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抑制骨髓瘤细胞的DNA的复制,其还能无限增殖吗
显然不能了,骨髓瘤细胞增殖的过程是先进行DNA复制然后有丝分裂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当中去,这样才能保证细胞遗传物质的数量保持一致,维持遗传稳定性。如果DNA复制受到抑制,自然不能无限增殖了。
2、骨髓瘤细胞有接触抑制吗
治疗骨髓瘤的化疗药物可能会造成骨髓抑制,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靠输血来维持。
3、骨髓瘤做微抑制与自体抑制那个效果好
微移植要好于自体移植,对人体伤害小,恢复快,北京307医院有很多成功案例,有条件的患者极力推荐。
众所周知,如今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清髓移植,一种是非清髓移植。最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清髓移植(大移植),即对病人的淋巴系统和骨髓系统进行全清除,再将干细胞植入体内。这种方法需在移植前对病人进行近致死剂量的放、化疗,以最大限度地灭杀肿瘤细胞,但病人体内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也同时遭受毁灭性打击,且即使移植成功后,成活率不过五成左右。
而非清髓移植(小移植)强调的是淋巴系统全清除而髓系统部分清除,术前只需做轻度化疗和免疫治疗,大大保护了患者正常的组织和器官,达到高效减毒的目的,接受移植的患者年龄更是扩展到了75岁。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白血病的治疗从最初的单纯化疗到清髓移植、非清髓移植,再到今天的微移植,经历了由治疗剂量和强度及毒副反应从小到大、再到更大,直至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低强度和毒性的过程。
记者:那下面就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微移植”的方法。
艾辉胜:2002年,我和我的团队就开始进行了原创性地白血病“微移植”治疗临床试验,经过近10年的研究,“微移植”终于取得成功,2011年底,我在世界顶级血液学杂志《BLOOD》发表的论文,意味着“微移植”开始被世界接受。
再说“微移植”,它虽然是新的移植理念和突破,但实际上也是在传统造血干细胞移植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效和微毒的新治疗手段。它完全不用做清除,只是通过引入健康的细胞杀掉受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清除掉受损的白血病细胞,使移植的细胞存活,只需要几小时,患者可以一边治疗一边上学和工作。相当于把健康细胞在体外修饰和增效,把它(供者血液)的正面作用提高了,负面作用降低,再移植入患者体内,可以说是引入健康细胞杀坏细胞。
记者:从高效高毒到高效减毒再到如今的高效微毒,艾教授做出了很多努力为病人谋福祉。那么,请问艾教授,除了毒性减少以外,“微移植”对病人来说,还有没有什么好处?
艾胜辉:“微移植”另一个特点是无需骨髓配型,供者不需要和患者配型完全相合,甚至配型不相合的亲戚朋友也可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极大地扩充了供者的来源。另外,由于治疗环节少、服药剂量小,患者住院治疗3周左右就可以出院,从而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两个治疗周期之间间隔2到3个月,这样就给了患者足够的休息时间,也增加了患者与家人共处的时间,明显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调查结果发现,通过“微移植”的病人,完全缓解率从传统疗法的50%提高到80%,2年存活率从12%提高到38%,“微移植”全部病例都无排异反应等并发症。此临床结果已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及西班牙等多个中心获得临床验证。
记者:“微移植”适合的年龄层有多大?是不是只适用于白血病患者?
艾辉胜:“微移植”因其微毒,适用于各个年龄层次的患者,下至几岁稚童,上至百岁老人,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微移植”不仅适用于急性白血病,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疾病同样适用,甚至一些实体肿瘤如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淋巴癌等,经过微移植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微移植在带来抗肿瘤效应的同时,有效避免了移植排异,为肿瘤的免疫治疗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新路。
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不断提高病人的疗效,使得更多患者受益。
记者:相信在艾教授和他的团队共同努力下,“微移植”技术会越来越完善,为越来越多的患者造福。再次感谢艾教授的精彩回答!
而就在常州网记者采访过程中,见到了好几位从外地慕名赶来的白血病患者,他们希望通过专家的帮助彻底改善病情。今年39岁的市民蒋先生,目前正在二院接受“微移植”治疗,他告诉记者,3个月前因肝炎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意外得知自己得了白血病。“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我还这么年轻,要是就这么轻易走了,家人怎么办?”后来,他听说二院正在进行白血病“微移植”的临床治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来到了这里。
在经过小剂量化疗后,蒋先生嫂子的造血干细胞被输入了他的体内。日前,蒋先生到医院复查显示,血常规基本正常。而他也告诉记者,现在的生活很正常,和生病前没有两样。“不需配型,连陌生人都能捐献,治疗时间也缩短为一年,感觉太神奇了!”最让蒋先生激动的是,微移植的手术费用差不多是传统骨髓移植费用的1/10。“感谢艾教授,也感谢常州二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4、得了骨髓瘤能活多久
骨髓瘤患者能活多久与患者具体情况有关,若病情较轻,没有感染及并发症,且控制良好,则可能存活十几年;若病情较重,出现感染及并发症,则治疗难度较大,生存期可能只有数月。这个有时候很难说,保持乐观心态呀,听一些欢快的歌曲!
5、骨髓抑制如何进行下一步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病人出现明显的骨髓抑制,应该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案。建议带病人的所有资料,门诊就诊。
(北京朝阳医院陈文明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6、骨髓瘤怎么治啊
您好!
