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什么叫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NEC)
(一)急性非淋细胞白血病(ANL)
1、微小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M0型)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较轻,原始细胞大于30%,可达90%以上,核圆形,核仁明显。胞质小,嗜碱性,无颗粒,无Auer小体。
2、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可增生减低,骨髓中I型加II型原始粒细胞大于90%(NEC),可见小原粒细胞(胞体小,与淋巴细胞相似,胞似圆形,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较正常原粒细胞密集,核仁1-2个,有伪足)。
2、红系占3正常吗
骨髓象粒系37%,以成熟细胞为主,再加上成熟的淋巴细胞55%,抽到的骨髓中基本上是成熟细胞为主,骨髓穿刺可能并不成功,混血了。简单点说正常骨髓浓,有大量未成熟早期阶段细胞,血液稀,全部为成熟细胞。你的这次骨髓穿刺可能稀释了,换句话基本上是血了。只是见到巨核细胞,有点幼红细胞,应该有一点骨髓成分。骨髓稀释混血,所以才会出现网织红细胞升高,而骨髓中红系比例低。
当然也不除外骨髓本身如此。但一般骨髓增生低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中巨核细胞会少,网织红细胞应该低,你的不符合。
而且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应该做骨髓铁染色,就是看看细胞内外铁的多少,你的也没做。
你的骨髓对诊断没多大参考价值,真的应该重做,
还有你这次的血常规是治疗前的还是治疗一段时间后的?
在我的博客有你想要的
3、红细胞增多,JAK2/v617阴性,骨髓纤维化(+),粒红比例1.45:1,红系以中晚幼红为主
你好:
你现在的情况根据检查结果来看,还到不了真红的诊断标准。真红的血常规标准是红细胞>6.5,
红蛋白>180,白细胞>11.0,血小板>300.骨髓象显示三系增生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所以你不能诊断为真红,所以医生只让你服用阿司匹林,不主张额外用药。
4、aggressive AML 这里的aggressive怎么翻译?恶性白血病吗?
一类白血病的总称 简介:
AML: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即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类白血病的总称,临床中急性骨髓系白血病可 分为M0~M7一共8种。
详细描述:
1、流行病学:
AML的年发生率约是每10万人中有2.3人,男性比女性略多,而且年纪越大发生的机会越高,大于65岁的人得到AML的机会约为小于65岁的人之10倍。过去这20年来,其发生率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2、病因:
目前还没有找到真正的致病因,但一般认为遗传、辐射、化学物质(如苯)、药物及其他职业上的暴露(如浓烟、颜料、杀虫剂等)可能与AML的发生有关。
3、分类及诊断标准
⑴、M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
1.血象:贫血显著,外周血可见幼红细胞,白细胞总数升高。血片中以原始粒细胞为主,少数患者可无或极少幼稚粒细胞出现。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可增生活跃甚至减低。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大于90%(NEC),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也减少。
3.细胞化学染色:POX染色至少有3%原粒细胞POX阳性。
⑵、M2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
1.血象:贫血显著,白细胞中度升高和M1相似,以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为主。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非红系),早幼粒、中幼粒和成熟粒细胞大于10%,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此型白血病细胞的特征是形态变异及核质发育不平衡。
3.细胞化学染色
(1)P0X与SB染色: 均呈阳性反应。
(2)PAS染色:原粒呈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为弱阳性反应。
(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成熟中性粒细胞的NAP活性明显降低,甚至消失。
(4)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呈阳性反应。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AE)可呈阳性反应,但强度较弱,且不被氟化钠抑制。
(5)Phi(ф)小体染色:原始和幼稚粒细胞内出现Phi(ф)小体。
(6)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验:特异性染色体重排t(6;9)约见于1%的AML,主要为本型。
4.免疫学检验:表达髓系抗原,可有原始细胞和干细胞相关抗原,CD34、HLA- DR、CD13、CD33和CD57阳性。
5.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检验:t(8;21)(q22;q22)易位是M2b的一种常见非随机染色体重排,其检出率高达90%。AML1基因重排可作为本病基因诊断的标志。
⑶、M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1.血象: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呈轻度到中度减少,部分病例为重度减少。白细胞计数大多病例在15×10/L以下,分类以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可高达90%,Auer小体易见。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2.骨髓象: 多数病例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个别病例增生低下。分类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占30%~90%(NEC),早幼粒细胞与原始细胞之比为3:1以上。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均明显减少。M3胞质中有大量颗粒和成束的Auer小体。
3.细胞化学染色: POX、SB、AS-D-NCE和ACP染色均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AS-D-NAE可呈阳性反应,但不被氟化钠抑制,α-萘酚丁酸酯酶染色阴性,依次可与急单作鉴别。
4.免疫学检验: 髓系标志为主CD13、CD33、MP0、CD68等阳性,而HLA-DR、CD34为阴性者。
