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诊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检查方法是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初起时表现往往不典型,如尚不严重的骨痛、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而化验时意外发现了轻度贫血、血沉增快、血清球蛋白增高或尿液检查发现有蛋白等异常。只要诊治的医师想到有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就应该作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或证实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确诊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方法是骨髓检查,也就是医师为患者进行骨髓穿刺。取得约0.2毫升骨髓液,涂在玻璃片上制成骨髓片。经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正常人骨髓片上浆细胞很少,低于2%。如果浆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少者占5%-10%,多者可达90%以上,特别是这些浆细胞的形态与正常的有显著变化,这时本病的诊断可以肯定。这些肿瘤性的浆细胞在数量增多的同时,形态也有了改变,它们的体积比正常浆细胞大,外形常不规则,比较幼稚(处于浆细胞发育的早期阶段),细胞核不止一个,可见2个、3个甚至多个,核内的核仁明显,似有1-2个“大眼睛”样。胞质内有空泡和染成红色的嗜酸小体。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这类细胞内合成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细胞器很发达。有时也发现某些疾病的病人骨髓中浆细胞也高于正常人,其比例可>3%,但绝不超过10%。其形态都是正常的,一般均是成熟的浆细胞,这些属于相对性的浆细胞增多或反应性浆细胞增多。前者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时,正常造血细胞减少,而浆细胞的比例相对增高。反应性浆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炎症、病毒感染、风湿病、肝病、淋巴瘤和癌肿转移等。此时必须注意与多发性骨髓瘤加以鉴别,以免误诊。由于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的分布不是很均匀的,所以偶尔一次骨髓穿刺有时还不能切中要害,下不了结论,常需更换部位重复检查。骨髓活组织检查可以取出小块骨髓组织,进行切片检查。一般来说阳性率要高于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因而也常被医师们采用。特殊类型的多发性骨髓瘤,如孤立性骨髓瘤、浆细胞瘤,在骨髓内并无弥散性的浸润,所以一般常用部位的骨髓穿刺不可能获得病变的证据,只有在病变的部位进行穿刺才能得到肯定的结果。尽管这些病人中的大多数最终也会发展为多发性骨髓瘤。
2、多发性骨髓瘤骨穿检查结果是异常浆细胞百分之四,到了什么程度了
你好,目前的病情算是一般般了,建议积极对症处理,增强抵抗力,穿刺结果还有其他异常吗
3、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面的情况
喜讯速递:刘伯齐教授专家工作站正式启动,解肿瘤患者之所急
为了方便患者就诊,尤其是对于那些外地来京就诊的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疾病的专家和方法,以张志斌教授为首的肿瘤专家团队,其中包括刘伯齐、王沁德、陈衍智等肿瘤专家,积极响
应国家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号召,在国内最先开设了自己的肿瘤工作站,只为让肿瘤患者少走弯路,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4、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百分之28
骨髓瘤是不可治愈的疾病,目前只能做到控制病情,无法彻底治愈,迟早还会复发,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5、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即人们一般所说的骨髓瘤,是由于骨髓内异常桨细胞恶性增生所致的造血系统的肿瘤性疾病。
这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以50~60岁为多,是一种老年性疾病,男女之比约为2:1,但目前该病也呈“年轻化,趋势。笔者近几年所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30~40岁的亦不少见,最年轻的患者仅30岁。桨细胞在骨髓里数量较少,主要合成及分泌免疫球蛋白,以帮助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相当于人体抵抗疾病的兵工厂。但恶变后,桨细胞恶性增生并产生过量,但这些产物却是无功能的异常免疫球蛋白,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变,主要包括贫血、骨痛、骨质破坏甚或是骨折、感染、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未经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位仅6个月,经综合治疗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可达到5~10年,或长期“带病生存”。生存期与年龄,分型,分期以及所采取何种治疗措施有关。
6、多发性骨髓瘤特征性细胞
浆细胞免疫学检查
随着对MM认识的逐渐深入, 人们越来越重视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的相关特征及其对MM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临床意义。在临床上, 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所表达抗原的强弱、异常抗原的出现, 包括有无细胞内免疫球蛋白的轻链限制性, 可以把骨髓瘤细胞和正常浆细胞区别开来。正常浆细胞表面强表达CD38和CD27, 表达CD138, 且无轻链限制性, 与正常成熟B细胞相比, CD45和CD19的表达较弱, 不表达CD56、CD117、CD28, 同时不表达B系抗原如CD20、CD22。典型的骨髓瘤细胞免疫分型特点为:异常表达CD28、CD117、CD20、CD56、CD13、CD33、CD27和弱表达CD38, 不表达CD19和CD45, 并且有轻链限制性。
浆细胞免疫标记对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与克隆性浆细胞增生的鉴别有一定价值, 并可用于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但在鉴别良、恶性浆细胞病时, 应同时结合其它指标, 如浆细胞形态学、M蛋白鉴定等。
MM骨病标志物
高达90%的MM在初诊时或在病程中出现骨质破坏, 其本质为溶骨性病变, 大多难以痊愈, 表现为骨痛、溶骨性病变、弥漫性骨质疏松[37]。60%以上的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由于MM患者的破骨细胞活性增强而成骨细胞活性相对受抑, 导致骨质吸收、破坏增强而成骨、骨的重塑减少, 因此临床上除影像学检查外, 反映骨质破坏的标志物也可用于MM骨病检测。
近年来, 关于细胞遗传学异常的相关研究以及对骨髓微环境越来越深的理解, 均为MM的发病机制提供更多的依据; 也为新的联合治疗方案和新药研发奠定了基础[39]。同时实验技术的进步使得临床的诊断得到不断提高。
7、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什么人容易患?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疾病,其实是血液系统的肿瘤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是一种非实体性肿瘤,不是真长了一个肿瘤,而是由于血液系统的异常,造成肿瘤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首先是浆细胞瘤,就是这种肿瘤细胞是浆细胞,这个疾病会造成很严重的疼痛,经常会当成多发的一个骨折部位。特点叫CRAB。其中,C,是低钙血症;R,是肾功的损害;A是anemia,贫血;B,是骨性的损害。所以,多发性骨髓瘤最终会带来骨的损害。特征的影像学表现,比如穿凿样的改变,最多见颅骨上或者扁骨上有很多像小洞样,穿凿样的X线的表现,当然在脊柱上面会造成一些非跳跃性的、连续性节段的多节段的病变。当然做检查,做血免疫固定电泳,会有M蛋白的升高。血液系统来源的肿瘤性病变,会造成很严重的骨痛。多发性骨髓瘤在血液内科通过化疗能获得非常好的疗效。病情分析:多发性骨髓瘤在遭受爆炸影响的人群和在职业性接受或治疗性接受放射线人群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而且接受射线剂量愈高,发病率也愈高,提示电离辐射可诱发本病,其潜伏期较长,有时长达15年以上。 据报告化学物质如石棉、砷、杀虫剂、石油化学产品、塑料及橡胶类的长期接触可能诱发本病,但此类报告大都比较零散,尚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 指导意见:患者要在平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必要时可以试试中医进行中医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