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罕见骨髓疾病

罕见骨髓疾病

发布时间:2020-09-21 03:14:00

1、骨髓病有多少种

骨髓疾病常见的有:
一、骨髓炎,是指由于外界的细菌感染了骨髓导致骨髓炎症,病人可以表现出剧烈的骨疼、发热等临床上的表现,需要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
二、骨髓转移癌,是指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血行转移到了骨髓,在骨髓腔内无序的增殖,引起骨髓的疼痛肿胀,通过骨髓穿刺就可以发现成堆的转移癌细胞。

2、骨髓病有哪几种

骨髓增生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等

3、美国罕见骨髓病女孩为何走红?

美国8岁的小女孩Audrey Nethery,患有先天性贫血症DBA,需要定期全身输血。但她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活泼可爱浑身充满了正能量,又能歌善舞从此走红网络。

这位来自肯塔西州的小姑娘患有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征(Diamond-Blackfan anemia,DBA)。这种病症十分罕见,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并累及多系统组织为本病主要临床特征。由于患此病症,她不仅比同龄小孩身材矮小,还患有腭裂。目前奥德莉已经接受输血20次。

然而,病魔并没有捆绑住这个活泼的小姑娘。自去年奥德莉的妈妈在Facebook上传了女儿的尊巴热舞视频后,迅速引起广泛关注。今年1月17日,妈妈又上传了奥德莉演唱赛琳娜•戈麦斯(Selena Gomez)的《I Love You Like a Love Song》的视频。视频中小奥德莉一身紫色装扮,舞姿翩翩,表情投入。

这一视频不但在短时间内获得了网友1300万次的点击量,还使很多人了解到DBA这种病症,为该病症基金会捐款的筹集添砖加瓦。

她在Facebook上有着150万粉丝,祝大家也能过得和她一样阳光!

4、罕见疾病的成因-白血病

主要患病原因 1.环境污染,这些污染源主要来自建筑施工、室内装修含苯油漆、涂料的挥发,家用煤气、汽车废气、香烟烟雾、汽油、染发剂(含苯胺)等;2.药物致病如氯霉素、保泰松等,以及治疗癌症的烷化剂也可导致白血病;3.一次大量地或多次少量地接触放射线也可以导致白血病。白血病与病毒和遗传因素也有关系。 长期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中易患疾病: (一) 高温中暑 1. 热射病 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功能衰竭所致。其特点是在高温(气温34℃以上)高湿(湿度在60%以上)及通气条件差的环境中工作的重体力劳动者易发病。如烈日下劳动的农民、搬运工、竞赛的运动员及受训的军人等易患热射病。并多见于婴儿、老人、产妇、肥胖者及病后虚弱者。热射病的发病机理是体温调节中枢衰竭,汗腺疲劳(少汗或汗闭),病理变化与休克相同。临床表现为:初期有头痛、头昏、嗜睡、烦躁、步态不稳、精神错乱、汗闭、皮肤潮红灼热,继而有高热(体温40-43℃)抽痉,严重中暑者如有持续高热、昏迷、高血钾、心肌损害、肾功能衰竭,可导致死亡。 2. 热衰竭 是高温中暑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由于在高温环境下劳动时大量出汗使体内水分及盐分大量丢失,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脱水。细胞外液容量减缩,血液浓缩,血球压积明显升高,血纳降低,尿液浓缩。临床上表现为倦怠、头晕、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肌肉疼痛、嗜睡、高热,继而出现口渴,极度乏力,神志惚惚和肌肉抽痉等症状。热衰竭和肌肉抽痉等症状。热衰竭患者如及时补液(补液量2-4升/24小姐)及采取降温措施,一般都可以恢复正常。 3. 热痉挛 常见于高温不适及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者,并可见于酗酒和年龄大,病后虚弱者。由于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大量喝水而未补钠盐,导致体液渗透压改变。发病多在一天体力劳动结束时,可以无明显的前驱症状,而表现出四肢或腹、背部肌肉轻度痉挛,或阵发性痉挛,并伴有轻度疼痛,患者往往辗转不安,呻吟呼痛。冷风、冷水可激发肌肉痉挛,该时体温正常或稍升高,血清氯、纳降低。如及时将患者安置到阴凉场所,给予休息,饮含盐饮料和适当补充生理盐水,可以迅速恢复正常。 4. 日射病 较为少见,主要发生于夏季露天作业。头部直接照射强烈日光和热辐射者,因红外线穿透颅骨引起脑膜充血、水肿,临床可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和烦躁不安。该时体温升高或正常。应给予降颅压药,皮质激素及进行吸氧等处理。 (二) 高温综合征 包括高温手足搐搦症:是由于过度通气引起呼吸性碱中毒所致,与血钙浓度无关。热昏厥:是因暂时性脑贫血和脑缺氧造成,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淋沥、脉率变慢、血压下降及体温升高。处理方法同热痉挛。热浮肿者,毋需治疗,适应高温环境后会自行消退。 (三) 易患肾脏或其他泌尿道结石
采纳哦

