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脓毒骨髓炎

脓毒骨髓炎

发布时间:2020-09-26 02:24:10

1、脓毒血症转骨髓炎能治愈吗

重要的是要对感染的创面做有效的清理,一般建议做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治疗过程有清创、控制感染、改善循环、营养创面和祛腐生肌等综合性的治疗,只有尽快把炎症控制住了才能有治愈的可能,一直控制不住或者拖延不治只会让情况更为糟糕。建议去当地的正规的专业科室就诊,治疗期间要时刻关注创面的恢复情况,如果没有好转就要警惕,可能治疗并不对症。如果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百度下袁敏琴 给你详细参考指导一下。

2、如何确诊骨髓炎

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骨膜、骨皮质和骨髓的炎症。理论上讲,在抗菌药物十分发达的今天,该病应当不是什么难治之症。但临床实践却并非如此。许多骨髓炎患者由于疾病形成畸形,关节强直而致残,部分患者由于窦道长期不愈而致皮肤癌变,更重要的是部分患者由于无法疗治需要截肢,甚至死亡。从发病部位上看,多发于四肢,下肢较多,其中胫骨、股骨最多。它的感染途径基本上可分为三种:

1、血源性骨髓炎
血源性骨髓炎主要是由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如有感冒或轻微的皮肤擦伤导致化脓性细菌由血液进入骨内所引起的炎症,感染部位一般无明显的外伤史。本病多见于儿童发病后可见高烧39度以上,血沉加快,白细胞化验多在15000-30000之间,x线视有骨膜反应,局部皮肤温度过高,并有深压痛。

2、创伤性骨髓炎
创伤性骨髓炎是由身体创伤所引起骨外露(如开放性骨折等)或皮肤破裂引起的肌肉组织深部感染(如失神经性的骨外露)后,细菌通过血液潜入骨组织所引起的骨感染,本病一般表现为局部有流脓窦道,伤口皮温过高,血化验表现为血沉加快,白细胞增多,X线视有明显骨破坏。

3、医源性骨髓炎
医源性骨髓炎是一种广义上的创伤性骨髓炎,它是医院在做骨科手术过程中,由于消毒不彻底或无菌意识淡漠所引起的骨感染。它虽然是骨科手术中少见的病历,但是它却是骨感染的三大途径之一。其症状与创伤性骨髓炎一样。
中医认为骨髓炎是由人体正气不足,肝肾阴亏,邪毒蕴盛,阴液亏损,抗邪能力低下,此时再感外邪的侵犯,蕴滞于内,化热成脓,从而导致骨质的破.骨髓炎在保守治疗无效后,应及时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的质量是治疗的前提,而术后护理和术后大量应用中药是治疗的关键,治愈后按期使用抗复发中药是治疗的保障。如果能够作到以上三点,特别是抗复发中药的应用,那么骨髓炎的终身治愈是没有问题的。

3、骨髓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骨髓炎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数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伤或手术感染引起,多由疖痈或其他病灶的化脓菌毒进入血液而达骨组织。四肢骨两端最易受侵,尤以髋关节为最常见。临床上常见有反复发作,多年不愈的病例,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劳动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时高热、局部疼痛,若诊断不及时转为慢性骨髓炎时会有溃破、流浓、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症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时不得不采取截肢保命的应急办法,使患者落下终生残疾。

4、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怎样治疗?

