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报告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报告单

发布时间:2020-03-24 09:07:43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旦复发,取得第二次缓解后单用化疗的长存活率高吗?

多数学者主张,预后良好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必在初次完全缓解期做自体骨髓移植,但高危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还是在取得完全缓解后不待复发就进行自体移植为好。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旦复发,取得第二次缓解后单用化疗的长存活率很低,而自体移植骨髓移植可使1/3的患者获得长生存。有一组报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第一次缓解长于4年者自体骨髓移植后3年LFS达81%,而短于2年者只有10%左右。有高复发危险的患者在移植后给以维持治疗可能有益于减少复发。至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在何时进行自体骨髓移植的问题,多数认为除少数化疗治疗效果较好的亚型如M3外,均应在第一次完全缓解期进行自体骨髓移植。美国西雅图移植中心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第一次缓解期采髓冻存,一旦患者有复发迹象,立即用含白消安的方案进行预处理,然后回输先前冻存的骨髓,无复发存活率(RFS)可达40%左右。获得第二次完全缓解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不失时机地进行自体骨髓移植。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一般急淋以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增生为主,比例常大于30%,一般镜检就可以查出,除非遇到取材不加等外在因素,可以在进行骨髓活检。但要区别L2 和L1 的话,则需判断是以大细胞为主,还是小细胞为主,LI一般以小细胞为主,呈葡萄串状,都很相似,但是L2型细胞则以大小不一为主。治愈率的话,要看不同的医院采取的方法不同,建议找一些大点的医院在进行一次骨髓活检,需要进行骨髓移植。建议在进行一次骨髓穿刺活检。把报告单再发上来看看。

3、这是我家人的血常规以及其他的报告单,我想知道这是不是白血病或者跟骨髓有关的什么病情。

不能完全确认,值得做个骨髓看看。资料太少了。
叶酸很低,有原因么?是不是平时饮食有问题,有没有长期腹泻、胃肠手术、长期饮酒和肝炎?不管怎么说需要去看专业大夫

4、白血病判断标准时什么

诊断标准:
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1)细胞形态学分型
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骨髓中原粒细胞(Ⅰ+Ⅱ型)≥90%(非红系细胞),早幼粒细胞很少,中性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
②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分为二型: 1) M2a:骨髓中原粒细胞(Ⅰ+Ⅱ型)>30%, <90%(非红系细胞),单核细胞<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2) M2b:骨髓中异常的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显的核浆发育不平衡,此类细胞>30%。
③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非红系细胞),其胞核大小不一,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颗粒。可分为二亚型: 1)粗颗粒型(M3a):嗜苯胺蓝颗粒粗大,密集甚或融合。2)细颗粒型(M3b):嗜苯胺蓝颗粒密集而细小。
④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依原粒和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可包括以下四种亚型:1) M4a: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和单核细胞>20%(非红系细胞)。 2) M4b: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幼粒细胞>20%(非红系细胞)。3) M4c:原始细胞既具粒系,又具单核细胞系形态特征者>30%.4) M4EO:除上述特点外,有嗜酸性颗粒粗大而圆,着色较深的嗜酸性颗粒细胞,占5%~30%。
⑤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 :分为以下二亚型: 1)未分化型(M5a) :骨髓中原始单核细胞(Ⅰ+Ⅱ型)(非红系细胞)≥80%.2)部分分化型(M5b) :骨髓中原始或幼稚细胞≥30%(非红系细胞),原单核细胞(Ⅰ+Ⅱ型)<80%。
⑥红白血病(M6):骨髓中红细胞>50%,且常有形态异常原粒细胞(Ⅰ+Ⅱ型)(或原始十幼单核细胞)>30%;血片中原粒(Ⅰ+Ⅱ型)(或原单)细胞>5%,骨髓非红系中原粒细胞(或原始十幼单核细胞)>20%。
⑦巨核细胞白血病(M7) : 1)未分化型:外周血有原巨核(小巨核)细胞,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原巨核细胞有组化电镜或单克隆抗体证实;骨髓造血细胞少时往往干抽,活检有原始和巨核细胞增多,网状纤维增加。 2)分化型:骨髓及外周血中以单圆核和多圆核病态巨核为主。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诊断标准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形
态学分型:
①第一型(L1):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小细胞(直径可大至正常小淋巴细胞约12μm)为主;核圆形,偶有凹及折叠,染色质较粗,结构较一致,核仁小而少,不清楚,胞浆少,轻度或中度嗜碱。过氧化物酶或苏丹黑染色阳性;原始细胞一般不超过3%.
②第二型(L2):原始或幼稚细胞以大细胞(直径可大至正常小淋巴细胞的2倍以上,> 12μm)为主,核形不规则,凹或折叠常见,染色质较疏松,结构不一致,核仁较清楚,一个或多个,胞浆量常较多,有些细胞深染。
③第三型(L3):似Burkitt型:原始或幼稚淋巴细胞大小较一致,以大细胞为主;核形较规则,染色质较均匀细点状,核仁明显,一个或多个,呈小泡状,胞浆量较多,深蓝色,空泡常明显呈蜂窝状。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学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按免疫分型可分为T细胞型与非T细胞型。非T细胞型又分为普通型(CALL)、前前B细胞型(Pre Pre B- ALL)与B细胞型(B-ALL)。国外也有人将其分为 Ⅰ、Ⅱ、Ⅲ、Ⅳ、Ⅴ、Ⅵ型(或A、B、C、D、E、F型),T细胞分为Ⅰ、Ⅱ、Ⅲ(也有分为Ⅰ~ Ⅵ型者)。
3.低增生性白血病诊断标准
(1) 临床上一般肝、脾、淋巴结不肿大。
(2)实验室检查:①外周血常呈全,血细胞减少,遇见原始细胞。②骨髓检查2次以上。不同部位骨髓增生减低,有核细胞减少,但原始细胞在30%以上。③骨髓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为本病。
4.成人T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 ①发生于成年人。②有表浅淋巴结肿大,无纵隔或胸腺肿瘤。
(2)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多形核淋巴细胞(花细胞)占10%以上;属T细胞型,有成熟T细胞表面标志,表现为T辅助细胞,功能为抑制或诱导。
诊 断:本病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发病急骤的特点,主要症状为发热、出血、贫血及胸骨压痛,肝、脾、淋巴结肿大体征。结合血象及骨髓穿刺报告: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极度活跃,有核红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50%以下,原始细胞等于或大于30%,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病 史:1.起病急骤 多数患者以发热、进行性贫血、出血或骨关节疼痛为特点。少数病例起病稍缓,往往以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 虚热等表现。一旦症状明显,病情急转直下,则表现与发病急骤相同的特点。

