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骨髓库通知我去捐献骨髓,但是看到网上的人全都说看受赠者如果是公务员党员就死也不捐
你行的正,还管那些风言风语?我们捐献备有别的目的,就是救人,没有你的造血干细胞,那个病人就有可能活不了。。。。
2、是不是规定了匿名捐骨髓者不能见面?给亲朋好友捐骨髓可以见面吗
亲朋好友当然可以的,因为你们本来就认识呀,而且直系亲属配型成功的机率很高。匿名捐的话,医院是不许透露捐献者的个人信息的,你无从知道呀。
3、有没哪条法律规定捐骨髓的不能和患者见面?可是本来就是我给同学捐骨髓前告诉他了会怎样,可以见面吗
真的很了不起,能够捐献骨髓给同学!告诉他了没有什么不好的,你不想当无名英雄是你的自由。他和他的家人知道了是你捐给他的,应该非常感谢你,因为你挽救了他的生命!
4、四上22课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我不会忘记你对我的大恩谢谢你,我们这份血脉亲情必将一代代传下去。都说妈妈给予了我的生命但你却挽救了我的生命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希望你体内的骨髓我感到了阵阵暖意这生命的火种。我要好好努力帮助更多的人我要让生命这颗火种永远的延续下去,再见!
5、为什么骨髓资助者和受捐人一年都内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身份和姓名?
在相关法律上这叫“互盲”,按照国际惯例和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明文规定,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中的供患者双方一年内不能见面,即使一年之后,他们想要见面,也必须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国家管理中心即总库的安排下,才能谨慎地让双方接触。这是不能随意打破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避免在媒体上同时刊登供者和患者的照片,避免向供者或患者透露对方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等。
有很多志愿者和患者对此提出了疑问:“我们既然在茫茫人海中有缘配型成功,为什么却不让我们见面呢?”这是因为,供患者双方见面所牵涉到的问题很多,涉及法律、道德、社会伦理等诸多因素。骨髓配对成功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患者双方在欣喜之余,常常希望能够与对方见面,媒体出于宣传炒作的需要,也无孔不入地挖掘着新闻点。然而,看似简单的见面却有可能为供患双方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我国,曾有极个别患者家属在第一次移植失败后,追踪至原供者的家中,希望供者能够再次捐献。甚至到供者的工作单位下跪恳求,严重影响了供者的正常生活。而且,医学报告显示,再次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意义不大。也有过极个别的供者,在得知患者的详细情况后,竟然和患者家属讨价还价,将无价的造血干细胞当成商品,开口索要高额报酬。这里只是举几个简单例子,实际的情况还要复杂得多。所以说,国际上认可供患者之间不见面的原则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理解供者想见到患者的心情,但是,对捐献骨髓者最大的鼓励和褒奖,恰恰在于充分保护他们应有的合法权益。供患者双方不得见面这一原则的确立,是为了保护供患者双方的隐私和权益,更是避免对供者的正常生活工作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何况,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并不是一旦移植便万事大吉。目前,我国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不到70%,术后,患者还要过免疫排斥和各种移植并发症关。一般而言,只有在术后一年到一年半之后基本情况稳定,相关检查正常,才能说患者已经脱离了危险,渡过了难关。因此,国际上设立了一年的限制时间,这也是为了等待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且在供患双方对见面都无异议的情况下,双方才有机会被安排相见。
6、捐献骨髓的人抽骨髓会很疼吗?