【概述】化脓性骨髓炎是指骨髓、皮质骨和骨膜因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多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迁延而成。在大部分患者,全身症状消失,只有在局部引流不畅时,才有全身症状表现。一般症状限于局部,顽固难治,甚至数年或十数年仍不能痊愈。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约占75%,其次是溶血性链球菌约占10%,其他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都能引起骨髓炎。
本病中医称之为附骨疽,是一种毒气深沉,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也称附骨痈、贴骨痈。因其部位不同,命名亦异,如生在大腿外侧的叫附骨疽,生在大腿内侧的叫咬骨疽,只生在股胫部的叫股胫疽。又因溃后常脱出败骨,所以又有多骨疽之称。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身体羸弱,气血不充,肾精耗竭,骨髓空虚,加之外感六淫,余毒流注,外来伤害等诱因而发病。
【治疗】1.热毒内蕴证(初期)
【症状】寒战高热,患肢肿胀、剧痛,功能受限,重者神昏谵语,舌质红或红绛,苔黄或黄腻。【方一】①萆薢化毒汤合②黄连解毒汤【来源】①《疡科心得集》②《外台秘要》【组成】萆薢10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牛膝10克,防己10克,木瓜10克,薏苡仁10克,秦艽10克;黄连9克,栀子9克,黄柏6克,黄芩6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萆薢、薏苡仁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防己、木瓜、秦艽清热除湿,和胃通络;当归、丹皮清热凉血,散瘀消肿;牛膝活血,利尿通淋,并引邪热下行。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消痈排脓之功。黄连清泻心火,黄芩清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导热下行。四药合用,共奏泻火解毒之功。
【按语】湿重者,加石菖蒲、茯苓;便秘者加大黄泻下实热;发斑者,加生地、丹皮、玄参清热凉血。2.热毒成脓证(成脓期)
【症状】局部红肿灼热,压痛明显,或有波动感,舌红质干,苔黄腻,脉滑数。【方一】仙方活命饮【来源】《校注妇人良方》【组成】金银花25克,当归尾6克,赤芍6克,乳香6克,没药6克,白芷6克,防风6克,炙穿山甲6克,炒皂角刺6克,天花粉6克,贝母6克,甘草6克,陈皮9克。
【功效】清热化湿,和营托毒,消肿溃坚。
【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为君药;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活血散瘀,理气化滞,消肿止痛,共为臣药;白芷、防风疏散风热,使热毒从外透解;花粉、贝母清热散结;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消肿溃坚,均为佐药;甘草为使药,助君药清热解毒,又调和诸药。加酒煎服,是借其活血通络以助药效。
【按语】脓未成者,服之可消,脓已成者,服之可溃。疮疡溃后,则不可再用。脾胃素虚,气血不足均应慎用。除煎煮取汁内服外,其药渣可捣烂外敷。
3.正虚毒滞证【症状】开始脓液稠厚腐臭,热退痛缓,部分患侧脓水淋漓,经久不愈,形成死骨,难以脱出,转为慢性骨髓炎,并伴有虚热、盗汗,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方一】托里消毒散【来源】《外科正宗》【组成】人参15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黄芪15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银花15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皂刺10克,桔梗10克。
【功效】益气补血,托里排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托毒排脓;川芎、当归、白芍养血和血,养血托毒;皂刺、桔梗、白芷透脓溃坚;银花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补益气血,托里透毒之功。
【按语】本方是外科托法中补托的代表方剂,适用于痈肿脓未成和脓已成之早期。
4.余毒内蕴证【症状】适用于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有寒战高热,局部红肿疼痛,脓流不畅,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方一】四妙丸加味方【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8年第2期。
【组成】黄柏10克,苍术10克,牛膝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防己10克,生薏米30克,丹参15克,萆薢15克。
【功效】清解余毒,托毒排脓,利湿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柏、苍术、牛膝、薏米清热利湿;丹皮、赤芍、丹皮清热活血,活血化瘀;防己、萆薢祛风除湿。
【按语】本方以发病急,皮下结节,灼热红肿,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畏寒发热头痛、咽痛者,加牛蒡子、薄荷、桔梗;关节酸痛者,加羌活、独活、威灵仙、木瓜。

5、骨髓炎如何治疗?