5、世界上到底有哪些罕见的遗传病?

7岁男孩有20余处骨性肿瘤湖南发现一罕见家族遗传病_医药资讯_医药网医药网,发布中国有关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及相关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经营和 使用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国际动态;并精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保健资讯.
news.pharmnet.com.cn/news/2006/01/18/160790.html - 29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双胞胎患罕见遗传病成大头婴每月奶粉需5000元-大头婴-新闻中心双胞胎患罕见遗传病成大头婴每月奶粉需5000元. ... 羊城晚报4月7日讯记者从暨南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获悉,深圳一对孪生男婴被确诊患上罕见的遗传性代谢病,不能消化食物中的 蛋白质,必须长期从美国邮购特殊配方奶粉生存。 8个月大孪生兄弟———王大宝、王小宝 ...
news.anhuinews.com/system/2005/04/07/001232065.shtml - 34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遗传性疾病概述mtDNA的突变可以导致一些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于精子不含mtDNA,因此线粒体基因组的 表达是经由母系遗传的。 遗传性疾病可以分为四类:. ①染色体病:是由于先天性染色体 结构畸变或(和)数目异常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确认的人类染色体异常综合征已达100余 ...
news.xinhuanet.com/health/ 2005-04/23/content_2867446.htm - 39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 广东阳山罕见遗传病:左手有7指右手长8指::广东阳山罕见遗传病:左手有7指右手长8指. 新华网(2002-04-12 19:07:38). 稿件来源: 中国新闻网 ... 身患严重家族遗传病周杰伦坦言担心感情生活 (04-12 15:47). "畸形胎" 早知道南宁通过基因诊断筛查胎儿遗传病(03-08 16:48). 基因疗法有望给遗传病去 ...
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 2002-04/12/content_356061.htm - 22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遗传性疾病概述mtDNA的突变可以导致一些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于精子不含mtDNA,因此线粒体基因组的 表达是经由母系遗传的。 遗传性疾病可以分为四类:①染色体病:是由于先天性染色体结构 畸变或(和)数目异常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确认的人类染色体异常综合征已达100余 ...
www.39.net/baby/etyy/jbxf/ycx/24088.html - 26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美专家研究发现脐带血可以治疗罕见遗传病赫勒综合症”是一种罕见遗传疾病,在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患病儿童由于缺乏“ 阿尔法-L-艾杜糖醛酸酶”,其体内粘多糖会积聚增多,结果造成大脑、心脏、骨骼、肝脏 和角膜等部位逐渐受损,通常在6岁左右就早早死亡。 骨髓移植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赫 ...
health.sohu.com/2004/05/09/17/article220061716.shtml - 52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英国女童患罕见遗传病专家欲脑袋钻孔救治- 科技通- 通网哈里斯从小就患有一种罕见的怪病———“巴顿. 晚期婴儿症“,这是一种遗传基因紊乱症,目前 全世界患有这种疾病的儿童不到500人,这种疾病将逐渐杀死脑细胞,引起失明、耳聋、肌肉 萎缩,患者大多将在6岁到9岁时死亡。 为了挽救贾斯敏的性命,纽约康奈尔大学的 ...
tech.allnet.cn/Article/1816.html - 28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罕见家族遗传病“鸭蹼手”苦缠贫困一家四代人·广东地市·广东新闻·南方网深圳市人民医院的医生经过检查发现,该男童所患的的罕见的多指并指症,这是一种发病率 仅为万分之一的先天基因遗传病,却不幸出现在该男童一家四代人身上。今天(4月6日), 医院要为不幸的男童动手术,以解决他的生理障碍。 患病的小男孩叫冰冰,2001年就 ...
www.southcn.com/news/dishi/ shenzhen/shehui/200404060347.htm - 44k - 补充材料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姑娘,嫁得远点(图)有些很罕见的遗传病往往在父母双方的家族中都找不到任何发病者,那么这类疾病是怎样 产生的呢? ... 因此,越是罕见的遗传病,近亲结婚所生患儿的比例就越大。我国汉族虽然 禁止同姓的堂兄妹结婚,但对异性的表兄妹的婚配却不加阻止。其实从遗传学角度看, ...
www.chinafamily.com.cn/lx/xh/wz.asp?id=4272 - 9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安徽发现罕见家族遗传病(健康新闻)安徽发现罕见家族遗传病. 安徽省肥西县烟墩乡聂岗村67岁的朱自保的4个儿女和3个外孙, 相继出现肌肉萎缩、说话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经安徽医大一院多方检查,现初步诊断是 极为罕见的“马查多-约瑟夫病”(简称MJD) ...... ...
www.xiaoweb.com/Html/Info/News/810/81021.htm - 3k - 补充材料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6、一种罕见的疾病(求名医)

