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化脓性骨髓炎护理评估

化脓性骨髓炎护理评估

发布时间:2020-03-24 05:31:02

1、化脓性骨髓炎的报告怎么写

要写出骨骼名称,发病部位,骨皮质有无骨膜反应,骨小梁及骨髓腔的损害情况都需描写清楚。

2、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特征性X线表现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X线的表现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由细菌导致的骨、骨膜、骨髓的化脓性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X线的表现主要为:

早期:10--14天以内多无明显X线改变,部分病例可出现骨小梁变细、减少,骨皮质哈氏管扩大并出现骨质疏松。肌肉间透亮影模糊消失,皮下脂肪层出现细条影。
发病期:(1)骨质疏松、骨小梁结构模糊、骨松质内可见斑点状或小斑片状骨质破坏;(2)骨质变薄、边缘不规则,可出现密度增高的坏死骨;(3)骨膜新生骨多为层状或花边状改变;病变很少跨越骺板侵犯骨骺。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以骨质破坏为主,但同时亦有骨修复反应。

更多关于骨髓炎饮食,护理,诊断,等参考网页学习了解

3、⒉简述骨髓炎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及其护理措施

(1)急性骨髓炎症期,尤其是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脉快、头痛等,要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等病情变化,有高热休克者,给予氧气吸入,激素治疗和人工冬眠,有昏迷者应专人护理。
(2)体温高于39.5℃者,需要给予物理降温,用冰敷或用酒精擦浴,如用药物降温时,可以大量出法,要注意有否出现虚脱,同时应及时擦洗及更换清洁干燥的衣裤,以免受凉。 (3)加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一般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随时给病人饮水或果汁,必要时适当补液,纠下贫血,增强机体抵抗力。
(4)抬高患肢,下肢用枕垫起,上肢用三角巾悬吊,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为了限制患肢活动,减少疼痛和减轻炎症,防止病理性骨折,一般用石膏托或皮肤牵引固定患肢。石膏固定及牵引要注意肢体血液循环,凡发现肢体皮肤发紫、发冷、肿胀、麻木等,说明有血液循环障碍,应找医生及时处理。伤口分泌物过多,脓血透过石膏,使石膏软化 破坏等,应及时更换石膏或开窗更换敷料。
(5)注意观察邻近关节有无出现红、肿、热、痛等情况或全身其他部位有无病灶转移的征象。因为当脓液穿过干骺端进入关节腔时,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或炎症扩散,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肺脓肿等,若诊断穿刺证实有脓液者,常需切开排脓减压,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充他引流。应及时更换敷料,并保持床单清洁,注意对伤口的隔离和敷料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6)气血不足者,除同服气血双补药物外,还就选用肌收口散,撒于创口内,使肉芽生长,而逐渐愈合。腐生肌膏。

4、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入院病历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可以用保守治疗,患者是哪个部位的骨髓炎呢?现在病情怎么样呢?

5、如何进行化脓性骨髓炎的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血培养阳性率较高。如在肿胀及压痛最明显处穿刺抽得脓液、混浊液或血性液体且涂片检查有脓细胞或细菌,即可确诊。应作脓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便及时选用有效药物。血液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升高,白细胞计数可达(20~40)×10。/L,一般有贫血。血沉增高,但无特异性。
2.X线检查x线平片在起病2周内多无明显异常表现,故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急性骨髓炎。2周后,骨髓腔内脓肿形成,骨松质内可见微小的斑片状骨质破坏区,进而累及骨皮质甚至整个骨干。因骨膜被掀起,可出现骨膜反应及层状新骨形成。如感染继续向骨髓腔和骨干方向扩展,则骨皮质内、外侧面均出现虫蚀样改变、脱钙以及周围软组织肿胀阴影,有时出现病理骨折。
3.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对早期诊断骨髓炎有重要价值。常用的骨显像剂为。。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DP)。应结合“血流相”(blood flow phase)图像解释骨髓炎病变。“血流相”图像系指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后1秒和注射后3~4小时获得的图像。尽管骨扫描有其实用价值,但其应用仍受到许多限制,有时阴性骨扫描不能排除骨髓炎的诊断。
对于形成在身体上的化脓性骨髓炎疾病,需要进行上述一系列辅助检查之后,才能够找出化脓性骨髓炎患发的病理性因素,之后则需要骨髓炎病发者从骨髓炎病发机理出发,选择一种对症性的骨髓炎治疗方案来进行疾病的医治,对于化脓性骨髓炎顽疾,唯有及早的科学治疗才能够将身上的骨髓炎病症消除。

6、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首选的检查是什么

你好,建议选用局部分层穿刺抽液检查,有条件也可以用MRI检查。

7、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护理诊断 措施

一般初期没有特征性表现,两周后出现骨骼表现,主要表现是干骺端松质骨内出现虫蚀样骨质破坏区,边缘模糊。0574

8、如何检查和诊断化脓性骨髓炎

可以去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找专业医生进行治疗,不然的话会形成伤口不愈合,需要进行创面修复,要找专业的造口师,进行彻底清创、对创面进行营养神经和血管再生的药物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形成难愈合创面找不到专业的医生和专业的治疗方案,花钱也治不好

9、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
1、全身支持疗法:包括充分休息与良好护理,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少量多次输血,预防发生褥疮及口腔感染等,给予易消化的富于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使用镇痛剂,使患者得到较好的休息。
2、药物治疗:及时采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药物,开始可选用广谱抗菌素,常二种以上联合应用,以后再依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调整。如经治疗后体温不退,或已形成脓肿,则药物应用需与手术治疗配合进行。
3、局部治疗:用适当夹板或石膏托限制活动,抬高患肢,以防止畸形,减少疼痛和避免病理骨折。如脓肿不明显,症状严重,药物在24~48小时内不能控制,患骨局部明显压痛,应及早切开引流,以免脓液自行扩散,造成广泛骨质破坏。
(二)火器伤化脓性骨髓炎的防治。
火器伤使软组织和骨质受到损伤和污染,感染可能性很大。因此,外伤后,要及时进行清创预防感染,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使开放性骨折变为闭合性骨折。伤口换药,保持引流,增强机体抵抗力和使用抗菌药预防感染。对炸伤引起的开放性骨折,必须彻底清创,不缝合伤口,以利引流。
对非火器伤骨折,如能及时进行清创,应缝合伤口,放置引流条48小时,争取伤口一期愈合,使骨折转为闭合性。若感染已发生,应尽早扩大伤口,以利引流,并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及抗感染治疗。

与化脓性骨髓炎护理评估相关的内容