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武者的内功心法
天龙六脉剑,云南段氏传。
博采医武道,理法通释禅。
性命双修法,千古慧光圆。
坐卧站行式,内外合修炼。
内炼精神气,外炼皮骨筋。
脉开剑气出,击敌御千军。
证悟佛掸机,德修为君行。
千古秘籍技,慎勿轻传人。
内功有命功与性功两部分,命功以积气、炼气、运气、行气达到气通百脉,特别是打通了手三阴经、三阳经六脉及相应的指部诸穴,为修炼六脉神剑及特绝神功打好内功基础。性功主修炼元神,待元婴凝固,神俱六通,不仅增强了六脉神剑剑气之威力,更能穷宇宙发展变化之奥理,从而进入从有为到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通玄变化之境界,到此境界,本来以手指发出无形剑气,已勿须以有形手部动作发出,而是以神驭气,气动神知,神动气发,功力高深者可以千里飞剑,制敌于无形。
内功之修炼是一切武功修炼之本。内功修炼之要素在乎调形调息与调神。所谓调形,即修炼内功时之形体动作。所谓调息,即修炼内功时的呼吸方式。所谓调神,即修炼内功时支用的意念。
命功总诀:
瑞雪涤垢意逍闲,收视返听祖窍间。
眉光隐时慧光现,心光合一归下田。
有中亦无无中有,一阳生时乾坤转。
气行任督贯中脉,左右脉络气充填。
千日行功通百脉,髓骨精气化真元。
功行一千八百转,引气回返下丹田。
左转右转三十六,收功浴面缓睁眼。
六脉命功时时行,时至神知功力现。
筑基功成体康泰,堪为人间不老仙。
释译
夫瑞雪者,喻宇宙之灵光灵气也,逍闲者,逍遥恬静之意态也,此句意为在身心松静康乐的状态下,调动宇宙之灵光、灵气,从头顶贯入体内,洗去身体内部的杂念、病气、秽气,即功前之准备活动也。
祖窍者,人身诸穴之祖也,内有明堂、洞房、泥丸,乃上丹田之门户也。收视即收回视线,内视祖窍,返听即以意封闭耳之听觉,以心聆听祖窍内之妙音。
当初步入静之后,眼前有光彩闪动,乃眉光也,系脏气之反映,入静之至深,变幻闪烁之眉光逐渐隐去,忽然间似觉通体透亮,大放光明,乃慧光现也,其时以眼观鼻端,口问心田,然后以心意与慧光相合,归于下丹田内。
有中无、无中有,第一个有乃有意识之有也,即有意识守着丹田之灵光、灵气。但在初学者,下丹田没有动静,无也,即有中亦无也。时间稍长,于幌忽间似觉下丹田有物,忽而灵光闪闪,下丹田内跳动(即一阳初动),无中有也,待至一阳生时气通任脉、督脉,小周天形成,继续勤修苦练,打通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奇经八脉,大周天法????,,轮运转形成。从一阳生到此时名日旋转乾坤。
气行任督贯中脉至髓骨精气化真元,将印度瑜珈行功精华引入本功,此乃本功法的特点之一,即当大周天形成之后,引气贯入从顶心至会阴部的中脉、及左脉右脉,直至真气贯通百脉骨髓,此时全身上下内外,真气充盈,似有无穷精力。功行一千八百转者,虚数也。实际上在修炼过程中不可能汁数,若要计数,岂非又增加了杂念。以下几句,皆收功方法,同时又告知六脉神剑之命功要时刻修炼,将命功的修炼贯串于坐、卧、站、行日常生活之中,通过日积月累地修炼,功夫就会逐渐深化,从开始到一定的时期可能感觉不大,也可能没有感觉,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当功夫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必然会发生质变的飞跃,此时整个身躯会出现强烈的气感震动,精神焕发,与过去相比宛若两人。此即常言之打通了生死玄关,伐毛洗髓,脱骨换胎是也。功至此境,百病难侵,益寿延年自是不在话下,从某种意义上讲可称为人间之不老仙矣。
性功总诀:
性功主炼神,松静心自定。
闭日常养心,存神守真静。
通玄变化成,超入人仙境。
合适至虚极,返朴还真性。
性功者主炼神也,但性功与命功的修炼不可截然分开,应当结合修炼。修炼命功时性功也自在其中,修炼性功命功也自在其中。不同的阶段,主次不同,只是常人不识耳。比如松和静的练习,无论命功或性功都十分强调,可以说松和静是修炼一切气功的基础人门法门,但各自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命功是通过松和静达到培炼真气,打通全身经络,乃至肌肤骨髓。其目的和证验是祛病健身,益寿延年。性功是培炼元神,达到神俱六通,灵通变化,其目的和证验是得大神通,开大智慧,获大圆满,穷宇宙发展变化之妙道矣!
在主修性功时,通过松静的手段,主要控制识神,这里所谓之“心”,即后天识神也。识神者乃后天主宰人的一切活动之神,其性灵动,俗云“心猿意马”者是也。心意即后天之识神。猿者,经常抓耳挠腮,纵窜蹦跳,马者,常摇尾蹶足,奔驰嘶鸣,两者皆动也。好动之识神统帅了人身,则人之元神被蔽之于深渊矣!因而修炼性功之要务,乃收心求静也,求静收心也。将心一一后天识神收回,定在双林树下,此即“收心猿、锁意马”也。这是性功之第一步。随着日积月累,功力提高,由收心求静渐至定境。此时识神不再活跃,并渐渐退位,元神渐渐归位,是谓初步入定。定者,静之深化也,亦即在一定的时间界限内,识神完全停止了活动,此刻大脑的思维活动完全停止了,这就是入定。最初这种定境很短暂,只有一刹那,识神又复来,思维活动即杂念又起。这是很宝贵的,就只这一刹那,人的感觉是很舒泰的,对调节人的精神大有裨益。经过反复地修炼即“闭目常养心”,逐渐地元神归位的时间渐长,直至占了主宰地位,此时神抱气、气养神、入大定——真静也。“存神守真静”之神乃先天元神也,入大定的时间也以功夫深浅而不同,少则七天,多则数年不等。当然亦有根据所修之专项功法之不同而定时坐关或开关者。坐关者,入大定也。出关,出大定也。在湛然静寂的大定中人的肢体不动而元神清明也。元神在修炼中逐渐凝固成形,合与虚,得乎道,由定而悟而慧也。初则天耳通,通听到常人无法听到的声音,此听觉不是凡耳,乃是以心——天耳.去听也,此听力甚至能走向、走位、定点听到隐于秘室或远在天边的声音。继则天限通,能看到常人所看不见之物事。一为透视、遥视,二为能看到超灵界或低灵,界之物事。三则神足通,不是凡人之谓轻功,而是心之所欲,身即到之,哪怕遥隔万干之里,念动即至。修炼至此已无时空障碍。四则他心通,五则宿命通。六则漏尽通。后三通的获得,可与别人心灵同步,能知过去未来,以至穷宇宙天地之妙道,再进一步可通玄变化,超凡入圣,炼虚合适至极,由无为而无不为,返璞归真,才真正认识到本性一一真我也!