这个药品是治疗慢粒白血病和肿瘤的,都是很难治愈的疾病,医学尚没有特效办法,可以到更权威的医院就诊,同时中医药辅助治疗

7、“常见”的罕见病有哪些

瓷娃娃——成骨不全症

月亮孩子——白化病

黏宝宝——黏多糖贮积症

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苯丙酮尿症

玻璃人——血友病

戈谢病

蝴蝶结——结节性硬化症

袖珍人——生长激素缺乏症

蝴蝶宝贝——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淋巴管肌瘤病

企鹅家族——遗传性共济失调

Rettgirl——瑞特综合征

尼曼匹克病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苯达莫司汀

苯达莫司汀  是一种双功能基烷化剂,具有抗肿瘤和杀细胞作用。19世纪60年代初期由Ozegowski和其同事在德国耶拿的微生物试验协会研制。本品的抗肿瘤和杀细胞作用主要机理为DNA单链和双链通过烷化作用交联,这打乱了DNA的功能和DNA的合成,也会使DNA和蛋白之间,以及蛋白和蛋白之间产生交联,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本品单独或与其它抗肿瘤药物联合用药来治疗诸如何杰金病、非何杰金淋巴瘤、浆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乳腺癌等恶性肿瘤。

8、骨髓会引起的疾病

目前白血病的确切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放射线、某些化学品、病毒和遗传因素等可诱发白血病。放射线如γ线、X线等是放射物质发出的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射线,人一次大量地或多次少量地接触放射线均可导致白血病。这里应说明我们到医院拍片、透视、放射线剂量非常小不会引发白血病。许多化学物质对造血系统有害,有的可诱发白血病。这里列举一些比较肯定的化学物质和药品,如苯及它的衍生物、汽油、油漆、染发剂(含苯胺)等等;药物致病如氯霉素、保泰松等,还有一些治疗癌症的烷化剂可导致白血病。病毒可导发白血病已被公认,如人类T淋巴细胞通病毒(Ⅰ型和Ⅱ型)可引发白血病,人们感染了这种病毒,不会立刻发生白血病,只有当一些危险因素存在时才可促发本病,这些危险因素是放射线、化学品和某些药物,大量病毒的多次接触,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以及患者的年龄等都是危险"催化"因素。白血病的病因中与遗传因素相关,这里的"遗传"不是指的父母患病可以遗传给子女,而指的是染色体和基因的异常白血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如PH、染色体的存在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病非常相关。双胞胎中,一人患白血病另一人危险性就很大。