5、急急急。白血病问题

白血病的诊断要根据临床表现,血常规,和骨穿才有可能确诊!! 你所给出的症状和体征除了颈部两边肿大和脾大外,我看不出其他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而且颈部肿大也不一定就是淋巴结肿大,脾大也有其他的多种可能!
至于化血报告,基本是检查肝功的!(你爸爸的肝功确实有问题!!)
所以我的建议是:就你列出的这些依据我认为不能确诊白血病,所以你应该再去做个血常规,如果血常规确有异常,可以考虑下骨穿了!!
还有让你们爸爸注意下呼吸道的防护,年龄再大些一旦出现呼吸系统的疾病,生活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祝你父亲早日康复!!

6、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情况??? 这是不是白血病? 下面是血液检查报告:

这些都是血液常规检测的结果,若怀疑,建议去做如染色体核型分析或FISH/PCR检查,这些都可以明确告诉你是否为白血病,单靠血液检测结果难以判定是否患有白血病。

7、请专业人士帮我分析一下,骨髓细胞检查报告,感激不尽。

标危急淋一般第一个疗程都能缓解,然后巩固几个疗程就可以做移植了,第一个疗程结束后尽快配型寻找合适的骨髓
你现在白细胞低,应该做好护理,经常用漱口水漱口,坐浴,不然很容易引起溃疡,完全缓解以后贫血现象会好转,注意食补
得了这个病自己要有信心;全面了解医疗信息,做好科学饮食和护理,尽量到有经验的大医院就医;还得把钱准备好

8、白血病基因分类报告看不懂,请专业人士帮我分析下病情,感激不尽!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染色体畸变所形成的融合基因与MICM分型及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有很重要的作用,ALL按免疫标志分为非T细胞型和T细胞型。前者又可分为无标志性急淋、普通型急淋、前B细胞型急淋和B细胞型急淋4个亚型;T细胞型又分为不成熟胸腺细胞型,普通的胸腺细胞型和成熟胸腺细胞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融合基因筛查定性检测报告单》全阴性,参考价值不大。

骨髓检查报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按照形态学分类,可以分为3型(L1、L2、L3),该患者属于L2型,其治疗预后介于L1和L3之间,通过化疗部分病例可以完全缓解。

如果化疗不理想,可以考虑骨髓移植。

9、女孩5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型,标危,治愈机率大吗?

1、医生说的没有好基因也没有坏基因,的意思是“没有特异性基因”。有的基因阳性的话代表容易治疗,有的基因阳性代表是高危的。具体的我好久没关注了,记不清了。
2、-表示阴性。不是缓解率高的意思。就如第一条给你解释的一样。都是阴性,没有特异性基因。
3、内部对照,暂时不知道意义。。。应该不算什么提示。
此外。孩子应该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型。可以先做化疗,控制病情。建议进一步做免疫分型检测,以确定具体的分型。以便更好的掌握病情。

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报告单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