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里白细胞

骨髓里白细胞

发布时间:2020-10-01 05:31:15

1、为什么骨髓里的白细胞杀不了?

为什么要杀白细胞呢?白细胞是吞噬细菌的呀!而且骨髓里的白细胞还能帮助造血呀!

2、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什么作用?

妙手医生
白细胞的作用
2018-11-186690人阅读

王玲玲副主任医师

普通内科华润武钢总医院

点击播放医生的语音回答
00:00
02:39
语音内容

白细胞的主要作用是防御作用,不同种类的白细胞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机体的防御反应。

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免疫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具有很强的吞噬功能,可吞噬细菌,衰老的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和坏死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某些异物的引起的过敏反应,而同时释放的是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还能够把酸性粒细胞吸引过来,具体与局部已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能够有明显的昼夜波动周期,这种昼夜波动周期的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的糖皮质激素的昼夜波动量密切关系的,它可以在抗细菌防御中起一部分的作用,它能够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还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在有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的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是从骨髓进入血液时尚未成熟的细胞,单核细胞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可以吞噬更多的细菌和颗粒。

淋巴细胞是免疫细胞中的一大类,主要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与t细胞免疫和b细胞免疫有关。

3、骨髓中的干细胞是怎样产生红细胞、白细胞的

人血液中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它是由骨髓中的原始红细胞经过四次细胞有丝分裂发展成的。红细胞的形成过程是核幼稚红细胞到无核网织红细胞再到成熟红细胞发育过程。
发育过程:红系定向干细胞→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在红细胞发育过程中,胚胎期红细胞最初由卵黄囊壁产生并释放入血液,是有核红细胞。以后这种有核红细胞被肝所产生的不同细胞同工型——无核红细胞代替。在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子从胚胎型、胎儿型到成年型的承袭是适应发育过程环境变化及结合、运输氧功能的需耍。

白细胞由骨髓产生。
它们从前体细胞(干细胞)经一定时间逐渐分化、成熟为5种主要类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要产生约1000亿个白细胞。

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在造血组织中经过定向分化形成原始的巨核细胞,又进一步成为成熟的巨核细胞。 成熟的巨核 细胞膜表面形成许多凹陷,伸入胞质之中,相邻的凹陷细胞膜在凹陷深部相互融合,使巨核细胞部分胞质与母体分开。最后这些被细胞膜包围的与巨核细胞胞质分离开的成分脱离巨核细胞,经过骨髓造血组织中的血窦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小板。

4、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什么用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血液中的一类细胞。白细胞也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
功能作用
吞噬异物,浆细胞产生抗体,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白细胞是一个庞大的血细胞家族,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多样的,但是,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机体的防护、免疫和创伤愈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尽管它们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成分,但它们功能的发挥,更多地体现在循环管道外的器官组织中。在功能方面它们与这些器官组织中的许多细胞成分如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密切相关。
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吞噬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吞噬作用
噬作用是生物体最古老的,也是最基本的防卫机制之一。对于其要消灭的对象无特异性,在免疫学中称之为非特异性免疫作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很强,嗜酸性粒细胞虽然游走性很强,但吞噬能力较弱。
白细胞可以通过毛细血管的内皮间隙,从血管内渗出,在组织间隙中游走。它们吞噬侵入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和一些坏死的组织碎片。一般认为,白细胞能向异物处聚集,并将其吞噬,这是因为白细胞有趋化性。由于细菌体或死亡的细胞所产生的化学刺激,诱发白细胞向该处移动。组织发炎时产生一种活性多肽,也是白细胞游动的诱发物质之一。
中性粒细胞内的颗粒为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消化其所摄取的病原体或其他异物。一般一个白细胞处理5~25个细菌后,本身也就死亡。死亡的白细胞集团和细菌分解产物构成脓液。
单核细胞由骨髓生成,在血液内仅生活3~4天,即进入肝、脾、肺和淋巴等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变为巨噬细胞后,体积加大,溶酶体增多,吞噬和消化能力也增强。但其吞噬对象主要为进入细胞内的致病物,如病毒、疟原虫和细菌等。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免疫功能。此外,它还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清除衰老与损伤细胞的作用。
特异性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也称免疫细胞,在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所谓特异性免疫,就是淋巴细胞针对某一种特异性抗原,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抗体或进行局部性细胞反应,以杀灭特异性抗原。血液中淋巴细胞按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类。

⑴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主要是由T细胞来实现的。这种细胞在血液中占淋巴细胞总数的80%~90%。T细胞受抗原刺激变成致敏细胞后,其免疫作用表现以下三个方面。直接接触并攻击具有特异抗原性的异物,如肿瘤细胞,异体移植细胞;分泌多种淋巴因子,破坏含有病原体的细胞或抑制病毒繁殖;B细胞与T细胞起协同作用,互相加强,来杀灭病原微生物。
⑵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主要是通过B细胞来实现的。当此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变成具有免疫活性的浆细胞后,产生并分泌多种抗体,即免疫球蛋白,以针对不同的抗原。B细胞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蛋白质合成旺盛。抗体通过与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抗体能中和、沉淀、凝集或溶解抗原,以消除其对抗体的有害作用。
嗜碱性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
这两种细胞在血液中停留时间不长,主要在组织中发生作用。
⑴嗜碱性粒细胞 这类细胞的颗粒内含有组织胺、肝素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组织胺可改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过敏性慢反应物质是一种脂类分子,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机体发生过敏反应与这些物质有关。嗜碱性细胞在结缔组织和粘膜上皮内时,称肥大细胞,其结构和功能与嗜碱性细胞相似。
⑵嗜酸性粒细胞 这类细胞平时只占白细胞总数的3%,但在患有过敏反应及寄生虫病时其数量明显增加,如感染裂体吸虫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可达90%。这类细胞吞噬细菌能力较弱,但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能力较强。此外,这类细胞尚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5、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白细胞算不算细胞分化

当然算细胞分化。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分化为血细胞,血细胞大致分为三种—红细胞(主要作用运输氧)、白细胞(主要作用免疫)和血小板(主要作用止血)。造血干细胞分化为血细胞属于末端分化,目前技术不能实现去分化和逆分化,所以是不可逆分化。

6、得了白血病,人体内的白细胞是增多还是减少?

白细胞存在于人体的血液、骨髓和组织里。其中以前2者的指标最重要。所以白细胞多少要从这两方面看。
白血病绝大多数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急性者升几倍,慢性者升十几倍到几十倍),并可以查到大量幼稚的血细胞。而正常人的幼稚血细胞只存在于造血器官--骨髓中。
诊断白血病主要看骨髓标本,诊断标准都也是按照骨髓象定的。白血病的骨髓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就是说制造了好多好多,太多了)。在正常骨髓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血细胞。但在白血病的骨髓中可以看到异常大量的处于某一成长阶段的某种血细胞(急性以早幼为主,慢性以中晚幼为主)。也正是根据这大量的细胞种类和成长阶段区分白血病的具体类别。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白细胞呢,是因为造血干细胞或造血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某种细胞大量复制并停留在某种幼稚阶段。正常情况下,只有成熟的血细胞才被释放入血液。而白血病人的骨髓不仅制造出太多幼稚细胞,还把它们释放近血液就导致了血象的变化。另外这些大量的幼稚细胞抑制其他种类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导致其他的细胞数量下降。

楼上的兄弟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刚好和白血病处于两个极端,再障的骨髓增生极度抑制(就是说造得太少,罢工啦)。

与骨髓里白细胞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