==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类型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的发生恶性增生,并浸润体内各脏器、组织,导致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产生各种症状,临床表现以发热、出血、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点。白血病一般按自然病程和细胞幼稚程度分为急性和慢性,按细胞类型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类型,临床表现各有异同之处。可经中药及化疗,大部分可达缓解,也可骨髓移植治疗,一部分可长期存活甚至治愈。
我国白血病患者约为3~4人/10万人口,小儿的恶性肿瘤中以白血病的发病率最高。据调查,我国<10岁小儿白血病的发病率为2.28/10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农村多于城市。近十余年来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白血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也有上升趋势,全世界约有24万急性白血病患者。
急性白血病属于中医学的“虚痨”、“血证”、“瘟病”等范畴。

人类白血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许多因素被认为和白血病发生有关。病毒可能是主要因素,此外尚有电离辐射、化学毒物或药物、遗传因素等。
1、病毒 人类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肯定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他类白血病尚无法证实其病毒因素,并不具有传染性。
2、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和照射部位有关,一次大剂量或多次小剂量照射均有致白血病作用。
3、化学物质 苯致白血病作用比较肯定。苯致急性白血病以急粒和红白血病为住。
4、遗传因素 某些白血病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急性白血病在临床上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 AM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

1、 起病 白血病起病急骤或缓慢,儿童及青少年病人多起病急骤。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起病缓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逐渐进展。此类病人多以进行性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劳累后心慌气短,食欲缺乏,体重减轻或不明原因发热等为首发症状。此外,少数患者可以抽搐、失明、牙痛、齿龈肿胀、心包积液、双下肢截瘫等为首发症状起病。
2、 发热和感染
A、 发热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再疾病的不同阶段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热型。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其中以咽峡炎、口腔炎、肛周炎最常见,肺炎、扁桃体炎、齿龈炎、肛周脓肿等也较常见。耳部发炎、肠炎、痈、肾盂肾炎等也可见到,感染严重者还可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B、 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多见,在发病初期,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病毒感染虽较少见但常较凶险,巨细胞病毒、麻疹或水痘病毒感染易并发肺炎,须注意。
3、 出血 出血亦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牙龈、鼻腔出血最常见,也可有视网膜、耳内出血和颅内、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脏大出血。女性月经过多也较常见并可是首发症状。AML的M3和M5亚型出血更严重,尤其是M3病人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颅内出血而死亡。
4、 贫血 早期即可出现,少数病例可在确诊前数月或数年先出现难治性贫血,以后在发展成白血病。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等症状。贫血可见于各类型的白血病,但更多见老年AML病人,不少病人常以贫血为首发症状。
5、 白血病细胞浸润体征
A、 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B、 神经系统:主要病变为出血和白血病浸润
C、 骨与关节:骨与关节疼痛是白血病的重要症状之一,ALL多见。
D、 皮肤;可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皮肤损害二种,前者表现为斑丘疹、脓疱、肿块、结节、红皮病、剥脱性皮炎等,多见于成人单核细胞白血病,后者则多表现为皮肤瘀斑、斑点等。
E、 口腔:齿龈肿胀、出血、白血病浸润多见于AML-M5,严重者整个齿龈可极度增生,肿胀如海绵样、表面破溃易出血。
F、 心脏:大多数表现为心肌白血病浸润,出血及心外膜出血,心包积液等。
G、 肾脏:白血病有肾脏病变者高达40%以上。
H、 胃肠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胀、腹泻等。
I、 肺及胸膜:主要浸润肺泡壁和肺间隙,也可浸润支气管、胸膜、血管壁等。
J、 其他:子宫、卵巢、睾丸、前列腺等皆可被白细胞浸润。女性病人常有阴道出血和月经周期紊乱。男性病人可有性欲减退。