一、坐功(一)
坐功是修炼一切内功之根本也。无论是命功或性功,也无论是何派之功法,坐式修炼是最基本的。从初乘的人门下手到高层次的炼虚合适,一般都是在坐式中完成的。当然也有在站式或卧式中完成的,这只是少数。
诀云:
坐法须当盘,神静体如绵。
双手如抱球,闭目守丹田。
吹嘘哈呵呼,百病皆化散。
玉脏吐纳术,疗疾保平安。
一步修炼术,内壮体康健。
六十天功成,六脉第一关。
释译
修炼坐功当以盘坐为佳。
盘坐也是一种功夫,必须经过严格的修炼才能做到轻松自如、随心所欲。印度瑜珈对形体的训练十分苛刻,几乎达到残酷的程度。其目的是提高人体的柔软、灵敏、力量等机能。轻松自如地双盘(右称莲花坐)是人体机能柔软、灵敏、力量达到起码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志。下面介绍一种循序渐进的盘坐修炼功法。
(一)正身坐于垫上,两足跟相抵,尽量收至会阴前,第一步两手心按压膝部,一压一松有节奏地进行,由轻到重;直到膝部贴垫为功成。第二步两手握住足尖,以肘部压膝,同时全身向前下压直至额部触足尖为成功。
(二)正身坐于垫上,左足跟紧抵会阴,右足跟紧贴左小腿外侧,双手举起手心向前,全身向前下压,作叩拜状。额部向前下压贴垫,散盘功成。(注意两足应互相交换练习)。
(三)正身坐于垫上,右足跟紧抵会阴部,左足平放于右小腿之上,双手举起,手心向前,全身向前压下作叩拜状。额向前下压贴垫,进而将左足放于右大腿之上,如前式下压作叩拜状。额部向前下压贴垫,单盘功成,(注意两足应互相交换练习)。
(四)正身坐于垫上,右足跟紧抵会阴部,两手搬左足向上勾盘于颈部,两足互相交换练习。
(五)正身坐于垫上,以左足放右大腿上,复以右足放于左大腿上,手向上举,手心向前,全身向前下压,额部触垫,且正坐半个时辰以上,则双盘功成。双盘的练成功只是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即调身也。接着应进行调心(神)的修练。修炼的秘诀干古以来只在一个“静”字,只有心(神)安静了,才能进入气功状态之中,欲得心神宁静,必须全身松软如绵,此即所谓松身松心求静矣!双手抱球(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凝神闭目,收视返听,意守于丹田。所谓丹田者,产丹之处也。丹田有三,-上丹田,位于泥丸宫内。二日中丹田,位于两乳连线中间的膻中穴内,三日下丹田,位于肚脐之下的小腹腔内。古语云下丹田修命,上丹田修性。此处意守者为下丹田也。意守之法,初学者必须执着地追求,并假设下丹田内有一团气也,此即所谓“设丹”是也,其目的是利于凝神求静减少杂念。进一步,功夫深化了,杂念减少了,但仍时时袭来,可放弃执着,在膘胧中幻想着丹田内有一热气团,似有似无,亦真亦幻,此乃“幻丹”也。再进一步,功夫人静定之境,杂念全消,此时丹田之内跳动,热气团已形成、此乃一阳初生也,乃还丹之初也。此乃元神归位,内气初生之时,此为调神也。再辅以吹嘘 呵呼嘻六字诀进行调息,此乃五脏吐纳之术。何谓吐纳之术?乃六字之音对应五脏六腑,嘻字之音对应三焦也。
肾属水用吹气泄之,以吸气补之。
肝属木用嘘气泄之,以吸气补之。
肺属金用哈气泄之,以吸气补之。
心属火用呵气泄之,以吸气补之。
脾属土用呼气泄之,马吸气补之。
三焦属气用气泄之,以吸气补之。
六字诀练功方法:首先应弄清楚何脏腑有病,然后再决定所用之字。实火泄之,虚寒补之。泄者,由口发字音,呼气,先呼后吸,呼气时张口,舌尖随所发之字音自然调整,由丹田默念所用之字。气为音,意为声,(不出声)、一面吐气,腹部回吸,当气吐尽,即用鼻吸气,吸气长度为呼气三分之一,同时默念“二”字,轻闭口,咬牙。一呼一吸为一次,每字不过六次,补者先吸后呼,以鼻吸气·默念“二”字,同时舌尖抵上胯,腹部向外鼓出,当吸气已满,再用口呼出,方法与泄的呼气法相同,发所用之字音,其呼气长度亦为吸气的三分之一,一吸一呼为一次,每字不过九次。一处有病可练一个字,多处有病,可练多个字,亦可六字全练也。凡练两字以上者,须顺以五行相生之序练,即金(哈)三焦(嘻)。不能颠倒,否则弄成五行相克,对身体不利,此为调息也。
六字调形歌诀如下:
肝木嘘气睁自睛,肺金哈气双手擎。
心火呵气顶叉手,肾水吹气抱膝平。
脾土呼气须撮口,三焦嘻气寒热宁。
本歌诀概括了六字诀的练功调形全部姿式和动作,练肝经时应两目圆睁。练沛经时双手举起翻掌,手心向上,随着吸气默念“二”字时之两手缓缓向上托起, 气(即呼气)时缓缓放下。练心经时双手上举在头顶,十指交叉,翻掌,手心向上,于头顶,吸气默念“二”字时向上托起,呵气(即呼气)时双手收至头顶。练肾经时随着“吹”气双膝下蹭,两手抱着双膝,换气(吸气)时,默念“二”字起立。练脾经时随着呼气将咀撮起。练三焦可坐可卧可站,嘻气以调整上中下三焦之寒热
2、内功是真是假?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内功其实有着独特的内在意义,但到现在许多人还是弄不清。简单地说内功就是以外静内动为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在微慢中求微动,微动中求速度,形不动而内微动,内里血液旺盛,能量不外消耗,直接进入骨髓。练内功能使体内气血旺盛,气血旺盛能有病治病、无病健身,而且还能练出一定的内力。内功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练,坚持练习时间越长,功夫就越深;站桩时身心放松便减少了大脑、神经系统、心脏等各器官的消耗和负担,使这些器官和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在意念的诱导下从各方面摄取能量,储蓄于体内,在不知不觉中消除疾病、增强体质。长时间的练习能使体内能量不断地转换,从而出现超人的力量。也只有拥有超人的力量才能称得上“武”,能适应于各种情况及场合的打斗经验叫 “术”,这就是“武术”。 //// 关于如何修炼内功,简单的说就是:要想修炼好内功,必须要有科学的心法。心法(即意识):它是指一个人的理想、精神、情操以及内心世界的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整个过程,它不仅在人的身体内部起作用,而且离开人体到空间也可发挥作用。人的大脑不是真空的,不想这就想那,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意识,意识有善意和恶意之分,善意会让人一步步迈向成功,恶意会让人一步步走向灭亡。同理心法也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科学的心法不仅能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功效,还能出高级武功,如果不以正确科学的心法为指导,就会出现偏差。心法需要正确的意念诱导,它根据人的体质不同而不同,好比农民种地的种子,这粒种子,适合在什么季节,什么土境中生长,这是作为一个农民所必须的常识。同理,内功修炼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练功心法。练气功与练内功的人士古来有之,有的练大小周天,有的练丹田,还有守其它部位的,这样练,这样守是否正确呢?这时就需要名师指点。还有的高血压患者练气功时守百会穴,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血压非但没有降下去,而且还会越来越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后果呢?原因是他不应守百会穴、应守涌泉穴才是对的,如有类似情况时,如果找不到明师指点,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要想修炼内功必须要有科学的心法。为了更好的修炼内功,现介绍一下浑圆内功的辅助功: /// /抗击打与击打功(也叫爆与发同练)。浑圆内功分四步:站桩、试力、发力和力的运用。练抗击打与击打功是四步功的辅助功。金刚武馆馆长张恩平先生多年来在对浑圆内功研练的同时,将抗击打与击打功的训练日益系统化、科学化。整套功法已编入金刚武馆出版的函授教材,并得到函授学员的认可,他们一致认为:练习此功法,不但能达到养生、健身、防治疾病的功效,还内函着技击方面的独到之处。抗击打与击打的训练是在站浑圆桩功的基础上练习的,经过此项训练会大大提高自身抗击外来的打击力,因此也叫不怕打的功夫。在站完浑圆桩后,由轻到重的拍打身体,通过拍打时的震动使内气鼓荡,从而使体内在站桩中不太畅通的经络、经脉、毛细血管畅通;使食物中的精微物质得以消化,减少站桩过程中的自身消耗,补养精气、摄取宇宙间的高能量物质,储存于各器官及骨骼、骨髓内,从而充实身体加强了身体的抵抗力。如果在拍打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身体肌肉的松紧、内气鼓荡的频率配合发声,就可以在实战中使身体内部储存的高能量、元气等,在瞬间爆发出来,保护自身并给对方以反击。如我馆散打队员就是通过此功法在短时间内炼就了出神入化的高级功夫,曾在参加安徽淮北全国散打邀请赛时取得了6金、5银、3铜的好成绩。那么如何练习抗打呢?两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双手依次拍打躯干各个部位,拍打过程中要脚蹬、头顶、腰旋、跨拧、肩要调、手要甩这样练习既能练出抗打又能练出技击功夫。 //// 练习过程中又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 /(1) 每天站桩时间越长越好,每次最好一小时,每次拍打不少于5分钟,开始拍打时用力不宜过重。 // //(2) 拍打时身体放松,专心致志,用意而不用力。 // //(3) 感觉自己身体越怕打的部位就越要拍打。 // //好了,关于拍打我们先介绍这些,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反击。关于反击的技法千变万化,博大精妙。初级技法所发的力有肢体局部力和整体力两种。因此我们通过上述拍打练习可以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具备一触即发,一发必伤的整体杀伤力。在对抗性抗击打的训练中,拍打不只是为抗击而训练,待全身受得一般或猛烈击打后,就要进入初级整体力的找劲阶段。在此阶段中,要训练整体力的各种劲,如:直劲、斜劲、上挑劲、下砸劲、横劲以及透阴、震荡、穿透、鞭稍、开发等劲,从中掌握身体的松紧、协调和两点到几点间的挣力及爆发力等,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才可直接、快速地在运动中做到周身鼓荡,松紧发力,掌握频率。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练出高级发力功夫。
3、谁知道简单易学的内功?
