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瘤是什么病?应该怎么治疗?这病严重么有什么后果?
骨髓瘤是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之分,以后者多见。易累及软组织,晚期可有广泛性转移,但少有肺转移。较多见于脊,占脊柱原发肿瘤的10%,以腰椎部多见。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与女性之比约2∶1。
肿瘤血运丰富呈暗红色或深红色,较脆软。镜下可见瘤体主要由大量密集的瘤细胞组成,间质极少。瘤细胞多呈圆形或卵圆形,但具有不同程度的幼稚性。按分化程度的差异,可分为高分化型(小细胞型)及低分化型(大细胞型)两种。前者分化较成熟,体积小,具有圆形而偏心性的核,染色质呈车轮状,亦称浆细胞型骨髓瘤;后者分化差,体积大,有时有双核,核仁明显,核分裂较多见,亦称网状细胞型骨髓瘤。
主要症状是持续的脊柱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多发者其痛范围很广。约40%~50%的患者伴有病理性骨折。易出现截瘫和神经根受压症状。
一般有进行性贫血,血沉明显增快。部分患者血清钙增高,常伴有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血清总蛋白量增高。球蛋白增多,白蛋白减少或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大部分有异常免疫球蛋白峰。尿蛋白常呈阳性,但本-周蛋白阳性率不高,约30%~60%。同时尿中草酸钙结晶与碱性磷酸盐增多。骨髓涂片呈现增生性骨髓象,浆细胞数目至少占有核细胞的8%。
编辑本段疾病分类
普通外科,肿瘤科
编辑本段疾病描述
骨髓瘤起源于骨髓造血组织,以浆细胞为主的恶性肿瘤,可以是孤立性,由于其产生多发性骨损害,故也称为多发性骨髓瘤,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椎、肋骨、颅骨、胸骨等。
编辑本段详细症状
骨髓瘤是中年和晚年(40~60岁) 发生的多发恶性骨髓内肿瘤。椎体、肋骨、胸骨、颅骨和骨盆为其好发部位。晚期,股骨和肱骨亦可被累,但膝和肘以下的骨质极少发生。其主要症状为疼痛,初期为间歇性,继为持续性,疼痛十分剧烈。神经可能被压迫,造成放射性疼痛或截瘫。肿瘤一旦发现后,多数患者逐渐发生进行性贫血和恶病质变化。但很少产生转移瘤,肺部极少被累。实验室检查可发现以下数种变化: ①约50%病例的血清球蛋白增高;②约50%病例的血清钙增高,有高至18毫克%者;此种病例的甲状旁腺有继发性增生;⑧进行性贫血,系因造血机构被肿瘤破坏所致;④少数晚期病例的周围血液中可能发生假性浆细胞白血病现象,⑤75%病例屎中有凝溶蛋白,⑥约有70%病例在晚期发生肾病。 x线检查时,在被累的骨质中,可以发现多数溶骨性穿凿形缺损,周围无反应性新骨增生,此为骨髓瘤的特点。所以病理性骨折较多。椎体发病时,则产生压缩骨折。四肢发生病理性骨折时,可以引起小量骨膜反应性新骨增生。在颅顶骨中骨髓瘤的典型x线征象为分布不规则的多发穿凿形缺损,一见即可识别。但长骨骨干发病时,骨质的破坏有时与此不同,根据x线照片无法与溶骨性骨肉瘤或转移瘤区别。 [治疗] 化学治疗对多发性骨髓瘤具有一定疗效,对有严重贫血者可输血,有截瘫者施行椎板切除术,有病理骨折者施用适当的外固定。单发于肢体者,可以考虑截肢。疼痛严重者可施行放射线治疗。
编辑本段症状体征
有一个长短不定的无症状期,少数病人以背痛为首发症状,并伴有贫血和恶病质。还有病人因病理骨折来就诊。
编辑本段疾病病因
肿瘤血运丰富呈暗红色或深红色,较脆软。镜下可见瘤体主要由大量密集的瘤细胞组成,间质极少。瘤细胞多呈圆形或卵圆形,但具有不同程度的幼稚性。按分化程度的差异,可分为高分化型(小细胞型)及低分化型(大细胞型)两种。前者分化较成熟,体积小,具有圆形而偏心性的核,染色质呈车轮状,亦称浆细胞型骨髓瘤;后者分化差,体积大,有时有双核,核仁明显,核分裂较多见,亦称网状细胞型骨髓瘤。
编辑本段病理生理
骨髓瘤起源于骨髓造血组织,以浆细胞为主的恶性肿瘤。
编辑本段诊断检查
X线主要表现为多个溶骨性破坏和广泛的骨质疏松。骨髓穿刺找到大量异常浆细胞可确诊。血清蛋白增高,A/G倒置,蛋白电泳异常,显示β和r球蛋白升高。并可出现白血病血象。40%以上的病人尿中Bence-Jones蛋白阳性。另外有血钙增高,尿蛋白电泳异常等。