1、 临床症状 急骤高热,进行性贫血或显著出血,周身酸痛乏力。
2、 体征 皮肤出血斑点,胸骨压痛,淋巴结、肝脾肿大。
3、 实验室:
A、血象 白细胞总是明显增多(或减少),可出现原始或幼稚细胞。
B、骨髓象 骨髓有核红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50%以下,原始细胞≥30%,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如骨髓有核红细胞≥50%,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比例≥30%,可诊断为急性红白血病。
鉴别诊断: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恶性组织细胞病;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西医治疗主要是化疗,在使用化疗药物的同时,必须加强支持治疗,减少并发症,才能使病情好转至缓解,
治疗分为三期
1、诱导缓解期治疗
2、巩固期治疗
3、维持期治疗
难治性AML的定义为
1、初治病例对一线诱导治疗无效;
2、在首次缓解6个月内的早期复发;
3、采用与常用药物作用机理不同的抗白血病新药。对ALL可选用其他方案。

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70%~90%经治疗,可达缓解,经巩固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达长期无病生存甚至治愈。急性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病中的急危重症,一部分病例因化疗耐药,效果不佳,并发症多者预后较差。应积极预防治疗并发症,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挽救患者生命。

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分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chronic myelognous leukemia ,CML),是临床上一种起病及发展相对缓慢的白血病。他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表现为髓系祖细胞池扩展,髓细胞系及其祖细胞过度生长。90%以上的病例均具有CML的标记染色体——ph1染色体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则是ber/abl基因重排。CML临床上以乏力、消瘦、发热、脾肿大及白细胞异常增高为主要表现。CML在世界范围的发病率并不一致。我国的CML发病率调查结果为年发病率036/10万,在我国CML约占各类白血病的20%,占慢性白血病的95%。发病年龄分布较广,但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机体的淋巴细胞在体内异常增生和积蓄伴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在我国CLL发病率低,一般只占白血病发病总数的10%以下,居白血病类型的第4位。由于慢淋患者淋巴细胞寿命极长,并经常伴有免疫反应缺陷,故又称“免疫无能淋巴细胞蓄积病”。
临床主要表现是以淋巴结肿大为主,常伴有肝脾肿大,贫血及出血等症状,少数患者还伴有皮肤损害。本病中老年人居多,偶见青年,男性多于女性。
根据慢性白血病的临床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乏力等特征,属中医“症瘕”、“积聚”、“瘰疬”、“虚劳“等范畴。

1、 中医
①七情内伤,情志不调,致气机不畅,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则气滞血瘀,脉络壅聚, 瘀血内停,久积成块。
②饮食失调,过食肥甘酒食,伤及脾胃,脾虚失运,输布津液无权,湿浊内生,凝聚成积,痰气相搏,血流不畅,瘀块内生。
③起成无常,寒温不调,感受外邪。
2、 西医
(一)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理
(1) 细胞遗传学
(2) G-6-PD同工酶
(3) 细胞动力学
(4) 脾脏因素 脾在CML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许多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脾脏有利于白血病细胞移居、增殖和急变。脾内粒细胞增殖状态有所不同,脾脏不仅“捕捉”白血病细胞,而且还是白血病细胞的“仓库”和“隐蔽所”,并为其增殖转移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且使白血病细胞在骨髓、血液与脾脏间的往返循环增加,使细胞正常的释放调节过程受到破坏。
(二)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理
(1) 染色体异常
(2) 白血病的克隆发生
(3) 细胞动力学异常

