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
门静脉高压症是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临床表现为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呕血,便血及腹水等症状。
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如果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法不能止血,则应及早进行急症手术。常用的手术总称断流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胃底静脉缝扎术
切开胃壁在胃腔内缝扎食管下端和胃底部曲张静脉,阻断由胃壁到食管下段的血流,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先切除脾脏,然后结扎,切断胃底和食管下端以及从邻近器官走向胃底的所有血管。
三,胃底横断吻合术
先切除脾脏,再结扎切断胃底大,小弯所有的血管,并横行切断胃底,结扎胃壁断端血管,然后再将胃底与胃体吻合。
分流手术
采用血管吻合的方法,将门静脉系和腔静脉系的主要血管进行吻合,使压力较高的门静脉系血流分流至压力较低的腔静脉中,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脾,肾静脉吻合术
脾切除后,将脾静脉与左侧肾静脉行端侧吻合。此手术既可除低门静脉压力,又能消除脾功能亢进,术后肝昏迷的发生率较低,为其优点。缺点是吻合口较小,降压作用稍差,并在术后较容易发生血栓而失去作用。
二,门静脉吻合术
将门静脉与下腔静脉吻合,手术有端侧吻合及侧侧吻合两种方式,术后门静脉血流直接流入腔静脉。此手术吻合口较大,降压作用也较好,但术后容易发生肝性脑病,甚至肝昏迷,死亡率较高。因脾脏未能同时切除,故不能消除脾功能亢进症状。
三,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吻合术
吻合方法有多种,目前较常用的是将自体的颈内静脉取下一段在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作搭桥式吻合。
医学是不断进步的,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2、脾亢怎么办?如何治疗?
脾亢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1)气滞血阻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方药:金铃子散或失笑散加减。方中金铃子疏肝理气,元胡活血止痛,五灵脂蒲黄活血祛瘀,若气滞血阻较甚兼有寒象者,可酌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祛瘀之药,以攻除其积。 (2)气结血瘀:治法:祛瘀软坚,兼调脾胃。 方药: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丹皮、玄胡活血化瘀,香附、乌药、枳壳行气止痛,甘草益气缓中。如积块大而坚硬作痛,可用鳖甲煎丸以化瘀软坚。方中鳖甲入肝脾以软坚化瘀;大黄、桃仁、zhe虫、赤芍、丹皮、紫薇活血化瘀;桂枝通阳而利血脉;柴胡、川朴、蜂房、蜣螂疏肝理脾,行气导滞,以散气分之郁结;射干、半夏、葶苈子、石苇、瞿麦祛瘀行水;黄芩清肝热;干姜温脾;人参、阿胶益气养血。 (3)正虚瘀结:治法:大补气血,活血化瘀。 方药:八珍汤合化积丸为主。八珍汤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化积丸中三棱、莪术、阿魏、苏木活血化瘀,香附,槟榔疏肝理气,海浮石、瓦楞子软坚消瘀,雄黄解毒杀虫。若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等以气虚为甚者,可加黄芪、山药以健脾益气;若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脉细等以血虚为甚者,可加首乌、阿胶以养血补血。若见口干咽燥,渴欲饮水等以津亏明显者,可加石斛、沙参、花粉、寸冬以生津养液。若积块坚硬,瘀血尤甚者,可酌加山甲、鳖甲、水蛭、虻虫、桃仁、丹参等软坚活血祛瘀之药,但应注意掌握分寸,不可过度,以免血脉溃破,血液外溢而致大出血。 一般来讲症积的治疗需根据其病机演变过程,正邪盛衰的趋势以治之。积之初期,邪气方甚,正气未虚,治宜散邪消积为主;中期邪气虽甚,正气亦虚,治当攻补兼施;末期邪虽盛实但正气大虚,故应扶正为主,配以祛邪消积。同时攻伐之药不可过度,以免伤正气造成不良后果。脾亢进西医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 1.治疗原发病。2.脾脏切除。3.