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白血病骨髓移植后血象

白血病骨髓移植后血象

发布时间:2020-03-24 06:48:34

1、给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会有什么危害吗

一、化疗 1946年6月国外第1例化疗药物治疗白血病获得缓解,开辟了白血病治疗的新纪元。70年代后联合化疗、维持、巩固治疗等策略逐渐完善,近年来随着新的抗白血病药物的应用,白血病的治疗疗效有了长足的进步,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儿童ALL完全缓解(CR)率已达85%-95%。5年无病存活≥50%-70%。成人ALL的CR率接近75%-85%。5年无病存活期≥40%-50%,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的CR率65%-85%。60岁以下长期无病存活可达40%-50%。随着白血病治疗研究的进展,疗效还在不断提高。为根治白血病带来了希望。为达此目的,必须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特点,综合现代化治疗手段,充分认识到白血病的治疗是一个整体,特别要分析、认识每例病人自身的特点,如年龄、性别、白血病类型、血液学特征、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动力学等。在此基础上为病人设计最佳的治疗方案,合理利用现代化治疗手段,如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生物及基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种手段互相配合、相互协调,最大可能的避免各种毒副作用。杀灭白血病细胞,使病人达到长期存活乃至治愈的目的。 化疗一般分为诱导缓解治疗(白血病初治为达CR所进行的化疗);巩固治疗(CR后采用类似诱导治疗方案所进行的化疗);维持治疗(是指用比诱导化疗强度更弱,而且骨髓抑制较轻的化疗);强化治疗(是指比诱导治疗方案更强的方案进行的化疗)分早期强化和晚期强化。 化疗的重要原则是早期、足量、联合、个体化治疗。化疗剂量和强度的增加是白血病人CR率和长期存活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白血病人CR时骨髓形态学分类白血病细胞虽然<5%,但机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总数仍可高达106-9,如不尽早进行CR后的早期强化,白血病细胞会很快增殖、生长、导致复发并产生耐药性,故白血病人应尽早进行足量有效的CR后治疗。 80年代以来白血病的化疗多采取联合化疗、联合化疗注重细胞周期和序贯用药,一般选择作用于不同细胞周期,并可相互促进、加强杀灭白血病细胞能力但毒付作用不同或能互相减轻毒副作用及相对选择性杀灭白血病细胞的多种药物联合化疗。 白血病化疗的个体化原则是白血病治疗研究的需要发展,其原则强调四个方面①对不同的白血病类型应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对ALL应选择和AML不同的药物、剂量、疗程。②对具有不同预后因素的白血病个体其治疗方案应有所侧重和不同,如对T-ALL和B-ALL除常规方案治疗外,加用CTX或MTX及Ara-C可明显改善其CR率和生存期。③病人化疗前的健康状况亦是化疗个体化要考虑的问题。对肝肾心脏功能不全者化疗药物应减量。④严密观察化疗中病人的血象骨髓像变化、区别不同情况及时增加或减少化疗剂量。 白血病化疗失败的原因:化疗失败主要是化疗期内因感染和出血引起早期死亡,或白血病细胞耐药而无效果。一般失败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白血病细胞完全耐药,表现为化疗后骨髓增生抑制但白血病细胞不减少;②白血病细胞部分耐药,表现为化疗后白血病细胞部分减少,但不理想而随之白血病细胞又再增生;③骨髓增生不良,化疗后四周骨髓造血未恢复;④骨髓增生不良并在四周内死亡;⑤化疗中因出血、感染等不能控制早期死亡;⑥化疗后CR但髓外白血病存在。尚有少数病人,化疗后白血病细胞迅速减少,骨髓、血象亦迅速抑制,但不久白血病细胞及WBC再度快速倍增,病情迅速恶化,此类病人处理困难、预后差、缺乏有效治疗方法。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取长补短,中医中药能弥补西医化疗不分敌我一味杀的不足,又能解决对化疗药耐药的问题,同时一些低增生性白血病,本来白血胞、血小板很低,经不住强力的化疗药,可用中医中药来治疗,既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又能缓解病情,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以下形式。 1.单纯中医中药治疗,适用于低增生性的白血病,不能耐受化疗,可用中药。再是患病之初始终未用化疗药,尚未产生耐药性者,可用中医中药,中医药治疗适于幼稚细胞不是很高的患者。坚持每日服药,经过一段时间(一般在3-4个月)可达到CR。我院治疗本病,提出"细胞逆转法"治疗白血病的新方法,"细胞逆转"雷同于西医的诱导分化。其内容是以祛瘀,清血、扶正、解毒一系列药物组合,有效地控制白血病细胞的增长,逐渐使之转化分解,同时杀死部分白血病细胞,再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提高人体新陈代谢、使毒素排出体外。通过如上对人体整体调节和针对性、综合性作用,达到治愈白血病的目的。传统中医给我们治疗白血病带来了曙光。我们在此方面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寻找更安全有效治疗白血病的方法。 2.中西药结合,即化疗期后配合扶正中药。以升提白细胞、血小板、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及抗感染。止血的功能,在化疗缓解期仍可使用中医药,一是促进人体的恢复,二是巩固化疗的效果,延缓下一次化疗时间。 三、生物调节剂治疗 随着免疫学和基因技术的发展生物调节剂治疗已被用于临床,其中白介素Ⅱ、多种造血刺激因子如GM-CSF、G-CSF、M-GCSF红细胞生成素,肿痛坏死因子,干扰素等,经临床验证,白介素Ⅱ,LAK细胞等对白血病有一定疗效,G-CSF、GM-CSF等用于化疗后骨髓抑制病人,可明显缩短骨髓和血象的抑制,加速缓解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就是向靶细胞(组织)导入外源基因,以纠正补偿或抑制某些异常或缺陷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其治疗方式可分成四类:①基因补偿:把有正常功能基因转入靶细胞以补偿缺失或失活。②基因纠正:消除原药异常基因,以外源基因取代之。③基因代偿:外源正常基因表达水平超过原药的异常基因表达水平。④反义技术:用人工合成或生物体合成的特定互补的DNA或RNA片段或其化学修饰产物抑制或封闭异常或缺失的基因表达。 基因治疗白血病作为一个新的方法正逐步从理论研究向临床试验过渡,在美国已通过Ⅱ期临床试验阶段,目前基因治疗主要是应用反义寡核基酸封闭原癌基因的研究。反义技术因不需改变基因结构能对目的基本及其产物进行治疗。故是基因治疗方法中最简单明了的手段。CML是目前应用反义核酸技术研究最多的白血病,通过现有技术的改进,使用递转杀病毒公导包括BCR/ABL融合基因在内的多种反义DNA/RNA和辅助基因系统,有望不久CML基因治疗取得突破。 五、骨髓移植(BMT) 1.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是对病人进行超大剂量放疗,化疗预处理后,将健康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植入病人体内,使其造血及免疫功能获得重建的治疗方法。 采用骨髓治疗疾病始于1891年Brown-Sequard给病人口服骨髓治疗贫血,1939年Osgood首次静脉输注骨髓,1951年Lorenz等首次成功进行了骨髓移植试验,20世纪70年代来内HLA组织配型技术的发展,移植免疫学等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使BMT的临床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了一批BTM中心。我国的BMT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近几年来我国异基因BMT病例已达300多例,疗效也基本达到了国际同等水平。 中医理论:有病必有药,辩症最重要。凡病别治果,先要找出因。肾主骨、肾水补骨髓,骨髓来造血。 我们都知道白血病西医学名为:血癌.必要时要做骨髓移植。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健康骨髓到那里去了?须要去移植别人的吗?自己的都保不住了,别人的又能保多久呢?既然把白血病列入“癌症”,真的是绝症吗? 其实,在中医的领域里,是有办法的。我师傅就曾经医过好几位这样的病人。医院宣布病人不会超过一个月的生命,好几年过去了,到现在病人不只没有死,却越活越健康。 你今天所问的是高难度的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也不是一张方子就能把你摆平的。 治疗方法:我们已经找到致病原因,就是因为肾的问题再加上骨髓不能造血,是因为没有肾水,就是房事过度才伤肾,肾无法造肾水就无法提供骨髓原料。如果我们无缘,我建议你找个有经验的中医师,往降热、凉血、补肾水为君,顺气化痰为臣,排二便(排毒)为佐使。如果按照上面所说持之以恒,相信你的健康日子会早日来到。