正道内功初级功法
当今很多门派的“大师”、“掌门”讲不清“内功”为何物。什么是内功?笔者认为:内功就是呼吸、意念、动作高度地协调统一,经过正确的修炼方法与精神暗示,达到诱发和激发人体潜能而达到超越常人功能的一种武术高级修炼方法。
真正的内功是易学速成的,在短期内即可提高任一攻击部位的杀伤力及抗击打能力,更对养生健身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介绍本校独特的内功修炼方法——正道内功初级功法:
第一步:①双腿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体侧。脚尖触墙,面墙而立。眼微闭,凝神静气逆呼吸十二息(即吸气时腹部内凹,呼气时外凸,一呼一吸为一息)准备练功。
②双肩稍内扣,鼻子轻触墙,双膝微触墙。吸气时缓慢下蹲,徐徐吸气入下丹田(脐下),直至臀部触及脚后跟为止,整个过程为吸气。
③起立时,缓慢呼气,徐徐站立起身。
注意:①自始至终,动作与呼吸必须协调一致,即气吸至尽时下蹲到底,起立站直时气呼完,意念守在下丹田处。②自始至终鼻、膝、脚尖不能离开墙壁,尤其是头部绝对不能向左右偏斜(即眼不能左右看),否则使脊柱偏斜,影响功效。③呼吸在胸部不憋闷的前提下,越慢越好。
本法虽然简单,但大多数人初练时蹲不下去,此时把脚站立比肩宽亦可,不会影响功效。能站下去之后,逐渐合拢双脚练习,直至双脚并立,脱去鞋袜之后亦能蹲下者,即初步功成。
刚习时如蹲下一两次,其吃力之感不亚如挑百斤重物行走数公里。勤修本功,自然达到气沉丹田之效,久练自然丹田充实气足,桩步沉稳灵活,更能在激烈的实战对抗中气定神闲,发力迅猛持久,全身可达无意识活性抗打。
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过任督二脉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在实战中不惧暴力击打。
现代医学证明:脊椎的错位或伤损,可引起众多疾病的发生。脊椎的修正复位可减轻各种神经痛、心绞痛、头痛眩晕症等。现在很多武术修炼者只知脊椎的修炼对发力相当重要,却忽略了一旦脊椎发生偏差(错位)可引起严重的内脏的疾病,首当其冲的是颅脑血管疾病、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此皆缘于不正确的成千上万次的脊椎扭转切削发力,而产生脊体错位压迫神经血管而引起的。许多惨痛的实例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此外,当今不少武术修炼者一到五十岁上下就肥肉猛增,而肥胖乃多种疾病之源(注: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而本功对减肥效果非常明显。
当第一步功练至赤足并立亦能 49 次上下之后,第一步功成。此时进行实战搏击,身轻步稳,腿部力量即有抬腿伤人的威力。此时可转入第二步练习:要领基本同第一步功,唯一不同的是双手各持 20 — 40 斤重的哑铃上下练习,当亦能上下 49 次时,第二步功成。唯此负重练习之时劲非自然本能之“灵劲”,尤应进行下面第三步之练法:其余同第一步功,不同的是把双手背在腰背上,上下练功。亦能上下 49 时“灵劲”上身,此时周身通灵圆活,感应异于常人数倍,在毫无防范之下亦能承受常人之击打,不伤分毫。
此时进行中级内功的修炼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各位在练习过程中如遇到有任何问题,请来电来信咨询。
一、本功法是否为高先生祖传或得于哪位明师?
本功法非祖传,而是众多内家武学明师无私真传及本人近二十年之研修内家武学之心得整编而成,经近十年的推广验证:确系高效速成简明易学的!只要认真学习都绝对收效!绝不会出偏及误人子弟。吾内家武学启蒙恩师有智能气功创始人武术气功一代宗师庞鹤鸣,道门武术大师、点穴绝技唯一传承者玉真道长,实战拳法宗师轨迹拳创祖李紫剑等十余位明师。
二、练多久可达文中之功效?
若专业训练一月左右即可赤脚起立 49 次左右;业余训练约需 30 — 60 天左右。此时的腿功功力及腰背、丹田之力绝不同于没练之前,平时不论练习套路还是进行实战搏击体能即可明显提高,任一拳一脚常人绝难抵挡。再逐练下一步即可。每天不少于五次练习。
三、练本功有何禁忌?
练本功无什么特别禁忌!随时随地皆可练习,有一墙即可;唯练完后 1 小时内勿冲冷水澡,切记!
四、本功对哪些疾病有改善作用?
本功对严重肥胖症、遗精、腰腿痛、胃肠病、各种内伤等有显著效果。在练功过程中有哪一处平时无痛感的部位,练功一段时间后突然有痛感的即为病所,此时更应坚持练下去,不痛之后病即痊愈。对增高亦有显著作用。
二、卧虎功法
本功最主要增加全身肌肉韧性及内脏的抗震及减震功能,从而使全身无点皆成弹性抗击,勤者修炼 1-2 月则可达到肋间生胸肋丰满结实。体认法:首次练功满 60 秒时在此状态下你可令你同伴用力击打击你的肋腹则无甚感觉,当你练到可坚 3 分钟时,你全身稍微用力绷紧站立亦可接受常人的拳打脚踢;当你可坚持 10 分钟时,则可在搏击中承受数人的拳打脚踢。你可发现那些苦练 2-3 年的“高手”们拳脚,怎么那么无力?而且本功对双拳的杀伤力及对腕、臂的增力效果非常明显。举一例:本人弟子曾江(广州赤岗解放军某军校医科大学)在本班同学中有举重者臂力非常大,曾与其扳手腕,往往对方叫一、二、三即败北,求救于我,即教上述一步功法, 10 日后即反败为胜,由此可见功之奇特。
本功亦分二步练法。
一步练法:双手间隔一掌宽,全身绷紧挺直,双臂弯度约为 120 度,呼吸比正常应绵长一些,臂部不能向上翘起,全身上下一条线,如此一直坚持下去即可?易犯毛病:双臂弯度不够,臀部上供,这些都会影响功力的增长与抗击打功力。练功窍门:假如你第一天只能坚持一分钟,那明天必须咬牙坚持一分钟零五秒,后天坚持一分钟零十秒 ------ 成梯形往上叠加,这是武功保持猛增加的诀窍,一边坚持一边默年数字,有助于耐离的持久及减少杂念。
二步练法:在第一步功十天后可练第二步功。全身上下要求统一不功,唯一不同的是由掌变成日子拳练功,一直保持不动即可。如此练完之后,悟性稍高着尤其是练过卢氏结构、大成拳或形意、太极者仿佛似曾相识的感觉吧?读及此掩卷想一下,你联想到什么呢?——“这不就是那些极力推崇桩功的技击、混元桩么?不是么?请按卧虎桩状态站立直身试一下即知。本人称卧虎桩为强力桩功,实实在在的体认比那些放松加意念的“桩功”其两者之功效绝不可同日而语,一者天长日久莫名而得,一者修炼当日即感强烈的效果,怎么去比较?事实上其他任何派的“桩功”均只不过为“实力的修习与增加为目的而已”,何必过分宣扬神效奇妙呢?细想一下当今流行的“以桩为本,以一法代万法”的门派,真正实战高手有几人?更多的是以一身肥肉及“苯力”吓一吓三四流的高手而已,请诸君思量。
注意:练任何功法,技术前应全身活动热身后再练。
四、内家不传秘法——内功拳、掌、指运劲法(幻影拳内功运劲法)
1 、全身放松双手自然垂于体侧,双脚略宽于肩平行站立,凝神深长呼吸六次。图 39
2 、以鼻吸气同时双手提至胸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上吸气时上提至膻中穴)腹部稍内收。图 40
3 、双掌内翻成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双掌缓缓用劲向前推出,指尖向后翘意至劳宫穴,同时缓慢呼气气沉丹田(腹部稍向外突),推至似直非直时略闭气一会,然后放松继续呼气将臂推直,双掌用力不可放松。图 41 、 42
4 、然后吸气双掌外旋内转掌心向胸部并沉腕翘掌,指尖向前吸气运劲满(腹内收)闭气一秒,然后变拳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冲成平拳(冲拳同时腹部向外鼓荡)意在拳面,必须要有遇石石碎,遇壁洞穿 的意念(如变成剑指、鹰爪、虎爪则为指功之修炼法)图 43 、 44
5 、然后双拳放松变掌掌心向下,缓慢向下按压(手指上翘,意在劳宫)略闭气,然后放松呼气,双手划向体侧与一式同。图 45 、 46
反复重复 12 次然后站直全身放松轻抖放松即可。注意全部采用腹式呼吸法,即吸气时腹部内凹,呼气时腹部外凸,修习 5 —— 10 天即觉掌沉拳重,双手有用不完的劲。注意除了拳掌必须用全力之外,其它各部必须放松。注意本功法除了快速冲拳必须全力最快速度冲拳外,掌部运动必须用暗劲运掌,略闭气一会一般时间为 1 秒,视个人体质而言勿强求。
本功每天如有时间可练习 3 — 6 组(每组约 12 次),重点体认逆呼吸方法。
第 4 式冲拳时可变成四指叉开向前冲击或成食指、中指并拢的剑指向前冲击,重复提示:运用指法向前冲击时,必须扣紧拇指使力达指尖,每一次须全力冲击——此即指功练习方法。
此功以前乃秘不示人的,本功修炼得法可令你有多大功力皆可达拳、掌、指部,使任一技法皆有杀伤力。
高峰秘诀
本科诀为实战武术家高峰先生近二年研修少林、武当、形意、八卦、太极、轨迹拳等内外家拳的心得及近百次的实战经验总结整理而成,对喜爱中国实战真功夫者将有极大的帮助。 ?