辅助检查 一般有进行性贫血,血沉明显增快。部分患者血清钙增高,常伴有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血清总蛋白量增高。球蛋白增多,白蛋白减少或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大部分有异常免疫球蛋白峰。尿蛋白常呈阳性,但本-周蛋白阳性率不高,约30%~60%。同时尿中草酸钙结晶与碱性磷酸盐增多。骨髓涂片呈现增生性骨髓象,浆细胞数目至少占有核细胞的8%。 骨髓瘤患者X线检查:可表现为正常,约占10%。主要表现为广泛骨质疏松和多发性骨质破坏。可见方法性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变稀,骨皮质变薄。局限性骨质破坏,可表现为卵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缺损,少数亦可呈皂泡样膨胀或硬化性改变。肿瘤一般不侵入椎间盘,故椎间隙正常。因为该肿瘤可见于枕骨大孔处,所以凡神经学检查提示受累节段较高者,应行MRI检查。
编辑本段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
1.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2.血清蛋白电泳:丁或日球蛋白显著增高,或p及7球蛋白之间出现呈单株峰型M球蛋白。
3.免疫电泳:增高的M球蛋白经免疫电泳分析,大多为。IgG(约占50%—60%)、IgA(约占20%-25%),其他为IgD、轻链,极少数为IgE。
4.尿本周氏蛋白:约60%-70%的病例可阳性。
5.x线骨骼检查:受累骨骼示圆形穿凿样缺损,以颅骨为典型。也可见弥漫性骨质疏松及脱钙。
6.骨髓象:骨髓瘤细胞占有核细胞的10%以上。因骨髓内病灶分布不均,故一次阴性不能排除本病。
编辑本段治疗方案
以化疗和放疗为主,对长管状骨病理骨折地可作髓内钉固定,严重者可作截肢,若因脊柱骨针所引起脊髓压迫,可作椎板切除减压,预后差。
一般采用综合治疗,以放疗和化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 放射治疗 骨髓瘤对放射线中度敏感,姑息性治疗和根治性治疗的照射剂量有所不同。 化疗 病变较广泛者,宜选用化疗。目前多选用左旋苯丙氨酸氮芥或环磷酰胺,还有甲基苄肼、双氯已亚硝脲及长春新碱等。 手术治疗 若有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应行减压术,同时应用化疗。 术病预后较差,一般多在1年内死亡。经综合治疗后可延长生命。
编辑本段饮食疗法
多发性骨髓瘤食疗方-治疗骨髓瘤专栏
骨髓瘤:为骨髓中浆细胞发生肿瘤性繁殖而引起单发和多发骨破坏,同时并发全身血液系统变化。以颅骨、脊椎、髂骨多见,长骨较少发生。主要侵犯骨髓,也可同时侵犯软组织。此病病程发展快,约1年左右明显,以骨骼疼痛为主要症状,后期有肿胀、病理性骨折、甚至神经压迫症状,伴有贫血、出血倾向。肾脏功能障碍、反复感染,引起血液白细胞变时,则称为浆细胞性白血病。骨肉瘤:好发于10~20岁,男多于女,以髂骨、股骨、肩胛骨、肱骨多见,病程发展快,有体温增高、血白细胞增多和血沉率增快。局部软组织明显肿胀、广泛压痛,患肢因肿痛而活动受限,甚至处于畸形体位。骨破坏位于长骨干骺端和骨干部位,X线见虫蛀样广泛不规则混合阴影,骨膜反应常呈葱皮样,偶合并病理骨折。
2、骨髓瘤是怎么发生的
可能的病因有电离辐射、接触工业或农业毒物,与慢性感染、慢性抗原刺激有关,还可能与遗传有关,以及与IL-6等细胞因子有关。日本原子弹爆炸后幸存者中,骨髓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有增加。本病可发生于慢性骨髓炎、肾盂肾炎、结核病、慢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础上,因为长期慢性感染可表现为淋巴-网状系统增生,自身免疫反应及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3、骨髓瘤的预后怎么样啊 ?