2、白血病骨髓移植后什么状态下可以回家休养

主要的几项指标要差不多正常: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这些都与正常值相差不大就可以

3、白血病骨髓移植后要注意些什么?

骨髓移植术后的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了解病人和其家属对所患疾病及骨髓移植重要性的认识,对骨髓移植方法、过程的了解程度。骨髓移植病人需居住于无菌层留室近1个月,与外界隔离,加之严重的治疗反应,病人常出现紧张、孤独、焦虑等心理反应。因此护士在满足病人生理需要的同时,多与病人交流,倾听病人诉说,调节病人情绪,传递家属信息,调动病人的积极性。
2、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无菌环境的保持,病人须居住在洁净度为100级的空气层流洁净病房,医护人员入室前应淋浴更换洁净衣服,先用肥皂洗手,清水冲净后,再用1:2000洗必泰泡手5min,按无菌操作要求穿无菌手术衣、裤、戴无菌帽子口罩,更换无菌拖鞋进入风淋室,经风淋3~5min后进入无菌层流室,室内所有物品每日用1%过氧乙酸擦拭。拖鞋、痰盂、便器分别浸泡入1:2000氯己定液中30min后方可使用。定期物体表面细菌监测,空气采样培养,每周一次。
3、人无菌护理 ①皮肤护理,用煮沸后的开水配制1:2000氯已定液沐浴,每日2次,颈外静脉置管处隔日换药一次。②庆大霉素眼药水滴眼1:2000氯已定液清洗外耳道、鼻前庭;每天两次:③口腔护理,根据PH值酌情选取漱口液。④便后、睡前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⑤病人饮食须经微波炉或高压蒸汽消毒,食可削皮的水果,食前用0.2%氯已定浸泡30min后再削皮食用,指导病人勿用手挖鼻腔,不可用牙签剔牙,不用指甲搔抓皮肤等。
4、据病人血小板回升情况,指导其适当进行室内活动。
5、病情观察及护理:每天询问病人主诉,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作血、尿、粪以及分泌物的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利于有效抗生素的选择。
6、用药护理:环孢素和甲氨蝶呤是预防急性GVHD的主要药物。遵医嘱于移植前一天开始静滴环胞素,2.5mg/(kg.d)体重,持续给药约1个月,以后改为6mg/(kg.d)口服,直至6个月,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观察体温变化及大便颜色,监测血压和尿量。
7、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煮熟后于微波炉消毒5~10min,水果要新鲜,放于1:2000洗必泰液浸泡30min,用无菌刀去皮后方可食用,易烂不易清洁消毒及不能去皮,质太硬者不得食用。餐具清洁后泡于1:2000洗必泰中30min。片剂、粉剂、丸剂药物,须用紫外线双面照射各3min后方能服用。