诀要 ? 实战秘诀腿落拳到动侧身变三尖如一 ?
敌若乱打 ; 击脐即解 ; 敌若转身 ; 击臀即破 ?
强敌闪侧 ; 敌弱破中 ; 阴阳八卦 ; 攻防合一 ?
沾连绵随 ; 触着即打 ; 连消带打 ; 力出气推 ?
出手螺旋 ; 腰弹手收 ; 直线攻击 ; 弧形格化 ?
以斜击正 ; 欲退先打 ; 着实发力 ; 受击弹抖 ?
以凸击凹以硬击软 ; 连击快攻 ; 闪化即进 ?
动先进身 ; 脚手齐到 ; 进则步低 ; 退则步高 ?
实战腿法 ; 全在连环 ; 腿劲之秘 ; 身腿合一 ?
腿法快诀 ; 对争圆活 ; 发力之秘 ; 惊起四梢 ?
与敌对诀 ; 等闲视之 ; 肘法之妙 ; 得手即用 ?
膝法之秘 ; 捉敌撞膝 ; 拳法之秘 ; 捉敌撞膝 ?
拳法之妙 ; 单手连击 ; 身法之妙 ; 活若龙蛇 ?
先至之妙 ; 意在敌有效击打;以阳击阴 ?
快拳之秘;由后超前;由高打矮;多用勾劈 ?
以弱胜强;灵活多变 ?
十、秘传防守手法修炼
防守手法在实战中作用非常大,一个善有于防守的人对于任一攻击都可拦截或化解令敌徒劳而我则可随意击敌要害或擒或打随已意。
——阴阳手练法:
先在墙上画两圆,其大小以高不过鼻,低不过裆,左右稍宽于肩即可。练时沉肩坠肘,距墙约 40 — 50 厘米即可,左手弧形上托则右手下按双手一上一下同时进行。
练法:左手从 1 至 3 为上托,从 3 开始翻腕下按经 4 到 1 。右手从 1 下按经 2 到 3 ,经 3 时翻腕掌心向上经 4 到 1 ,手指自练起始终对向对方。图 77 、 78 、 79 、 80 。
要点:手完全不用力,呼吸均匀,一个呼吸画一个圆(以不憋气为度越慢越好)。慢慢去体会手掌的感觉,过不了十天半月你就会感觉到手掌有麻胀沉的感觉,这是劲力到掌(指)的感觉,续练下去你能感到腕活、掌沉、指力倍增,尤其是双手掌指的感知能力异常灵敏,实战中敌人用拳掌击来,你可本能地弧形格挡并翻腕抓住敌击来之碗、臂,另一手几乎在同时击中敌人。
——八卦手练法:
本手法则比阴阳手更绝妙,修成本法则单手攻防则可令敌攻之不进,无处可逃,成一天罗地网也。
本法亦可在墙上画一与眼同高下与裆部齐的大圆,再在中间画“十”字即可练习(见图)。从 1 — 2 为按挡法, 3 — 4 为拍挡法, 5 — 6 为挂挡法, 6 — 7 为捋挡法, 7 — 8 为抄挡法, 8 — 9 为格击挡法, 9 — 10 为拨挡法, 10 — 1 为架挡法,由于其八种手法可抵挡八方进攻故为八卦手。
练时五指微张,不可用力,给人的感觉如挥动的红绸带,连绵、圆活,必须充分活动腕指关节,认真体会手掌的变化,持久则双手感知能力异常灵敏(即具备了内家“听劲”功夫),而达到一物不能加无物可潜逃的高级境界,左右手都必须练。通过本法修炼的人双手的防守打击(攻防能力)配合异常地好,能自然而然地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相互配合,而达到我可随时击中敌人,而敌人无法捉摸我之攻击。
见图 81 — 89 图
阴阳八卦手歌诀
拳法一阴复一阳,两肘必在肋下藏。
出拳如炮身龙活,遇敌犹如火灼身。
起或未起夺中位,手打八方仙难逃。
出手要如虎扑羊,活实发力整体劲。
此是吾门神妙诀,仙术只传有缘人。
八卦手攻防应用——
以右实战式为例: 1 、上步以右手按拍敌之进攻直拳,以左拳控制后,进步用右手拍击或爪击敌面、鼻;此即本门“幻影绝杀八手”之“惊涛拍岸”。
2 、以右手左拍敌手,不论击中与否,即刻上步切削对方之咽喉,再用右摆拳击敌耳部。
3 、右手由内向外(右)格击,即刻进步右劈拳击敌面,然后左右圈击敌胁腋。
4 、敌用正踢、横踢、射踢时,我方务必顺机进身,右手由上而下向左向上,抄捞敌腿,进步用“虎扑”击敌丈外,一气呵成,不可脱节。
5 、敌用边腿时,我后退半步,右手由上向下划弧勾拨住敌腿上掠,顺敌失重之际,进步抓住敌头发或双肩,将颈向下拉,左膝撞敌之胸口,一击必杀。
以上介绍仅对刚入门的人而设,但已一击必杀!有腿法基础者可自由组合加入攻击!纯熟后可以自由组合,不论什么手法打到人就是好手!
学习指要:以上八种防守手法,任一手法皆可单一动作反复练习,随时可与各种拳、掌、肘,指任一技法组合练习。左右手练习的时间必须等同,切勿偏颇。
八卦手之八种手法即:按、拍、挂、捋、抄、格、拨、架,务必认真详加体会。学习时必须认真体会身与手的配合,练至手法纯熟方可与各种拳腿组合。
十一、强体健身功法 = 身材瘦弱者的福音
下面向大家介绍中国著名医学经络教授祝总骧老先生研创的“ 312 经络锻炼健身功法”
312 功法, 3 即人身 3 个重大穴位, 1 即 1 种气功修炼, 2 即双腿的锻炼。
1 、 3 个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每穴一松一按为一次。上午一有空即可按穴位,晚上临睡时的按穴绝对不可改变。每日不应少于 2 次。
2 、一种气功即:意守丹田顺腹式呼吸功法:呼吸均长,吸气时小腹鼓气,呼气时凹落,消除杂念,逐步达到每分钟呼吸 1 — 2 次,每天早上和晚上各一次,每次 5 分钟。
3 、双足锻炼法:以双足深蹲与面鄙蹲墙法最好!晚上睡觉前以热水洗足并按摸足低。
就是怎么简单的功法,却对营养不良面黄肌瘦,身材矮小及胃肠病、心脏病、失眠、遗精有极惊人之效。望广为传播,自救救人乃人生最大善举。
4、如何修炼内功?