5.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验: 约70%~90%的APL具有特异性的染色体易位t(15;17),是APL特有的遗传学标志,t(15;17)染色体易位使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PARα)基因发生断裂。与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发生融合,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
⑷、M4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1.血象: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为中度到重度减少。白细胞数可增高、正常或减少。外周血可见粒及单核两系早期细胞,原单核和幼单核细胞可占30%~40%,粒系早幼粒细胞以下各阶段均易见到。血小板呈重度减少。
2.骨髓象: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粒、单核两系同时增生,红系、巨核系受抑制。包括两种类型:①异质性白血病细胞增生型:白血病细胞分别具有粒系、单核系形态学特征;②同质性白血病细胞增生型:白血病细胞同时具有粒系及单核系特征。部分细胞中可见到Auer小体。本病可分为4亚型:M4a、M4b、M4c、M4Eo。
3.细胞化学染色
(1)POX、SB染色:原单和幼单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而幼粒细胞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
(2)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应用α醋酸萘酚为底物进行染色,原始和幼稚细胞呈阳性反应,其中原粒细胞不被氟化钠(NaF)抑制,而原单细胞可被NaF抑制。
(3)酯酶双重染色:可呈现醋酸萘酚酯酶阳性细胞、氯醋酸酯酶阳性细胞或双酯酶阳性细胞。
4.免疫学检验: 白血病细胞主要表达粒、单系抗原CD13、CD14、CD33、HLA-DR,部分表达CD9。
⑸、M5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1.血象: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呈中度到重度减少,大多数患者白细胞数偏低,分类以原单和幼单核细胞增多为主,可占细胞总数的30%~45%。未分化M5a以原单细胞为多、部分分化型M5b以幼单和单核细胞为主。两型血小板均重度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原单加幼单细胞大于30%。M5a以原单细胞为主,可大于80%(NEC或单核系细胞),幼单细胞较少。M5b中原单、幼单及单核细胞均可见到,原单细胞小于80%。白血病细胞中有时可见到1~2条细而长的Auer小体。
3.细胞化学染色
(1)POX和SB染色:原单核细胞是阴性和弱阳性反应,而幼单细胞多数为阳性反应。
(2)PAS染色:原单细胞约多数为阴性反应。半数呈细粒状或粉红色弱阳性反应,而幼单细胞多数为阳性反应。
(3)酯酶染色: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其中α-丁酸萘酚酯酶(α-NBE)染色诊断价值较大。
⑹、M6 急性红白细胞白血病
1.血象
(1)红血病期:贫血轻重不一,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加重。可见各阶段的幼红细胞,以原红和早幼红细胞为主,幼红细胞的形态奇特并有巨幼样变。白细胞数低于正常,随着病程的发展白细胞数可增多。血小板常减低。
(2)红白血病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大多由中度到重度减少。见到各阶段的幼红细胞,以中、晚幼红细胞为多,且形态异常。白细胞数一般偏低,可见到原粒及早幼粒细胞,随着病程的发展,部分病例后期发展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其血象也随之而改变,此时幼红细胞逐渐减少。血小板减少明显,可见畸形血小板。
2.骨髓象
(1)红血病期: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多数病例大于50%,粒红比例倒置,原红及早幼红多见,异型红细胞超过10%,而骨髓中红系细胞占30%即有诊断意义。
(2)红白血病期: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和粒系(或单核系)细胞同时呈恶性增生。大部分病例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原红、早幼红细胞次之;白细胞系统明显增生,原粒(或原单核+幼单核)细胞占优势,大于30%(ANC),部分原始和幼稚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
3.细胞化学染色:幼红细胞PAS呈阳性反应,积分值明显增高,且多呈粗大颗粒、块状、环状或弥漫状分布。
⑺、M7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1.血象: 常见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大多减低,少数正常或增高,血小板减少。少数病例正常。可见到类似淋巴细胞的小巨核细胞,亦可见到有核红细胞。
2.骨髓象: 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活跃。粒系及红系细胞增生均减低。巨核细胞系异常增生,全片巨核细胞可多达1 000个以上,以原始及幼稚区核细胞为主。其中原始巨核细胞大于30%,根据分化程度分两种亚型:未成熟型:以原始巨核细胞增多为主;成熟型:原始巨核至成熟巨核细胞同时存在。
3.细胞化学染色: 有价值的细胞化学染色是5′-核苷酸酶、ACP和PAS为阳性,酯酶染色ANAE阳性,并可被NaF抑制。MP0及SB染色阴性。
4.免疫学检查: CD41、CD42可呈阳性表达。
5.染色体检验: 染色体有inv(3)或del(3)、+8、+21异常。
6.电镜: M7的原始巨核细胞根据其体积大小(4倍体~8倍体)及特异性细胞器的出现,加以识别。MKB和Pro-MKB均示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PO)阳性反应,髓过氧化物酶(MPO)呈阴性反应。
⑻、M0 急性微分化型粒细胞白血病
此类细胞属原始细胞,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细胞化学检查无法鉴别是粒系还是淋系,只有通过电镜氧化物酶(POX)检查为阳性或通过免疫学检查,髓系特征才表现出来。非常原始的细胞有髓系特异性抗原表示才能诊断。
5、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其中粒细占53.5%,红系占17%,粒:红=3.15:1
全片见巨核细胞396个,偏多
计数30个巨核细胞见颗粒型巨核26个,幼巨核细胞3,裸核型巨核1个,血小板较少见。一个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都没有、血小板少见均是是异常的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已经没有疑问,关键时候要寻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