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穿刺与胸骨穿刺的区别
再障和大部分血液病主要应通过骨穿来明确诊断。
一般的骨穿都是从骼骨穿刺的,但如果骼骨穿刺不能确诊那就要从胸骨再穿一次,以明确诊断,才能对症下药。
胸骨的骨髓腔内红髓较多,所以从胸骨穿可能比从骼骨穿要稍准确点。
做骨髓活检。
2、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骨髓穿刺
骨髓检查适用于:
1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
2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异常。
3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为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
3、骨髓穿刺如何定位
临床上经常选择的穿刺部位 :
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
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
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有扑空感时,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4、骨髓穿刺术的注意事项
1.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
2.胸骨柄穿刺不可垂直进针,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
3.抽吸骨髓液时,逐渐加大负压,作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吸量不宜过多,否则使骨髓液稀释,但也不宜过少。
4.骨髓液抽取后应立即涂片。
5.多次干抽时应进行骨髓活检。
6.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7.术前应作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等检查。
5、骨髓穿刺怎么个做法
【操作方法】
1.选好部位:选择穿刺部位骼前上棘、髂后上棘、胸骨、腰椎棘突穿刺点。
2.消毒麻醉: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皮肤、皮下及骨膜麻醉。
3.进行穿刺:穿刺抽吸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一定长度,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当针尖接触骨质后则将穿刺针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穿刺针进入骨髓腔后,拔出针芯,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骨髓液0.1~0.2ml滴于载玻片上,如需作骨髓液细菌检查,再抽取1~2ml。
4.拔针抽吸完毕,重新插入针芯,用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拔出穿刺针,按压1~2分钟后,胶布固定纱布。
【护理要点】
1.术前注意:(1)化验及药物过敏试验:查出血及凝血时间。若用普鲁卡因作局部麻醉,病人需做皮试。(2)体位准备:根据穿刺部位协助病人采取适宜的体位,若于胸骨、骼前上棘作穿刺者取仰卧位,前者还需用枕头垫于背后,以使胸部稍突出;若于髂后上棘穿刺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棘突穿刺点则取坐位,尽量弯腰,头俯屈于胸前使棘突暴露。
2.术后注意:(1)观察: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如果有渗血,立即换无菌纱块,压迫伤口直至无渗血为止。(2)保护穿刺处:指导病人48~72小时内不要弄湿穿刺处,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感染。
6、骨髓穿刺的费用高吗?
费用高,
这个费用主要看检查项目有那些,
检查的项目少,费用自然就少,检查的项目多费用自然就高。
大概在1000~2万。
祝好~
7、做骨髓穿刺术的风险大不?
骨髓穿刺术
1,目的
观察骨髓内细胞形态及分类,以协助诊断血液系统疾病;败血症或某些传染病需骨髓细菌培养及涂片检查某些寄生虫病;恶性肿瘤疑骨髓转移;用于骨髓移植等。
2.适应证
2.1 各类血液病的诊断。
2.2 败血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需行骨髓细菌培养或涂片寻找疟原虫及黑热病原虫者。
2.3 网状内皮系统疾病的诊断。
2.4 恶性肿瘤疑骨髓转移者。
3.禁忌证
血友病及穿刺部位有感染及皮肤病时不宜做穿刺。
4.用物
清洁盘,骨髓穿刺包,2%碘酒和75%酒精,5ml和20ml灭菌注射器,无菌手套,2%普鲁卡因,清洁干燥玻片,推片,如做骨髓培养,另需20ml灭菌注射器、含培养基的细菌培养瓶,酒精灯,火柴。
5. 病人准备
5.1 患者需洗澡,更换清洁衣服。
5.2 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5.3 使患者树立信心,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
6.方法
6.1 髂前上棘穿刺术
6.1.1 患者仰卧,取髂前上棘向后1~1.5cm的一段较宽镕缘为穿刺点,局部常规消毒后铺洞巾,局部麻醉应达骨膜。
6.1.2 术者左手拇指及食指分别在髂前上棘内外因定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垂直刺入达骨膜后再进1cm即达骨髓腔。
