后二者都是阴性而ASO升高时,表明机体免疫功能良好;三者都是阳性且含量高,而ASO降低时,表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CRP阳性,亦可见于肺炎、肾炎、恶性肿瘤及急性感染、外伤和组织坏死、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胆石症、肝炎、痢疾、风湿热、 PM、PSS、结节性多动脉炎、SLE、结核和菌苗接种等。但病毒感染时通常为阴性或弱阳性,故可作为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指标。
6、血脂全套中超敏c反应蛋白高与骨髓瘤有关吗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与血脂全套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有明显的关系,在骨髓瘤患者的hs-crp明显高于正常组。
通过与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hs-CRP及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检测意义。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hs-CRP及IL-6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 研究组β2-微球蛋白、hs-CRP及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hs-CRP及IL-6水平较正常健康人群有显著变化,β2-微球蛋白、hs-CRP及IL-6水平显著升高,而TNF-α显著降低,说明异常免疫细胞增多而导致正常免疫系统受到了抑制,因此,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β2-微球蛋白、TNF-α、hs-CRP及IL-6的检测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
7、慢性骨髓炎验血c反应蛋白应是20正常吗
正常C反应蛋白低于10毫克/升,超过这个值说明目前处于炎症活动期。感染还没有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