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穿刺活检视频

骨髓穿刺活检视频

发布时间:2020-03-25 01:34:02

1、一年前做过一次骨穿活检,现在一到阴天下雨时就痛,这是为什么?

我来回答

这是典型的后遗症。和坐月子差不多的原理,就是病再回复期间没有得到好的护理,留下了后遗症。像这样的症状估计很难治愈。只能做好预防工作和加强自我保护意思。

气温下降时注意保暖,如果到了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程度,可以用带热疗的理疗仪做一段时间的治疗。其实这个病最终只能热疗才能有效,其他的都没有效果,膏药的效果基本上也是热疗的一个变相治疗,因为膏药接触皮肤也可引起发热。试一下扶他林之类的外用药,说不定又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要报很大的希望。

回答完毕

2、骨髓穿刺

您好!骨穿是骨髓穿刺活检的简称,是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检验方法之一,如:再障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障、淋巴瘤、骨髓瘤、MDS、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等。此检查通过骨髓涂片的细胞学检查可以了解骨髓内各种细胞的生成情况,各种细胞的形态、成分的改变及发现异常细胞等,以明确诊断、观察疗效、估计预后。在许多的血液病,尤其是许多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是必须的。

3、骨髓穿刺术的术后

1.术后应嘱病人静卧休息,同时做好标记并送检骨髓片,清洁穿刺场所,做好穿刺记录。
2.抽取骨髓和涂片要迅速,以免凝固。需同时作周围血涂片,以作对照。 髓穿刺虽为有创性检查,但因操作简单、骨髓液抽取少、病人痛苦小,故对机体无大的损害,不需要特殊护理。对于体质弱、有出血倾向者,检查后应采取下列措施。1.止血:一般以压迫止血为主。2.卧床休息:检查后,穿刺局部会有轻微的疼痛。病人可卧床休息一天,限制肢体活动,即可恢复正常。3.防止感染:穿刺时,局部组织经过严格消毒。保持穿刺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覆盖的纱布被血或汗打湿后,要及时更换。针孔出现红、肿、热、痛时,可用2%碘酊或0.5%碘伏等涂搽局部,每天3-4次。若伴有全身发热,则应与医生联系,根据病情适当选用抗生素。

4、为什么要进行骨髓穿刺?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会伤身体吗?

骨髓穿刺检查是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检验方法之一。通过骨髓涂片的细胞学检查可了解骨髓内各种细胞的生成情况,各种细胞的形态、成分的改变及发现异常的细胞等,以明确诊断、观察疗效、估计预后。 骨髓穿刺在许多血液病,尤其是许多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是必须的。有人担心骨穿会伤身体,这种担心是毫无道理的。骨穿涂片检查只需0.2ml左右的髓液,对全身有几千毫升髓液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骨髓活检仅取米粒大小骨髓组织,对身体也没有任何影响。

5、骨穿怎么做`?

每当医生建议患者做“骨髓穿刺检查”时,大多数患者,包括家属都会感到迷茫和恐惧:“骨穿”是否会给自己带来伤害?是否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有的人甚至会联想到骨穿会不会引起半身不遂?更多的是害怕“穿透骨头的检查”会不会非常的痛苦..种种疑虑和恐惧,使患者或家属往往采取拒绝、躲避的态度,耽误了某些疾病的诊治,其根源在于人们缺乏对“骨穿”检查的了解和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骨髓穿刺检查”是诊断血液病的常用而且可靠的手段。通过“骨穿”抽取骨髓液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组织化学、细胞遗传学及超微结构检查、骨髓干细胞培养,细菌培养及寄生虫检查,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对各类贫血、各种血液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瘤等具有决定性的诊断价值。有助于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性疾病,淋巴结肿大,多病因的检查,也用于各种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疗效及预后的判断。
同其他一些创伤性检查相比较,骨髓穿刺术是相当安全的。“骨穿术”是将穿刺针插入人体表面数处突起的骨结节内,抽取少量的骨髓液做涂片等检查,基本不会伤及内脏及引起后遗症。穿刺的主要部位在人体骨盆的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左右两侧均可。大多数人均可被轻易的触摸到。少数特殊的病例可能需要取胸骨部位的骨穿术。手术过程并不复杂,每一位医生接受专门的培训,均能够成功地完成骨穿操作过程。
“骨穿术”大多在专门的骨髓穿刺室内完成,少数特殊患者也可在病床边进行。其过程均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并用利多卡因作局部的麻醉,穿刺过程中大多无明显痛苦,主要有酸胀感,抽吸时有一过性的刺痛。一位熟练掌握“骨穿术”的医师,在3~5分钟内就可完成操作。

6、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有什么区别?

骨髓穿刺时抽取骨髓液涂片检查,骨髓活检是取骨髓组织处理后切片检查。有些疾病(如;白血病)单一骨髓穿刺就可以确诊,而有些疾病(如:MDS、骨髓纤维化等)需要结合骨髓活检才能确诊。

7、请问骨髓穿刺与骨髓活检有什么区别?

哦,骨髓穿刺,就是用骨穿针,穿入骨头富含骨髓的地方,取出针芯,连接注射器(针筒)靠负压抽吸骨髓液,
而骨髓活检,那么在骨髓穿刺以后进一步要用到活检针硬性钳咬下一部分骨髓活组织的,这个尤其对于骨髓穿刺多次“干抽”的情况有帮助,比如有些疾病如骨髓纤维化,那么你单单骨髓穿刺,那么往往是干抽,抽不到骨髓液的。

所以骨髓活检是可以进一步诊断的手段

8、骨髓穿刺分为哪几个步骤

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几个方面。

一)适应证

1.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

2.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

3.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

(二)操作方法

1.穿刺部位选择 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前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

2.体位 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6.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

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毒纱布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用胶布加压固定。

(三)注意事项

1.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

2.胸骨柄穿刺不可垂直进针,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

3.抽吸骨髓液时,逐渐加大负压,作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吸量不宜过多,否则使骨髓液稀释,但也不宜过少。

4.骨髓液抽取后应立即涂片。

5.多次干抽时应进行骨髓活检。

(四)禁忌证

血友病患者禁作骨髓穿刺。

9、骨髓穿刺活检组织造血功能低下

小细胞性贫血一般是缺铁所致,补铁,吃含铁的食物或服铁剂,然后再去医院复查。

与骨髓穿刺活检视频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