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如何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如何采集
首先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去,这个过程称为“动员”。然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获得大量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这种方法称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样现在捐赠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献血”了。而且,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运用造血干细胞“动员”技术,只需采集分离约50至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后,血液可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输血有什么不同
不论是骨髓移植还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说到底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按照造血一元论的观点认识,人体的造血细胞都是来源于一种最原始的血细胞,由它不断地增殖、分化,生生不息产生出多种多样的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既然这样,人们又管它叫种子细胞。把它播到另外的有机体内(受者),在合适的环境下,就能不断地增殖、分化,将有病的细胞取而代之。输血就不一样了,输的都是成熟的成分,只能暂时帮一下忙,慢慢地就被受者破坏分解掉了。
造血干细胞移植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现在很多人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不了解,认为捐献出去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影响。其实,通过对全球已实施移植的供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对身体有影响的个例。正常人骨髓总量约为3000克,移植时只需10克,相当于采集干细胞10毫升。在采集时,从一处静脉引出血,通过仪器把需要的细胞提取出来用于移植,不需要的成分再“送”回供者的体内。采集过程中,供者只需躺在床上约4个小时,整个过程只需一个星期。由于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功能,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人体将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所以,人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对供者很安全。造血干细胞的供给者通常只要请半天假就能完成整个手术,不用作任何额外的休息和调养。 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哪些类型
造血干细胞移植按造血干细胞的来源部位可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脐血干细胞移植。按造血干细胞来自患者自身与否可分为自体移植、同基因移植和异基因移植。其中同基因移植是指患者与移植供体为同卵孪生兄弟或姐妹。对急性白血病无供体者,在治疗完全缓解后,采取其自身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称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为缓解期骨髓或外周中恶性细胞极少,可视为正常细胞,但一般复发率较高,因而疗效比异体移植稍差。人们正在研究一些特殊的净化方法,用以去除骨髓中的恶性细胞,可望进一步提高自体移植的疗效。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多种血液病、实体瘤、免疫缺陷病和重度急性放射病,这已被很多人所熟悉。据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血液病、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1990年后这种治疗手段迅速发展,全世界1997年移植例数达到4.7万例以上,自1995年开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例数超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占总数的60%以上。同时移植种类逐渐增多,提高了临床疗效。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三个必要条件
一是移植前的预处理。这是为了使受者能够接受外来的造血干细胞和减少本身肿瘤细胞的负荷采取的措施,经典的方案是环磷酰胺60毫克/公斤体重服3日加上8~12戈瑞的一次或分次的全身照射。这种方案对病人损伤较大,多用于原来身体较好、年龄较轻、病程较短、主要脏器功能良好的患者。为了使儿童和年纪稍大、体质较弱的患者也可以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于是有了对上述经典方案的改良方案,称之为非清髓性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法,通常是减少使用细胞毒药物的数量和剂量,不加或减少全身照射剂量。这对于病人来说相对比较安全。
二是受者和供者应有相匹配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它存在于人类第六对染色体上,医生称其为HLA-A,B,C和DR位点,在移植能否成功上,HLA—DR位点关系尤大,必须相合,这样成功机会大,风险比较小。
