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基因病变

骨髓基因病变

发布时间:2020-09-21 08:55:06

1、骨髓细胞 基因突变

可以发生,骨髓细胞全能型比较低,可分化成血细胞等,因为有细胞核就含有基因可发生基因突变,且概率较高.

2、骨髓增殖性疾病为什么还要做融合基因检查

目的是为了明确具体是哪一种疾病。
2.骨髓增殖性疾病是一种统称,包括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白血病有潜伏期吗?

白血病分两大类,一类是急性的,一类是慢性。
急性白血病是急性发作,起病的时候有很多症状、体征。比如出血包括黏膜的出血、皮肤的出血。这些症状有了以后,很少有人不去看病,因为这些症状很重,很难说有潜伏期。
慢性白血病起病很隐密,很多人是到了有严重的症状才去看病。前段时间不是潜伏期,而是症状不明显,让你没有觉察到。如果每年有体检的机会,可能比较早期就能发现。

4、骨髓移植的资料

按照提供骨髓来源的不同分为:
同基因骨髓移植,异基因骨髓移植和自体骨髓移植3种。
1、同基因骨髓移植
同基因骨髓移植是指提供骨髓和接受骨髓的两个人,基因类型完全相同。在人类,只有同卵双胞胎之间可以达到这个条
件,这类移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但是在遗传疾病的治疗上,提供者可能存在与接受者一样的基因缺陷,使移植失去意义。
2,异基因骨髓移植
异基因骨髓移植是除了同卵双胞胎以外的两个个体之间的移植。这种移植需要进行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只有配型相合者才能移植,配型不相合者不仅会使移植失败,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由于相合的HLA配型难以找到,自体骨髓移植的应用日益增多起来。
3,自体骨髓移植
自体骨髓移植是在患者进行大剂量放、化疗以前,采集造血干细胞存储起来,待患者接受放、化疗之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
这种方法可以保护造血干细胞免受破坏。

5、骨髓融合基因检查出来阴性和阳性各代表什么?急

1关键是要看融合基因,融合基因转阴提示预后好,但是如果在以后的路上融合基因转为阳性(排除假阳性),即使骨髓仍为CR,也预示复发可能性!
2骨髓CR后做流式细胞,没有什么意义!
3在白血病完全缓解期,感觉和正常人一样的,没有社么特殊要求,该病治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到什么时候具体治愈,这个不好说,如果一辈子没事,那就叫治愈。
4现在主流的治疗就是完全缓解后3-4次化疗,根据融合基因的情况决定是否上中剂量-Ara-c化疗。以后以维甲酸,亚砷酸,及口服化疗维持治疗大概3年左右。
5你的腰穿次数有些少,一般6次。因为以前本病死亡率高,根本看不到脑白的发生,现在治疗的效果好,病人生存期长,发生脑白的情况相对可见到,因此需要注意一下。
6建议半年或者一年做一次骨穿融合基因,当然治疗完全结束后可以停止。有情况再说!
7复发与否需关注融合基因,和流式无关。

6、骨髓穿刺,涂片、活检、基因都正常,只有染色体异常是怎么回事?是病吗?

染色体异常,这种情况和遗传因素,基因变异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可以引起相关方面的疾病,染色体异常很常见,不一定都引起疾病。

7、血融合基因和基因突变,可否代替骨髓

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融合基因的准确性是相当高的。不同融合基因与白血病的利害关系有一定的差别,有些融合基因与白血病的诊断、用药、预后有极大的相关性,比如PML/RARα这个融合基因,如果阳性的话,就几乎可以直接诊断为AML-M3,并且可以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等(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融合基因一般不会受临时身体状况影响,但与化疗等治疗手段有比较大的影响,原来阳性的,在治疗后会转阴。抽取骨髓后的存放时间和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只要在常温下48小时内,其影响不大,当然最好是放在4摄氏度环境下保存。融合基因的变化的控制问题,目前是个学界难题,经过治疗可以将阳性转为阴性(这个转化也是将阳性的细胞杀死了,而不是把细胞内的阳性融合基因转化为阴性了)。简单阐述,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还需参考更多资料。

8、骨髓移植前做基因突变检查吗?

佳学基因采用全基因分析方法分析该病发病原因。由于这些疾病是由基因引起的,根据这些检测结果可以分析后代的发病情况,并通过婚恋基因解码、优生优育的方式帮助后不再患有这种疾病。

9、父子关系骨髓移植基因匹配五个点能移植吗

一类为异基因骨髓移植(1970年代以来临床应用,已取得很大的成功)。它需有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匹配的同胞兄弟、姐妹以及极少数的无亲缘关系的供髓者所输入的异体骨髓,或家庭成员间如父母和子女的骨髓移植;以及与患者HLA不很匹配的无关供者的骨髓。非同胞的兄弟姐妹虽HLA相匹配,但易发生轻重不等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尤其在后一种情况更严重。另一类为同基因骨髓移植,即极少数的同卵双胎孪生兄弟或姐妹间的骨髓移植。还有一类为自体骨髓移植(ABMT)。此类骨髓移植开展较晚,80年代应用于临床。用自身的骨髓,不需供髓者,此法简便,易于推广,可用于独生子女,并且无GVHD的发生。用于白血病,淋巴瘤和多种实体瘤的治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位点同时存在于两条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上,每条上又由紧密连锁的复杂的基因位点组成。每个位点都由几个或几十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组成。在细胞膜上,目前所发现的抗原已有200种左右。在实验室目前所能检测到的HLA抗原只有HLA-A-B-C、-D/DR这几大类。实验室所测得两人之间这几种抗原相符合,不等于两人的全部抗原中没有不相符之处。在同胞兄弟、姐妹中从父母各接受一条染色体上每种基因的一个,所以是单倍体基因遗传。同胞兄弟姐妹间基因配合方式完全相同率仅占25%,父母与子代间总有一个单一型染色体上HLA的A、B等位点的配合不同,故除同卵的孪生兄弟或姐妹外,家庭成员间及无关供者间HLA相匹配的机率是极少的。 HLA最初是作为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被发现的,其基因编码所表达的抗原,参予控制免疫识别及细胞亚群间相互作用,故HLA不相匹配对移植物与受者组织之间的相互排斥有影响。临床上一方面可产生移植物不能植活,另一方面可产生轻重不等的急性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表现为皮肤、肝脏和胃肠道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HLA的组织配型对供髓者的选择和骨髓移植的成功与否,是重要环节之一。约60%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异基因或同基因骨髓移植可达3年以上长生存期,部分已达5~6年以上。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约80%的病人可存活3年以上,部分已存活5~6年以上,可谓根治。有人比较了只用常规联合化学治疗,不做骨髓移植的急性白血病,仅有10~15%的人存活到3年,平均生存期仅一年左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生存期平均3~4年,病程虽缓慢,但用目前化疗方法无根治的可能。因此,骨髓移植所取得的疗效较常规化疗为佳。对淋巴瘤及其他实体瘤应用自体骨髓移植亦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与骨髓基因病变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