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脸部骨头的问题
可能是颌骨骨髓炎。
急性颌骨骨髓炎如未能彻底治疗,可转为慢性。慢性颌骨骨髓炎期间,急性症状大部消退,全身症状已不明显,疼痛显著减轻。局部纤维组织增生、肿胀、发硬。瘘管,经常溢脓,甚至排出小块死骨。病变区多个牙松动,龈隙溢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引流不畅时,可急性发作。如拖延日久,可致消瘦、贫血、身体衰弱。
2、颊内发炎脓液积攒导致面部变形
是颊部急性蜂窝组织炎,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以及其他化脓菌。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混合性细菌感染。
应根据临床反应、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以控制炎症的发展,避免导致败血症和脓毒血症,同时注意全身必要的支持疗法。
起因常为急性根尖周炎、牙周炎、智牙冠周炎等牙源性感染,因此当切开引流无效时应作X线片检查以排除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一旦判定骨髓腔内有化脓性病灶时,即应及早拔除病灶牙及相邻的松动牙,使脓液从拔牙窝内排出,这样既可防止脓液向骨髓腔内扩散,加重病情,又能减轻剧烈的疼痛。如经拔牙,未达到引流目的,症状也不减轻时,则应考虑凿去部分骨外板,以达到敞开髓腔充分排脓。迅速解除疼痛的效果。在应用外科疗法的同时仍需继续使用抗菌药物。
如果颌骨内炎症自行穿破骨板,形成骨膜下脓肿或颌周间隙蜂窝组织炎时,单纯拔牙引流已无效,此时,可根据脓肿的部位先从下颌下切开引流,待炎症好转,张口度有改善后,再行拔牙。
如患侧鼻腔溢脓,表明病变已波及上颌窦时,应同时行上颌窦根治术。
希望能帮到你。
3、脸颊两侧总是有酸胀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啊.
你说的是典型的颞颌关节紊乱。
什么是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此病最为多见。好发于青壮年,以20~30岁患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颞颌关节运动障碍,在开口和咀嚼运动时出现关节区以及关节四周肌群的疼痛、弹响和杂音等主要症状。
祖国医学认为此病的发病与肝肾亏损、风寒侵袭有关。因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弛软,而失其约束之力,又风寒侵袭,留于经脉,阻遏气血,致筋络失养,拘急为痛,故诸症由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因是: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多发于青壮年。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本症的主要特点为关节区酸胀疼痛、运动时弹响、张口运动障碍等。多数属关节功能失调、预后良好;但极少数病例也可发生器质性改变。
1.创伤因素很多病员有局部创伤史。如曾承外力撞击、突咬硬物、张口过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创伤;还有经常咀嚼硬食、夜间磨牙以及单侧咀嚼习惯等。这些因素可能引起关节挫伤或劳损,咀嚼肌群功能失调对本症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2.咬合因素不少病员有明显的咬合关系紊乱。如牙尖过高、牙齿过度磨损、磨牙缺失过多、不良的假牙、颌间距离过低等。咬合关系的紊乱,可破坏关节内部结构间功能的平衡,促使本症的发生。
3.全身及其他因素神经精神因素与本病可有一定关系。如有些病员有情绪急躁、精神紧张、容易激动等情况。此外,有的病员有风湿病史,有的发病与受寒有关。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所致的临床表现不一。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者证见张口时关节区疼痛,进食、咀嚼或说话时耳前发出弹响声,张口受限或偏斜,多有咀嚼硬物、打呵欠、拔牙等受伤史。此外,还可伴有颞部疼痛、头晕、耳鸣等症状。
颞颌关节强直者的主要症状是张口受限,儿童期此病者可出现颈部后缩,偏向患侧,面下部尖削,面部不对称,患侧丰满,健侧扁平,下颌牙齿呈扇形分离形成特殊的畸形面容。
口腔及面部感染者因冠周炎,牙槽脓肿,颌骨骨髓炎,颌面部蜂窝组织炎引起咀嚼肌肉的反射性痉挛,张口障碍,牙关紧闭,炎症消退后症状亦随之消失。
口腔及面部的恶性肿瘤早期可出现程度不同的张口障碍。突然出现的牙关紧闭,有可能是破伤风的症状表现。颌骨骨折、颧弓骨折的骨折片移位可使下颌骨运动受限。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注意事项:
(1)饮食原则上不予限制,但应避免咬嚼生冷坚硬的食物。
(2)消除精神紧张的心理状态,保持精神乐观、放松、心胸开阔的精神状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3)工作紧张时不要养成咬牙的习惯。
(4)勿大张口,打哈欠时要注意保护下颌关节。
(5)冬季时注意面部防寒保暖。
(6)拔除阻生牙时,注意保护下颌关节;其它口腔内治疗时,应注意不让病人长时间地大张。
4、听说脸上的三角区长痘了不能挤,是真的吗?