三是要有一定量的造血干细胞数。这点不难理解,既然作为种子细胞,就要到适合于它的新的“土壤”环境中去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就不会是一帆风顺,其过程会有损失,没有一定数量是不行的。这些主要是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而言。它带给移植患者以生存的机会,同时又受屏障和条件的限制而埋伏着风险,诸如出血、感染、排斥、抗宿主病和肝静脉栓塞等并发症。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不完善的逐渐完善,没认识到的逐渐被认识,经验越来越丰富,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合理的救治重新获得健康。 有排斥反应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器官移植,不过它不是大的组织,大的器官,也是人体的细胞,人体的本身的免疫功能,都有一个认自己,排别人的东西,自己体内的东西都可以和平共处,不是自己身体里面的东西都要千方百计的排斥出去。机体有两个屏障:一个是个体发育屏障,一个是免疫屏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屏障,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生物的多样性,人和人不同。具体到造血干细胞移植,除了同卵双胎外,其他的都存在着差别,只不过差别有大有小而已。现在已经知道胎儿发育到3个月以后,胎肝便有造血干细胞,胎儿开始自己造血。但这种造血功能还很不完善,各种细胞成分的比例还很不稳定,红细胞系统造血比较旺盛,免疫功能细胞不够完善,抗体数量不足,这时如果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别人,则有不易植入而易被排斥的可能,对于受者而言此即个体发育屏障。而成人的造血干细胞,包括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就可因性别、内分泌、免疫功能和基因的内在差别而影响植入,这即谓之免疫屏障。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本身也有排斥的过程,这样我们就要在移植造血干细胞之后,大夫要密切观察排斥的现象,根据排斥现象,要用一些药物来进行预防它的排斥。如果说人体本身的一个功能,应该要有,但是由于我们严密的进行分型和配型,我们的配型是全相合,所以排斥的情况也不一定特别严重,我们也要预防,也要注射一些抗排斥的药物。所以采集以后,主要两大问题,一个是排斥问题,一个是抗感染的问题。
2、请问骨髓移植是不是器官移植啊
器官移植的一种,将正常骨髓由静脉输入患者体内,以取代病变骨髓的治疗方法。用以治疗造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其他一些恶性肿瘤。用此疗法均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得到长生存期乃至根治
骨髓移植分两类
一类为异基因骨髓移植(1970年代以来临床应用,已取得很大的成功)。它需有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相匹配的同胞兄弟、姐妹以及极少数的无亲缘关系的供髓者所输入的异体骨髓,或家庭成员间如父母和子女的骨髓移植;以及与患者HLA不很匹配的无关供者的骨髓。非同胞的兄弟姐妹虽HLA相匹配,但易发生轻重不等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尤其在后一种情况更严重。另一类为同基因骨髓移植,即极少数的同卵双胎孪生兄弟或姐妹间的骨髓移植。
还有一类为自体骨髓移植(ABMT)。此类骨髓移植开展较晚,80年代应用于临床。用自身的骨髓,不需供髓者,此法简便,易于推广,可用于独生子女,并且无GVHD的发生。用于白血病,淋巴瘤和多种实体瘤的治疗。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基因位点同时存在于两条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上,每条上又由紧密连锁的复杂的基因位点组成。每个位点都由几个或几十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组成。在细胞膜上,目前所发现的抗原已有200种左右。在实验室目前所能检测到的HLA抗原只有HLA-A-B-C、-D/DR 这几大类。实验室所测得两人之间这几种抗原相符合,不等于两人的全部抗原中没有不相符之处。在同胞兄弟、姐妹中从父母各接受一条染色体上每种基因的一个,所以是单倍体基因遗传。同胞兄弟姐妹间基因配合方式完全相同率仅占25%,父母与子代间总有一个单一型染色体上HLA的A、B等位点的配合不同,故除同卵的孪生兄弟或姐妹外,家庭成员间及无关供者间HLA相匹配的机率是极少的。
HLA最初是作为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被发现的,其基因编码所表达的抗原,参予控制免疫识别及细胞亚群间相互作用,故HLA不相匹配对移植物与受者组织之间的相互排斥有影响。临床上一方面可产生移植物不能植活,另一方面可产生轻重不等的急性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表现为皮肤、肝脏和胃肠道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HLA的组织配型对供髓者的选择和骨髓移植的成功与否,是重要环节之一。
约60%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异基因或同基因骨髓移植可达3年以上长生存期,部分已达5~6年以上。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约80%的病人可存活3年以上,部分已存活5~6年以上,可谓根治。有人比较了只用常规联合化学治疗,不做骨髓移植的急性白血病,仅有10~15%的人存活到3年,平均生存期仅一年左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生存期平均3~4年,病程虽缓慢,但用目前化疗方法无根治的可能。因此,骨髓移植所取得的疗效较常规化疗为佳。对淋巴瘤及其他实体瘤应用自体骨髓移植亦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3、目前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是 A.输血 B.骨髓移植 C.服药 D.抽
B
4、为何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的双方不能见面?
怎么可能让你们见面吗~
万一人家捐献的突然不想捐了~
接受捐献的一方会有什么样的举动?~
一般人都会很生气吧~
这边等着救命呢~那边不捐了~
这是为了保护捐献者吧~
5、骨髓移植的意思
骨髓移植有两种:一种是将采集的供者骨髓血移植给患者,代替患者骨髓,恢复骨髓正常造血功能;
另外一种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通过动员剂让骨髓血中造血干细胞释放到血液中,通过采血方式采集造血干细胞,把造血干细胞移植给患者,也是恢复患者正常造血功能。
