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懂的帮忙看下骨髓片检查报告
我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骨髓片中的 巨核细胞,正常情况是全片可见7-35个巨核细胞,你这个是增生明显活跃了。但是巨核细胞形态特点描述不完整,不太好说,但是有数量问题的。
血片中问题 有成熟粒细胞增多为主。
综合骨髓片和血片所有已知特点,排除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初步估计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个人浅见,仅仅供参考!
2、骨穿结果出来了,怎么看情况好坏
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集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临床上骨髓穿刺液常用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等,以协助临床诊断血液病、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并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血细胞的质和量的异常是血液病的重要病理变化。血液病检查中经常会遇到骨髓象和血象分析等,但是普通人却根本看不懂这些,那么怎样正确看骨穿报告呢,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正常值又是多少呢?
骨髓检查的报告单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非专业人员很难看懂。在骨髓化验报告单中,包括红细胞系、粒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单核细胞系、浆细胞系等各类细胞在各个不同成熟阶段所占百分比;其他细胞如巨核细胞、网状细胞、吞噬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等数量;还有经过计算的粒系和红系细胞比值;各类细胞的形态的描述;是否有寄生虫感染和表示骨髓增生情况的说明。
由于正常骨髓内各细胞系及其各阶段百分率范围较大,因此凡分类符合下列情况者均可视为正常骨髓象。
1、骨髓增生活跃;
2、粒细胞系约占有核细胞的40%~60%,其中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5%、中、晚幼粒细胞各<15%,杆状核粒细胞多于分叶核细胞,嗜酸粒细胞一般<5%,嗜碱粒细胞<1%,细胞大小、形态、染色基本正常;
3、幼红细胞总百分率约占有核细胞的20%左右,其中原红细胞<1%,早幼红细胞<5%,中、晚幼红细胞约各占10%,细胞形态、染色基本正常;
4、粒、红比值正常约为2~4:1;
5、淋巴细胞百分率约为20%,小儿较高,可达40%,均为成熟淋巴细胞,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细胞极罕见;
6、单核细胞一般<4%,浆细胞<3%,均为成熟阶段者;
7、巨核细胞系通常于1.5×3cm2骨髓片膜上可见巨核细胞7~35个,多为成熟型;
8、可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虽然它们各占百分率很低,但却均为骨髓成分的标志;
9;核分裂细胞不易见到,仅约为1‰。不见异常细胞和寄生虫;
10、成熟红细胞大小、形态、染色大致正常。
只有了解骨髓细胞形态的正常值才能对血液病的病情、疾病程度有所掌握,但血液病的诊断不能仅凭骨髓穿刺,还要结合血常规、骨髓活检及其他相关检查,若有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3、在看骨髓片,这三个细胞是什么?
白细胞。成年人的骨髓分两种: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白细胞无色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直径在7~20μm之间。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五种,按照体积从小到大是: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具体到骨髓中,就不好区分是哪一种了。
4、这是一张骨髓片的照片,大神们快来看看这是什么细胞
周围是红细胞!中间部分很明显是血小板大量凌聚体
5、怎样看骨髓化验单
新年快乐!
首先要看骨髓的增生情况如何,主要是看骨髓内的造血细胞数量。一般可分为极度活跃、明显活跃、活跃、尚可和低下等五种。如果造血细胞极度活跃常见于白血病,而低下则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其次是看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的比例。如果两者之间的比例高,说明粒细胞增生多或红细胞增生少,反之亦然。第三是看各类细胞,如粒细胞、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各阶段中的比例。如原始细胞比例是否增高,提示有无白血病;幼稚淋巴细胞的比例或各阶段红细胞比例是否增高,提示有无增生性贫血。
第四看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情况,主要看数目和各阶段巨核细胞的比例,以此判断血小板增多症或减少症的依据。
其实不妨问下当值的医生。他们更有经验。
新年快乐哦!有空关注下养生之类的,可以防住很多病。
6、骨髓报告怎样看?
我建议你最好还是让专业血液病大夫看好。自己学习的话不容易,再有就是疾病很有多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看自己的病肯定有片面性,再说骨髓报告不容易学会,你还是听从专家的意见吧。
7、骨髓检查的正常骨髓报告单
骨髓检查的报告单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非专业人员很难看懂。在骨髓化验报告单中,包括红细胞系、粒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单核细胞系、浆细胞系等各类细胞在各个不同成熟阶段所占百分比;其他细胞如巨核细胞、网状细胞、吞噬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等数量;还有经过计算的粒系和红系细胞比值;各类细胞的形态的描述;是否有寄生虫感染和表示骨髓增生情况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