慢性白血病,分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临床表现:病人多系老年人,起病十分缓慢,往往无自觉症状,偶因实验室检查而确诊。
(1)症状:早期可有倦怠乏力、逐渐出现头晕,心悸气短,消瘦,低热,盗汗,皮肤紫癜,皮肤瘙痒,骨骼痛,常易感染,约10%病人可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体征:①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其次是腋窝、腹股沟和滑车淋巴结肿大,一般呈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表皮无红肿,无粘连。如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支气管引起咳嗽,声音嘶哑或呼吸因难。CT扫描可发现腹膜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②肝脾肿大:肝脏轻度肿大,脾肿大约占72%,一般在肋下3~4crn,个别患者可平脐,肿大呈度不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明显。③皮肤损害:可出现皮肤增厚,结节,以致于全身性红皮病等。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常>15×109/L,一般在30×109/L~200×109/L,分类中约80%~90%为成熟小淋巴细胞,有少量异型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血片上易见破碎细胞,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溶血时,网织红细胞升高。
(2)骨髓象:显示增生明显活跃,淋巴系占优势,成熟小淋巴细胞占50%~90%,偶见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晚期可见红、粒、巨三系细胞明显减少。有溶血时,红系细胞可见代偿性增生。
(3)免疫学检查:细胞表面标志具有单克隆性,细胞具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学特点(Sig、CD5、C3d、CD19、CD20、CD4,鼠红细胞玫瑰花瓣受体为阳性),个别病人血中可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溶血时可见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4)细胞遗传学:约半数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出现染色体异常,最常见的数目异常为增加一个12号染色体(+12),其次可见超数的3号,16号,或18号染色体。常见的结构异常为12和11号染色体长臂相互易位,6号染色体短臂或长臂的缺失,11号染色体长臂的缺失,14号染色体长臂的增加等染色体的改变。有报道,具有“+12”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从诊断到出现有治疗指征的临床症状的时期明显短于无“+12”的对照组,故认为“+12”似乎和短促的病程及不良的预后有关。
(5)生化和组化:淋巴细胞PAS反应强阳性,约1/3病人Coomb’s试验阳性。部分病人有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植物血凝素(PHA)转化率明显降低。
3.慢性淋巴细胞急变:慢性淋巴细胞急性变极少见,发生急变的时间可1~20年不等。可发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干细胞白血病,急性浆细胞白血病和红白血病等。一旦发生急变,常迅速死亡。