是真的,如 果挤 了 又没 有 处 理 就 容易感 染的, 挤了 赶 紧用DM C 祛 痘 膏 ,平时 备 用 一支 , 急时 用 得 上
5、请问我一上火,面部的不同部位会出现脓肿是怎么回事?
这是你寒热失调、气血紊乱的结果,最好去当地中医院用中药治疗,改变体内不良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脓肿千万不要乱挤,弄不好会导致感染扩散(“最后发展到半边脸还有嘴唇都肿了”就是例证),而且可以造成患处皮肤颜色加深,留下疤痕。生活上不要熬夜,不要吃辛辣的、香燥的东西。
6、我吃脆骨把脸变得骨头错位了,两边脸不一样大了
病情分析: 吃过硬的食物后可能会引起颌骨出现脱臼的情况,一般复位就是可以的。脱臼以后可能比较疼痛,引起张口受限制等,找正骨医生给您及时复位即可,拖得时间太久的话,也可能会引起关节缺血坏死等。在复位后,一般是不会影响两边脸不一样大的情况的。
意见建议:建议您找附近的骨科医生及时给您正骨,以免拖拉时间过长,引起关节缺血坏死或者关节炎症等。另外平时咀嚼食物时候建议不要总是选择一侧,时间过久的话,会出现双侧脸部肌肉不一样发达,长时间不使用的一侧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的。
7、牙痛问题
牙痛(神经性、过敏性、蛀牙痛均可):花椒10粒,白酒一两,将花椒浸在酒内,十分钟后用酒口含,几分钟即见效,一日2次每次10分钟,3-4天痊愈。
牙周炎、牙龈炎:用一只鸡蛋清加等量白酒搅匀喝一口,含口中,5分钟后吐掉,一日二次(一日一只蛋),2-3天消炎止痛。
牙出血(经常出血或刷牙引起):花椒10粒,醋三两,浸2天后口含,一次3分钟,一日2次,连用5天有特效。
**************
病因症状
牙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其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牙痛大多由牙龈炎和牙周炎、龋齿(蛀牙)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所引起的。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牙龈炎是常见的牙周组织疾病。是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牙齿受到牙齿周围食物残渣、细菌等物结成的软质的牙垢和硬质的牙石所致的长期刺激,及不正确的刷牙习惯,维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
牙龈鲜红或紫红、肿胀、松软,有时龈缘有糜烂或内芽组织增生外翻,刷牙或吃东西时牙龈易出血,但一般无自发性出血,病人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有时可有发痒或发胀感,口臭明显。
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病,其病因复杂。如牙垢、牙石、嵌塞的食物、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因素的刺激,牙龈受到损害,加上细菌的作用,使牙周膜破环;维生素C的吸收、利用障碍;维生素D缺乏及各种因素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下降,皆可引发牙周炎。
牙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早期,牙龈发痒、不适、口臭,继之牙龈红肿、松软,容易出血,疼痛,反复发作。日久牙龈与牙根部的牙周膜被破坏,形成一个袋子,叫牙周袋,袋内常有脓液溢出,炎症继续扩大,可成为牙周脓肿,病情加重,局部疼痛、肿胀,初为硬性,后变为软性,有波动感,可自行穿破,流出脓液,出脓后,疼痛可减轻,或反复发作,非常痛苦。