不知是不是要了解浆细胞骨髓瘤的治疗。
浆细胞骨髓瘤又称多发性骨髓瘤,是由于浆细胞或产生免疫球蛋白的淋巴样浆细胞过度增殖和聚集,破坏了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贫血、出血,同时引起骨骼破坏、骨折、高钙血症及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异常增多的疾病。
骨髓瘤根据发生的部位、免疫球蛋白类型及症状可分为多种,对于孤立性骨髓瘤主要采用放疗,对于冒烟型骨髓瘤多定期观察,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现在多采取联合化疗、骨髓移植、中药治疗为主。
建议:做骨髓涂片、活检、免疫球蛋白、微球蛋白、X片、尿蛋白等相关检查,明确类型和病情,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
7、骨髓瘤 能治吗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侵犯骨髓的一种浆细胞恶性肿瘤。血液中有些白血球离开骨髓后产生浆细胞,不同型态的浆细胞,产生不同的抗体去对付不同外物的侵犯,但是当浆细胞由於某种原因而过度生长,不但数量增加,而且型态相同即成为骨髓瘤细胞。
这些细胞有时集结在一个局部骨质上形成浆细胞瘤,有时都会侵犯多处骨头,形成多个癌块,即称为「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破坏骨骼发生疼痛或骨折;或使钙质留入血流中,产生食欲不振,疲倦,肌肉无力,甚至神志不清,或因免疫力降低,发生严重感染;或引起贫血,肾功能失退等。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率约为3/100,000,大部份(60%)发生在男性,98%在40岁后发生。
病因
确实致病原因未明,可能与遗传有关;当侵犯第8,11或14对染色体,产生基因变异,或暴露於有毒化学物或强烈辐射线,亦是部份因素。
潜伏性基因变异到发病可能有20年之久,局部侵犯较少(约7%)大部份是广泛性及进行性。可分为:
1. 骨骼侵犯:多发生在头骨,脊椎骨,肋骨,盆骨及近侧长骨。
2. 血钙增高:1/3的病人有血钙增高,而有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形。
3. 蛋白质异常:会产生M型蛋白质,亦会降低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导致身体防御减低。
4. 肾功能减退:约有一半的病人会得肾脏病变。
5. 神经功能受损:约有15%病人有脊椎神经受压情形,中央神经周围神经亦可被浆细胞侵润使功能受损害。
诊断
1. 症状:疲乏,无力,体重减轻,骨头疼痛,怕冷,神经失调,出血趋势等。
2. 病徵:偶有肝脾肿大,淋巴肿大,而多半有神经病状。
3. 检验:
A 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白血球减少。
B 骨髓或骨的病灶、肿块或淋巴结的病理检查。
C 血清蛋白质测定,会有M Protein增高,IgG增高
D 骨骼摄影,骨质密度测定,磁共振
治疗
· 骨科辅助手术
· 放射线电疗
化学物治疗
参考资料:http://www.vghks.gov.tw/hema/myeloma.htm
多发性骨髓瘤
一、概述
浆细胞病是指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多肽链亚单位合成增多
的一组疾病,其中包括浆细胞瘤(软组织或骨)、巨球蛋白血症及多发性骨髓瘤。
正常情况下,浆细胞具有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一株浆细胞或其前体细胞受某一些抗
原的刺激后,增殖为一组单克隆浆细胞,并分泌一定量针对该抗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人体内有成千上万株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成千上万种化学结构和免疫特性均不同的多克
隆免疫球蛋白。每一个免疫球蛋白分子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组成。根据
重轻链氨基酸组成与抗原性不同,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 即IgG、IgA、IgM、IgD 和
IgE。轻链分为κ轻链和λ轻链。每株浆细胞只能合成一种重链和一种轻链。同属一类的
免疫球蛋白,由于来自不同浆细胞的合成和分泌,因此,在重链、轻链的免疫特异性上
存在着差异而呈多克隆性。故人体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是五类免疫球蛋白的混合体,而
每类免疫球蛋白又是多种既相同又有着差别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组成。
浆细胞病表现为单克隆浆细胞系异常增生合并合成和分泌化学结构与免疫特异性完全相
同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多肽亚链,临床上称为“M”成分 (monoclonal component)
或“M”蛋白。当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时,正常的多克隆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正常多克
隆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减少。由于大量泳动速度相同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
白在电泳时表现为底部窄而峰甚高的图像。经化学分析、免疫电泳分析可以确定“M”蛋
白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多肽链亚单位。
浆细胞病在本质上与B细胞淋巴瘤是相同的,只是不同阶段的表现。多发性骨髓瘤(mu-
ltiple myeloma,MM)是最常见的恶性浆细胞病,以单克隆IgG、IgA和(或)轻链大量分
泌为特征。其它恶性浆细胞病包括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IgM异常分泌增多),重链病和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恶性浆细胞产生的各类M蛋白出现频率如下:
含重链和轻链的M蛋白。。。。百分比 含重链和轻链的M蛋白。。。。。。...百分比
IgG........................52
IgA........................21
IgM........................12
IgD........................2
IgE........................0.01 含轻链的M蛋白(κ或λ)。。。。。。。11
含重链的M蛋白(γ、α、μ、δ、ε)。1
>2类M蛋白。。。。。。。。。。。。。..0.5
血或尿中无M蛋白 .....................1
8、多发性骨髓瘤。死前有什么症状。临死会有什么举动。
多发性骨髓瘤晚期会引起广泛骨质破坏、反复感染、贫血、高钙血症、高黏滞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