西医诊断与鉴别论断 〖诊断〗
1、临床表现:病人多系老年人,起病十分缓慢,往往无自觉症状,偶因实验室检查而确诊。
(1)症状:早期可有倦怠乏力、逐渐出现头晕,心悸气短,消瘦,低热,盗汗,皮肤紫癜,皮肤瘙痒,骨骼痛,常易感染,约10%病人可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体征:
①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其次是腋窝、腹股沟和滑车淋巴结肿大,一般呈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表皮无红肿,无粘连。如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支气管引起咳嗽,声音嘶哑或呼吸因难。CT扫描可发现腹膜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②肝脾肿大:肝脏轻度肿大,脾肿大约占72%,一般在肋下3~4crn,个别患者可平脐,肿大呈度不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明显。
③皮肤损害:可出现皮肤增厚,结节,以致于全身性红皮病等。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常>15×109/L,一般在30×109/L~200×109/L,分类中约80%~90%为成熟小淋巴细胞,有少量异型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血片上易见破碎细胞,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溶血时,网织红细胞升高。
(2)骨髓象:显示增生明显活跃,淋巴系占优势,成熟小淋巴细胞占50%~90%,偶见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晚期可见红、粒、巨三系细胞明显减少。有溶血时,红系细胞可见代偿性增生。
(3)免疫学检查:细胞表面标志具有单克隆性,细胞具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学特点(Sig、CD5、C3d、CD19、CD20、CD4,鼠红细胞玫瑰花瓣受体为阳性),个别病人血中可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溶血时可见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4)细胞遗传学:约半数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出现染色体异常,最常见的数目异常为增加一个12号染色体(+12),其次可见超数的3号,16号,或18号染色体。常见的结构异常为12和11号染色体长臂相互易位,6号染色体短臂或长臂的缺失,11号染色体长臂的缺失,14号染色体长臂的增加等染色体的改变。有报道,具有“+12”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从诊断到出现有治疗指征的临床症状的时期明显短于无“+12”的对照组,故认为“+12”似乎和短促的病程及不良的预后有关。
(5)生化和组化:淋巴细胞PAS反应强阳性,约1/3病人Coomb’s试验阳性。部分病人有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植物血凝素(PHA)转化率明显降低。。
3、慢性淋巴细胞急变:慢性淋巴细胞急性变极少见,发生急变的时间可1~20年不等。可发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干细胞白血病,急性浆细胞白血病和红白血病等。一旦发生急变,常迅速死亡。
4、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①可有疲乏,体力下降,消瘦、低热,贫血或出血表现。
②可有淋巴结(包括头颈部,腋窝,腹股沟)、肝、脾肿大。
(2)实验室检查:
①外周血WBC>10×109/L,淋巴细胞比例≥50%,绝对值≥5×109/L,形态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幼稚淋巴细胞或不典型淋巴细胞。
②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淋巴细胞≥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
(3)免疫分型:
①B-CLL:小鼠玫瑰花结试验阳性:SIg弱阳性,呈K或λ单克隆轻链型;CD5,CD19、CD20阳性;CD10、CD22阴性。
②T—CLL:绵羊玫瑰花结试验阳性:CD2、CD3、CD8(或CD4)阳性,CD5阴性。
(4)形态学分型:B—CLL分为3种亚型:
①典型CLL:90%以上为类似成熟的小淋巴细胞。
②CLL伴有幼淋巴细胞增多(CLL/PL):幼稚淋巴细胞>10%,但<50%。
③混合细胞型:有不同比例的不典型淋巴细胞,细胞体积大,核/浆比例减低,胞浆呈不同程度嗜碱性染色,有或无嗜天青颗粒。
T-CLL细胞形态分为以下4种:
①大淋巴细胞型: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为淡蓝色,内有细或粗的嗜天青颗粒,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常偏向一侧,染色质聚集成块,核仁罕见。
②幼稚T细胞型:胞核嗜碱性增强,无颗粒,核仁明显。
③呈脑回样细胞核的小或大淋巴细胞。
④细胞形态多样,胞核多有分叶。
(5)临床分期标准:
①I期:淋巴细胞增多,可伴有淋巴结肿大。
②Ⅱ期:Ⅰ期加肝或脾大、血小板减少<100×109/L。
③Ⅲ期:Ⅰ期或Ⅱ期加贫血(Hb<100g/L)。
除外淋巴瘤合并白血病和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淋巴细胞持续增高≥3个月,并可排除病毒感染、结核、伤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疾病,应高度怀疑本病。在较长期连续观察下,淋巴细胞仍无下降,结合临床、血象、骨髓象和免疫表型,可诊断为本病。
〖鉴别诊断〗
就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和肝脾肿大的特征,临床上需要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升高明显(100×109~500×109/L),骨髓中以中晚幼粒细胞增生为主,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减少或消失,有Ph’染色体阳性,脾肿大显著。 (2)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白细胞计数轻、中度增高,肝、脾、淋巴结肿大不显著,血象和骨髓象以成熟单核细胞为主,偶见幼单核细胞。
(3)淋巴瘤:淋巴结呈进行性的无痛性肿大,深部淋巴结肿大可压迫邻近器官,血象无特殊变化,骨髓涂片和活检找到Reed—sternbery细胞或淋巴瘤细胞。淋巴结活检可见:正常滤泡性结构为大量异常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所破坏;被膜周围组织同样有异常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浸润;被膜及被膜下窦也被破坏。
(4)淋巴结结核:常为颈部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质地较软,有压痛及粘连,甚至坏死或破溃。淋巴结活检:有结核杆菌或干酪样坏死。抗结核治疗有效。
(5) 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增多为多克隆性的,增多是暂时性的,随着感染的控制,淋巴细胞数量恢复正常。