4、白血病骨髓移植后为什么会复发?

骨髓移植后复发是影响骨髓移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它降低了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长期生存率,是危及骨髓移植后病人生命的一大问题。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白血病的复发率大约在20%~30%。发生白血病复发的原因主要是与骨髓移植时白血病细胞的清除不彻底。即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较多和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不强有关。目前通过对骨髓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的检测进行白血病复发预测的研究正在探索之中。改进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案,加强骨髓移植前白血病病人的强化治疗,选择最佳的骨髓移植时机,诱发发生移植物杭白血病效应等手段,对减少骨髓移植后白血病的复发可能会有帮助。在骨髓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治疗中,对于急性白血病一般首先争取通过化疗再次诱导缓解,然后进行第二次骨髓移植,对某些病例也可不需诱导缓解而直接进行第二次骨髓移植。对一般情况较差,预计不能耐受第二次骨髓移植的病人,则只能做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骨髓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再次诱导缓解率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50%,而急性髓性白血病则还要低些。在进行第二次骨髓移植治疗的病人中,长期无病生存率也大约仅为10%左右。由此可见对骨髓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治疗是相当困难的。对于慢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移植后复发病人的治疗,采用注射干扰素结合输注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方法,已可使部分病人达到“治愈”(恶性克隆消失)。若此方法治疗效果不佳,也可用羟基脲等药物控制病情,但最为积极的有效治疗方法仍是采用第二次骨髓移植治疗。

5、骨髓移植后多久可以出院【白血病】

你好!
不同类型移植,移植后不同状态,实施的不同方案等,来决定复诊及其服用的药物;一般移植成功后3~4周可以出院,1~3个月复查,如果血象等基本正常,可以外出的,必须坚持医生给予的药物治疗。建议加强中药施治,有助于改善体质。

(广东省中医院李达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6、请教白血病骨髓移植后血象低,但没有复发,医生建议二次回输,请问成功率有多少?风险性大不大?多谢!!

根据你提供的有限信息,这个问题无法获得满意的答复。
1。移植后血象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不知是否获得植入或是否有迟发植入失败的倾向?如果是植入失败或有植入失败的倾向,则无论有多大风险,必需二次输注

2。一般二次输注的风险主要在于增加GVHD的风险,特别有活动性的GVHD表现存在时,

3。总之需要主管医生权衡利弊作决定,

7、白血病人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象需要多长时间才会恢

白血病的类型不同、移植前预处理方案不同、移植的类型不同(比如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移植等)、患者移植前的病情不同,等待,多种因素均影响移植后的血象恢复时间。不过,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一般来说,血象恢复的时间如下:
(仅供参考!!)
从骨髓移植(BMT)日起,中性粒细胞多在4周内回升至>O.5×10^9/L,而血小板回升至≥50×10^9/L的时间多长于4周。应用G-CSF,可缩短中性粒细胞>0.5×10^9/L的时间5~8天。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造血重建快,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8~10天和10~12天。脐血移植(CBT)造血恢复慢,一项562例无血缘CBT的结果显示:81%的患者于移植后42天中性粒细胞恢复,而85%的患者血小板恢复延迟至180天,并有10%的CBT未能植活。

8、白血病病人骨髓移植后到底可以存活多久?

不是白血病病人就算骨髓移植成功, 也只能多活五年这个意思
而就是说,像正常人一样长期存活的几率大概在50%
五年无病生存率在血液病范畴内目前认为等同于治愈的概念。五年之后有复发的,但是很少了,统计学上可以认为没有

个人觉得50%这个几率说来偏高了一点还是,实际上可能比50%要弱一点,但是是总体来说
如果患者14岁,跟亲姐姐配的是全相合,又是在疾病缓解期做的的话,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9、白血病骨髓移植后的症状是什么样的呢?

有可能有排异反应,也有可能没什么太多的症状。

与白血病骨髓移植后血象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