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确诊骨髓炎
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骨膜、骨皮质和骨髓的炎症。理论上讲,在抗菌药物十分发达的今天,该病应当不是什么难治之症。但临床实践却并非如此。许多骨髓炎患者由于疾病形成畸形,关节强直而致残,部分患者由于窦道长期不愈而致皮肤癌变,更重要的是部分患者由于无法疗治需要截肢,甚至死亡。从发病部位上看,多发于四肢,下肢较多,其中胫骨、股骨最多。它的感染途径基本上可分为三种:
1、血源性骨髓炎
血源性骨髓炎主要是由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如有感冒或轻微的皮肤擦伤导致化脓性细菌由血液进入骨内所引起的炎症,感染部位一般无明显的外伤史。本病多见于儿童发病后可见高烧39度以上,血沉加快,白细胞化验多在15000-30000之间,x线视有骨膜反应,局部皮肤温度过高,并有深压痛。
2、创伤性骨髓炎
创伤性骨髓炎是由身体创伤所引起骨外露(如开放性骨折等)或皮肤破裂引起的肌肉组织深部感染(如失神经性的骨外露)后,细菌通过血液潜入骨组织所引起的骨感染,本病一般表现为局部有流脓窦道,伤口皮温过高,血化验表现为血沉加快,白细胞增多,X线视有明显骨破坏。
3、医源性骨髓炎
医源性骨髓炎是一种广义上的创伤性骨髓炎,它是医院在做骨科手术过程中,由于消毒不彻底或无菌意识淡漠所引起的骨感染。它虽然是骨科手术中少见的病历,但是它却是骨感染的三大途径之一。其症状与创伤性骨髓炎一样。
中医认为骨髓炎是由人体正气不足,肝肾阴亏,邪毒蕴盛,阴液亏损,抗邪能力低下,此时再感外邪的侵犯,蕴滞于内,化热成脓,从而导致骨质的破.骨髓炎在保守治疗无效后,应及时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的质量是治疗的前提,而术后护理和术后大量应用中药是治疗的关键,治愈后按期使用抗复发中药是治疗的保障。如果能够作到以上三点,特别是抗复发中药的应用,那么骨髓炎的终身治愈是没有问题的。
2、慢性骨髓炎怎样确诊,有医生吗,麻烦帮忙看一下片子?
骨髓炎属于骨感染疾病,是致病菌侵入骨膜、骨质以及骨髓,临床上根据病情的发展可以分为急性与慢性,慢性骨髓炎中医病名为附骨疽,多由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发展而来,少数由开放骨折继发感染所致。
慢性骨髓炎具有病程长,时发时愈,或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的特点,在诊断上除了有以上发病特点外,还可以通过辅助方法X线,X线平片可见骨质增厚、硬化,不规则骨腔和死骨,必要时可行窦道造影,以了解窦道与骨腔及死骨的关系。
此外,提醒患者朋友,骨髓炎是一种慢性病,一旦确诊及时接受治疗才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实际病情选择最佳方法,以疗效最好、治疗时间最短、花费最少的时机早日康复。
骨髓炎专家指出,当骨髓炎在身体上形成之后会在身体上有显著的病症表现出来,而处于慢性病发时期的骨髓炎顽疾,则需要需要我们的病发者针对机体慢性骨髓炎的病情发展状况来挑选疾病的治疗方法,对于慢性骨髓炎疾病,唯有进行科学的治疗,坚持疾病医治,才能够将身上的骨髓炎疾病在病发后最短的时间内完全治好。
病情分析:
骨髓炎应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检查进行诊断。诊断的金标准是通过活检取死骨行组织学和微生物学检查。
指导意见:
查体应注意皮肤和软组织是否完整,确定压痛点的定位,检查骨的稳定性,判断肢体神经血管情况。实验室检查一般没有特异性,不能确定感染的严重程度。绝大多数病人ESR(血沉)和CRP(C-反应蛋白)升高,但白细胞升高的病人只占35%。可以用多种影像手段检查慢性骨髓炎患者;但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明确地肯定或者排除骨髓炎。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帮助确诊和术前准备。从X平线片上可获得确诊慢性骨髓炎的有用信息,在一开始就应该做这项检查。如果有皮质骨破坏和骨膜反应则强烈提示有骨髓炎。断层片在过去是常规检查手段,现在已经不再是了,但是断层片在发现死骨方面很有用。如果有窦道,应做窦道造影,对制定手术方案很有用。同位素骨扫描对诊断急性骨髓炎很有用,但对慢性骨髓炎用处则不大,因为急性骨髓炎平片一般没有异常表现。骨内血流增加的区域或成骨活性增加的区域在锝99骨扫描上表现为吸收增加,但没有特异性。但是,该检查有很大的阴性排除作用,虽然也有假阴性的报告。镓扫描在白细胞或细菌聚集区表现为吸收增加。如果镓扫描正常,则可以肯定没有骨髓炎,在术后用镓扫描随诊也很有用。铟111标记白细胞扫描比锝扫描和镓扫描敏感,在鉴别慢性骨髓炎和糖尿病性神经病足方面非常有用。CT可以清晰显示皮质骨,可以很好地观察周围软组织,对检查死骨尤其有用。MRI检查软组织比CT好,而且显示骨的水肿区效果非常好。慢性骨髓炎在MRI片上可显示界限清晰的高信号区,周围有活跃的病灶(环形征)。窦道和蜂窝织炎在T-2加权像上显示为高信号区。MRI的缺点包括:价格昂贵、金属内植物周围区域不能检查、皮质骨显示不清。如前所述,诊断骨髓炎的金标准是活检之后做培养和药敏实验。活检不但能确诊,还有助于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3、骨髓炎如何治疗?
髓炎是怎么治呢,比如说血源性的骨髓炎,它播散了到骨头这时候会有红肿热痛,这个时候首先是抗生素的应用,那么除了抗生素应用如果无效,我们要开创打孔,也就是把髓内的脓,把它引流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引流完了以后,还形成了大量的死骨,那么我们可以再做手术,把死骨也摘除掉,然后用周围的肌皮瓣来对髓腔进行覆盖,肌肉是抗感染能力最强的,因此要用肌肉去把这些脓都把它吸走吃掉,最后创面愈合,如果有骨缺损,可以在二期进行植骨,把他骨缺损修复,这样的话骨髓炎的治疗也不可怕,也就是说现在还有新的治疗方案,就是伊利扎诺夫技术进行,把骨发炎的部分全部切除掉,然后用伊利扎诺夫延长技术,把两端切一块小骨头下来,然后把缺损覆盖掉,所以说这也是一个方式,还有我们就是采取带血管的骨移植的方式,也就从另外一个腿取一块骨头带血供的,然后把它移植过来修复这个缺损,就把这骨髓炎全部一次性的干净的把它切除干净,骨髓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4、骨髓炎是怎样判断的
应该是硬化性骨髓炎,为骨的进行性、广泛性和硬化性炎症,因炎性反应致骨髓腔内发生广泛纤维化,血循环发生障碍,促使骨内膜下骨样组织增生,沉积和钙化,血管阻塞出现反应性骨内膜增厚,骨皮质呈梭形增生一系列病理变化。 硬化性骨髓炎的临床特点是骨组织受感染后,由于强烈的成骨反应,而引起骨硬化。没有骨坏死、化脓,亦无死骨形成.多在长管状骨骨干皮质,常见于股骨或胫骨,一侧或两侧骨干皮质呈棱形增厚硬化,严重时,髓腔几乎消失。患肢呈持续性隐痛可逐渐缓解,但易反复发作。全身症状不明显,局部有时无症状,或有肿痛等炎性反应,压痛和胀痛以夜间比白天为剧,病程发展漫长,您可以到 www.gsygb51.con 去了解看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5、骨髓炎是怎么造成的?
汗,您那是牙龈炎,不是骨髓炎……
患有牙龈炎,齿龈会红肿,或有出血现象。若刷牙时发觉牙齿容易出血,或牙齿有触痛情况,便需要看牙科医生。
如何诊断牙龈炎?
牙脚部份会有牙菌膜淤积,稍后齿龈和牙齿会出现逐渐分开。
怎样治疗牙龈炎?
首先,牙医会建议清除积聚在牙齿上所有的牙菌膜和牙石,使牙龈炎消退,然后会提供有效的口腔卫生资料,保持牙齿清洁。
控制潜在的疾病可以令牙龈炎更易治疗,如糖尿病;修补蛀牙可以清除慢性刺激齿龈的根源。
若不及早诊治牙龈炎,会对牙齿有甚么影响?