对症及支持疗法。 用药原则 首先要治疗原发病,用药若不能收效而原发病许可,可考虑切脾。 1.可考虑作脾切除术 已诊断为脾功能亢进者,如果是继发性脾功能亢进者,临床症状较轻。以治疗原发病为主,随着原发病治疗好转或治愈,脾脏可以缩小,血象与骨髓象改善。原发病本身治疗困难者,或者原发病已进入晚期,脾功能亢进明显者,可创造条件行脾切除术,同时或术后继续治疗原发病。亦有一些继发性脾功能亢进,主要病变在于脾脏本身,切脾作为治疗首要方案。现将其中常见重要的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治疗指征列表举例说明如下,以供参考(表1)。 2.不宜作脾切除术 以下几种脾功能亢进症虽有明显脾功能亢进症状,以内科治疗为主。一般不宜作脾切除术: (1)骨髓骨硬化症(osteomyelosclerosis):该症的脾大是骨髓硬化后代偿造血的结果,脾切除使肝脏迅速肿大,病情恶化。在不得已情况下,才考虑脾切除术;如只有溶血症状,使病情变坏,或脾脏中红细胞滞留过多引起治疗无效的贫血。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过去曾认为可以改善贫血、血小板减少及一般症状,并认为有预防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作用;现多认为脾切除并非作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其急变的有效手段。 (3)某些非血液疾患引起的脾功能亢进如:败血症、黑热病、梅毒等都以抗病原体之内科治疗为主,非脾切除适应证。 3.经皮肤非切除性的脾脏栓塞术 目前,对脾功能亢进可试采用部分或分次性脾栓塞,以达到改善脾功能亢进的目的。一般主张栓塞脾动脉分支的脾栓塞,侧支循环建立还可以保存脾脏的功能。其指征如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脾脏动脉肿瘤及门静脉高压症。部分性脾脏栓塞手术可以部分保存脾脏免疫功能,改善骨髓功能,减少脾切除的副作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介入检查科已在开展此项治疗手术,对儿童期的脾功能亢进有较好的效果,如重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3、哪位好人回答一下:多发性骨髓瘤诊断?脾功能亢进诊断标准?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骨髓象改变?血检的
1.诊断MM要求具有至少1项主要标准和1项次要标准,或者具有至少3项次要
标准而且其中必须包括⑴项和⑵项。病人应有与诊断标准相关的疾病进展性症状。
2. 主要标准:
⑴骨髓浆细胞增多(>30%)
⑵组织活检证实有浆细胞瘤
⑶M-成分:血清IgG>3.5g/dL或IgA>2.0g/dL尿本周蛋白>1g/24h
3. 次要标准:
⑴骨髓浆细胞增多(10~30%)
⑵M-成分存在但水平低于上述水平
⑶有溶骨性病变
⑷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50%以上:IgG<600mg/dL,IgA<100mg/dL,IgM<50mg/dL
诊断脾功能亢进有赖于以下各项指标:
(一)脾脏肿大; 几乎大部分病例的脾脏均肿大。对于肋下未触到脾脏者,应进一步通过其它检查,证实是否肿大。应用99m锝、198金或113m铟胶体注射后脾区扫描,有助于对
脾
脾脏大小及形态的估计。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也能测定脾大小及脾内病变。但脾肿大与脾功能亢进的程度并不一定成比例。
(二)血细胞减少; 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以单独或同时减少。一般早期病例,只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晚期病例发生全血细胞减少。
(三)骨髓呈造血细胞增生象; 部分病例还可同时出现成熟障碍,也可能因外周血细胞大量被破坏,成熟细胞释放过多,造成类似成熟障碍象。
(四)脾切除的变化; 脾切除后可以使血细胞数接近或恢复正常,除非骨髓造血功能已受损害。
(五)放射性核素扫描 51Cr标记血小板或红细胞注入体内后体表扫描,发现脾区的51Cr量大于肝脏2~3倍,提示血小板或红细胞在脾内破坏过多。
在考虑脾亢诊断时,以前三条尤为重要。
诊断标准为:①发热1周以上(高峰≥38.5℃);②肝脾肿大伴全血细胞减少;③肝功能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④噬血组织细胞占骨髓涂片有核细胞≥2%(或≥3%)或2500个细胞/ml骨髓液,和(或)活检显示累及骨髓,淋巴结,肝,脾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