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预防脊骨髓灰质炎?
服用小儿麻痹糖丸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重点,这是使孩子远离此病最关键的措施。疫苗有两种: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我国现应用的是减毒活疫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儿麻痹糖丸”,口服“糖丸”的活动在每年冬春季全国统一进行。
出生2个月至7岁的小儿是口服疫苗的对象,服用时禁止使用热水送服,以防“活疫苗”遇热失活而起不到免疫的效果,可用凉开水或奶液化开,用汤匙喂下,并有成人严格看管以确保小儿将糖丸咽下,也可直接将糖丸投入口中含化咽下。这种疫苗的安全性好,不良反应极少。对于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等。发热、严重佝偻病、活动性结核或其他严重疾病者禁止服用。
现行的免疫计划如下: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必须服用一粒,以后2个月、3个月、4个月时各服一粒,然后每年再进行强化免疫一次,防止出现漏服。
只要按要求服用“糖丸”,小儿的肠道便分泌免疫球蛋白IgA,当有野毒株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小儿肠道时,IgA就会发挥抵抗病毒作用从而使小儿产生免疫力。当本病出现流行时,儿童应减少集体活动,禁食可能被污染的食物,尽量不游泳。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衣物等应煮沸15分钟进行消毒。
2、脊柱骨里有骨髓吗?
正常的健康人的脊椎内是有着骨髓的 对人体的功效有着很大的 起着再生血液的功能 如果患者在检查出现脊椎内没有骨髓的情况 一般是因为严重的疾病引起的
3、我母亲被检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 请问用我的骨髓能否治愈这病 除了脊髓还有其他疗法吗? 非诚勿扰 !!!
这种事儿 还是主治医生说的准确
不过我给你说一个人 你查查
王振义
其它的我不便多说
没了
4、脊骨髓灰质炎的症状是什么?
潜伏期症状
潜伏期在3~35天。
前驱期症状
此期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头痛、腹泻或便秘等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炎的症状。
瘫痪前期症状
在前驱症状消失后1~6天再次发热而进入本期,故有双峰热之称。也可不经过前驱期而直接至瘫痪前期。此时若让患者坐起,患儿需双臂后伸支撑身体才能坐立,称为三脚架征,患者坐在床上屈膝,不能用下颌抵住膝部为吻膝征阳性,此两体征为该病的特点。此外,出现感觉过敏、拒抚抱、多汗等症状。
瘫痪期症状
多在病程的2~7天体温下降后出现瘫痪,且瘫痪范围逐渐扩大,随体温降至正常,瘫痪症状稳定。
恢复期症状
四肢远端小肌群首先恢复,其次为大肌群,肌力的恢复需1年左右。
后遗症期症状
一般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5、造血干细胞是在骨髓里面还是在脊髓里面或者都有?
造血干细胞通常在人的骨髓、肝脏、脾脏都有存在。正常情况之下,骨髓中的红骨髓承担了人血细胞的正常制造工作。但是,一旦出现骨髓纤维化病变、人大出血时,应急系统就会激活黄骨髓转变为红骨髓,肝脏、脾脏也开始髓外造血。
6、脊髓和骨髓有什么分别
“髓”就是分布于骨腔内的一种膏样物质,根据髓所分布部位的不同,髓又分三种,即脑髓、脊髓、骨髓,藏于脑颅腔内者称为脑髓;藏于脊髓管内者称为脊髓,脊髓上通脑髓,下贯尾骶;藏于骨腔内的则为骨髓。统称三髓
通俗说骨髓分布在几乎全身的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内,是重要的造血器官。脊髓位于椎管(脊椎内部)内,除了造血功能外,还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7、脊骨髓灰质炎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不分种族、年龄及性别均可感染脊髓灰质炎,自然感染后人体对同型病毒能产生较持久的免疫力,一般认为可维持终身。新生儿可由母体获得抗体,但出生后3~6个月逐渐下降以至全部消失,此后婴幼儿通过野毒感染(包括隐性感染和轻型感染)或人工免疫接种而获得免疫力。脊髓灰质炎病毒3型之间交叉免疫的可能性极小。麻痹型病例重复感染后再次出现麻痹者较少。人群的免疫状态在流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流行或散发、流行特征、传播速度、范围大小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