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小板多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hemorrhagic thrombocythemia)是一种原明不明的异常增生伴血小板持续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①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②常伴有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反复发作;③有血栓形成;④脾肿大;⑤血小板持久性明显增多。病因不明。其与红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关系密切,合称为“骨髓增生综合征”或“骨髓增生性疾病”(MPD)。其出血机理可能与血小板功能障碍或纤维蛋白溶解增强有关。国内报导男多于大。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髓增生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特点是外周血中血高,伴有出血倾向,血栓形成,肝脾肿大和粒细胞增多等。本病较少见,中医根据以上的临床表现,当归属于“血瘀”“积聚”“血证”的范畴。临床应用“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效果。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血瘀,血瘀可因寒凝,气滞,气虚,热邪,阴虚,肝郁等因素所致。唐容川《血证论》将消瘀列为治血证四法之一,探讨了瘀血与出血的关系。强调“凡瘀血,急以祛瘀为要”,认为“吐觑、便溺,其血无不离经,凡系离经之血,与营养周身之血己腰绝不合”,“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生,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
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再加上造成血瘀的原因的药物,如气滞者可加理气药,肝郁者如流肝解郁药,寒凝者加温阳药,阴虚者加滋补肝肾药,毒邪引起者加解毒抗癌药。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疾病概述:』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bocythemia)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外周血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不高,多见40岁以上者。
『诊断说明:』
对原因不明血小板增多(>60万/mm3),骨髓中巨核细胞显著增加,结合脾大,出血或血栓形成等表现,应考虑本病的诊断。但需与继发性(或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及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相鉴别。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见于脾切除后、脾萎缩、急或慢性失血、外伤及手术后。慢性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病、坏死性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分娩、肾上腺素等药物反应也可引起血小板增多。有报道骨髓细胞培养,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有自发性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可与继发性区别。
『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经G6PD同工酶检查证实本病也为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导致骨髓巨核细胞持续明显增殖,血小板生成增多,加上脾和肝储存血小板的释放,但血小板寿命大多正常。
本病的出血机理由于血小板功能缺陷,粘附及聚集功能减退,血小板第三因子降低,5-羟色胺减少以及释放功能异常。部分病人尚有凝血机制不正常,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因血小板过多,活化的血小板产生血栓素,易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可微血管内形成血栓。晚期可有脾脏和其他脏器的髓外造血。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血小板计数多在100万~300万/mm3,最高达2000万/mm3。血片中血小板聚集成堆、大小不一,有巨大畸形变,偶也见到巨核细胞碎片及裸核。白细胞数可正常或增高,多在1万~3万/mm3,一般不超过5万/mm3,分类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偶见幼粒细胞。30%的患者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多,形态大小不一,呈多染性,也可出现豪-胶小体及嗜碱性点彩。少数病人有反复出血而导致低色素性贫血。
(二)骨髓象 有核细胞尤其是巨核细胞显著增生,原及幼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聚集成堆。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
(三)出、凝血试验 出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消耗时间缩短,血块退缩不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活酶生成障碍。血小板粘附功能及肾上腺素和ADP诱导的聚集功能均降低,但对胶原聚集反应一般正常。
(四)其他 染色体检查有21号长臂缺失(21q-),也有报告21号染色体长臂大小不一的变异。血清酸性磷酸酶、钾、钙、磷、乳酸脱氢酶及尿酸含量测定均增多。
『治疗说明:』
治疗目的要求血小板减少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以预防血栓及出血的发生。