多发性骨髓瘤实际上就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疾病,这种病人骨髓里有大量异常的浆细胞---骨髓瘤细胞的增生,引起骨骼的破坏,往往还伴有贫血、肾功能损害等。病人的主要症状之一是骨痛和骨骼破坏(骨折)。疼痛部位最常见的是腰骶部,其次为胸部、肢体及其他部位。X摄片可证实有骨骼破坏,见溶骨性破坏、骨质疏松等,浆细胞浸润严重时局部可隆起呈肿块状。病人还可发生骨畸形与病理性骨折,最常见的骨折为肋骨骨折,腰椎骨质破坏导致压缩性骨折时可以压迫脊髓,造成下肢截瘫。后期病人常有全血细胞减少。对骨髓瘤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在早期,以西医化疗为主,中药以扶正固本为辅,应用免疫扶正胶囊,明显减轻化疗副作用;在化疗后期或在缓解期,坚持以中药扶正固本为主,以提高免疫力,清除残留瘤细胞。大量病例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长期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单纯西医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未经治疗的病人中位生存期位6个月,化疗后的中位生存期为3年。经综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可达到5-10年,甚至更长。生存期与年龄,分型,分期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4、骨髓瘤怎么治啊
您好!
不知是不是要了解浆细胞骨髓瘤的治疗。
浆细胞骨髓瘤又称多发性骨髓瘤,是由于浆细胞或产生免疫球蛋白的淋巴样浆细胞过度增殖和聚集,破坏了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贫血、出血,同时引起骨骼破坏、骨折、高钙血症及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异常增多的疾病。
骨髓瘤根据发生的部位、免疫球蛋白类型及症状可分为多种,对于孤立性骨髓瘤主要采用放疗,对于冒烟型骨髓瘤多定期观察,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现在多采取联合化疗、骨髓移植、中药治疗为主。
建议:做骨髓涂片、活检、免疫球蛋白、微球蛋白、X片、尿蛋白等相关检查,明确类型和病情,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
5、骨髓瘤怎么治疗
骨髓瘤的治疗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骨髓瘤对人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很多病人都不堪忍受其所带来的疼痛,那么是不是骨髓瘤就无药可救了呢?骨髓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专家爱推荐中西医。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中西医是怎么实现骨髓瘤的治疗的。
骨髓瘤的治疗方法:
1。西医怎么进行骨髓瘤的治疗
(1)骨髓瘤的治疗之化疗。以烷化剂为首选药物。常用方案MP(马法兰0。25rog/
kg,强的松2mg/kg,各1-4天口服,每4-6周重复);BP(卡氮芥0。5mg/Lg,口服第1天给药,强的松2mg/kg,1—7天,每6周重复。)
(2)骨髓瘤的治疗之干扰素。重组卜干扰素与化疗联合可提高缓解串和延长生存期。
2。中医怎么进行骨髓瘤的治疗
(1)脾肾阴虚:倦怠乏力,纳呆腹胀,心悸失眠,便溏,耳呜耳聋,潮热盗汗,腰膝关节疼痛,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补脾滋肾。
骨髓瘤的治疗方药:党参,黄芪各,白术各20克,陈皮,熟地,枸杞子,山萸肉,菟丝子,龟板胶,阿胶,当归,白芍各10克,炙甘草6克。
中成药:人参归脾丸,左归丸,五于补肾丸等。
(2)脾肾阳虚:畏寒肢冷,神疲嗜睡,倦怠乏力,纳呆腹胀,失眠心悸,腹中冷痛,大便溏泄或五更泄泻,腰膝冷痛,舌淡暗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骨髓瘤的治疗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党参,黄芪各20克,炙附于6克,仙茅,仙灵脾,山萸肉,菟丝于,枸杞子,鹿角胶,龟板胶,阿胶,补骨脂,当归,白芍各10克。
中成药:右归丸,十全大补丸等。
选择骨髓瘤的治疗方法要谨慎,最好结合自身症状进行,如果您还有疑问最好选择一家正规医院咨询一下。
6、多发性骨髓瘤怎么治
现在已卧病在床,腰不能动,而且全身疼痛,胸部特别明显。而且有呕吐现象。食欲不振。
上海长征医院血液内科张春阳:根据你提供的情况,应该有多发溶骨性破坏,呕吐可能是高钙血症引起。治疗同时应加强补液,保证充足的尿量,防止肾功能受损。
上海长征医院血液内科张春阳:美法仑国内未上市,且需要低温保存,邮寄也有困难。可以考虑环磷酰胺片替代,200~400mg,每天一次,口服4天患者:我妈的骨髓涂片结果是骨髓增生活跃,异常浆细胞占43%.易见双核瘤细胞.现在胸骨、肋骨、盆骨、脊椎骨等多处骨破坏.我妈现在用盐酸多柔比星和长春新碱.口服地塞米松.沙利度胺片一日一次,一次4片.尿毒清颗粒一日三次,一次一袋.我想问一下,还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现在朋友介绍我们用硼替佐米配美法仑说那个比我妈现在化疗的效果要好.还有人不建议我妈化疗,我该怎么办.