慢粒临床可分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三个阶段,各阶段临床表现各有不同,慢性期治疗可以中药为主,配合化疗药治疗,加速期和急变期应以化疗为主,配合中药治疗。
西医治疗
(一)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 疗效标准:对CML治疗效果的判定可分为在血液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不同水同上的评价。CML血液学缓解的标准为:临床无贫血、出血、感染及白细胞浸润表现;血象:血红细胞高于100g/L,白细胞数低于10×109/L,分类无不成熟细胞,血小板在(100~400)×109/L;骨髓象正常。CML细胞遗传学缓解的标准是标志CML克隆的ph1染色体的消失。
2、 单一化疗药物治疗 单一药物治疗CML可应用的药物包括烷化剂如:马利兰、马法兰、苯丁酸氮芥、二溴甘露醇等、抗代谢药如羟基脲、6-巯基嘌呤(6-MP)、6-硫鸟漂呤(6-TG)等,高三尖杉酯碱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和应用的中药靛玉红和异靛甲等。
3、 联合化疗 受急性白血病治疗中联合化疗于单药治疗的启示,对于CML人们近年来也尝试了采用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法。
4、 干扰素 干扰素(IFN)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分化、免疫调节等IFN 可分为α、β、γ三大类,IFN-α和IFN-β对酸稳定,具有相同的受体,均由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
5、 骨髓移植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1) 自体骨髓移植(ABMT)或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CT):ABMT和APBSCT治疗CML的目的主要是延长慢性期或使晚期病人重新回到慢性期,从而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2) 同基因骨髓移植:此种BMT是对CML病进行BMT治疗和最早尝试。
(3)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几乎是目前能够彻底治愈CML的惟一手段,也是CML治疗的最佳方法。
(4)加速期和急变期的治疗 CML 一旦进入加速期病期病情多不稳定,约有2/3的病人会继而发生急变。此阶段已为CML的晚期,治疗比较困难。

目前认为年龄小于40岁,脾肿大不明显,外周血中血小板较低,原始细胞百分比不高,CR小于1年以及BMT前时间短均为CML的有利因素。 CML最终可合并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及多脏器衰竭,并发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慢淋病程悬殊不一,短至1~2年,长至5~10年,甚至20年。病程长短与病情缓急、全身病状、肝脾肿大、血象和骨髓象变化等有关。一般年龄偏大,预后为好,就诊前无症状期,生存期长,反之预后较差,常见死亡原因为感染 ,尤以肺部感染多见。慢性急变而死亡较罕见
参考资料:

9、美国走红的罕见骨髓病女孩患的是什么病?

近日一位身患罕见骨髓疾病的美国7岁小姑娘奥德莉•内瑟里(Audrey Nethery)凭借上传到Facebook的歌舞视频迅速走红网络,不但赢得了1300万的点击量,还引起了大家对这种罕见疾病的重视,获得了网友的支持与捐款。

这位来自肯塔西州的小姑娘患有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征(Diamond-Blackfan anemia,DBA)。这种病症十分罕见,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并累及多系统组织为本病主要临床特征。由于患此病症,她不仅比同龄小孩身材矮小,还患有腭裂。目前奥德莉已经接受输血20次。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又称Diamond-Blckfan综合征(Diamond-Blackfan anemia,DB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并累及多系统组织为本病主要临床特征。1936年由Joseph报道一种小儿纯红再障,认为是先天性的或者是遗传性的。2年后Diamond和Blackfan也报道了同样的病例,迄今为止累计正式报道的病例数已超过480余例。

贫血为DBA主要临床表现,大约35%患儿出生时即表现有贫血。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另一显著临床表现为与Fanconi贫血(FA)近似,有较之更轻的先天性体格发育畸形。约1/4患儿合并轻度先天异常,如斜眼、乳头内缩、蹼状颈、手指或肋骨的异常。

10、罕见疾病的种类有哪些?

重症肌无力
多发性骨髓瘤
白化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睡美人症候群
血友病
库欣综合征
视网膜母细胞瘤
克山病
白点病
会阴下降综合征
多睾症
食管白斑
血症
光泽苔藓
半乳糖血症
疯牛病
原发性腮腺淋巴瘤
重症肌无力危象
外阴白化病
成人硬肿症
结节性硬化症
鼻红粒病
肌疝
Castleman病
肠系膜脂肪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病
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
Ehler-Danlos综合征
血小板无力症
色汗症
鼻石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
木村病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
色素失禁症
腹膜后纤维化
眼科重症肌无力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
老年人重症肌无力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
小儿甲基丙二酸血症
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
多发性骨髓瘤病肾病
腹茧症
颞骨和下颔骨关节异常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巩膜炎
血友病甲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
原发性鼻腔淋巴瘤
重症肌无力样综合征
Whipple病
血管性血友病
小儿重症肌无力
骨硬化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葡萄膜炎
重复尿道
肾淀粉样变性
贝壳甲综合征
角膜基质炎

与罕见骨髓疾病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