抽取骨髓造血干细胞有两种方法:一是医生在供者的髂骨部位穿刺采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术后一两天内有些疼痛,一周内就可完全恢复。二是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动员骨髓和其他部位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外周血液中去,从供者的手臂静脉中采集,并通过机器将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剩余的血液回输到供者体内。
一 疼 二 不疼(跟献血一样)
看了8楼的发言我又去网上搜了一下,得到这个:
如何捐献骨髓
1.骨髓库会安排您在恰当的时间验血(5毫升),并将化验后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储存在电脑资料库中,供患者寻找配对。
2.初步配型,即供者和受者的HLA—AB相同后,骨髓库将通知您作进一步的验血检测,即HLA—DR的分析检测。
3.如果供者、受者的HLA配型完全相同,工作人员会向您详细介绍捐献过程,并安排作全身检查,供者健康检查合格者,将进行捐献。
4.捐献前每日注射一次生长因子,连续4-5天。由于注射了生长因子,造血干细胞将大量繁殖,生长因子使骨髓释放出大量造血干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中;
5.造血干细胞通过血细胞单采技术获得,这与从血液中采集血小板的方法完全相同。血液从一个手臂静脉中流出,通过导管流入单采机中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其它血液成分将通过导管和采血针流回另一手臂静脉,整个采集过程在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时间约3-4小时。
捐献时,您完全处于清醒状态,从您的手臂静脉中采集造血干细胞(总量为50毫升),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将其余的血细胞回输体内。
6.您将很快恢复正常,由于不使用麻醉,您无需住院,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后1-2天,副作用(如:发热、过敏反应、骨骼轻度疼痛)将完全消失。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功能,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人体将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所以,人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对供者很安全。造血干细胞的供给者通常只要请半天假就能完成整个手术,不用作任何额外的休息和调养。
捐献骨髓=献血!就那么简单!献出你的爱心,重新点燃血液病患者生命之光!
7、为什么捐献骨髓者与被捐者不能见面?
这是根据国际上双盲原则的惯例。因为是非亲缘无偿捐献,而且捐献后移植不一定能够完全治愈。如果患者完全治愈了,捐献者有可能向患者索取报酬……如果患者没有完全治愈,还有可能向捐献者索取再次捐献……
为了避免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国际上对于骨髓捐受方才有了这么个双盲原则,即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详细信息。
8、为什么骨髓捐献者和被捐者,一辈子都不能见面?
首先是为了保护患者,防止情绪激动,其次是保护捐赠者不受伤害,还有防止捐赠者趁机敲诈。
我们都知道骨髓捐献者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这相当于为病人挽救生命。然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捐赠者和接受者都不允许见面,甚至一辈子不能见面。
原因1: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即使白血病患者接受了合适的骨髓移植,其成功率也只有70%。因此,只有在术前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才能提高骨髓移植的成功率。如果病人和捐献者此时相遇,很可能会激发病人的情绪,这对病人的手术极为不利。因此,为了让病人手术成功,医生不会让两人在手术前见面。
原因2:保护捐赠者的个人信息
在我国,患白血病的人不多,但捐献骨髓的人也不多。因此,如果捐献者的个人信息泄露出去,他可能会遇到为自己生命而拼命努力的病人。到时候,到时候让捐献者骑虎难下,甚至严重者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为了确保捐赠者的生命安全,拒绝会见捐赠者和接受者。
原因3:防止非法交易
你知道,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骨髓移植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如果有人能在这个时候拯救他们,那么他们一定会战斗并抓住生命的机会。这时,非法分子可能会利用病人的心理,开始要价过高。因此,为了防止这种非法交易,医院不允许捐赠者与接受者会面。
捐献骨髓是自愿的,只是为了爱。如果一切变得复杂,对病人和捐赠者都非常不利。因此,无论原因是什么,捐助者和受援者都不允许会面。
9、人的骨髓捐出去会死嘛?
以前是要抽骨髓血,抽完后人会很虚弱修养时间要很长。而现在随着医学的发达
只要直接在你的静脉血液中抽取造血干细胞就行,(因此现在都叫造血干细胞移
植手术了),所以就跟献血差不多,你既然通过了医院的捐前体检,说明你身体
健康棒棒的,填写志愿书后只抽5ML做样本,入库等待配对,配对成功后才正式
抽取造血干细胞,比起损失一定儿细胞这个代价来说,你可以救一个人呐,且献
完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你自身的造血功能会将失去的全补回来,无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