上海长征医院血液内科张春阳:根据你目前提供的资料,符合
多发性骨髓瘤
的诊断。本病容易造成多发性骨破坏。一般来说,新诊断的骨髓瘤多数对化疗敏感,所以肯定应该选择化疗。你母亲目前的治疗方案是比较经典的VAD方案,加上沙利度胺。口服尿毒清是否合并肾功能损害,化疗时最需要防止感染。
硼替佐米虽然起效更快,疗效更好,但价格比较昂贵,需量力而行,毕竟骨髓瘤的治疗是长期的。
你母亲尚不足65岁,有自体移植的条件,美法仑不是首选,因为可导致造血干细胞损伤患者:张大夫您好,我母亲经过二个疗程的化疗,现在已经明显好转,在进行第三个疗程之前她进行了骨穿,一个恶性细胞也没有了,现在她还需要进行继续的化疗吗?而且她这种情况,什么时候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最合适啊.麻烦您了张医生.对于您上次的回复我万分感激.谢谢您了.
上海长征医院血液内科张春阳
:很高兴你母亲能够获得这么好的疗效,骨髓瘤疗效评价主要依据血清M蛋白和尿轻链减少的程度,当然骨髓涂片也是重要的参考。目前应该继续巩固化疗,完成4疗程化疗后可以考虑采集自体造血干细胞,准备自体移植
7、骨髓瘤怎么治疗呢?
骨髓瘤对人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很多病人都不堪忍受其所带来的疼痛,那么是不是骨髓瘤就无药可救了呢?骨髓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专家爱推荐中西医。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中西医是怎么实现骨髓瘤的治疗的。
骨髓瘤的治疗方法:
1。西医怎么进行骨髓瘤的治疗
(1)骨髓瘤的治疗之化疗。以烷化剂为首选药物。常用方案MP(马法兰0。25rog/
kg,强的松2mg/kg,各1-4天口服,每4-6周重复);BP(卡氮芥0。5mg/Lg,口服第1天给药,强的松2mg/kg,1—7天,每6周重复。)
(2)骨髓瘤的治疗之干扰素。重组卜干扰素与化疗联合可提高缓解串和延长生存期。
2。中医怎么进行骨髓瘤的治疗
(1)脾肾阴虚:倦怠乏力,纳呆腹胀,心悸失眠,便溏,耳呜耳聋,潮热盗汗,腰膝关节疼痛,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补脾滋肾。
骨髓瘤的治疗方药:党参,黄芪各,白术各20克,陈皮,熟地,枸杞子,山萸肉,菟丝子,龟板胶,阿胶,当归,白芍各10克,炙甘草6克。
中成药:人参归脾丸,左归丸,五于补肾丸等。
(2)脾肾阳虚:畏寒肢冷,神疲嗜睡,倦怠乏力,纳呆腹胀,失眠心悸,腹中冷痛,大便溏泄或五更泄泻,腰膝冷痛,舌淡暗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骨髓瘤的治疗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党参,黄芪各20克,炙附于6克,仙茅,仙灵脾,山萸肉,菟丝于,枸杞子,鹿角胶,龟板胶,阿胶,补骨脂,当归,白芍各10克。
中成药:右归丸,十全大补丸等。
选择骨髓瘤的治疗方法要谨慎,最好结合自身症状进行,网上只能提供给你建议,具体的治疗需要到正规专科医院接受治疗。
8、骨髓瘤怎么确诊
建议:您好!有关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怎么确诊这个问题,现建议如下:除骨痛、病理骨折外,还可出现骨骼肿物,瘤细胞自骨髓向外浸润,侵及骨皮质、骨膜及邻近组织,形成肿块。在多发性骨髓瘤,这种骨骼肿块常为多发性,常见部位是胸肋骨、锁骨、头颅骨、鼻骨、下颌骨及其他部位。与孤立性浆细胞瘤不同的是,其病变不仅是多发的,而且骨髓早已受侵犯,并有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泌。
9、骨髓瘤是怎样行成
可能的病因有电离辐射、接触工业或农业毒物,与慢性感染、慢性抗原刺激有关,还可能与遗传有关,以及与IL-6等细胞因子有关。日本原子弹爆炸后幸存者中,骨髓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有增加。本病可发生于慢性骨髓炎、肾盂肾炎、结核病、慢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础上,因为长期慢性感染可表现为淋巴-网状系统增生,自身免疫反应及高丙种球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