气功
气功:我国特有的一种健身术。基本分两大类,一类以静为主,静立、静坐或静卧,使精神集中,并且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呼吸,促进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另一类以动为主,一般用柔和的运动操、按摩等方法,坚持经常锻炼以增强体质。
气功是什么?
气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导引、行气、服气、炼丹、修道、坐禅等等。在古书记载中很少有“气功”二字,偶尔出现“气功”的提法,亦无完整的解释。直到20世纪50年代,刘贵珍在《气功疗法实践》一书中写到:“‘气’这个字,在这里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字就是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的练习……”一般认为“气功”二字从此被确定和传播开来。国外有些资料将气功译为“深呼吸锻炼法”,国内有些工具书也如是照搬,显然是未认识到气功的真谛,实际上气功锻炼包括呼吸、体势、意念三类手段,每一类手段又有多种锻炼方法,深呼吸只是众多呼吸锻炼方法中的一种。可见,将气功的定义解释为“深呼吸锻炼方法”,是过于片面了。
如果从中医学角度定义气功:气功是通过调神的自我锻炼,使自身气机变得协调的锻炼方法。
随着科学的向前发展,我们可以用现代科学的有关知识来认识气功,这将更加深化我们对气功实质的认识。
如果从现代行为医学的角度看,气功锻炼是对一种有利于心身健康的良性行为进行学习训练,最终以条件反射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疗法。
如果从气功作用的心理生理学过程看的话,可将气功定义为:主要是通过使用自我暗示为核心的手段,促使意识进入到自我催眠状态,通过心理—生理—形态自调机制调整心身平衡,达到健身治病目的的自我锻炼方法。
我们也可将上述认识概括成一句话:气功是一种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疗法。心身疗法的种类很多,气功区别于其它众多自我心身疗法的重要之处是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中国人所独有的,以中医理论内容“调神”为核心指导的实践活动。
[气功] 气功这门学问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气功一词首见于晋朝许逊的《灵剑子》一书,此处气功虽有练气、修德之意,但尚未作为专用名词使用。至清末《少林拳术秘诀》一书 的《气功阐微》中才明确提出气功一词。直至1953年刘贵珍把自己的功法定名为“气功疗法”,后又建立气功疗养院,并著有《气功疗法实践》等书,气功一词才广泛应用并为广大群众所熟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气功已发展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一门特殊学问。
何谓气功,目前已有数十家为之规范定义,虽各有道理和根据,但未有为众人所公认者。智能气功科学本着气功定义的内涵必须是各家气功实质的集中表现,将气功一词定义如下:“气功是建立在整体生命观理论基础上,通过主动的内向性运用意识活动的锻炼(调心、调身、调息是其外延),改造、完美、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把自然的本能变为自觉智能的实践。”该定义指出了气功的理论基础——整体生命观,包括宇宙大自然是一整体、人本身是一整体、人和大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天人合一),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各家气功共同的理论基础;指明了气功的特殊锻炼方法——主动的内向性运用意识的锻炼,即意念活动集中、专一并和自己的生命活动结合到一起,这是气功锻炼区别于其它锻炼方法的根本实质,是气功定义的灵魂;明确了气功锻炼的目的——改造、完美、提高自己的生命功能,脱离自然本能的束缚,进入自觉智能的自由王国;指明了气功是运用功法完美自己身心、提高自己生命功能的实践——气功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气功锻炼的过程是运用气功科学的功理、功法来重新塑造、升华自我的实践过程。该定义概括了气功的全部内涵,是完整的、符合现代科学规范要求的科学定义。
——转贴自:《智能气功名词释义》
×××××××××××××××××××××××××××××××××××
气功
中国独特的健身术。系现代名词。古代则根据功法不同,分别称吐纳、导引、行气、服气、食气、练气、静坐、坐禅或内功等。其特点是通过练功者的主观努力对自己身心进行意、气、体结合的锻炼,以达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内容 气功内容广泛,主要有调身(姿势)、调心(意念和松静)、调息(呼吸)、自我按摩和肢体活动等。气功功法繁多,有以练呼吸为主的吐纳功,以练静为主的静功,以练站桩为主的站桩功,以练动静结合为主的动功,以练意念导引为主的导引功,也有以自我按摩为主的保健按摩等。中国气功流派很多 ,一般分为医、儒、道、释、武术五大派别,每个派别又分为若干个小流派。医家气功主要以防治疾病,保健强身为目的。儒家气功主要以修身养气为目的。道家气功主要以身心兼顾、性命同修、清静无为为目的。释家气功主要以练心为目的,要求精神解脱,其中又分两派,一派叫做八定,强调四大皆空,一派叫做参禅,强调修身养性,普渡众生。武术气功主要以锻炼身体、防身和提高击技为目的。各派气功尽管方法各异,但总以练意、练气为主。气功从形态上可分为静气功和动气功两类。静气功采取卧、坐、站等外表上静的姿势,运用精神内守和调整呼吸的方法,着重练身体内部,所以也称为内气功。动气功是采取意和气结合的各种肢体运动,如走式气功、太极棒气功、自我按摩等,因为它有动作表现于外,所以又称为外气功。
作用和疗效 中国古代气功从一开始就用于治病和健身。气功所以能够治病,主要是因为它对大脑皮层和皮层下植物神经中枢及心血管系统能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对机体的异常反应有纠正作用,对腹腔器官有一种按摩作用,对自身生理机能可起到自我控制作用等。练功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排除情绪的干扰,让人体的生理、生化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气功中的放松、入静和呼吸可缓解大脑皮层对整体的应急性反应准备,为机体的休息、修复和调整提供有利条件,亦即可清除“七情”对机体的扰乱,降低机体对外部环境的劣性刺激的敏感性,减弱“六欲”的危害;经过缓慢调整,使整体耗能减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姿势(调身) 姿势自然放松,是顺利进行气功呼吸和诱导精神松静的先决条件。不同的姿势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姿势本身也起着一定的治疗作用。常用的姿势有平坐、自由盘膝、单盘膝、仰卧、侧卧、站式、走式等。
入静(调心) 入静是指一种稳定的安静状态 ,无杂念,集中意念于一点,即意守丹田或留意呼吸,对外界刺激的感觉减弱,进入似醒非醒、似知非知的境界,即大脑皮层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常用的入静方法有五种:①意守法。②随息法。③数息法。④默念法。⑤听息法。以上五种调心入静法初练时可从意守法开始,逐渐过渡到随息法或听息法,或始终练一种,可因人而异。
呼吸(调息) 呼吸是气功疗法的重要环节 。通过锻炼,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呼吸,最后练成自发的丹田呼吸。呼吸方法常用的有8种:①自然呼吸法。②顺呼吸法。③逆呼吸法。④停闭呼吸法。⑤鼻吸口呼法。⑥气通任督脉呼吸法。⑦潜呼吸法。⑧真息法。练呼吸要在柔和自然的基本法则指导下逐步做到深长、细匀、缓慢,切不可急于求成。
要领 气功功法不同,其特点和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共同的要求是:松静自然、意气相随、练养结合、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因人因病而异、持之以恒、生活有节。上述要求,大多适用于各种气功,练功者具体练某种功时,还要参照该种气功的具体要求。一般有精神病、大出血、高热、各种急性病及急性传染病的人不宜练气功。
把后天空气与先天元气合成一股浩然正气的功夫;对生命过程实行自我调节、自我锻炼、健身长寿的科学。古代称谓很杂乱,有吐纳、导引、炼丹、玄功、静功、定功、性功、内功,以及修道、坐禅、内养功和养身功等。“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朝许逊《净明宗教录》,其中有“气功阐微”记载。解放前董浩著《肺痨病特殊疗养法 气功疗法》及中华书局《少林拳秘诀》等书中,都提到过“气功”之词。但是,直到1953年刘贵珍等编著的《气功疗法实践》一书,才对气功作了完整的解释,气功作为正式名词开始确定和流行起来。
一般认为,气功在商朝时即已产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气功已经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道、儒、医各家都研究生命运动的规律,提出自己的主张。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哲学中关于宇宙以及人的生命理论和我国古代性命之学相结合,佛教传统的修持方法和我国古代气功的修身养性相结合,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气功科学的发展。
一般而言,气功可分两种,即养气与炼气。养气就是道家静坐功夫,把气运在丹田,使之凝聚不散,不让身外景物诱导而外泄。炼气乃以运行为主。如拳术家在练拳时要用臂力,就把气运到臂上;用腰力,就把气运到腰上;假如四肢百胲都用力时,就把气运到全身。气有呼吸的区别,呼为阳,吸为阴;呼为动,吸为静;呼为刚,吸为柔。要把阴阳、刚柔、动静结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它的作用。气要运行时,不可逆走,贵当顺行。如顺行的话,不但脏腑会舒畅,并可快慢自如;倘若逆运的话,内部各脏腑就要受到伤害,一些习练者练岔气致伤致残者时有所见。