青春期和成年人较普遍患有轻微牙龈炎,若未能及早发现,情况可能会变得严重,并可能会演变成牙周病(一种可以导致牙齿脱落的严重齿龈疾病)。怀孕妇女及没有良好控制糖尿病的患者,会更容易出现这情况。
牙菌膜可以使齿龈发炎及造成刺激;若不定时清除,牙菌膜会变硬,并形成矿物积聚,称为牙石,为细菌提供地方生长,刺激齿龈。不合适的齿桥、粗糙或破裂的填补质、排列不整齐的牙齿,都会提供罅隙让食物渣滓容易隐藏,难以清洁,这会更容易积聚牙菌膜和牙石,并提高牙龈炎形成的机会。
怎样预防牙龈炎?
习惯早晚刷牙及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尤其是在睡前,可以清除牙菌膜,减少在睡觉时牙菌膜的积聚。每6个月至1年,定期往牙科医生处清洁牙齿,预防牙菌膜变成牙石,及清除在牙齿上已形成的牙石。
牙龈炎的症状和治疗
牙龈炎有各种类型,但最常见的、发病率最高的是慢性单纯性龈炎,这种牙龈炎又称为不洁性龈炎、边缘性龈炎,通常所说的牙龈炎就是慢性单纯性龈炎。
慢性单纯性龈炎只侵犯牙龈组织,不侵犯其他牙周组织。这种龈炎是由于龈缘附近牙面上的菌斑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病因明确,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普遍,患病率在70%-90%左右,4-5岁以前通常不发生龈炎,大多数从5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和严重性也逐渐增加,到青春期达高峰,青春期过后,牙龈炎的患病率随年龄的才长而缓慢下降,成年人牙龈炎患病率较低。
轻度的慢性单纯性牙龈炎所侵犯的是游高龈和龈乳头,严重者可侵犯附着龈、前牙区,尤以下颌前牙炎症明显。咬水果或刷牙时,牙龈出血。健康的牙龈即使用力刷牙,不会发生出血。正常的游离龈是很薄且紧贴牙面,牙龈有炎症时,龈缘充血发红、肿胀、松软,龈缘变厚,牙间乳头变为钝圆,与牙面不紧贴,而且龈沟加深,严重者附着龈可因组织水肿,点彩消失,表面光亮,龈缘可有糜烂或肉芽增生,龈袋溢脓。龈炎进一步发展,牙龈大量毛细血管增生扩张、高度充血,大量炎症细胞和组织液渗出,导致牙龈肥大,可覆盖部分牙冠,此时牙龈呈深红或暗红,探诊极易出血。病程较长者,可导致牙龈纤维增殖,牙龈增生突起,此时牙龈颜色轻度发红或接近正常,质地较硬,出血较少。
本病由于只侵犯牙龈,不侵犯其他牙周组织,所以牙齿不发生松动,X光片检查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质无异常。
由于牙龈炎病因明确,牙菌斑是发病的致病因素,且病变只局限在牙龈,因此,除去病因,消除菌斑,即可得到明显效果。病情轻者,通常采用洁治术(俗称洗牙)彻底清除牙石,控制菌斑,牙龈红肿、出物治疗或口服抗菌药物。发生牙龈增生者,则需施行牙龈成形术,即切除部分牙龈,恢复牙龈生理外形。经过上述治疗,牙龈炎症消除和牙龈形态恢复后,为保持和巩固疗效,必须坚持每天认真和合理刷牙,彻底清除牙菌斑。牙龈炎如不治疗,牙龈炎继续发展可侵犯深部牙周组织,发展为牙周炎。
牙龈出血,经常是牙龈发炎的结果;发炎又是牙垢、牙石刺激所致;牙垢、牙石的形成是没有经常彻底清除堆积在牙缝和龈袋中的食物碎屑和钙质所引起。刷牙漱口是清除这些病因的最有效方法。慢性牙龈炎是没有正确、经常地刷牙漱口的结果。预防牙龈出血的好办法是早晚有效地刷牙,饭后漱口。
药物:
用棉签蘸浸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涂搽牙龈缘,见有气泡形成,即用温水漱口。然后涂以2%碘甘油或碘伏。每日3次,直至牙龈痊愈为止。甲硝唑(灭滴灵)口颊片,口含,一日4~6次,溶菌酶、度米芬、氯己定口含片可任选其一。含漱,甲硝唑或氯己定,一日含漱其溶液4~6次。
6、骨髓炎怎样捡查
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多是因为骨感染引起的。患者患上骨髓炎,一般都是比较难治愈的,需要治疗很久。骨髓炎急性发作的时候,跟很多疾病的症状相似,通常都需要通过辅助工具检查来进行诊断。那么做什么检查可以确诊是骨髓炎?