骨髓移植分三个时期:准备期、手术期、恢复期。首先控制患者的癌变白细胞,通常采取化学疗法,有可能的话用机械方式把癌细胞从血液中分离出来。手术期内,通过化学方式把骨髓清洗干净,以避免与新注人的骨髓相排斥,然后接受捐献者大约一汤匙的骨髓。恢复期是最为危险的时期,新植入的骨髓还没有开始生产白细胞,病人随时都有可能因感染而致死。直至2-6个星期之后,新骨髓才开始有效地生产血细胞。骨髓移植非常昂贵并且危险性极大,但它给AML型患者以及ALL型复发患者一个很好的生存机遇。
6、发生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必须具备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通常所指的排斥反应是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ost versus graft reaction,HVGR)。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GVHR)是由移植物中的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宿主抗原而发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不仅导致移植失败,还可以给受者造成严重后果。GVHR所引起的疾病称为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往往导致受者多器官功能衰竭。常见于接受骨髓移植的病人,另外也可见于有大量淋巴组织的实质性器官移植受者,如小肠移植。受者的皮肤、肠道、眼是主要的受损器官。
中文名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外文名
GVHR
适应范围
骨髓移植等
发生条件
供、受者间HLA型别不相配合
快速
导航
发生条件临床表现治疗预后
具体内容
若移植物中同种异型反应性T细胞识别宿主同种异型组织抗原而诱发针对受者的排斥反应,此为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GVHR)。GVHR主要见于骨髓移植后,是影响骨髓移植成功的首要因素,也可见于胸腺、小肠和肝移植以及免疫缺陷个体接受大量输血时。
发生条件
(1)宿主与移植物之间的组织相容性不合;
(2)移植物中必需含有足够数量的免疫细胞;
(3)宿主处于免疫无能或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状态。
临床表现
1、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①一般发生于移植后10~30天。必须有:发热、食欲不振、腹泻、腹痛、呕吐和肝脏受损。②皮肤损害:最初为轻微的弥漫性红色斑疹或丘疹,有痒感。多见躯干,逐渐发至面部和四肢。若病情得不到控制,可演变为麻疹样或星红热样损害。甚至剥脱性皮炎或中毒性大疱表皮松解症,尼氏征可阳性。③粘膜损害:表现粘膜红斑、水肿、糜烂、溃疡,伴有疼痛。④内脏病变:内脏损害可与皮肤粘膜损害同时出现或先后独立存在,但程度不一。肝脏病变表现为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和肝功能异常。肠道表现腹泻(水样便)和腹绞痛。
2、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①一般发生于移植后3个月以上(常在100天左右),皮损多种多样,可局限或泛发。②扁平苔癣样疹:初发为紫红色苔癣样丘疹,沿毛囊周围分布,皮肤粗糙。多见四肢远端,特别是面部和躯干,一般无自觉症状。③硬皮病样损害:主要发生上肢,面部和躯干。为弥漫性红斑水肿、硬化、萎缩,呈硬斑病样表现,常伴有网状红斑和皮肤异色病样改变,但无毛细血管扩张。
7、什么是骨髓移植简介
器官移植的一种,将正常骨髓由静脉输入患者体内,以取代病变骨髓的治疗方法。用以治疗造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其他一些恶性肿瘤。用此疗法均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得到长生存期乃至根治。
随着技术发展现在都是做外周血移植。不用抽取供者骨髓,也就是更安全易行。
骨髓移植成功率受诸多因素及时间考验,一般要经过五大关口:1,移植前化疗关. 2,移植关 3,移植后免疫排异关. 4,感染关 5,移植后化疗关. 只有依次顺利通过以上这五关,并在半年后作基因检查,在患者体内发现供髓者的基因表达,且骨髓、血象及重要脏器检查正常、无明显症状,才算真正成功。 临床上常见有些患者在移植出舱后一月、三月、六月甚至一年后出现复发的。这与患者病情类型、机体脏器功能、自身免疫反应、移植过程的并发症及供髓者与患者的基因位点匹配相符率、移植医院的综合水平又有相当关系。 目前骨髓移植真正移植成功率新闻媒体报告在50%左右,但医学界认可在33%左右。即1/3、1/3、1/3 观点:1/3患者在移植中失败;1/3在移植后半年内复发;1/3患者获得移植成功。
现在移植中失败的比例在下降,一般一年内复发的也在下降,总之技术在成熟,有很多是感染和排异夺命很可惜的。
8、准备骨髓移植者移植前为何不能输入家族成员血
从某种程度上讲,亲属间(如父母与子女)输血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大得多。
当供血者和受血者血液的HLA单倍型相同时,受血者由于疾病等原因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抑制,输血后把供血者的血液误认为是自身的血液而不予排斥,供血者血液进入受血者体内把受血者的血液淋巴结细胞辨认为非自身的淋巴细胞予以排斥,从而导致致命性的GVHD。
因此,病人的输血治疗应避免使用亲属供者的血液。
移植抗宿主疾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是骨髓移植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急性GVHD中,皮肤成为捐赠者骨髓浸润的淋巴细胞主要攻击的靶器官。最近,超量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被认为与这种免疫性疾病中角质形成细胞的严重受损有关。靶细胞被效应T细胞损伤的最后通路现在被认为是一种GVHD中细胞凋亡的通路。
一般地,对于免疫功能缺陷或抑制患者,亲属献血后可由血液中心调剂使用。
9、骨髓移植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骨髓移植是器官移植的一种,将正常骨髓由静脉输入患者体内,以取代病变骨髓的治疗方法。用以治疗造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其他一些恶性肿瘤。用此疗法均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得到长生存期乃至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