古代气功一般划分为儒、医、道、释、武术五大派。儒家气功以“修身养气”为目的;医家气功以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为宗旨;道家气功讲究“身心兼修”、“性命双修”等;佛家气功要求“炼心”以求精神解脱,其中入定派强调“四大皆空”,参禅派强调“修身养性”、“普渡众生”;武术气功主要为了锻炼身体和提高技艺。近年来,有人依据气功功法的特点,将古代气功归纳为静功与动功,并划分为吐纳、禅定、存想、周天、导引五大派。吐纳派强调呼吸锻炼为主;禅定派强调意念锻炼为主,要求思想内联,静坐凝心,采取一些不复杂的方法来集中意念,一般的静坐均属这一派;存想派也强调意念锻炼为主,但要求用一种想象幻视到莫种事物;周天派强调在思想内联的基础上意气相依,推动内气感觉沿自己体内的任、督脉等经络路线周流,也称为内丹派;导引派强调以动功为主,特点是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或作为自我按摩。
----------------------------------------------------------------------------
气功是以调心、调息、调身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调心是调控心理活动,调息是调控呼吸运动,调身是调控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这三调是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是气功学科的三大要素或称基本规范。
原始的气功没有名称,以后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而散见于历代名家著作中的静坐、坐忘、禅定、胎息、行气、服气、调气、周天、内丹等也都属于气功的内容。至于“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著《净明宗教录》一书,即使这是后世托名之作,那么最晚也在隋唐时期。在隋唐以后才出现的《中山玉柜服气经》记载:“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但在内涵上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功不完全一致。现在所通用的气功,则是在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之后才逐渐得到推广的。
气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医疗保健等多种实践中,逐渐总结而形成的。气功疗法与体育疗法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可以包括体育疗法,但体育疗法却代替不了气功疗法。肢体运动始终只是气功调心的手段之一,呼吸运动也是为调心服务的,三调是统一的整体,必以调心为核心。内练与外练是结合的,应以内练为主。气功之气是指“内气”、“真气”,具有更深刻的含义。气功疗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至少它是心理疗法与体育疗法的综合。
气功疗法包含心理疗法,但是与心理疗法有区别。心理疗法一般是指医生用语言、表情、姿势、态度等,对觉醒状态下的病人进行说理、暗示治疗;或用一些特殊的诱导方法,使病人引起一种表面上有些类似于睡眠的催眠状态,再对呈催眠状态下的病人进行暗示治疗。故病人始终是被动的。而气功疗法的特点是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病人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自我锻炼从而加强自我控制能力而收效。
气功与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气功作为一门科学,不涉及各教派的宗旨与教义,只从教徒的修炼实践中提取科学的内涵。这反映在道藏、佛经中也记载了不少古代气功的资料;另外宗教中的一些理论,也常为练功者所借鉴。
--------------------
气功的研究
1955年,刘贵珍的气功著作翻译成日、英、印尼等语,他的气功概念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中国大陆引起了第一次全国性气功高潮,陈毅、林伯渠、谢觉哉等领导人也进行了练功或题词。1978年,上海的顾涵森女士在《自然杂志》发表了多篇研究报道,宣称找到了气功“外气”的电磁波、微粒流、静电等物理证据。次年,四川省发现了唐雨的耳朵认字的特异功能。这两个事件引起了研究气功热潮。1980年代中期,严新医师与清华大学陆祖荫、李升平等合作做出了气功外气影响分子结构的实验。在《自然杂志》、《生物物理学报》发表。在《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被广泛转载。气功协会会长张震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贝时璋等在确认研究报告可靠性的情况下,对该报告进行了推荐。中国中医研究院在1983年成立了气功研究室,1986年建立了气功学硕士学位。
!!!!!!!!!!!!!!!!!!!!!!!!!!!!!!!!!!!!!!!!!!!!!!!!!!!!!!!!
气功原理与特异功能
气功和特异功能现象存不存在?是科学还是迷信?目前的科学能不能作为评判标准?
与其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类似,气功受到很多的质疑,相信的、反对的人都不少。但不管是相信和反对,都需要根据事实和实践。现有的科学理论仍有不少现象不能解释,它仍不是一个完全的理论。因而我们只能用它来分析,而不能用它作为武器来肯定和否定未知现象。肯定的人需要尽量提出证据,而反对是人既然要反对,就应该亲自去进行实践和验证。
在我们已知的领域,虚假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在未知领域,因为难以鉴别,虚假的现象则可能会更多。因而我们不能因为发现了一些虚假的证据便断然持否定态度,但却只要发展了一个确切的证据,便可说明其真实性。
对于气功也有这种态度。我本人为了验证中国传统思想,也曾广泛地研究过不少的气功功法(因没有师傅,怕走火入魔),自觉理解了气功原理后,便开始练习道家周天功法。练习的第七天周田开始发热,不久便有一股热气流从督脉冲向着头顶,感受到诸如印堂跳动、脑中麻雀唱蝉鸣、廉泉涌出纯香汁液等众多感觉,均与功法所述一致,并曾在不经意间,手指轻轻地点破了窗户玻璃。正因为经过了亲身的实践,我肯定气功和特异功能的存在。
科学目前对气功没有恰当的解释,即使有些解释也局限于科学的思维方法。其实,气功需要基于中国传统的系统整体思想来理解。
一、气功原理
气功的“气”即非气体的“气”,也非单纯的人体精微物质,而是相对于形体而言,是形体功能及功能性物质的系统性的整体。
气功的种类和功法很多。但无论是何种功法,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的训练,增强和平衡人体或人体某些部分的系统功能。因而,恰当的功法训练对人体产生系统性的良性作用,不恰当的功法训练则可能只是使人体某些系统性功能得到平衡和增强,但对人的身体和精神平衡却有破坏作用。只有了解了气功和气功修炼原理,气功才是有益的,才能称为人体生命工程。
气功主要有以下一些修炼方法和途径:
修性:性与肉体和精神构成三才,肉体为地,精神为天,性为人。通过对肉体和精神的系统平衡的修习或直接通过对性的体验和认识进行修习,达到平衡肉体和精神的作用。
静功:人体是一个自动平衡和稳定的系统,通过身体和精神的入静,让人体进行自动地平衡调整。
意功:通过意守心神、某些重要的平衡中心或用意念引导气血按一定掕规律运行,而达到对系统和人体的平衡调整。
观功:通过观想某些人、景、物,达到对人体系统平衡的调整。
动功:通过一系列运动程序,引导气血按一定的规律运行,而达到对系统的平衡和调整。
外丹:通过药物辅助,对人体进行系统的平衡和调整。
辟谷:通过减少、控制和短期绝食,达到对身体系统平衡的调整。
无论是什么功法,都是要达到对肉体和精神进行系统的平衡和调整。如果单练某一个部分,便易导致整体系统平衡,从而对身体和精神导致损害。
二、练功反应
由于练功是对人体进行的一系列的平衡和调整,因而。在这种平衡和调整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练功反应:
触感:在对身体和平衡和调整过程中,会出现发热、酸麻、胀痛、循以传感、肌肉跳动等感觉。
自动:在对身体和平衡和调整过程中,可能出现身体自然运动的现象。
幻觉:在对身体和平衡和调整过程中,由于大脑对有害信息自动释放,而产生各种幻觉(类似于做梦,但是在清醒的条件下)。
饮食增减:练功初期,由于脏腑功能的增强,饮食会增加。但脏腑达到平衡后,由于吸收和营养转化能力的增强,饮食反而减少,或拒食某些食物。
无梦:身心达到平衡后,大脑无效信息减少。睡眠减少,睡眠质量提高,因而无梦。
三、特异功能
特异功能现在还不能很好地解释,但结合易学和西方科学推理,我们可以作一些推理。
所谓特异功能,其实不过都是人体自然的生理和生物功能。其之所以特异,是因为这些功能在一般条件下难以表现出来。这些功能,或者是人类进化所退化或丢失的功能,或者是人体进一步系统化而自然产生的功能,或者是人体后天所掩盖的先天功能。只要经过一定的训练,使系统处于某种或某些特定的状态,这些功能便可以发挥出来。
1、人类因进化而退化或丢失的功能:生物的进化过程是对环境适应性的过程,因而,在进化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前所具有的一些功能便会被掩盖、丢失或退化。如细菌利用特殊矿物质的能力、厌氧呼吸能力等,在进化为动植物后,便有一定程度的退化。动物的休眠能力,在进化为人类后便退化,等等。这些功能的退化实际上都是由于系统的复杂化、系统功能的分工和系统定向衍化所导致。
2、后天掩盖的先天功能:指生物进化到人类后已经具备的功能和能力,但在身体发育和适应后天环境过程中,这些功能或能力便因系统平衡协调的需要而被抑制。通过一定的训练,它们比较容易便可开发出来。如松果体、尾闾、阑尾等。实际上,它们同样是生物进化所导致。
3、人体进一步系统化所产生的功能:生物进化都是通过生物体的系统性功能发生改变和系统复杂化所实现的。人经过一定的修炼,可能会导致系统功能和分子结构更加协调和系统化,因而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功能。
5、谁有内功心法 口诀。基本的也行啊!?
