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始粒细胞是0早幼粒细胞0是啥意思学细胞形态报告中性中幼粒细胞是3,中性晚幼粒细胞是1,网织是0
原粒,早幼粒细胞,原红,原始单核细胞,原淋,浆细胞的形态特征。
2、浆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中,浆细胞成熟程度和形态极不一致,表现为
正确答案:D
解析:浆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中,浆细胞成熟程度和形态极不一致,形态一般较小,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较幼稚,核仁明显,核染色质稀疏,核质发育不平衡
。
3、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在骨髓象中的特点和异同
缺铁性贫血: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个别患者减低。
主要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红比值降低。增生的红系细胞以中、晚幼红为主,其体积较正常为小,胞质少而着色偏蓝,边缘不整,呈锯齿状或如破布,显示胞质发育落后,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胞核小而致密、深染,甚至在核的局部呈浓缩块状;表现为“核老质幼”的核质发育不平衡改变。分裂象易见。粒细胞比例相对降低,各阶段间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巨核细胞系正常;淋巴/单核细胞正常。
巨幼细胞贫血: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三系细胞出现巨幼变为特征
①红细胞系统:红系明显增生伴显著巨幼样变,粒红比值降低或倒置。正常形态的幼红细胞减少或不见,各阶段的巨幼红细胞出现,其比例常大于10%。可见核畸形、碎裂和多核巨幼红细胞。由于发育成熟受阻,原巨幼红细胞和早巨幼红细胞比例增高,在有的病例中占幼红细胞的比例可高达50%。核分裂象和豪焦小体易见,胞核的形态和“核幼质老”的改变是识别巨幼样变的两大特点;
②粒细胞系统:略有增生或正常,粒系细胞比例相对降低。中性粒细胞自中幼阶段以后可见巨幼变,以巨晚幼粒和巨杆状核细胞多见,可见巨多核叶中性粒细胞;
③巨核细胞系统:数量正常或减少,可见巨核细胞胞体过大,分叶过多(正常在5叶以下)与核碎裂;胞质内颗粒减少。
相同点: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为主,粒红比值降低甚至倒置,核浆发育不平衡(但一个是胞浆发育不良,一个是胞核发育不良)
4、网织红细胞在骨髓象还是外周血中
在骨髓里时,称为原红和幼红(早、中、晚幼红细胞)逐渐成熟了进入循环中。刚进入循环中的红细胞内的细胞器官没有完全消失,所以称为网织红细胞。
对于骨髓来说,网织红细胞是即将释放的成品,对于循环来说,网织红细胞是新加入的成员。
5、医保中,重症慢性病都包括哪几种病?
特殊慢性疾病的病种和标准1、尿毒症:有明显贫血、口臭、皮肤瘙痒、严重恶心、呕吐、神经并发症、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明显紊乱等临床表现;功能检查结果达到:①内生肌酐清除率<10ml/min;②血肌酐>442mmol/L;③血尿素氮>20mmol/L。2、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血管病变、中枢神经损害等并发症之一的。3、中、晚期癌症:有各种癌症病史,癌症术后扩散,癌症术后化疗。4、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贫血、乏力、出血等症状,实验室血常规或骨髓象检查符合诊断标准的。5、白血病:有贫血、乏力、出血等症状,实验室血常规或骨髓象检查符合诊断标准的。6、慢性肝炎活动期或肝硬化:出现消化道症状或出血、腹水、肝脾肿大等指征,肝功能、B超等检查支持诊断的。7、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符合诊断的。8、类风湿关节炎(丧失劳动能力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符合诊断的。9、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实验室检查符合诊断的。10、脑血管病后遗症:有严重神经、精神、肢体功能障碍的。11、高血压病(Ⅲ期):有心、脑、肾、眼并发症之一的。12、肺心病合并心衰: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实验室检查符合诊断的。13、风心病合并心衰: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实验室检查符合诊断的。14、冠心病合并心衰: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实验室检查符合诊断的。15、小儿脑瘫:须经常住院治疗或康复治疗的。16、精神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自主行为能力受限,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17、器官移植术后:须常年服用药物的。
6、正常骨髓象粒红比值中的粒红具体指的是什么细胞呢?
粒红比是 粒细胞百分率总和 / 有核红细胞百分率总和。其中的红,并不包含成熟红细胞。
7、什么NAP积分?那慢粒在骨髓象中又是怎么体现的?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