髓炎是怎么治呢,比如说血源性的骨髓炎,它播散了到骨头这时候会有红肿热痛,这个时候首先是抗生素的应用,那么除了抗生素应用如果无效,我们要开创打孔,也就是把髓内的脓,把它引流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引流完了以后,还形成了大量的死骨,那么我们可以再做手术,把死骨也摘除掉,然后用周围的肌皮瓣来对髓腔进行覆盖,肌肉是抗感染能力最强的,因此要用肌肉去把这些脓都把它吸走吃掉,最后创面愈合,如果有骨缺损,可以在二期进行植骨,把他骨缺损修复,这样的话骨髓炎的治疗也不可怕,也就是说现在还有新的治疗方案,就是伊利扎诺夫技术进行,把骨发炎的部分全部切除掉,然后用伊利扎诺夫延长技术,把两端切一块小骨头下来,然后把缺损覆盖掉,所以说这也是一个方式,还有我们就是采取带血管的骨移植的方式,也就从另外一个腿取一块骨头带血供的,然后把它移植过来修复这个缺损,就把这骨髓炎全部一次性的干净的把它切除干净,骨髓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6、骨髓炎属于重大疾病吗

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可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骨髓炎好发于长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
骨髓炎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数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伤或手术感染引起,多由疖痈或其他病灶的化脓菌毒进入血液而达骨组织。四肢骨两端最易受侵,尤以髋关节为最常见。临床上常见有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劳动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时高热、局部疼痛,转为慢性骨髓炎时会有溃破、流脓、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症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时不得不采取截肢的应急办法,致患者终生残疾。

7、骨髓炎是怎样判断的

应该是硬化性骨髓炎,为骨的进行性、广泛性和硬化性炎症,因炎性反应致骨髓腔内发生广泛纤维化,血循环发生障碍,促使骨内膜下骨样组织增生,沉积和钙化,血管阻塞出现反应性骨内膜增厚,骨皮质呈梭形增生一系列病理变化。 硬化性骨髓炎的临床特点是骨组织受感染后,由于强烈的成骨反应,而引起骨硬化。没有骨坏死、化脓,亦无死骨形成.多在长管状骨骨干皮质,常见于股骨或胫骨,一侧或两侧骨干皮质呈棱形增厚硬化,严重时,髓腔几乎消失。患肢呈持续性隐痛可逐渐缓解,但易反复发作。全身症状不明显,局部有时无症状,或有肿痛等炎性反应,压痛和胀痛以夜间比白天为剧,病程发展漫长,您可以到 www.gsygb51.con 去了解看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8、骨髓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我们知道什么是骨髓炎的发病原因呢,我们了解到骨髓炎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数由血源性引起,对人体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需要我的们及时的进行有效治疗和护理,下面就是骨髓炎的病因。骨髓炎的病因骨髓炎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数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伤或手术感染引起,多由疖痈或其他病灶的化脓菌毒进入血液而达骨组织。四肢骨两端最易受侵,尤以髋关节为最常见。临床上常见有反复发作,多年不愈的病例,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劳动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时高热、局部疼痛,若诊断不及时转为慢性骨髓炎时会有溃破、流浓、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症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时不得不采取截肢保命的应急办法,使患者落下终生残疾。慢性骨髓炎的早期症状当骨髓炎处于平静状态、不发作时,病人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是病变处的骨骼变形,肢体也增粗、变形。同时病变处皮肤变薄、颜色发暗、有多处瘢痕,稍有破损就可引起长时间的溃疡。有些患者可出现长期流脓的小口,脓液有臭味。慢性脊榷骨髓炎则往往有背痛、低热。当骨髓炎急性发作时,可表现为患处疼痛、患处的皮肤发红、肿胀、发热,流脓的小口流出大量的脓液,有时还会掉出坏死的骨头。这些都是慢性骨髓炎的早期症状。典型的慢性骨髓炎诊断并不困难,不典型的骨髓炎应与骨肉瘤相鉴别,因两者临床处理及预后截然不同,因此应认真对待。慢性骨髓炎早期症状,提醒您:积极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减少骨髓炎的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是骨髓炎发病的主要原因。

与脓毒骨髓炎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