6.1.3 刺人骨髓腔时有落空感,当即抽出针芯,接上20ml无菌干燥注射器,抽取骨髓约0.2ml左右作涂片检查;如作培养,取3~5ml骨髓。
6.1.4 术毕即插回针芯,拔出针头,局部敷以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6.2 镕后上棘穿刺术
6.2.1 患者侧卧或俯卧,髂后上棘一般均突出于臀部之上,能骨的两侧;或取骸骨上缘下6~8cm与脊柱旁开2~4cm之交点为穿刺点。
6.2.2 穿刺针的方向几乎与背部垂直,稍向外侧倾斜。
6.3 胸骨柄穿刺术
6.3.1 患者仰卧治疗台上,肩背部垫枕使头尽量后仰,并转向左侧,以充分暴露胸骨上切迹。
6.3.2 术者立于患者头侧,先用左手揭指摸清胸骨上切迹,并紧贴胸骨柄上缘将皮肤向下压紧,右手持针由切迹中央沿胸骨柄水平方向进针,慢慢旋转刺入,达胸骨柄上缘骨板之正中深度约0.5~1.0cm。
6.4 脊椎棘突穿刺术
6.4.1 患者侧卧或反向坐于椅子上,两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
6.4.2 以上部腰椎棘突为穿刺点,左手拇指及食指在预定穿刺的棘突上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由棘突之侧方或中央垂直刺入。
6.5 胫骨穿刺术(仅适用2岁以内的患儿)
6.5.1 患儿仰卧治疗台上,由助手固定下肢,选胫骨结节平面下约1cm(或肠骨上中l/3交界处)之前内侧面肠骨为穿刺点。
6.5.2 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针,在骨面正中部与之成垂直方向刺入。
7.注意事项
7.1 术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与方法,以取得配合。
7.2 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7.3 物品准备齐全。
7.4 穿刺针经皮肤达骨膜后,针应与骨面垂直,缓慢旋转进针,持针须稳妥,切忌用力过猛或针头在骨面上滑动。如已刺入骨髓腔,此时针头应固定不动。
7.5 抽取骨髓涂片检查时,应缓慢增加负压,当注射器内见血后应立即停止抽吸,以免骨髓稀释。同时要作涂片及培养者,应先抽骨髓少许涂片,再抽骨髓培养,不可并做一次抽出。取下注射器时,应迅速插回针芯,以防骨髓外溢。
7.6 胸骨柄穿刺时,要求穿刺角度一定要与胸骨柄平行,以防止针尖滑脱或刺穿胸骨柄后壁皮质。
8.护理
8.1 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
8.2 拔针时用力按压穿刺点,至不出血为止。
8.3 术后24小时内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出血及感染征象。
8.4 穿刺处换药1次/日。
8.5 嘱患者三日内勿洗浴。
8、我听人说直接穿刺抽骨髓会有留后遗症的可能。究竟会有后遗症吗?
骨髓是人体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一般来说都不会去抽骨髓,但是有时候也会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说某些重大的疾病,就比如说白血病就需要抽骨髓治疗,抽骨髓有多疼,自然就不必多说了,但是除了身体上的疼痛以外抽骨髓还会带来一些后遗症,影响身体的健康,所以大家在做手术之前,要先了解一下了抽骨髓的弊端。
一、不会致疾
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位于身体的许多骨骼内。成年人的骨髓分两种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骨髓不仅是造血器官,它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黄骨髓主要是脂肪组织,当人体贫血时,它可以转化为红骨髓。骨髓穿刺活检术不仅可以保持骨髓结构,而且通过涂片细胞形态的检查分析,便于病理诊断,对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累及骨髓者和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骨髓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只要您按正规安全的途径抽取,不造成感染一般是不会对身体的造成影响。如果骨髓检查没有异常,身体条件允许的话是可以进行捐赠骨髓的。捐赠者当晚需住院接受观察,翌日便可以出院。部分捐赠者术后会有穿剌部位酸痛,但大部分捐赠者休息3-5天便可恢复正常工作,一般健康者在十天左右即可补足所抽的骨髓量。骨髓捐赠不会有后遗症或并发症,更不会致疾。
二、局部出血
由于在手术过程中要用骨髓穿刺针进行抽取,所以可能会接触到身体的其它部位,导致穿刺到其它部位,然后出血,进而会危及自己的健康,所以在手术的时候也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三、部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都不会遭到感染,但是如果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也会遭到细菌的破坏,致使将细菌携带到人的体内,细菌就会在身体里面滋生,然后受到感染,所以在手术时要注意自己的环境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
以上就是我对于骨髓穿刺后的副作用的一点儿总结,相信给广大患病群众带来了一定的医疗常识。
9、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骨髓穿刺
很多病情需要做骨髓穿刺,例如:白血病.再障碍性贫血.特殊贫血.<总称叫骨髓穿刺活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