这是站桩——浑圆桩,如果你真想练,这个是基础,但是依然需要师傅的。
浑圆桩
基本姿势:
*浑圆桩* 两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平行站立,身体正直,小腹放松;两手抬至胸前,手指微张,两手相距20厘米,环抱成半圆形;两手高不过肩,低不过脐;头正直,下颚微内收。两眼向前平视,闭目或半闭目均可。口似张似闭,以鼻自然呼吸。臀部似坐非坐。作用:坚持炼浑圆桩不但健身而且治疗多种慢性疾病,能使内功渐臻化境。
*意念*
浑圆桩功的意念诱导
炼浑圆桩功必须意念诱导,否则对身体有害,称为死桩。意念诱导,又叫意识引导。浑圆站桩功的意念诱导比较复杂,王安平先生将其归纳为两部分:假借部分和内视部分。其说:“意念的对象在身体外部活动的称假借,又称假想;意念的对象在身体内部活动的称为,古人称之为返观内照,外国人叫生物回授法。”浑圆桩功的内视分“皮下肌肉层通”、“五脏六腑通”、“骨骼骨髓通”,三层功夫是浑圆武功内炼过程的必然。初炼者不论先炼浑圆桩或扶按浑圆桩、提抱浑圆桩等,都要先从手部内视起。如炼浑圆桩时,先想到手部的麻热胀,快则几秒钟,慢则几分钟就会在手指、手心、手背出现或麻或热或胀的反应。一旦出现麻、热、胀三种反应中任一感觉即为上功、得气了。有了功感后不要让它(麻热胀)跑掉,想到它往小臂上走,小臂有了感觉,想它往大臂上走,大臂有了感觉引导它往肩部走、背部走、腰部走、胸部走、臀部走、大腿走、小腿走,直至脚部为止。到麻热胀感觉(有一种感应也算)到了脚部时,说明从上到下、从肢体到整体部分产生了功感,即皮下肌肉层,(第一层)功夫已炼成。
浑圆桩功的训练方法
王芗斋先生在对入门站桩方面有过这样的论述:“站桩即立稳,平均之站立也。初习为基本桩,习时须首先将全体之间架配备安排妥当,内清虚而外脱换,松和自然,头直目正,身端顶立,神壮力均,气静息平,......身体关节似有微曲之意,扫除万虑,默对长空,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以神光朗照颠顶,虚灵独存,浑身毛发有长伸直竖之势,周身内外激荡回旋,觉如云端宝树上有绳吊系下,有本支撑,其悠扬相依之神情,喻日空气游泳殊近相似也。然后再体验肌肉细胞动荡之情态,锻炼自得,自知为正常运动。”
王安平老师在《修真心语》中也作过这种描述:“以静为养,养而聚神,聚神炼气,气足生精,精满浑圆身,浑圆生电,电多生光,光芒四射。”又说:“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体外运用,遍身麻热胀,气血液体流,肌肉器官动,浑圆成一统。”
1、浑圆桩
两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平行站立,身体正直,小腹放松;两手抬至胸前,手指微张,两手相距20厘米,环抱成半圆形;两手高不过肩,低不过脐;头正直,下颚微内收。两眼向前平视,闭目或半闭目均可。口似张似闭,以鼻自然呼吸。臀部似坐非坐。作用:坚持炼浑圆桩不但健身而且治疗多种慢性疾病,能使内功渐臻化境。
2、单腿浑圆桩
单腿直立自然站稳,另高于大腿部更好;脚尖微向里扣,不应大于30厘米,两手如同浑圆桩作用:①长期坚持练习本桩法不仅可以收到很好的减肥效果,而且能炼就一般人推拉不动的武功。 ②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延缓衰老。
3、扶按浑圆桩
两脚成丁八步自然站立,脚间距约为一脚长;两膝微屈,臀部上提,左右臀部平齐,不可一前一后;两手臂抬起平伸,前手高不过肩,后手比前手稍低;两手一前一后环抱成椭圆形,五指微张开,掌心向前下方,即阴阳掌;前手前伸不得超过前脚尖,后手不得贴于身,与前胸不得少于一拳之距离。作用:本桩法可练出向前的按弹力、扶按力、前直力、前撞力、上托力,是练习双推手的最佳姿势之一。
4、提抱浑圆桩
姿势如同扶按浑圆桩。唯独两手臂与怀间如同抱一棵大树;两掌心向里,五指张开。
作用:锻炼向前横臂的冲撞力。增加内抱外拨的力量,此桩法是练习散手防护面部的最佳姿势之一,也是双推手必练的桩法。
5、提插浑圆桩
其他要求如同扶按浑圆桩。唯将两手扶按变成为两掌心相对,五指叉开前上挺直。
作用:练习向上向前插的力量;以适应推手的实战要求。
浑圆桩功的意念诱导
炼浑圆桩功必须意念诱导,否则对身体有害,称为死桩。意念诱导,又叫意识引导。浑圆站桩功的意念诱导比较复杂,王安平先生将其归纳为两部分:假借部分和内视部分。其说:“意念的对象在身体外部活动的称假借,又称假想;意念的对象在身体内部活动的称为,古人称之为返观内照,外国人叫生物回授法。”浑圆桩功的内视分“皮下肌肉层通”、“五脏六腑通”、“骨骼骨髓通”,三层功夫是浑圆武功内炼过程的必然。初炼者不论先炼浑圆桩或扶按浑圆桩、提抱浑圆桩等,都要先从手部内视起。如炼浑圆桩时,先想到手部的麻热胀,快则几秒钟,慢则几分钟就会在手指、手心、手背出现或麻或热或胀的反应。一旦出现麻、热、胀三种反应中任一感觉即为上功、得气了。有了功感后不要让它(麻热胀)跑掉,想到它往小臂上走,小臂有了感觉,想它往大臂上走,大臂有了感觉引导它往肩部走、背部走、腰部走、胸部走、臀部走、大腿走、小腿走,直至脚部为止。到麻热胀感觉(有一种感应也算)到了脚部时,说明从上到下、从肢体到整体部分产生了功感,即皮下肌肉层,(第一层)功夫已炼成。 麻热胀是浑圆功夫着眼于内炼本质所提出来的。麻是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生理物理反应;热是本身体温的反应和气血运行在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里的摩擦反应,也是体内物质分解化合的反应;胀是在气功状态下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扩张的反应。就如《中华浑圆功》一书中所说:“对初炼浑圆功者来说,有四句话要紧记,即“看到远方(视而不见或微闭眼睛),想到手上(麻、热、胀),思想集中,全身放松”。当想到手上有了麻、热、胀的感应,这叫立意;有了感应不让它跑掉,这叫守意;再把守住的意念引导往大臂、肩、背、腰、胸、腹、臀、大腿、小腿、脚部发展,这叫用意。意念应立、必守,守必用,用必活。用必活,即要求用意要灵活,不可执着。炼浑圆功整个过程都是用意的过程。所谓“毋无毋助长”、“毋过毋不及”、“似有似无”、“若有若无”等等说法,均指用意。
如果是为修炼,应该每天有6小时以上的站桩(当然得时间允许,我想大多数人很难有这个时间)。如果是养生,每天一到两小时最佳(就我以前指导别人的经验来看,最好能坚持两小时)。
站桩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每天练2小时功夫(如果你没有疾病,脏腑病变),最好持续练两小时,而不是分两次练,每次1小时(初学者练体力的除外)。如果身体虚弱,或者是初学者,就应该分开练,增加次数,减少时间(总的时间还是逐渐增加的)。
最后还要强调:重视站桩,站桩是增长功力的好方法。不论你是为修道练,还是为养生练。有关练桩功气感的问题,就我,以及好朋友,同门师兄弟练习的经验来看,得气确实有快慢之分。这有几个方面的因素:
1.桩法不同,功感产生的部位,方式就不同。如果你没有按照你所练的功法的要求发气,那么得气也慢些。你要先弄清楚从哪里先得气,感受最强。
2.气感在修炼的过程来说,不是气感越强功夫越高。
3.练功时间不够。我以前和你有同样的毛病,一到冬天手足冰冷,(就我的经验看,这样的人下盘功夫都不是很好)不过练到2小时以上时,这种情况就逐步得到了缓解
6、求内功修炼法
内功速成修练秘诀
一、快速采气得气秘法:通天贯地法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学会了人体通电功治病术当然好,但是,停电的时候怎么办?所以,最好还是练一些真正的"内功",掌握一手"外气"治疗疾病的本领,才能不受或少受客观条件的制约,照样为病人服务。
现将"中国天元气功”中效果良好,深受学员欢迎的内功速成门介绍如下:
在内功修练方面,古人所谓“百日筑基”方法,完全是建立在单纯内求的前提下,既要求“返观内视”,“神不外溢”,“勿忘勿助”,因此“得气缓慢,进步不快,这种封闭式的练功方法在快节奏的今天,显然是不大行得了的--谁愿意花那么多的时间去静静地打坐呢?