(一)骨髓抑制性药物 白消安为常用有效的药物,宜用小剂量,开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选用羟基脲2~4g/d,3~4天后减至1g/d。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马法兰等都有效。当血小板数下降或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如有复发可再用药。
(二)放射核素磷(32P) 口服或静脉注射,首次剂量0.08~0.11MBq,如有必要三月后再给药一次。一般不主张应用,因有诱发白血病的可能。
(三)血小板分离术 迅速减少血小板数量,改善症状。常用于胃肠道出血、妊娠及分娩、选择性手术前。
(四)干扰素 最近有人提出用α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对巨核细胞生成抑制及血小板生存期缩短。剂量为3~5mu/d。
(五)其他 应用双嘧达莫、阿司匹林、消炎痛可防止血小板聚集。有血栓形成者用肝素或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参见\"血栓形成及血栓性疾病\"章)。切脾是禁忌的。
『预后说明:』
根据血小板增多的程度,病程不一。大多数病例进展缓慢,中位生存期常在10~15年以上。少数病人可转为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重要脏器有血栓形成及出血常为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特发性骨髓纤维化
一、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涂片镜检,ALP染色
骨髓穿刺及活检
病理特殊染色
骨髓检查、X线
细胞遗传学检查(ph+)
二、 诊断
脾肿大。
可有贫血,外周血涂片可有幼红、幼粒细胞、泪滴关红细胞。
骨髓多次“干抽”或是“增生低下”。
肝脾、淋巴结病理显示:胶原纤维或/网状纤维明显增生。
骨髓活检病理显示:胶原纤维或/和网状纤维明显增生。
上述标准必须具备第5项,加上其他4项中任2项。并能排除继发性骨髓纤维化者,可诊断。
三、 治疗
综合治疗,如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仅观察不用治疗
贫血:输血、雄性激素。
高代谢表现:可用瘤可宁、羟基脲、皮质激素。
少数可切脾
1)切脾指征
①脾大产生机械压迫或疼痛。
②严重溶血
③脾亢所致严重细胞减少和/或血小板减少。
2)脾切除禁忌症:骨髓造血严重低下。此外,切脾术后Plt可能继发增加,也可致肝脏迅速肿大伴有疼痛,亦必须考虑。
脾区放疗:低剂量脾区放疗(25-50rad/d),在部分病例可控制脾大所致疼痛及髓外造成血。
免疫调节剂(如a-干扰素300万u皮下注射,3次/周)或罗钙全(0.25~0. 5mg/d)
四、 疗效标准
好转:无临床症状,脾比原有大小缩小1/2以上,Hb,WBC,Plt达正常范围。外周血无幼粒红细胞,骨髓增生正常。
进步: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脾较疗前缩小,但不到原来1/2,Hb,W BC,Plt至少1项达正常范围,外周血幼粒、幼红细胞较疗前减少1/2以上。
无效:未达进步标准者。
2、化疗后导致骨髓抑制这个需要多久血小板低于10化疗后三个月了骨髓造血还没有恢复这个能恢复吗打针都不行?
化疗后是会造成白细胞低的,如果连续化疗几期是会有白细胞反复下降不稳定,骨髓功能下降的现象,因为身体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当你病情控制住,恢复得好了那么白细胞会恢复正常骨髓功能也会随之正常的,你现在需要好好静养,要乐观些,这有利于身心健康,加油。化疗后是会造成白细胞低的,如果连续化疗几期是会有白细胞反复下降不稳定,骨髓功能下降的现象,因为身体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当你病情控制住,恢复得好了那么白细胞会恢复正常骨髓功能也会随之正常的,你现在需要好好静养,要乐观些,这有利于身心健康,加油。化疗后是会造成白细胞低的,如果连续化疗几期是会有白细胞反复下降不稳定,骨髓功能下降的现象,因为身体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当你病情控制住,恢复得好了那么白细胞会恢复正常骨髓功能也会随之正常的,你现在需要好好静养,要乐观些,这有利于身心健康,加油。
3、去甲氧柔红霉素一般对骨髓抑制期有多长?
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的作用一般与用药的剂量、疗程、给药方法有关;患者的个体差异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一般来说,只要正确使用化疗药物,骨髓抑制是可逆的;经过一段时间和/或对症治疗以后,骨髓抑制可以完全缓解。
祝您好运!
4、“环磷酰胺”对人体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1)骨髓抑制为最常见的毒性,白细胞往往在给药后10一14天最低,多在第21天恢复正常,血小板减少比其他烷化剂少见;常见的副反应还有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
(2)环磷酰胺的代谢产物可产生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大量补充液体可避免。本品也可致膀胱纤维化。
(3)当大剂量环磷酰胺(按体重50mg/kg)与大量液体同时给予时,可产生水中毒,可同时给予呋塞米以防止。
(4)常规剂量的环磷酰胺不产生心脏毒性,但当高剂量时可产生心肌坏死,偶有发生肺纤维化。
(5)环磷酰胺可引起生殖系统毒性,如停经或精子缺乏,妊娠初期时给予可致畸胎。
(6)长期给予环磷酰胺可产生继发性肿瘤。
(7)环磷酰胺可产生中等至严重的免疫抑制。
(8)用于白血病或淋巴瘤治疗时,易发生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
(9)少见的副作用有发热、过敏、皮肤及指甲色素沉着、粘膜溃疡、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荨麻疹、口咽部感觉异常或视力模糊。食欲不振,恶心,脱发,骨髓抑制,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引起肝损害,大剂量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或膀胱炎,血尿,蛋白尿,呕吐.个别有头晕,幻觉,不安等。
5、重度骨髓抑制多久能恢复?
