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判断骨髓幼红

判断骨髓幼红

发布时间:2020-09-30 21:51:23

1、取一段羊的骨,经观察发现骨髓颜色呈红色,说明这只羊是() A.公羊 B.老羊 C.幼羊 D.母

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由上可知,此羊的骨髓腔内的骨髓都为红色,因此这只羊是幼羊.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有关骨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幼年时,全是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B.成年人的骨松质内,始终

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选项A、B、C是正确的,而选项D中人的骨髓腔中并不终生具有红骨髓,因为成年后红骨髓转化成了黄骨髓,故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3、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在骨髓象中的特点和异同

缺铁性贫血: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个别患者减低。
主要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红比值降低。增生的红系细胞以中、晚幼红为主,其体积较正常为小,胞质少而着色偏蓝,边缘不整,呈锯齿状或如破布,显示胞质发育落后,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胞核小而致密、深染,甚至在核的局部呈浓缩块状;表现为“核老质幼”的核质发育不平衡改变。分裂象易见。粒细胞比例相对降低,各阶段间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巨核细胞系正常;淋巴/单核细胞正常。

巨幼细胞贫血: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三系细胞出现巨幼变为特征
①红细胞系统:红系明显增生伴显著巨幼样变,粒红比值降低或倒置。正常形态的幼红细胞减少或不见,各阶段的巨幼红细胞出现,其比例常大于10%。可见核畸形、碎裂和多核巨幼红细胞。由于发育成熟受阻,原巨幼红细胞和早巨幼红细胞比例增高,在有的病例中占幼红细胞的比例可高达50%。核分裂象和豪焦小体易见,胞核的形态和“核幼质老”的改变是识别巨幼样变的两大特点;

②粒细胞系统:略有增生或正常,粒系细胞比例相对降低。中性粒细胞自中幼阶段以后可见巨幼变,以巨晚幼粒和巨杆状核细胞多见,可见巨多核叶中性粒细胞;

③巨核细胞系统:数量正常或减少,可见巨核细胞胞体过大,分叶过多(正常在5叶以下)与核碎裂;胞质内颗粒减少。

相同点: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为主,粒红比值降低甚至倒置,核浆发育不平衡(但一个是胞浆发育不良,一个是胞核发育不良)

4、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明显活跃,中性晚幼,杆状比值稍高。巨核细胞不少,血小板小堆,这是好还是坏

还得有形态大小以哪期为主还得结合你血象才能大体判断吧,最好有图片

5、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片镜下观察有哪些特征

巨幼细胞贫血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三系细胞出现巨幼变为特征

①红细胞系统:红系明显增生伴显著巨幼样变,粒红比值降低或倒置。

正常形态的幼红细胞减少或不见,各阶段的巨幼红细胞出现,其比例常大于10%。可见核畸形、碎裂和多核巨幼红细胞。由于发育成熟受阻,原巨幼红细胞和早巨幼红细胞比例增高,在有的病例中占幼红细胞的比例可高达50%。和分裂象和豪焦小体易见,胞核的形态和“核幼质老”的改变是识别巨幼样变的两大特点;

②粒细胞系统:略有增生或正常,粒系细胞比例相对降低。中性粒细胞自中幼阶段以后可见巨幼变,以巨晚幼粒和巨杆状核细胞多见,可见巨多核叶中性粒细胞;

③巨核细胞系统:数量正常或减少,可见巨核细胞胞体过大,分叶过多(正常在5叶以下)与核碎裂;胞质内颗粒减少。

骨髓形态学检查对MgA的诊断起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发现粒系细胞巨幼变对疾病早期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与判断骨髓幼红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