自疗注意事项
(1)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2)发现蛀牙,及时治疗。
(3)睡前不宜吃糖、饼干等淀粉之类的食物。
(4)宜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如南瓜、西瓜、荸荠、芹菜、萝卡等。
(5)忌酒及热性动火食品。
(6)脾气急躁,容易动怒会诱发牙痛,故宜心胸豁达,情绪宁静。
(7)保持大便通畅,勿使粪毒上攻。
(8)勿吃过硬食物,少吃过酸、过冷、过热食物。
自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寿堂牙痛安胶囊,每次2片,每日3次。
(2)灭滴灵片,每次0.2克,每日3次。
(3)牛黄解毒丸,每次3片,每日3次。本方有通便泻火作用。
(4)补肾固齿丸,每次4克,每日2次。用于年老牙松、隐隐疼痛者,宜久服。
2.验方自疗法
(1)徐长卿12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2)马鞭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五倍子15克,煎浓汁含漱。
(4)赫石、生石膏、生地黄各30克、麦冬12克、川牛膝20克、知母9克,水煎,每日3次,每日1剂。
(5)葱白1根、白矾15克,将上药共捣烂,置于牙痛处,每隔5小时换1次。 本方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痛,包括实火牙痛、虚火牙痛、龋齿牙痛等,牙痛是多种牙齿疾病和牙周炎等疾病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症状。
(6)老蒜2瓣、轻粉5克。二者捣烂贴经渠穴,用小蚌壳盖住,或以他物盖上亦可,捆好,少时觉微辣揭下,内起一泡,用针挑破,流净黄水即愈。经渠穴在两手 大拇指根上,脉下小窝处。
(7)生姜6克、大蒜6克、茶叶12克、威灵仙12克,将药物捣烂,调拌麻油、蛋清,外敷贴合谷穴、涌泉穴。本方主治虚火上炎、肾阴虚之牙痛。
(8)独头蒜2-3只,将蒜去皮,放火炉上煨熟,趁热切开熨汤痛处,蒜凉再换,连续多次。本方用治牙齿疼痛,具有灭菌、解毒之功效。
3.饮食自疗法
(1)绿豆100克、甘草15克,水煮熟,去渣,食豆饮汤,每日2次,每日1剂。
(2)猪腰子1只、食盐少许、骨碎补15克,水煮食肉饮汤,每日1剂。用于肾亏牙浮、牙隐痛,劳累后易发者。
(3)红糖适量,荞麦根一把,水煎,分数次服。用于治小儿牙痛。
(4)猪肉适量、水芹鲜根30克,水煎,分数次服。
(5)鲜姜100克、丝瓜500克,将鲜丝瓜洗净,切段,鲜姜洗净,切片。二叶加水共煎煮3小时。每日饮汤2次。本方用治牙龈肿痛,口干鼻涸,鼻膜出血(流鼻血),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4.外治自疗法
(1)云南白药粉加热水调成稀糊状,直接涂在龋洞和牙龈上即可。
(2)取六神丸数粒,置于龋洞中,咬紧即可止痛。
(3)切一片生姜咬在痛处,必要时重复使用,即可止痛。
(4)樟脑、冰片适量,共研成细末,放于牙痛处,并令病人吸气即可止痛。
(5)荔枝10只,在其肉内填入少许食盐,用火煨干后研末,擦痛处即可。
(6)取陈醋120克、花椒30克、熬10分钟,待湿后后含在口中3-5分钟吐出(切勿吞下),可止牙痛。
5.其它自疗法
叩齿法:每天清晨起床后,闭口,上下齿叩击300下,同时将唾液分3次咽下。
每次小便前叩击36下,然后小便。练习3个月,能使牙痛不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