放化疗期间很容易造成骨髓抑制,引起血象下降,白细胞降低等情况。因粒细胞平均生存时间最短,约为6-8小时,因此骨髓抑制常最先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平均生存时间约为5-7天,其下降出现较晚较轻;而红细胞平均生存时间为120天,受化疗影响较小,下降通常不明显。
多数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通常见于化疗后1-3周,约持续2-4周逐渐恢复,并以白细胞下降为主,可有伴血小板下降,少数药如健择、卡铂、丝裂霉素等则以血小板下降为主。所以在化疗后可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来判断是否发生了骨髓抑制。
为有效预防骨髓再生不良,中医最重视以脏补脏,因此在化疗期间也可适量增加动物骨髓,如牛、样、猪的骨髓炖烫,或用鸡血、鸭血、鹅血、猪血制作的饮食。同时也可多吃一些五黑食品,如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枣等。中医认为“黑可入肾”,五黑食品可以补肾填髓,有助于血象的提高的。
6、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三级放疗,化疗后骨髓抑制,能恢复正常吗?需要多久?
您好!骨髓抑制通常发生在化疗后。因粒细胞平均生存时间最短,约为6-8小时,因此骨髓抑制常最先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平均生存时间约为5-7天,其下降出现较晚较轻;而红细胞平均生存时间为120天,受化疗影响较小,下降通常不明显。多数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通常见于化疗后1-3周,约持续2-4周逐渐恢复!
7、化疗到底有多痛苦?
化疗作为癌症治疗利器,整个过程有多痛苦?
癌症化疗是否有不良反应,是否非常痛苦,是需要看应用的化疗药物的种类,应用的化疗方案来决定的。而且现在抑制化疗副反应的药物较为先进,现在的化疗病人一般都可耐受化疗。
a
如果患者应用的是高致吐性的化疗药物如顺铂,则患者可能会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给予治疗的医生会给予止吐,解除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应用的是有可能发生过敏的药物如紫杉醇,医生也会给予口服地塞米松或静脉应用地塞米松来预防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应用的是有可能会导致发热的化疗药物如博莱霉素,医生也会给予相应的预处理。
所以现在医学较为发达,患者化疗不会特别痛苦,如果患者有适应症必须化疗来治疗,建议患者接受积极治疗,配合医生以求让病情尽快的好转。
化疗一般不会有很痛苦的情况,有的患者可能因为体质比较差或者化疗药物不适应,出现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等,但一般都是可以耐受的。因为化疗它是起到全身治疗抗癌的作用,没有其他的任何治疗方式能完全替代化疗的。
b
为了起到控制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期的目的,做化疗稍微受点痛苦也必须要忍受。在化疗之前预防性的应用止吐、抗过敏等药物治疗,能够缓解化疗引起的副反应,患者感觉到好受,也有可能会继续配合化疗。
患者自己要做的就是化疗期间多饮水,保持小便通畅,有助于化疗药物的代谢,也可以减轻化疗副反应。
化疗并没有很痛苦的情况,所以,化疗都是可以耐受的,不能因为看见别人反应很大,就认为化疗很痛苦,很多患者没有进行化疗,仅仅看到化疗的输液药水可能就会出现呕吐,属于心理方面的影响。
化疗会有一些副反应,比如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血小板降低等,可能会引起比较难受的症状,但经过对症处理,比如止吐、护胃、抑酸等治疗之后是可以好转的,都是可以耐受的。
c
如果实在不能耐受,化疗反应太大,医生也会调整治疗方案,比如更改其他方案或者减轻药量等。所以,化疗一定要坚持进行,因为化疗是预防肿瘤复发和向远处转移的主要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