1、骨髓炎的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骨髓炎的基本检查,医生要经过查体,才可以看到患者的皮肤和软组织是否完整。在体格检查的时候,还会确定压痛点的定位,检查骨的稳定性。也要通过查体,去了解肢体神经血管情况,然后决定患者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来诊断是不是骨髓炎。
2、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最简单的就是抽血查血常规,这是一般患者怀疑有感染,都会检查的项目。骨髓炎的患者在血常规结果中,可能会看到白细胞计数正常,但是会有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的现象。另外也可能会有三成的患者出现白细胞升高。另外,针对骨髓炎,想要确诊,还可能会做穿刺活检和手术活检。一般通过穿刺取液,去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如果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那么做细菌培养的话,还可以看到化脓细菌。
3、影像学检查
骨髓炎的确诊影像学检查,有X线片、同位素骨扫描和CT检查。一般在从X平线片上可获得确诊慢性骨髓炎的有用信息。在检查的时候,如果发现有皮质骨破坏和骨膜反应,那么就提示有骨髓炎。不过一些患者单从X线片上面,是很难确诊骨髓炎的,还需要做其他的检查。同位素骨扫描,一般是用来确诊急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在平片上一般很难看出异常,但在同位素骨扫描的时候,就会出现异常。骨内血流增加的区域或成骨活性增加的区域在锝99 骨扫描上表现为吸收增加,但没有特异性。通常用镓扫描在白细胞或细菌聚集区表现为吸收增加,那么就是骨髓炎,如果扫描正常的话,那么就肯定没有骨髓炎。CT检查,则是对检查死骨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做MRI检查软组织。
以上就是骨髓炎的三类诊断检查。想要确诊骨髓炎,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进行检查。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需要检查的项目也不尽相同。一些检查可以检查出急性骨髓炎,但是却对慢性骨髓炎不敏感;而另一些检查则相反。活检虽然确诊率高,但患者多不喜欢该检查。
7、骨髓炎怎样检查
病情分析: 骨髓炎应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检查进行诊断。诊断的金标准是通过活检取死骨行组织学和微生物学检查。查体应注意皮肤和软组织是否完整,确定压痛点的定位,检查骨的稳定性,判断肢体神经血管情况。实验室检查一般没有特异性,不能确定感染的严重程度。绝大多数病人ESR(血沉)和CRP(C-反应蛋白)升高,但白细胞升高的病人只占35%。可以用多种影像手段检查慢性骨髓炎患者;但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明确地肯定或者排除骨髓炎。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帮助确诊和术前准备。从X平线片上可获得确诊慢性骨髓炎的有用信息,在一开始就应该做这项检查。如果有皮质骨破坏和骨膜反应则强烈提示有骨髓炎。断层片在过去是常规检查手段,现在已经不再是了,但是断层片在发现死骨方面很有用。如果有窦道,应做窦道造影,对制定手术方案很有用。同位素骨扫描对诊断急性骨髓炎很有用,但对慢性骨髓炎用处则不大,因为急性骨髓炎平片一般没有异常表现。骨内血流增加的区域或成骨活性增加的区域在锝99骨扫描上表现为吸收增加,但没有特异性。但是,该检查有很大的阴性排除作用,虽然也有假阴性的报告。镓扫描在白细胞或细菌聚集区表现为吸收增加。如果镓扫描正常,则可以肯定没有骨髓炎,在术后用镓扫描随诊也很有用。铟111标记白细胞扫描比锝扫描和镓扫描敏感,在鉴别慢性骨髓炎和糖尿病性神经病足方面非常有用。CT可以清晰显示皮质骨,可以很好地观察周围软组织,对检查死骨尤其有用。MRI检查软组织比CT好,而且显示骨的水肿区效果非常好。慢性骨髓炎在MRI片上可显示界限清晰的高信号区,周围有活跃的病灶(环形征)。窦道和蜂窝织炎在T-2加权像上显示为高信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