所以,时代的需要,现代人生活节奏的需要,呼唤着那种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可以练习的“趣味气功”(这个词姑算是笔者首次提出的概念)!
中国天元气功中的快速采气,得气秘法又名“通天贯地法”。其基本要求如下:
全身充分放松,双足分开约与两肩,同宽,两腿微屈,敛臂如坐高椅,小腹圆,勿挺胸凹肚,头顶如悬一线于天穹般正直,拨背,晨肩,双臂微屈,指尖向天,两掌谣对,自然呼吸,双目微闭,舌抵上腭。
意念:想象头顶上方有一灼热光明的太阳,其热流(能量流)自头顶百会穴及双掌心进入手,手,顺体内面下及肩、胸、腹、腿、足入地。凡热流过处,都应尽可能想象出其热、光、流动的感觉特征,方可事半而功
倍。
练功时间:无时无刻不可以练,长短不限,多多益善。如在行走或工作、开会时练习的话,则双臂不用举起,垂下或放桌上,腿直均可,只需心中想着热流的运行即可。
练功反应及功效:
练习“通天贯地秘法”一至数次,即可明显感觉到百会、掌心劳宫、涌泉等穴发热,发麻、心跳或如有虫蠕动,或自上而下有暖流、电麻、微风流动感,或有清凉、清新、身体沉重、轻飘感、或腹中肠鸣,失气(放屁)等等。这些,都是大自然之精气进入您体内,发动内气的正常现象(古人谓之“得气”),完全不必恐慌,顺其自然坚持练功即可。
练习“通天贯气秘法”可治疗高血压、风湿、类风湿、失眠健忘、痛经、月经不调、肾亏、阳痿等多种慢性顽症,功效卓著。
二、快带聚气结丹秘法:混元一气法
“丹”是道家气功对“气团”的称呼。通俗地说,把“气”通过一定的方法聚集到一起,既称为“丹”、 “丹”是“元精”高度积聚的产物,具有高能量,大密度、可运转的特征。它的生成表明气功修练进入新的高一级境界。
混元一气法练习的方法如下:
基本要求:双手平举在胸前,两掌心向内朝胸,指尖相对。其他各部位要领与“通天贯地法”相同。呼吸节律为:缓吸满--闭气闭呼......如此循环进行。
意念:
想象丹田里有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球,发出耀眼的红色和金黄色光芒。同时,想象宇宙间的热流(能量流)不断地呈心状向丹田汇聚,丹田的宝球不断增大,越发耀眼。越发灼热,吸气时注意提缩肛门。
秘要:想象自身与宇宙渐渐融混为一体。
练功时间:不限,多多益善,任何时候地方均可。
练功反应及功效:双掌或双手指尖之间有吸力或斥力,拉之不开,合之有阻力感;丹田有灼热感,周身有沉重感或轻飘感、清凉感或暖流感都是正常的,久练即能在丹田部位形成气团(气丘),即“丹”。本功对治疗高血压、关节炎、痛经、月经不调、肾亏、肾炎、阳痿、早泄,不育不孕证、不射精、死精诸症有特效。
在技击上久练“混元一气秘法”,可使内气充盈四肢百骸、周身气血鼓荡、不畏击打、全身轻灵,同时可壮胆气,临危不惧。本桩又称混元桩,实为百桩之首。
三 、 小周天速成法要:
1、何谓“小周天”?
任脉、督脉上会于百会(天门),下交于会阴(海底),联成一个“圆周”,称为“小周天”。以沟通任督二脉为目的的功法即小周天功,是内外家许多门派的必修基础功法,一般是“百日筑基“方可有成的。
2、”小周天”速成秘法:
练习“通天贯地秘法”、“混元一气法”约15天左右,丹田内隐约已有一个气团生成,有灼热感时,即可行本法。
全身放松,姿势坐、卧、盘、站均可。双目闭合,舌抵上腭,鼻吸鼻呼。先缓缓吸气,用意念引丹田里的气团(想象它是火红色的)沿小腹下行至会阴(提肛),意守会阴穴发热为止。再引气上行至两腹中的命门,守之至发热为止。再引气上行至夹脊,首至再发热为止,再引气上行至脑后玉枕穴,守之至发热为止。再引气上行至头顶百会穴,守之至发热发跳为止。再引起下行至印堂、沿鼻下行至口内,由舌尖下至廉泉、膳中,最后归于气还丹田。
在上述过程中,吸气要深长匀细,吸满后尽可能长时间地停顿,再缓慢匀细的呼出。意念则务求逼真,想象气团、气线自始至终象或一样红彤彤地发热。
行功时间:任何时候均可,每次15-40分钟,多多益善。如此几次即可打通小周天。
行功反应:充沛的内气被引动后,行到那里就是一条或一片象热水烫般的感觉,有时热麻的很舒服,有时则可能刺痛、刺痒,但切不可用手去抓痒,以免出血漏气。
3、不要执着于“小周天”:
小周天功法是许多功法中的一种,并不是非练不可的,正如许多事理一样,过分执着于小周天,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从上文中,我们已经知道,小周天的畅通是以内气充盈为前题的,一旦内气耗散,小周天很可能就“不通”了。譬如失精、腹泻都可能造成“不通”现象,已婚的学员更是难免。“难道我辛辛苦苦修来的小周天旧这样毁了不成?”许多人都会因此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精神压力很大,甚至因此而跳楼者也不乏其人。
怎么半呢?
办法只有一个:不要执着于小周天!
你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修练小周天功只是炼气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通了小周天的人功夫不一定高,未练小周天的功夫不一定低。事实上,许多高人就是反对“打通小周天”的提法的,更不去练什么小周天功。例如,一代武学大师王芗斋先生的武功造诣,可谓出神入化,人鬼共钦。单他所创立的杰作——大成拳(意拳)功法中,就没有小周天功,次之所以列入“小周天速成法要”一节,完全是为了让那些未接触过气功的读者多一点见识,掌握一把入门的钥匙而已。因为,笔者所练中过天元气功中就没有小周天功。希望读者诸君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