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灰质图片

骨髓灰质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21 23:12:02

1、什么是骨髓灰质炎?

骨髓没有灰质白质之分,所以不存在“骨髓灰质炎”。你问的可能是脊髓灰质炎,回答如下: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以下简称polio)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故又称小儿麻痹症(Infantile paralysis)。

2、脊骨髓灰质炎的症状是什么?

潜伏期症状

潜伏期在3~35天。

前驱期症状

此期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头痛、腹泻或便秘等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炎的症状。

瘫痪前期症状

在前驱症状消失后1~6天再次发热而进入本期,故有双峰热之称。也可不经过前驱期而直接至瘫痪前期。此时若让患者坐起,患儿需双臂后伸支撑身体才能坐立,称为三脚架征,患者坐在床上屈膝,不能用下颌抵住膝部为吻膝征阳性,此两体征为该病的特点。此外,出现感觉过敏、拒抚抱、多汗等症状。

瘫痪期症状

多在病程的2~7天体温下降后出现瘫痪,且瘫痪范围逐渐扩大,随体温降至正常,瘫痪症状稳定。

恢复期症状

四肢远端小肌群首先恢复,其次为大肌群,肌力的恢复需1年左右。

后遗症期症状

一般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3、骨髓灰质前角是什么?

骨髓灰质前角发出的纤维管运动,要是损伤会导致运动障碍,脊髓灰质炎(就是小儿麻痹症)就是那个属于这个地方损伤了

4、什么是骨髓灰质

灰质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神经细胞)的胞体和短的树突集聚存在的部分。在脊髓灰质在白质的深层,在大脑半球和小脑半球上,灰质在其表面,称为皮质。脑内白质深面的灰质形成神经核。

5、怎样预防脊骨髓灰质炎?

服用小儿麻痹糖丸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重点,这是使孩子远离此病最关键的措施。疫苗有两种: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我国现应用的是减毒活疫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儿麻痹糖丸”,口服“糖丸”的活动在每年冬春季全国统一进行。

出生2个月至7岁的小儿是口服疫苗的对象,服用时禁止使用热水送服,以防“活疫苗”遇热失活而起不到免疫的效果,可用凉开水或奶液化开,用汤匙喂下,并有成人严格看管以确保小儿将糖丸咽下,也可直接将糖丸投入口中含化咽下。这种疫苗的安全性好,不良反应极少。对于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等。发热、严重佝偻病、活动性结核或其他严重疾病者禁止服用。

现行的免疫计划如下: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必须服用一粒,以后2个月、3个月、4个月时各服一粒,然后每年再进行强化免疫一次,防止出现漏服。

只要按要求服用“糖丸”,小儿的肠道便分泌免疫球蛋白IgA,当有野毒株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小儿肠道时,IgA就会发挥抵抗病毒作用从而使小儿产生免疫力。当本病出现流行时,儿童应减少集体活动,禁食可能被污染的食物,尽量不游泳。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衣物等应煮沸15分钟进行消毒。

6、脊骨髓灰质炎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不分种族、年龄及性别均可感染脊髓灰质炎,自然感染后人体对同型病毒能产生较持久的免疫力,一般认为可维持终身。新生儿可由母体获得抗体,但出生后3~6个月逐渐下降以至全部消失,此后婴幼儿通过野毒感染(包括隐性感染和轻型感染)或人工免疫接种而获得免疫力。脊髓灰质炎病毒3型之间交叉免疫的可能性极小。麻痹型病例重复感染后再次出现麻痹者较少。人群的免疫状态在流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流行或散发、流行特征、传播速度、范围大小意义重大。

7、骨髓炎与骨髓灰质炎一样吗

你好
不一样 完全是两种疾病 ,骨髓炎:为化脓性细菌感染,涉及骨膜、骨密质、骨松质与骨髓组织,中医称为附骨疽。感染途径有三:1、身体其它部位的化脓性病灶中的细菌经血液循环播散至骨 骼,称血源性骨髓炎。2、开放性骨折后或骨折手术后出现了感染,称为创伤后骨髓炎。3、邻近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至骨骼,称为外来性骨髓炎。

8、骨髓灰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有什么作用?

骨髓是没有灰质的。准确地说是脊髓的灰质。脊髓的灰质主要有大量形态不同的多级神经元和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组成。
神经细胞就是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打个比方,胞体相当于一个土豆,而突起就是土豆上发的芽。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两部分。多级神经元就是有一个胞体和多个树突组成的。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外包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
脊髓灰质的作用:感觉的传入和支配运动的传出。

9、骨髓灰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有什么作用

灰质是一种神经组织,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大量的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在一起形成。灰质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集合在一起称为神经核。

脊髓灰质
在脊髓的横切面上可看见的中央部较暗的部分叫“灰质”,它在脊髓内呈“H”型(蝴蝶状)。按其形态可分为前角、后角、中间带以及侧角。
前角是突向腹侧、粗而短的灰质部分;后角是伸向背侧的细长部分。在前角与后角之间的灰质被神经纤维穿行,形成网状结构。在前、后角的外侧有呈三角形的突出部分叫侧角。连接两侧的灰质横带的部分叫“灰质联合”,其中央有一纵管叫“中央管”。
脊髓灰质内含有形状,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的神经元,在灰质内的各型神经元呈局部定位分布。自后角向前角依次分成10个板层(Ⅰ~Ⅹ)可精确定位神经细胞层次和准确判断后根感觉纤维和大脑、脑干终止的层次部位。
灰质纵贯脊髓的全长。因此,前、后角连续成柱状,故又叫前柱和后柱。此外,在脊髓第一胸节至第三腰节之间尚有侧柱,内含细胞群,发出的纤维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及腺体。
前角宽大,内含”前角细胞“,脊神经前根即由前角细胞的轴突而成。如前角细胞受到损害,其所支配的肌肉就瘫痪,表现为肌张力消失,肌肉萎缩。小儿麻痹症就是病毒侵犯这些前角细胞所引起的。后角细长,其中的细胞统称为“后角细胞”。

与骨髓灰质图片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